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松柏在古典园林中的应用研究综述(12页).docx
13页松柏在中国古典林中的应用研究综述邓茜菲20101123 10景观班摘要:本文通过对松柏的生长习性、生态特征以及其植物资源的分布进行介绍和分析,同时运 用景观效益的不同角度对松柏的观赏性、生态性、文化性分别进行研究论述,并且从中国古 典传统园林的不同代表类型中选取体现松柏特质的案例进行品评,总结性的对比理解松柏类 植物资源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应用价值,并为现代风景资源植物学方面提出构想和优化关键词:松柏、古典园林、文化因子、造景功能、景观效应、风景资源1、 本综述的选题依据1・1目的中国古典园林是我国古代人民留下的绚烂瑰宝,是蕴含中国园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筑、山石、水体、植物是构成古典园林的四大景观要素其中,园林从滥觞时期开始,就 和花木结缘,经过了漫长的历史,园林花木以及依附于花木的景观品类越来越丰富繁杂,形 态内涵越来越深厚,多层次、多方面地满足人们的需要究其植物资源的种类、数量,松柏 类占据古典园林植物的绝大部分,不仅仅作为基调常绿树种,而且对园林造景的背景渲染、 装点山水、勾勒天际线等功能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松柏的文化意义也不可小视, 被视为“岁寒三友”的松、竹、梅之一,象征着坚强不屈的品格,都在古典园林中用来作为 精神和气质的意境之笔。
1・2意义松柏作为中国传统名木,是古典园林造景创意的宝贵资源,本文在分析了松柏独具个性 的景观效应的基础上,通过对松柏广泛利用于古典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的考察研 究,论述了松柏在古典园林中的造景作用以及其蕴含的文化因子,深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与 古典园林植物资源的关联和内涵,进而对现代园林景观的民族特色的营造提供有益的发展方 向,同时对自然资源的人化利用也起到科学的理论依据,2、 本综述的研究分析2.1松柏的景观效应分析古典园林作为“替精神创造一种环境”「一种第二自然”,这个“自然”要具备“生境”、“画境”和“意境”等“三境”,而植物是构成这“三境”的重要因素三境”涉及生理、 心理、生态及意识形态诸多方面,既立足于自然美,又结合着社会美,是客体和主体的历史 积累和交叉,孕育和促进着植物景观序列和价值系统的繁衍和分化松柏较之其它树木种类资源有许多独特之处:树枝婀娜、树冠蓬松、叶成针状、不畏霜 雪、四季常青,乃植物界奇观其中有很多属均为濒危的保护性古木树种,而且松柏是少数 色、姿、韵、声、光俱居上乘的树木之一在园林造景中根据松柏独特的优点和观赏特性来 充分展现它的美和文化韵味2.1.1从松柏的生态习性看景观效应一一“人化”自然中自然美的象征松,从广义来讲,是对松科植物的泛称;从狭义来讲,专指松属的植物。
松属是松科中 最大的一个属,共100余种,我国原产的种和变种有30多个,是各地大面积森林的主要组 成树种;柏,是对柏科植物的泛称柏科约有150种,原产我国的种和变种也有30多种, 是森林的主要树种或重要的造林树种,或为园林的绿化树种松柏均为常绿乔木,喜温抗寒, 对土壤酸碱度适应性强,广泛分布于于我国华北南部及华东地区对比其它种类的造景乔木, 松柏类有着独特的生态习性的优势1) 御寒保水性:松柏原是寒带和高山生长的树木,由于长期在寒冷的环境中生活,形成了独特的御寒构 造松柏树的叶一般都缩小呈针形、线形或鳞片形,由于叶片面积小,因而水分不容易蒸发 散失2) 适应性强:松柏树可以忍受-6CTC的低温或50C的高温,能在裸露的由灰化土到红壤的各类土壤中 生长,耐干旱、贫瘠,喜阳光,是著名的自然特性较好的先锋树种,培养护理的成本较低, 同时能够保证较好的自然特色3) 长寿树种:松柏树作为古树代表,寿命可以达到几百甚至上千年在南山寺殿后洞峭壁上有一棵古 松,树龄已达3000多年,被认为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一棵最古老的的松树它是祖国璀璨 文化的活的历史见证,是不可多得的自然园林景观2.1. 2从松柏的观赏特性看人文景观效应1)姿:松柏的形态苍劲挺拔、蟠軋古拙,常被人们作为保持本真、坚强不 屈、永葆青春的象征。
松柏苍老盘曲的树干,树龄长逾千年,木质不易 遭虫害和腐烂,象征坚毅、高尚、长寿和不朽故《礼记•礼器》曰「其 在人也……如松柏只有心也……故贯四时不改柯易叶孔子有“岁寒,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著名格言,《庄子》言“天寒既至,霜雪既降, 吾知松柏之茂也2)形:松柏的形态组合貌似人的神姿,可作为正义神圣的象征,成为中 国园林文化精神中永恒的审美意象拙政园“得真亭”即取《荀子》 文意:“桃李茜粲于一时,时至而后杀,至于松柏,经隆冬而不凋, 蒙霜雪而不变,可谓得其真矣赞美“松柏有本性”的傲岸品格 狮子林古五松园,前之古柏树,象征独立天地,风骨长存留园古木 交柯,门上镌刻“长留天地间”砖刻点题,明代廊边有古柏一株,后花坛古柏边长出一株女 贞,与古柏缠绕连理3)声:“风入寒松声自古”,松风传雅韵,成为松树又一特征,听松 风也就成为文人雅士的风雅之举《南史》载“山中宰相”陶弘 景“特爱松风,庭院皆植松,每闻其响,欣然为乐陆游《松 下纵笔》之三曰“陶公妙诀吾曾受,但听松风自得仙无意间, 便若神仙中人苏州园林中专为听松风的景点有拙政园松风水 阁,横额为“一亭秋月啸松风”;怡园有松籁阁,阁边都植松万壑松风酒一壶”,何其潇 洒!4)韵:松柏以韵胜、以格高,松柏之传神之处在于其蕴含的神韵。
松柏为百木长也而守宫阙”,为生长的象征据传,南石室中,隐居者一对夫妇,室后有孤松千丈,这对夫妇年岁数百,死后化为双鹤,绕松而翔,故有松鹤延年之说日本园林的“仙岛”,就以松树象征长生不 死松柏常作为“寿”的象征出现在园林铺地的图案中松柏枝繁叶茂,新枝茁壮,旧枝不凋,新枝被称为“子孙枝”,苏轼有“庭松应长子孙枝”的诗句,因此有子孙兴 旺、绳其祖武的寓意《诗经•斯干》篇作为新屋造好以后 颂祷之歌,其中有“如竹苞矣,如松茂矣”之句《诗经•小雅•天保》中有“如松柏之茂, 无不尔或承”之句网师园女厅前门楼砖雕“竹松承茂”正为此意2.1.2从松柏的生态效益看景观效应人类基于生理的、心理的结构和机能,需要新鲜而洁净的空气、良好而适宜的气候、安静而美好的环境而古典园林中的松柏类植物恰恰能为人类提供这样的理想的生存空间松柏类植物作为常绿背景树种,成片栽植能够调节改善小气候、保持水土、滞留、吸附、 过滤灰尘以净化空气、杀菌、吸毒、吸收噪音等作用,对人类有医疗保健的功能,对自然的 生态性来说是不可多得的先锋树种大气中散布广泛、危害较大的污染物二氧化硫据实验和测定结果估算,15年生的侧 柏树,每公顷每月可吸收二氧化硫45. 5公斤,每平方米的侧柏林每天可净化二氧化硫约20 毫克,试验证明,叶面吸收量约占全株的70%。
松柏林可以降低风速,使空气中携带的大颗粒粉尘下降,能够充分利用空间展示强大的 净化作用,吸滞大量的粉尘和有毒物质,具有很大的滞尘能力,针叶总面积大,并能分泌油 脂,有利于阻挡、吸附粉尘同时研究者认为,松柏能提高人体的紧张度和抗病能力,消除 疲劳承德山庄有三分之一景名是植物,其中大部分是松柏类,“塞山数万种,就里老松佳”, 乾隆诗曰:“寿比青松愿,千龄叶不凋铜龙鹤发键,喜动四时调2.1. 3从松柏的文化因子看景观效应林植物的“人化”特性在前面已经论述了松柏类植物的自然特性,体现了松柏的观赏特性的审美价值由于古 典园林的造园功能抑或为了满足皇权的至高无上的政治需求,抑或满足人文墨客的伦理风 骨,因此作为古典园林的造园要素之一的植物最能体现造园内涵和价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植物是人们寄寓丰富文化信息的载体,以及托物言志时使用频率很 高的媒介古代哲人们意识到了人的伦理道德精神生活同自然规律有一种内在的密切联系, 两者在本质上是相互渗透、协调一致的,自然也具有社会精神的意义2.1.3.1情感载体和文化符号中国古典园林广泛采用诗画艺术习用的比拟、联想等艺术手法,借植物的自然生态特性 赋予人格意义,借以表达人的思想、品格和意志。
植物更多的是用来比喻人的社会属性,这 些植物,各含特殊的文化意义中国园林中,作为情感载体运用频率最高的就要数松柏了松柏的生物学特性,被人们作为保持本真、坚强不屈、高贵优雅、青春永驻、正义神圣、 兴旺不朽的象征在皇家园林中被用作大气高贵的圣物配植,在私家园林中被用作庭院山石 搭配的体现主人的风骨不屈的典型,在寺观园林中更是象征神圣的宗教信物2.1. 3. 2有生命的历史——松柏种类资源的丰富性古典园林中最难求的是古树,古树名木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文物价值,古树之“古” 作为一种文化品格,它是历史文化的积淀,是园林中的活文物这种古的文化品格,常常被 看作民族、江山的象征,如《论语》:“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 周人以栗松、柏、栗遂成为夏后氏、殷、周的社稷之木园林中的古树名木还往往与历史名人有关,承载着不可替代的 文化信息,它们是活的文物,往往构成独立的景点相传为中华民 族的共同祖先轩辕黄帝手植的黄陵“轩辕柏”,具有5000年历史; 武汉晴川阁禹王庙传有大禹手植的“禹柏”;有的还附丽许多掌故传 说,曾被历史名人予以特殊的命名,如承光殿后庭的白皮松,树干 碧白交织,纹理清秀,乾隆封为“白袍将侯”。
古人曰“松柏阅世” 原静宜园有5800多棵松树,姿态各异,附丽着美丽的传说,如见心 斋北门外石桥前一松枝杆酷似孔雀引首东望,名“凤栖松”;香山碧 云寺山门前南北各有一高达20多米松树,上面相对生长的树枝像两 个虔诚的佛教徒拱手听讲,乾隆皇帝将这两棵树命名为“听法松”;昭庙牌楼前四棵古松依次排开,俨然四个大将军守护着家园,名“四大金刚”苏州天平山 庄有一棵高10米、胸径70厘米的罗汉松,干皮剥落,顶部枝繁叶茂,椭圆形的石碑上镌刻 着“相传唐伯虎手植罗汉松”十个字,顿使人刮目相看,古树因为时代已久,饱经风霜,大多具有奇特的形象,画意横生,成为活的画本如网 师园里的古柏,是南宋万卷堂遗物,已经历了 900多个春秋,顶梢早枯,饱经历史沧桑,但 3根侧枝却枝叶扶疏,依然葱郁,给人以勃勃生机,极富画意最典型的是苏州邓尉庙里的四株汉柏,相传为东汉大司 徒邓禹手植,历劫磨难,仍势极蟠曲,风姿各异,乾隆皇帝 南巡至此,大为叹服,题为“清、奇、古、怪”天坛的“九 龙柏”主干自下而上有许多条交错突出的凹凸纹理,状如许多蛟龙盘绕,这种树木本身因细胞的裂变不均匀造成的病理现象,竟成了植物景观中的一绝, 北海团城的“探海松”,枝干向西屈卧,树冠擦过雉堞下倾,俯瞰着太液池,饶有画意。
以上这些松柏树木能使人产生怀古的幽思,又可获得审美快感2.1. 3. 3人格情操的表白松柏之中的“松”与“竹、梅”一同被称为“岁寒三友”, 表示在风霜严寒中结成的忠贞友谊,亦用以表示经得起严酷 环境的考验,具有坚贞节操的人品欣赏它的傲雪凌霜的风骨,园林中有许多以松为主题的景点,如退思园的“岁寒居”、怡园的“岁寒草堂”等以松柏为主题的也很多,诸如“得真亭”、“听松风处”、“松籁阁”、“万壑松风”、“松鹤清樋”竺避暑山庄之万壑松风2.1. 3. 4趋吉心态的物化从文化心理学角度来看,园林中的植物配植讲究吉祥如意植 物组合要寓意吉祥,建筑物主题与植物配置相一致,如避暑山庄的 “松鹤斋”,当年斋内“常见青松蟠户外,更欣白鹤舞庭前”,并有 驯鹿悠然庭中,故乾隆题诗曰:“岫列乔松,云屏开翠幟;庭间驯鹿, 雪羽舞阶前是取鹤鹿同春,松鹤延年之意2.2松柏在古典园林中的应用案例2.2.1皇家园林中的松柏——参天古松掩映下的宫殿避暑山庄是中国园林史上一个辉煌的里程碑,是中国古典皇家园林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