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狠抓管理促进保学控辍的工作尚勇镇中学.doc
9页抓好学校内部管理,改善学校育人环境提高管理控辍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勐腊县尚勇中学“控辍保学”工作重要经验 勐腊县尚勇中学位于县城东南部,是一所与老挝接壤的边境口岸中学我校创建于1974年,至今有34年的办学历史服务范围是尚勇镇的六个村委会60个自然村、磨憨口岸管理委员会及勐腊农场一分场,总人口约两万余人有傣、哈尼、苗、瑶、拉祜、汉、彝、克木等多个世居民族学校通过三十数年的发展,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在校生由起初的3个班150人左右增长到现在的15个班650人(其中住校生543名),教职工由11人增长到48名目前有教学楼两栋,教室18间共1097平方米;综合楼一栋1009平方米,理化生实验室、图书室、信息技术课教育室、多媒体教室,及容纳350人的学术报告厅一幢等功能室基本齐全,有两幢学生宿舍楼共1822平方米办学条件基本可以满足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 尚勇镇于2023年实现“普九”目的由于民族成分复杂、贫困面大、部分群众对教育重要性的结识不够到位、辖区内又有口岸开发区的经商者和外来务农种植的苗瑶、瑶族等少小民族的子女流动性较大等诸多因素,给我镇“控辍保学”,巩固“普九”成果带来了较大的困难。
为了巩固提高我镇的“普九”成果,为我县边境口岸乡镇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培养更多的有知识的劳动者,为树立边境口岸乡镇的良好形象提供强有力的教育支持,我们把“控辍保学”工作作为学校“重中之重”的工作任务之一,通过完善学校管理制度,加强学校内部管理,提高管理质量等措施,提高了学校在社会、学生家长和学生中的良好形象,赢得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控辍保学”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2023年以来,我镇的适龄少年入学率、辍学率等“普九”重要指标均保持了验收年的水平并略有提高,即:2023年适龄少年有1132人,入学1144人,入学率为101.1%,在校学生总数1144人,辍学25人,辍学率为2.32%;2023年适龄少年有1143人,入学1177人,入学率为102.97%,在校学生总数1177人,辍学27人,辍学率为2.30%;2023年适龄少年有922人,入学1003人,入学率为108.78%,在校学生总数899人,辍学23人,辍学率为2.71%;2023年适龄少年有849人,入学840人,入学率为98.94%,在校学生总数840人,辍学15人,辍学率为2.1%;2023年适龄少年有842人,入学838人,入学率为99.52%,在校学生总数838人,辍学17人,辍学率为2.58%;“普九”成果得到了巩固和提高,连续5年通过上级人民政府的复查年审。
在“控辍保学”工作中,我们的重要做法和经验是:一、健全机构,贯彻责任为全面完毕“普九”攻坚任务,2023年尚勇镇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成员有副镇长、中学校长、派出所所长、司法所所长、各村委会书记主任等组成的“两基”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和“两基”攻坚办公室,贯彻工作人员,明确职责,镇政府与村委会签定责任状,村委会与村小组签定责任状2023年“普九”通过省政府验收后,我们做到了机构不撤、人员不减、工作不断几年来,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党委政府领导挂钩承包村委会、村委会委员包村小组“普九”任务的制度,收到了良好效果镇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有力支持是我们做好“控辍保学”工作的坚强后盾二、制定“控辍保学”工作实行方案, “控辍保学”工作措施有力、有效为了抓好“控辍保学”工作,镇政府采用有效措施,出台了一系列文献,在全镇展开动员辍学学生返校的统一行动学校制定了《勐腊县尚勇中学“控辍保学”实行方案》:一是实行领导干部“三包”活动,即包村委会、包村寨、包农户,分工协作,任务到人,全力以赴做好动员流失学生返校工作;二是采用发宣传单、放录像、人员讲解等多种形式,加强《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加大对不送子女入学行为的处罚力度;三是及时开展失学、辍学适龄少年儿童的调查摸底和记录工作,建立和完善学生巩固工作的责任制,将在校生的巩固工作具体贯彻到学校每位领导、每位教师,把此项工作纳入年终考核范围,学生流失实行扣分;四是完善扶贫济困机制,开展捐资助学活动。
三、抓好学校内部管理,改善学校育人环境,提高管理控辍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针对我校农村民族学生和流动学生多且居住分散、贫困面大的特殊性,为了切实做好“控辍保学”工作,巩固“两基”成果,我校具体做了以下工作: 1.从抓好音体美活动入手,丰富校园生活一是重视开展音乐爱好小组活动,以音乐教师为主,组建电子琴爱好小组,全校有音乐爱好者32人参与,活跃了学生课余生活和气氛我校每年定期开展“五·四”晚会,组织学生、老师参与全镇的文艺调演,并取得了好成绩,受到观众的好评二是组建美术爱好组,运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进行剪纸、绘画活动,组织美术爱好学生进行写生活动,并设立展览室,把学生在活动中的作品所有展出,组织全校师生参观学习,获得师生的好评,既为学生搭建了获得成就感的平台,同时也活跃了校园生活2.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学习、生活环境学校在资金十分有限的情况下购置了三台电视机和卡啦OK音响设备,分别放在三个固定的教室,天天下午5:35至7:30让学生观看喜欢的电视节目,每周组织一次学生卡啦OK晚会这些活动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娱乐空间,吸引了学生 3.充足发挥多功能报告厅的作用,对学生和学生家长进行多方面的教育。
让学生每周有电影看,并且在报告厅中分批次进行有关交通法及防火、防盗等法律宣传教育,组织家长观看有关的法制警示片、未成年人犯罪的有关实例,让家长了解现代少年儿童的心理特性,配合学校老师做好子女的教育工作购置了30台电脑,让学生在校内可以上网,查找学习资料,也可以有一定的时间聊天,把学生从游戏室拉回到学校建立多媒体教室,给老师有展现的平台,学生也能接受优质教育,为学生享受现代教育资源发明了条件设立了图书阅览室,天天向学生开放,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深受学生爱慕的课外阅读书籍4.为了让失学学生返校,学校领导每学年开学前都要组织全校教职工进村入户,运用一星期时间了解所有学生状况,动员学生返校学校建立了家校联系制度,及时把学生在校情况向家长反映,与学生家长面对面的进行谈话,给家长讲明有关学生学习的好处,逐步清除家长、学生头脑中“新的读书无用论”例如:七年级班主任李文秀、刘小芳等几位,得知尚有三位苗族女学生尚未入学,自己不结识路,让学生带着,徒步20多公里,找到三位学生家长了解情况后得知是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家长不让子女入学他们通过三次反复做工作,才使三位女学生顺利入学5.加强校园安全管理,保障师生安全,让学生在学校有安全感。
学校安全无小事学校配备了男生宿舍管理员1名、女生宿舍管理员1名、内保人员2名,并且制定了各自的岗位职责宿舍管理人员和校园安全管理人员分白晚班,全天24小时轮流看护学校宿管员天天负责开门锁门,负责学生午休晚休纪律的维护制定了学生就寝登记制度,随时了解掌握学生就寝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报到政教处政教处天天组织值周教师、学生会、内保人员进行宿舍检查,特别在晚休必须有检查,有记录,及时查找未就寝学生,坚决不让住校生在校外住宿例如:有一次,九年级有3名女学生星期天从家返校,但未到校(由同学代请晚自习的假),在检查中发现3名女生未就寝政教主任吴松林老师带领值周教师、宿管员、内保及其他几个男教师在整个尚勇学生能去的地方找过,并及时与家长联系,找至凌晨2点多尚未找到,又把家长找来共同寻找,终于在一名走读生的家中找到后带回学校6.了解情况,摸清家底,扶持困难学生我校服务范围有17个贫困村,贫困面积占三分之一左右由于我镇物价较高,特困生在学校读书维持生活尚有较大困难为使他们解除生活上的压力,安心读书,我校在认真贯彻执行好国家“两免一补”政策,准时把国家补贴经费发放到困难学生手中的同时,还动员全体教职工每学期每人捐出50元以上的资金,为特困学生解决生活费问题。
教职工的捐款根据困难学生的贫困限度分为三类给予补贴,一类每星期补贴15元,二类每星期补贴10元,三类每星期5元2023—2023学年共扶持了28名特困学生,让他们在校能吃饱,不为生活而烦恼,安心读完三年初中7.在教职工中广泛开展情感关爱活动,用无微不至的关怀感动学生,让学生感觉到在学校和在家一个样,处处充满着爱心我校是一所农村初级中学,民族学生较多,住校生达543人,学生在校期间生病或者碰到其它困难的情况时有发生学校规定,班主任的随时都得开着,只要发生学生生病或者碰到什么困难需要教师的帮助的情况,班主任无论什么时候都得到位在近几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不少的班主任老师不仅亲自带生病学生到医院就诊,还为困难学生垫付医药费学校多次无偿送学生到50公里外的县医院就诊,及时给予学生治疗,让学生家长放心有一次,晚上十点多,80班的一名女生得了急性阑尾炎,急需手术,学生家距学校有30多公里,家长无法及时赶到学校,学校领导和班主任就用车把学生送到县医院,为学生垫付了医药费,学生得到了及时的治疗,学生家长赶到后,拉着班主任老师的手说:“谢谢了”!就流下了眼泪8.因材施教,让学生学有所得,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爱好。
我校学生中有的家庭条件较好,有的条件较差,学习成绩和爱好爱好也不尽相同,有的在学习文化课上的厌学情绪较重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爱好,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学校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结合村寨的条件,尝试农村综合初中改革工作,在初三年级渗透农村实用技术课我校聘请综合站的技术员对学生进行茶叶栽培、管理、加工的培训;橡胶的栽培、管理、割胶技术培训;农村经济管理知识培训;短期经济作物的种植、管理技术的培训,生猪的养殖与管理,禽类的养殖与管理等每学年有三天无偿技术培训,每年的毕业班学生都必须按照自己的村寨条件、自己的喜好参与培训,并记入镇农民工技术,颁发农村绿色证书,让学生在学校就学到了部分农村实用技术,无论升学的学生,还是回村务农的学生都有自己的一技之长,增强了适应社会的能力,收到了明显的效果我校毕业的南嘎学生岩香囡,运用所学知识,在本村养殖鸡,每年都有1千多只鸡出售,除去成本外,每年单鸡的养殖一项就有15000元的收入磨龙的学生岩毛在学了大米加工技术后,回家筹集资金,运用所学的知识,办起了大米加工厂9.针对不同学生情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近年来,由于种种因素,单亲家庭学生越来越多,且心理障碍问题不断显现,由此而产生的辍学现象也时有发生。
为了稳定单亲家庭学生,学校规定班主任做好单亲学生的名册交学校领导,学校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分批、分片做工作,针对学生心理进行开导,及时了解思想动态,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安慰学生,及时杜绝一些违规现象的发生有的班主任老师上课时平白无端被单亲学生骂通过了解,得知由于父母之间互相推诿,学生回家未拿到生活费而烦恼,上课拿老师出气弄清学生出现问题的因素,老师不仅没有批评他,还拿出自己的钱帮助他解决一星期的生活费,同时亲自找其谈心,帮助他树立生活和学习的信心再通过其它同学的帮助,使这些学生重新找回了自我,心理障碍逐步消除,最后还为平白无端骂老师的事向老师道歉,有事也会积极找老师沟通10.对的对待学生“寸有所长,尺有所短”的客观事实,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我校的广大教师可以蹲下来和学生说话,睁大眼睛发现每位学生的优点,把倾听与说教、引导与管束、体验与灌输有机集合起来,以平等和尊重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营造了更加融洽的师生关系由于数年来我校逐步建立了平等的师生关系,特别是教师对待学困生、贫困生的关心、关爱和帮助,使广大的学生体会到在学校的温暖和愉悦,爱校、恋校和不愿辍学的良好风气逐步形成,使我校近几年学生的辍学率始终控制在3%以内,成为勐腊县辍学率最低的学校。
今年,我校九年级应有228名学生毕业,实际毕业224名;八年级应有学生190名,辍学14名,现有176名;七年级学生招生266人,到现在实有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