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17《松鼠》教案+学生课堂活动卡.docx

11页
  • 卖家[上传人]:水***
  • 文档编号:196249327
  • 上传时间:2021-09-1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23.24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7 松 鼠教学目标1.认识“驯、矫”等8个生字,会写“鼠、秀”等11个字,会写“松鼠、乖巧”等13个词语2.了解松鼠的特点,提炼、梳理松鼠的相关信息,并分条记录,产生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人文情怀3.通过对比,能体会说明性文章不同的语言风格教学重点了解松鼠的特点,提炼、梳理松鼠的相关信息,并分条记录,产生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人文情怀教学难点通过对比,能体会说明性文章不同的语言风格教学策略认写字词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中,“驯”引导学生结合文中“驯良”一词,理解“驯”有“善良、温顺”的意思,可以通过编儿歌、换部首的方法帮助记忆,如“土旁念深圳,马儿性温驯加页事顺心,出言留家训”藓”结合文中“苔藓”一词帮助读准字音,理解字义歇、锥”可以与其他形近字作比较帮助识记,如,“歇”与“渴、喝”,“锥”与“椎、堆、推”进行字形辨析本课有几个见面字“缨、翘、蛰、敞、褐”,可能会影响学生理解课文帽缨形”“褐色”可借助图片帮助学生直观理解蛰”字可以让学生根据“蛰伏不动”一词,联系上下文猜测意思翘、敞”可以根据上下文语境或者生活经验理解字义本课要求会写的字中,左右结构的字较多,可以集中指导玲、珑、滑、拾、狭、梳”书写时要注意左窄右宽。

      玲、珑”提醒学生要处理好穿插避让的关系,最后一笔的点不要漏掉歇”需要注意左半部分的下面与“匈”字的区别鼠”字笔画较多,注意笔顺,强调第二笔为短竖,第三笔为短横秀、窝”是上下结构,“秀”下半部分“乃”要写得小一些;“窝”字下半部分的“内”不要写成“肉”勉”是半包围结构,注意第七笔竖弯钩要宽,能包围里面的“力”阅读理解课文融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于一体,以准确说明为前提,以形象化描写为手段,在表达方法、语言风格方面与《太阳》有很大的不同从表达方法来看,《太阳》主要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本文主要是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如,写松鼠吃东西,“像人们用手一样”;写松鼠在高处活动,“像飞鸟一样”课文语言生动形象,如,描述松鼠外形时,用了“玲珑的小面孔”“帽缨形的美丽尾巴”“直竖着身子”等,让我们不用看图也能想象出松鼠小巧可爱的模样描述松鼠习性时,对松鼠警觉性强、储存粮食等内容的描写,读起来让人对松鼠顿生喜爱之情积累运用这是本单元第二篇说明文,从《太阳》中感知说明文的表达特点,到《松鼠》强化感知,并初步尝试言语实践在本单元的“初试身手”的第二题:“如果将一篇散文改写成说明性文章,会变得怎样呢?查找资料,试着将课文《白鹭》第2~5自然段改写成一段说明性文字,体会它们的不同。

      安排在学完《松鼠》之后学完《松鼠》,引导学生试着比较《太阳》与《松鼠》同样是说明性文章,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然后请学生回忆本册语文书第一篇课文《白鹭》,如果要将《白鹭》改写成说明性文章,用哪一种说明性文章的写法比较合适?并让学生试着写一写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搜集松鼠、帽缨、苔藓的图片学生准备:1.预习生字词,标出自然段,朗读课文2.搜集有关“松鼠”的资料,了解其外形和生活习性等特点3.制作松鼠名片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驯、矫”等8个生字,会写“鼠、秀”等11个字,会写“乖巧、清秀”等13个词语2.阅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松鼠的外形特点教学过程板块一 借诗激趣,导入新课活动1交流资料,激发兴趣1.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松鼠的资料预设:(1)出示松鼠图片,用语言给松鼠画像直观感受松鼠漂亮的外形2)展示搜集到的资料,对松鼠有初步的认识:松鼠漂亮、乖巧、驯良3)展示学生制作的松鼠名片(加工后的图文结合的资料)2.教师出示松鼠图片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松鼠的资料教师相机出示描写松鼠的诗句,借古人诗句中的松鼠形态,激发学习兴趣  (1)茂林处处见松鼠,幽圃时时闻竹鸡。

      ——【宋】陆游《初春幽居》(2)松鼠下阶走,竹鸡当户啼——【宋】蔡槃《游古寺》(3)昼岩松鼠静,春堑竹鸡深——【宋】林逋《湖山小隐》活动2交流感受,导入新课1.全班交流:刚才我们看了这些图片,读了这些古诗,你有哪些认识?预设:(1)松鼠应该会常常躲到丛林深处吧2)“松鼠下阶走”这句诗让我感受到小松鼠走路的样子一蹦一跳很活泼,像个淘气的孩子3)我觉得小松鼠应该喜欢安静的生活环境,我猜测它应该有很高的警惕性2.导入:是啊,同学们的推测都很有道理,我们通过图文资料以及诗人笔下的松鼠,感受到了它独有的特点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布封的《松鼠》,看看他笔下的松鼠是一个怎样的小生灵师板书“17.松鼠”)  布封(1707—1788),法国博物学家、作家,进化思想的先驱者他用了40年时间完成了36卷的《自然史》设计意图  课前搜集整理资料,课上交流运用资料既培养了学生资料的搜集及运用意识,也体现了语文学科课内外知识的联系板块二 初读课文,学习字词过渡:(板书“松鼠”后)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鼠”字的笔顺,让我们一起书空这么有难度的生字,大家都写得如此准确,好,让我们趁热打铁,一起来学习一下本文的生字和生词1.教师布置学习任务。

      1)学生自读课文,圈画标注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语2)组内展示朗读,讨论交流不理解的字词2.检查生字认读情况1)朗读展示,师生点评2)汇报重点讨论的词语引导学生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等方法解决难理解的词语)  松鼠 乖巧 玲珑 帽缨 清秀 歇凉 追逐 警觉 触动 光滑 狭窄勉强 脱落 梳理 驯良 矫健 蛰伏 敏捷 分杈 苔藓 编扎 圆锥3.引导学生初步了解生字、词语的意思,全班交流提示学生“驯良”一词,理解“驯”有“善良、温顺”的意思,可以通过编儿歌换部首的方法帮助记忆,如“土旁念深圳,马儿性温驯加页事顺心,出言留家训”藓”结合文中“苔藓”一词帮助读准字音,出示图片理解字义歇、锥”可以与其他形近字作比较帮助识记,如,“歇”与“渴、喝”,“锥”与“椎、堆、推”进行字形辨析预设:(1)字音重点强调:“勉强”中“强”读三声;“蛰伏”中“蛰”读二声;“分杈”指“树杈”;“编扎”中“扎”是个多音字,如“包扎”“驻扎”“挣扎”三个词语中注意“扎”的准确读音2)字义指导:帽缨:“缨”是指武将帽子或者头盔上面象征高贵身份的装饰品,材质有毛、羽、丝、革等,颜色很多,历朝历代根据自己的喜好定制。

      帽缨”指系在帽子上的穗状装饰物3)指导学生书写生字重点点拨:本课要求会写的字中,左右结构的字较多,可以集中指导玲、珑、滑、拾、狭、梳”书写时要注意左窄右宽玲、珑”提醒学生要处理好穿插避让的关系,最后一笔的点不要漏掉歇”需要注意左半部分的下面与“匈”字的区别窝”字下半部分的“内”不要写成“肉”勉”是半包围结构,注意第七笔竖弯钩要宽,能包围里面的“力”设计意图  识字学词在遵循构字规律和词语特点的基础上,一定要关联已有知识,联系生活实际,重在方法上的归类指导充分体现在课堂上学语言,在生活中用语言的大语文教学观另外,能体现汉字文化的内容,一定要尽量体现板块三 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提问:松鼠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默读课文,想一想  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2.(1)外形美:你从哪儿读出了松鼠的漂亮呢?根据学生的反馈,引导学生关注松鼠的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吃相作者在描写松鼠的漂亮时是很有顺序的,你发现了什么规律?(2)语言美:作者是通过怎样的方式将松鼠之美告诉我们的?引导学生体会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设计意图  “感知课文内容”这一环节的设计,体现了四年级下册“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这一已学语文要素的迁移运用。

      板书设计第2课时课时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提炼、梳理松鼠的相关信息,并分条记录2.通过对比,能体会说明性文章不同的语言风格,从中体会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人文情怀教学过程板块一 细读体会,关注表达活动1对比学习,找寻语言特点1.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同样是向大家介绍一样事物,张姞民介绍太阳与布封介绍松鼠,有什么不一样吗?  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五千多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体——张姞民《太阳》预设:(1)相同点:都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2)不同点:《太阳》主要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介绍太阳;《松鼠》主要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用生动优美的语言介绍松鼠2.思辨:两篇课文的介绍方法能不能换一换?为什么?写松鼠如果也这样说明,可以吗?  松鼠体长17~26厘米;尾巴长15~21厘米体毛灰色,腹面白色食昆虫和鸟卵活动2细读文本,训练写作手法1.走近松鼠的“驯良”“乖巧”“聪明”你从哪里读出了松鼠的“驯良”“乖巧”“聪明”?学生交流,穿插松鼠的视频、图片直观介绍,并体会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1)活动范围: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经常在高处活动,像飞鸟一样住在树顶上,满树林里跑,从这棵树跳到那棵树。

      它们在树上做窝,摘果实,喝露水只有树被风刮得太厉害了,才到地上来在平原地区是很少看到松鼠的它们不接近人的住宅,也不待在小树丛里,只喜欢住在高大的老树上经常”指大多数时间,并非全部时间,体现了科学小品文的严谨性2)活动时间:在清朗的夏夜,可以听到松鼠在树上跳着叫着,互相追逐它们好像很怕强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奔跑、玩耍、吃东西小结:松鼠的活动范围是在树林,可见其不侵犯人类;活动时间在晚上,可见其不骚扰人类,足见其“驯良”3)行为特点: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触动一下松鼠所在的大树,它们就从树上的窝里跑出来躲到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松鼠轻快极了,总是小跳着前进,有时也连蹦带跑它们的爪子是那样锐利,动作是那样敏捷,一棵很光滑的高树,一忽儿就爬上去了小结:小松鼠跑跳敏捷,十分警觉三个动词“跑”“躲”“逃”表现了松鼠对微小危险的快速应变能力,从而更显出它“十分警觉”的灵性4)储存粮食:松鼠在秋天拾榛子,塞到老树空心的缝隙里,塞得满满的,留到冬天吃也可以看出小松鼠很聪明此外,你还在哪里看出了小松鼠很聪明?(5)搭窝:松鼠的窝通常搭在树枝分杈的地方,又干净又暖和。

      它们搭窝的时候,先搬些小木片,错杂着放在一起,再用一些干苔藓编扎起来,然后把苔藓挤紧、踏平,使那建筑物足够宽敞、足够坚实这样,它们可以带着儿女住在里面,既舒适又安全在松鼠搭窝过程中尽显小松鼠的聪明,作者使用了什么方法把松鼠搭窝写清楚的?在松鼠搭窝过程中尽显小松鼠的聪明,作者巧妙地使用了连接词,“先搬些小木片,错杂着放在一起”“再用一些干苔藓编扎起来”“然后把苔藓挤紧、踏平,使那建筑物足够宽敞、足够坚实”,从而把松鼠搭窝的过程写清楚2.你能运用“先……再……然后……”这样的连接词,说一说“蚂蚁搬家、喜鹊筑巢、小鸡啄米”任意一个画面吗?学生试说师总结:这一部分从松鼠的活动范围、活动时间、行为特点、储存粮食、搭窝过程等方面介绍了松鼠,透过作者生动、活泼的语言,驯良、乖巧、聪明的小松鼠的形象跃然纸上设计意图  从课文的语言中,借助具体语句感知本课用词准确,表达有序,活泼有趣的语言风格,更便于探求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板块二 提炼写法,尝试改写活动1比较写法,体会喜爱之情1.在学习中,我们感受到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大象版(2024)新教材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感官兄弟》每节课精品教案汇编(含三个精品教案).doc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五年级英语上册Unit 4 第3课时 A spell教学设计.doc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一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Show and say.教参教学设计.doc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五年级英语上册Unit 4 第1课时 A talk教学设计.docx 大象版(2024)新教材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1.辨别真假水果》精品教案.doc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五年级英语上册Unit 4 第2课时 A learn教学设计.docx 辽海版(2024)新教材小学一年级美术上册第一单元《2 涂涂画画》精品教案.doc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五年级英语上册Unit 4 第2课时 A learn分层作业.docx 辽海版(2024)新教材小学一年级美术上册第一单元《寻找身边的美》每节课精品教案汇编(含三个精品教案).doc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五年级英语上册Unit 4 第1课时 A talk分层作业.docx 大象版(2024)新教材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3.水果分享会》精品教案.doc 辽海版(2024)新教材小学一年级美术上册第一单元《1 美好的事物》精品教案.doc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五年级英语上册Unit 4 Healthy habits单元解读讲义.doc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一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Listen and say教参教学设计.doc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一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Listen point and repeat教参教学设计.docx 大象版(2024)新教材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2.感官的本领》精品教案.doc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二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Lesson 3教学设计.docx 大象版(2024)新教材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体验单元 画蚂蚁》精品教案.doc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二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Lesson 2教学设计.doc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一年级英语上册第一单元每课时教参教学设计汇编(含四个教学设计).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