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部编版语文下学期古诗阅读专项易考题.doc
6页五年级部编版语文下学期古诗阅读专项易考题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1. 阅读《己亥杂诗》,完成练习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不拘一格降人材[1]这首诗的作者是 朝的 ,在原文横线上填出所缺的诗句[2]解释下列词语恃:__________喑:___________生气:___________[3]下列对前两句诗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A.诗句写得大气磅礴、慷慨激昂B.企盼中透露着悲哀和无奈C.为后两句提出建议奠定基础D.语言精练,“万马齐暗”成了成语[4]全诗抒发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2. 古诗阅读乡村四月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子规声里雨如烟才了蚕桑又插田[1]补全古诗[2]这首诗描绘的是________(季节)的景象[3]诗的前两句写了绿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后两句着重写了“________”的劳动画面[4]“才”和“又”写出了乡村四月________的氛围[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之情。
3. 阅读与理解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1]解释古诗文中加点的词①三万里河: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摩天:_________________[2]用斜线画出下列诗句的停顿三 万 里 河 东 入 海,五 千 仞 岳 上 摩 天[3]写出下列诗句的意思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4]判断下列语句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①诗句中的“遗民”是指在金统治地区的原宋朝百姓②《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泪尽”一词字用得很好,写出作者一次又一次失望的心情[5]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的___________,诗中描绘黄河、华山的趋势雄伟,还写了作者盼望朝廷收复失地却一次又一次失望表达作者 ___________ 的感情4. 阅读古诗,做练习浣溪沙·游蕲水①·清泉寺[宋]苏轼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②注释)①蕲(qí)水:县名,今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②唱黄鸡:感慨时光的流逝因黄鸡可以报晓,表示时光的流逝[1]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号____居士。
他天资极高,学识渊博,诗文书画皆精,是唐宋八大家之一[2]对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山下兰芽短浸溪(泡在水中)B. 潇潇暮雨子规啼(杜鹃花)C. 人生无再少(少年时期)D. 休将白发唱黄鸡(老年)[3]用自己的话写写下面词句描绘的画面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4]在词的下阕,词人迸发出使人振奋的议论,借溪水西流指出人们应该__________,体现了词人__________的人生态度5. 说说下列诗句的意思1)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2)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6. 按要求完成练习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昼出耘田 ,村庄儿女各当家 也傍 学种瓜 [1]把古诗补充完整[2]选择下列加点词语的正确意思耘田 (_______)①在田里锄草 ②犁地傍 (_______)①靠近 ②并排[3]用自己的话写出这首诗后两行的意思7. 阅读诗词,回答问题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作者)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译文: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 。
清凉的晚风仿佛吹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谷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诗人急急从小桥过溪想要躲雨,往日,土地庙附近树林旁的茅屋小店哪里去了?拐了弯,茅店忽然出现在眼前了[1]这首词的作者辛弃疾是( )人A. 南宋 B. 北宋 C. 南唐[2]这首词的词牌名是( ),题目是( )A.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B. 夜行黄沙道中 西江月[3]这首诗中有两个对偶句,请找出来 )A.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B.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C.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D.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4]这首词表达了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 课外阅读鸟鸣涧唐·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1]诗人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几个景物衬托出春天的幽静,诗中静态描写的诗句是________[2]结合诗句意思,展开想象,说说这首诗写了怎样的景象9. 阅读古诗,完成习题。
鸟鸣涧[唐]王维人闲桂花落,____________时鸣春涧中[1]把诗句补充完整[2]王维的山水诗多以画入诗,这首诗描写了描写了________(填季节)时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通过衬托的手法,突出了山涧的__________10. 对比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练习村晚[宋]雷震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牧童[唐]吕岩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1]下列对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项是( )A.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B.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C.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D.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2]《村晚》为我们展示了一幅____________图,《牧童》为我们展示了一幅_______图右边这幅图可以用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来概括,我能结合图片,用自己的话把诗句中的情景描绘出来:_________[3]下列对这两首诗的异同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两首诗都描写了儿童自在快乐的生活状态,塑造了天真活泼的儿童形象,充满了童真童趣。
B.两首诗都是前两句写景,其中《村晚》把草、池塘、山、落日等融合起来,构成了一幅幽静美丽的图画;《牧童》则通过“六七里”“三四声”等写出了原野的广阔、傍晚的宁静C.两首诗都表现了牧童的无忧无虑、自由自在,但《牧童》还通过“不脱蓑衣”让我们体会到了牧童放牧一天的劳累D.两首诗都是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来写的,诗中有景、有人、有声,流露出作者对悠然自得的乡村生活的向往[4]笛声悠扬悦耳,笛子也分为好多种,你认识下面的笛子吗?选一选,填一填A.长笛 B.风笛 C.竖笛 D.陶笛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11. 古诗阅读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1]把古诗补充完整[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代的________,他是“__________八大家之一”[3]用自己的话说说所填诗句的意思[4]说说诗的最后两句讲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12.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已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1]解释字词生气:____________ 恃:____________[2]下列对诗句的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B.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3]用自己的话说说“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这两句诗的意思:____________[4]对本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描述最正确、全面的一项是( )A.这首诗以祈求上天的口吻,呼唤风雷般的变革打破清王朝束缚思想、扼杀人才造成的死气沉沉的局面,表达了作者解放人才、变革社会、振兴国家的愿望B.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期盼上天不拘一格地降下人才的迫切心情C.作者表达了只有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更有生气的观点D.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朝野臣民噤声的现状的无限悲哀13. 课内阅读已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1]这首诗的作者是 朝的 ,在原文横线上填出所缺的诗句[2]解释下列词语恃:_________ 喑:__________ 生气:_________[3]下列对前两句诗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A.诗句写得大气磅礴、慷慨激昂 B.企盼中透露着悲哀和无奈C.为后两句提出建议奠定基础 D.语言精练,“万马齐喑”成了成语[4]全诗抒发了诗人_____________的情感14. 古诗词阅读[1]《稚子弄冰》写出了幼童寒冬弄冰玩耍的过程:脱晓冰—穿____—当_____—____—碎晓冰。
[2]三首古诗分别通过童孙______,稚子脱晓冰,_____的场景,刻画了儿童__________的形象,表达了诗人________的思想感情[3]①②③三句诗中,我最喜欢的是:___________读着这句诗,我仿佛看到了____________,仿佛听到了__________页码 / 总页数。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