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军长征的10个问题.doc
7页关于红军长征的10个问题1・“长征”一词的由来“长征一词最早出现在1935年2月23 口中央红军总政治部发布的《告 工农劳苦群众书》1935年5月,朱德以红军总司令名义发布了《中 国工农红军布告》,出现“红军万里长征”之句据考证,这张布告出自 时任总政治部宣传部宣传干爭的陆定一之手1935年6月,一、四方 面军会师,红四方面军向中共中央的报告中称“西征军万里长征”8月, 中共中央在毛儿盖召开政治局会议通过的决议指岀:“一方面军的一万 八千里长征,是历史上空前伟大的事业“9月,俄界会议上出 现中央红军经过“两万余里的长征”之语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陕北 吴起镇召开会议,宣告“中央红军的长征任务已经完成”11月,先后以 中共中央委员会、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中国工农红军革命军事 委员会名义发表的两个宣言中宣布:“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为北上抗口, 经过两万五千里长征,历尽艰难险阻,胜利到达中国西北地区\ 1935 年12月,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一文中完整地论述 了长征的意义从此,“长征”一词成为了具有特定内涵的历史语汇而广 泛流传开来2.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时的人数据1934年10月8日中革军委公布的《野战军人员武器弹药供给统计 表之据》中的数字:红一军团19880人;红三军团17805人;红五军 团12168人;红八军团10922 A;红九军团11538人;军委纵队4893 人;中央纵队9583人。
共计86789人3. 中央红军为何要从于都出发长征 一是因为中革军委制定的西征路线是要走红六军团的老路,即沿赣粤边 界进湘南,而于都止位于这个方向二是当时中央苏区己大为缩小,敌军从各路逼进,而于都方向则是对红 军攻击不太积极的粤军,对突围有利三.当时红军已和粤军首领陈济棠秘密谈判借道,于都正处在粤军让路 的位置4. 红都瑞金和将军县兴国萧华回忆,周恩来曾说过这样的话:北京南京不如瑞京(瑞金),中国 外国不如兴国瑞金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首都全县有49000人参加红军,其中参加 长征的有31000余人,牺牲在长征路上的有12000余人,其余大部离 队失散兴国县位于江西南部,在土地革命时期有人口 23万,其中参加红军的 就有85000余人,有名有姓的烈士有23179人,占江西全省烈士的十 分之一,为全国各县牺牲烈士Z首在长征中,兴国籍红军战士牺牲 12000余人,建国后授衔,兴国籍将军有54位5. 四道封锁线第一道封锁线位于苏区四南的信丰、安远、南康、赣县一带,南北 长250里,东西宽100里红军经一周时间突破此线,减员3700余人 第二道封锁线位于湘粤边境的汝城、城口一带,长达80里红军在此 战斗16天,减员9700余人。
第三道封锁线位于沿粤汉铁路湘粤边境的郴县至宜章一线,有碉堡114 座红军用了 7天时间突围成功,减员8600余人第四道封锁线位于桂东北的湘江地区中央红军经9天血战通过此处, 减员3.05万余人其中红一军团和红三军团折损近半,红五军团一个 师打光,红八军团仅剩1000余人,红九军团剩3000余人6. 红军长征途中的重要会议通道会议1934年12月12日,中共中央在湖南通道召开临时紧急会议 会议听取了毛泽东的意见,改变了原定的去湘西同二、六军团会合的路 线,而取西入贵州黎平会议1934年12月18 口,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黎平县召开会议, 再次接受了毛泽东的意见,放弃了北上与二、六军团会合的计划,而改 向黔北的遵义进军猴场会议1934年12月31 H至1935年1月1 H,中共中央政治局在 贵州瓮安县猴场镇召开会议,通过了在川黔边展开战略反攻,建立新的 苏区的决定遵义会议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贵州遵义召开政治局 扩大会议,批判了博古、李徳的错误军事路线,毛泽东重新回到了中央 领导岗位上鸡鸣三省会议1935年2月4日至5日,政治局在四川、贵州、 云南三省交界处的一个村庄(尚示确切考证)召开会议,决定反攻遵义, 并且博古向张闻天止式交出中央领导权。
扎西会议1935年2月6日至9 H,中共中央在云南扎西召开政治局会 议,通过了遵义会议决议,决定恢复白区工作,总结了土城战役的失利 原因,重新整编了红军并确定了回师遵义的战略方针白沙会议1935年2月15日至16日,中共中央在四川古蔺白沙召开政 治局会议,决定中央红军二渡赤水苟坝会议1935年3月10 口,中共中央在贵州遵义县苟坝村召开政治 局扩大会议,讨论了是否进行打鼓新场战役,并确定由毛泽东、周恩来、 王稼祥组成军事决策三人团,进一步巩固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会理会议1935年5月12日,中共中央在四川会理县召开政治局扩大 会议,毛泽东在会上批评了部队中的“右倾情绪”,并点名批评了彭德怀、 林彪、刘少奇、黄克诚等人泸定会议1935年5月31日,中共中央在四川泸定县召开政治局常委 会议,决定中央红军过雪山与四方面军会合,并且由陈云去上海恢复门 区地下党组织两河口会议1935年6 H 26日,一、四方面军会师后,中央政治局在 四川小金县城两河口召开会议,决定红军北上陕甘建立根据地,准备实 行松潘战役黑水芦花会议1935年7月18日至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四川黑水 县(亦称芦花县)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任命张国悉为红军总政委,并集 中讨论了四方面军的工作问题。
沙窝会议1935年8月4日至6 H,中共中央在四川毛儿盖地区的血洛 寨(藏语叫作沙窝)召开政治局扩人会议,增补了几位四方面军将领进 政治局,同时决定执行《夏洸战役计划》毛儿盖会议1935年8月20 口,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四川毛儿盖召开扩 大会议,决定左右两路军迅速执行北上东进的发展计划牙弄会议1935年9月8 R,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和徐向前、陈昌浩在 四川阿西牙弄召开非正式会议,决定联名催促张国無及左路军尽快北 上巴西会议1935年9月9日,政治局在四川巴西召开紧急会议, 决定红三军团和军委纵队单独北上俄界会议1935年9月12日,中共中央在四川迭部县高吉村(亦称俄 界)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作出了《关于张国無同志错误的决定》榜罗镇会议1935年9月26 口,中央政治局在U肃通渭榜罗镇召开会 议,决定红军长征的最终落脚点为陕北7. 长征中牺牲的重要将领洪超,红三军团4师师长,1934年10月21 FI在突破第一道封锁线时 牺牲沈述清,红三军团4师10团团长,1934年11月30日在湘江之战中牺 牲杜中美,红三军团4师参谋长,1934年11月30日在湘江之战中牺牲易荡平,红一军团2师5团政委,1934年11月29日在湘江之战中牺 牲。
陈树湘,红五军团34师师长,1934年12月10日在湘江之战中被俘牺 牲邓萍,红三军团参谋长,1935年2月26日在遵义战役中牺牲钱壮飞,军委副秘书长,1935年4月1 口在贵州金沙县梯子岩被土匪 杀害吴焕先,红25军政委,1935年8月在陕南牺牲黄甦,红一军团1师政委,1936年在陕北直罗镇战役中牺牲王开湘,红一军团2师4团团长,1935年到陕北后因病昏迷,不慎开 枪走火牺牲余天云,红四方面军30军军长,1936年4月在过四川大金川时跳江自 杀张辉,红二方面军6师师长,1936年10月在过渭水时牺牲罗南辉,红四方面军5军副军长,1936年10月21 口在廿肃华家岭牺 牲8. 过草地红军长征时过的草地位于四川松潘县,纵长500余里,横宽300余里, 面积约15200平方公里中央红军过草地时用了 7天时间中央红军 和红二方面军是一过草地,红四方面军则三过草地据阿坝自治州党史 研究室提供的材料,红军三个方面军在过草地时共牺牲万人以上9. 草地密屯之谜关于导致中央红军单独北上的“密电,,之谜,多年来一直存在着激烈争 论最早由毛泽东于1937年3月在延安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上 讲出叶剑英、杨尚昆、吕黎平等人也提出了佐证。
但此电报一直未找 到目前电报内容以毛泽东在批判张国意的政治局会议上提岀为准「南 下,彻底开展党内斗争"一般党史形成的共识是: 一.有此电报,但不一定是密电 二.不宜以讹传讹,在无原始屯报的情况下,以毛泽东在政治局会议 上的提法为准10・关于长征的一些数字红一方面军长征历时12个月,转战11省,行程25000里红二方面军长征历时11个月,转战8省,行程16000余里红四方面军长征历时19个月,转战6省,行程10000余里红25军长征历时10个月,转战4省,行程约10000里红一方面军长征出发时为86000余人,到达陕北后有7000余人红二方面军长征出发时为14000余人,到达陕北后剩11000余人红四方面军长征出发时为80000余人,到达陕北后剩37000余人,经 西路军损失后余14000余人红25军长征出发时为2700余人,到达陕北后有3400余人,是唯一的 不少反增的长征部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