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听力》课堂的“翻转”探究与实践.doc
5页《英语听力》课堂的“翻转”探究与实践【摘要】近年来, “翻转课堂”越来越多地用于大学英语教学中, 《英语听力》课程亦是其教学法的试验田之一本文通过介绍翻转课堂的来源概念及《英语听力》课程的介绍与现状分析,结合一线教学经验,探索“翻转课堂”在《英语听力》当中的可行性,望能予教学同仁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翻转课堂 英语听力 一、引言 近年来, “教育”之风开始盛行在我国, “教育信息化”已逐步成为大众关注的热点,越来越多的教育部署围绕“信息化”展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 》明确指出, “要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到 2020 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数字化教育服务体系,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加强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引进国际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网络学习课程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 年) 》也指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要“以教育理念创新为先导,以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为基础,以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 ”“翻转课堂”顺应网络时代发展、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成为教育活生生的实例体现,是符合数字时代信息化发展趋势的教学模式。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 1.翻转课堂的来源1996 年,迈阿密大学商学院执教的莫里?拉吉(Maureen J.Lage)和格兰?波兰特(Glenn J.Plat)首次提出“翻转课堂”的构想,而其正式采用则归功于美国科罗拉多州伍德兰中学的两位化学教师乔纳森?伯格曼(Jonathan Bergmann)和亚伦?萨姆斯(Aaron Sams) 2007 年,为了帮助无法到校的学生补课,他们通过使用录屏软件将演示文稿和讲解音频整合,做成视频教程传至网络,并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事先录制好的教学视频进行自主学习这创新的教学模式也被未缺课或不需要补课的学生所接受与喜爱此后,两位教师改变教学理念,课上课下进行“翻转” ,以学生在家学习视频课程作为教学的基础,把课堂时间用来对学生自主学习或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疑难进行针对性的、个性化的解答,指导学生开展小组学习、回答学生提问、督促?W 生完成作业等随后,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迅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并逐步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 2.翻转课堂的概念翻转课堂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提供以视频为主的教学资源,使学生在课前对教师所提供的教学视频进行观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相互协作共同探究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
”其实践建基于任务驱动法和学生主导式教学,将“预习时间”最大化,实现对教与学时间的进一步延长此过程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作引导和辅助,通过学生课前学习和师生课堂互动,突破教学难点,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的目标翻转课堂作为一种 “破坏性创新”的教学方式,改变了教师角色、学生角色、教与学时间分配以及知识载体,给传统课堂带来了重大冲击和 “翻转” ,是一种创新的混合学习方式 与以往传统教学法相比,翻转课堂打破了“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三中心模式的桎梏,实现了四个转变和四个关注:从“重视知识传授”向“重视学生发展”转变,从“以教为本”向“以学为本”转变,从“传统教学”向“创新性教学”转变,从聚焦如何“教教材”向如何“用教材”转变;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关注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关注学生思维方式培养,关注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 三、 《英语听力》课程描述与教学现状 1.课程简介听力是英语教学中四项基本技能之一,也是普遍中国学生的一个难点 《英语听力》是高等教育本科英语专业一年级和二年级必修基础课, 每学期开课 16周,每周开课 2 学时,共开设四个学期该课程旨在通过多种形式、多种内容的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听力技能进行专门的训练,把学生的课外学习与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对数字、时间、地点、人名、方位等快速反应、准确辨别、分析推理、归纳总结、信息处理及记录和记忆的能力,使学生的听力能力由初等水平逐渐提高到中高级水平,帮助学生通过专业四级考试,促进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2.教材简介本校采用的是“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新世纪高等院校英语专业本科生系列教材(修订版) ,施心远主编、上海外语出版社出版录制的《听力教程(第 2 版) 》 本教材共 15 个单元,每单元含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针对语音辨别及速记信息,第二部分以对话、短文、新闻为主要形式,第三部分鼓励学生完成简答及复述任务第四部分补充练习,供有余力的学生自我提高之用 3.教学现状首先,教学理念原地踏步,教学方法缺乏创新在听力课程教学实践中,基本还是以“教师播放听力、学生即时练习,教师讲评答案”三部曲为主,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其精力多放在语言知识、应试技巧的讲解与分析等,学生还是坐在座位上听课、做题、记笔记,完全被动地接受知识对于信息时代的大学生而言,这守旧的“填鸭式满堂灌”还有吸引力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这教学方式和理念已远远不能满足信息化、网络化教学的需求 其次,课堂活动单一乏味,学生积极性普遍不高在语音室中,学生的脸被一台台电脑所挡,课堂互动基本停留在教师的提问,学生的课堂参与性有限,回答的必须是千篇一律的“标准答案” ,单向的提问、单一的回答如何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沉闷无趣的课堂气氛怎能燃起学生努力提高听力的热情? 另外,因大学扩招之故,英语专业学生逐年增长,班级学生人数较多,再加上学生生源质量一般,个体差异较大,教师未能在实际教学中照顾到每个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传统的班级授课制中,教师一般只能抓中等水平的学生,难以满足优等生和后进生的需要于是,在课堂上常常出现以下情况:优等生觉得教师把简单的知识重复地讲,本该能拓展提高的宝贵机会被白白浪费,听力课总在无聊中度过;后进生却觉得教师讲得太快,不够时间理解,来不及做笔记,听力课总在挫败中度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