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2025年度四川省教师资格之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自测提分题库加答案.docx
46页2024-2025年度四川省教师资格之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自测提分题库加精品答案一单选题(共80题)1、莱阳市是“恐龙之乡”新中国第一具完整的恐龙化石就是在莱阳市的金岗口发掘的下面关于化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的证据B.化石是指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C.通过对不同年代化石的纵向和现存生物种类的横向比较,可推断出生物进化的趋势D.与鸟类化石相比,恐龙的化石出现在较早的地层中【答案】 B2、中年期人格变得较为成熟,具体表现为( )多选A.内省日趋明显B.男性更加男性化,女性更加女性化C.为人处事日趋圆通D.心理防御机制用得越来越少【答案】 A3、《齐鲁晚报))2009年7月15日报道,某省十几个城市的玉米患“粗缩病”,该病是由灰飞虱传播“粗缩病”病毒引起的关于“粗缩病”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A.“粗缩病”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B.其遗传物质的复制所需原料来自寄主细胞C.组成其核酸的基本元素是CH、O、ND.“粗缩病”病毒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答案】 C4、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是Nt=NoλtB.器械捕杀和药物捕杀是控制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根本措施C.调查某种昆虫卵的密度和作物植株上蚜虫的密度可采用样方法D.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可改变害虫种群的性别比例使种群密度下降【答案】 B5、若要在普通显微镜下观察到质壁分离、RNA和脂肪,下列四组材料中应选择的一组是( )。
A.水稻胚乳和花生子叶B.天竺葵叶和水稻胚乳C.紫色洋葱和花生子叶D.天竺葵叶和紫色洋葱【答案】 C6、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使用取样调查法可获知种群密度和丰富度B.种群中的个体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C.群落中的各种群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D.调查研究同一地点各种群数量变化规律可揭示群落的种间关系【答案】 B7、关于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葡萄糖通过主动运输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再通过被动运输进入红细胞B.兴奋的产生和传导过程中Na+通过被动运输进入神经元,再通过主动运输运出神经元C.氧分子在肺部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红细胞,在组织处又以自由扩散方式出红细胞D.胰岛素通过胞吐方式分泌到细胞外,又通过主动运输方式进入靶细胞传递信息【答案】 D8、高中生物实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鉴定”,属于( )A.观察实验B.验证性实验C.探究性实验D.设计和制作实验【答案】 B9、下列关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分裂间期,完成了DNA分子的复制,细胞有适度的生长B.分裂前期,染色质螺旋化形成染色体,此时,每条染色体上有2条姐妹染色单体C.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单细胞内的DNA数目不变D.分裂末期,在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细胞板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答案】 D10、美国教育家布鲁纳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认知结构的重要性,认为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对学科基本结构的掌握。
这种理论主张的学习方式是( )A.发现学习B.接受学习C.意义学习D.多元学习【答案】 A11、从教师工作的职责和特点出发,运用教学语言不需遵循的原则是( )A.科学性和学科性B.针对性和生动性C.多样性和强化性D.简明性和启发性【答案】 C12、将人的红细胞放入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红细胞破裂,主要原因是( )A.红细胞膜具有水溶性B.红细胞的液泡体积增大C.蒸馏水大量进入红细胞D.低温时红细胞膜流动性增大【答案】 C13、关于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正确的说法包括( )多选A.听觉估计时间准确度比视觉高B.通常活动内容丰富可能导致对时间的低估C.视觉估计时间准确度比触觉高D.心情好的时候觉得时间过得快【答案】 A14、一些实验必须先制作玻片标本,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下面的实验过程错误的是( )A.脂肪鉴定:切取花生子叶薄片—染色—去浮色—制片—观察B.有丝分裂观察:解离根尖—染色—漂洗—制片—观察C.质壁分离观察:撕取鳞片叶表皮—制片—观察—滴加蔗糖溶液—观察D.细胞质流动观察:取黑藻小叶—制片—观察【答案】 B15、下列有关细胞代谢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气孔关闭会导致叶肉细胞中的C3含量下降B.蓝细菌对水的光解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C.光合作用产生的[H]进入线粒体中参与H2O的生成D.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是在相应的细胞器内膜上产生ATP【答案】 A16、玉米、甘蔗、竹子等植物的茎不能无限加粗的原因是茎内( )A.有大量薄壁细胞存在B.没有韧皮部C.没有形成层D.没有木质部【答案】 C17、下列有关环境容纳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改变环境条件,K值一定不变B.指特定环境所能容纳群落数量的最大值C.种群的种内斗争不会改变环境容纳量的大小D.在理想条件下,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是环境容纳量【答案】 C18、下列关于调查种群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样方法估算某植物种群密度时样方多少不影响实验结果B.估算某土壤动物种群密度用标志重捕法C.若利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种鸟的种群数量,调查期间标志物脱落则实际调查数据会偏小D.用取样器取样法可以采集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答案】 D19、在开展调查某市常见传染病的活动时,下列哪一项不是开始调查就能完成的( )A.确定调查目标B.制订调查方案C.得出调查结论D.选取调查对象【答案】 C20、PCR是扩增目的DNA片段的分子生物学技术。
以下物质在PCR反应体系中( )是非必需的A.DNA引物B.限制性核酸内切酶C.脱氧核糖核苷酸D.DNA模板【答案】 B21、在玻璃片标本上写上9>6,通过显微镜观察看到的是( )A.6<9B.6>9C.9<6D.9>6【答案】 C22、根据《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界定,下列属于情感目标水平要求的是()A.了解B.应用C.模仿D.反应【答案】 D23、在我国北方,游泳爱好者冬泳入水后,身体立即发生一系列生理反应,以维持体温稳定此时,机体不会发生的反应是( )A.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加强肌肉收缩B.通过反射活动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收缩C.通过神经调节减少汗腺分泌D.抑制垂体活动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答案】 D24、资料表明人参皂苷的某些成分能促进体外培养的神经干细胞增殖,此研究需进行动物细胞的体外培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体外培养此动物细胞一般需加动物血清B.添加饲养层细胞可避免神经干细胞的分化C.人参皂苷成分不能促进细胞核内的DNA复制D.可用克隆培养法培养神经干细胞【答案】 C25、在人体成熟的红细胞、蛙的红细胞及鸡的红细胞中均能进行的生理活动是( )。
A.中心体发出星射线B.无丝分裂C.合成蛋白质D.ATP合成【答案】 D26、下列关于遗传信息传递和表达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⑤B.②③⑤C.③④⑤D.②③④【答案】 B27、在进行“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的实验教学时,教师与学生一起完成了下面的教学活动这样的教学活动主要体现了课程理念中的( )A.提高生物科学素养B.面向全体学生C.倡导探究性学习D.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答案】 C28、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B.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C.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答案】 D29、在光合作用的教学中,教师制订了教学目标:“阐明光合作用过程中物质与能量的变化”该教学目标体现了教学目标应具备除以下哪项外的特征 ( )A.指向性B.准确性C.可测量性D.以教师为主体【答案】 D30、处于他律道德判断阶段的儿童的特征包括( )。
多选A.进行道德判断时主要依据行为的物质后果B.进行道德判断时不考虑行为者的主要动机C.道德判断受儿童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D.已形成儿童自己的主观价值标准【答案】 A31、“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是哪一方面的生物学课程目标?( )A.知识方面的目标B.能力方面的目标C.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D.方法方面的目标【答案】 C32、《齐鲁晚报))2009年7月15日报道,某省十几个城市的玉米患“粗缩病”,该病是由灰飞虱传播“粗缩病”病毒引起的关于“粗缩病”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A.“粗缩病”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B.其遗传物质的复制所需原料来自寄主细胞C.组成其核酸的基本元素是CH、O、ND.“粗缩病”病毒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答案】 C33、在用果胶酶处理果泥时,为了使果胶酶能充分地催化反应,应采取的措施是( )A.加大苹果泥用量B.加大果胶酶用量C.进一步提高温度D.用玻璃棒不时地搅拌反应混合物【答案】 D34、下列是某同学关于真核生物基因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③⑥D.②④⑤【答案】 B35、胚胎干细胞的特点是( )。
A.在形态上,表现为体积大,细胞核大,核仁明显;在功能上具有发育的全能性B.在形态上,表现为体积小,细胞核大,核仁明显;在功能上具有发育的全能性C.在形态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