
化工 氯酸盐双氧水环保总结(化验室).doc
4页2005年环保工作报告公司年产1. 5万吨氯酸钠与5万吨27. 5%双氧水项目位于德化县 得中镇得中村,1999年开工建设,2003年9月建成投入试生产项 目建设内容包括盐水工段、电解工段、氢纯工段、干燥包装工段、双 氧水工段和盐库、氯酸钠成品仓库、双氧水成品罐区、循环水站、动 力站等生产配套设施以及行政办公楼和生活区,项目设计年产氯酸钠 1.5万吨(50吨/日)、27. 5%双氧水5万吨(167吨/日)项目实际 总投资120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470万元公司制定了一整套环保管理规章制度,全厂环保工作由公司总裁 负责、生产厂长直接领导,配置4名专职环保管理人员和监测人员, 台帐记录较为规范,环保档案资料齐全公司成立了中心化验室,配 备有C*和其它污染项目分析设备,有专职化验分析人员,能承担公 司日常环境监测分析工作公司推行清洁生产,引进和优化生产工艺 技术和设备,通过严格生产各环节管理,降低能耗和污染物排放为 防范突发性污染事故,公司按防洪标准规划建设厂区,采用工艺先进、 安全可靠的生产装置和设备,提高自动化控制水平,减少工人与生产 设备的直接接触加强厂区的安全保护以及人员素质和安全管理培 训,配置防毒器材和劳动保护用品,在危险工段悬挂危险警示标志牌, 定期对车间和周围环境进行有毒物质检测。
建设事故性污水调节池和 隔油回收装置,避免发生泄露事故时污染纳污水体公司建设有2套处理能力150n?/d的生产废水处理设施,一套采 用还原沉淀法处理氯酸钠工段含縮废水,一套采用催化氧化一絮凝法 处理双氧水工段生产废水,两股废水分别处理后汇入生化塘集中外 排生产冷却水和雨水直接排放行政办公区和生活区的生活污水经 化粪池处理后直接排放;本项目的电能、热能由德义热电厂提供,工 厂不设置锅炉供热设备精盐水除澳尾气经碱洗处理后排放,排气筒 高度30米氯酸钠工段成品干燥工序产生的含尘废气采用旋风除尘 器和湿式除尘器净化处理,排气筒高度30米粉碎工序产生的含尘 废气釆用旋风除尘器、布袋除尘器和湿式除尘器净化处理,排气筒高 度30米双氧水工段氧化尾气采用低温冷凝法回收芳桂成分后排放, 排气筒高度30米;选用低噪声设备,采用隔声降噪措施和合理厂区 平面布局控制厂界噪声;化盐精制工序产生的盐泥与氯酸钠工段含鎔 废水一并处理,废水处理过程产生的污泥经脱水处理后,协议出售给 德化县潯中东头机砖厂用作制砖原料双氧水工段废氧化铝包装后出 售给晋江国美建材有限公司,经高温锻烧后用于陶瓷或建材加工公 司厂区内建有简易固废临时堆棚。
废水排污口己按规范化建设,设置 有排放口标志牌,安装有超声波明渠流量计,电解工段氢气冷却水排 放口安装由pH监测仪一年来,公司据生产管理、销售市场、供应市场等情况,切实做 好公司内的环境保护工作加强组织领导,有效促进责任落实把环 境保护工作按生产车间、职能部门各自的管辖范围划分,落实各自的 责任做到环保出问题,管辖部门负责任强化监督管理,环境质量 不断改善由中化室负责监督各生产部门的环保工作,生产部门不断 提高环保意识,做到清洁生产尽可能减少废气、废水、废渣的排放, 且达标排放进一步完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污染治理进入新的层次 编制突发事故环保应急预案,并增加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达标排放, 总量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做到无群众投诉,无环境违法行为,无突发 环境事件发生三废”充分综合利用,做到清洁生产美化生产环 境,给员工一个环保的工作环境,给社会一个清洁的工厂2005年 环保工作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1. 加强监测力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氯酸盐车间增加监测点 四处、双氧水车间增加监测点两处,同时,增加监测频率口原来的每 天12次增到24次发现问题及时与相关值班人员联系,监督及时解 决问题否则,再往上一级领导报告,督促解决问题。
2. 严格控制两个出水口,排放既耍达标,且要控制总量每次 排放事先都要经过监测各个污染因子,达标后排放否则,要重新处 理,再次监测直到合格总量控制采取统计数据,预先与生产部门主 管挂钩,不能超过总量否则,要重新循环利用3. 清洁生产采购高纯度、高质量的原辅材料,采用先进的T 艺,先进的设备选择清洁的产品,减少排污,提高回收利用率4. 2005年7月1日建成规范化的废渣堆放场存放废渣计划成 批转移到有资格处理废渣的单位处理,并申报市、县环保局5. 2005年12月编制了危险化学品事故环保应急救援预案,并 在雨水口增设闸阀突发事故发生时关闭雨水口通道,让事故发生的 污染物和洗消水存放在容积160多立方米的地下管网里同时,将污 水泵入污水站处理计划明年4-5月份做一次突发事故演练6•我司环保项目设施竣工验收,T 2005年4月份通过省、市、县 环保专家的评议,原则上通过验收.7. 2005年废水全部达标排放量7500吨,废渣存放量11・34吨.泉州**化工有限公司2006/4/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