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论文_对地方院校大学生节日观的调查与分析(定稿)》.doc

16页
  • 卖家[上传人]:ss****gk
  • 文档编号:236005129
  • 上传时间:2022-01-0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52.50KB
  • / 1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广西社会心理学会对地方院校大学生节日观的调杳与分析作者:伍琼霞加入时间:2006-5-27[内容摘要h该文结合问卷调杳与访谈两种方法考察当前地方院校大学生的节口观心理 调杳结果表明,有66. 7%的同学从内心里感情是倾向于中国的传统节日的,这体现出了当代 大学生浓浓的爱国热情,强大的民族凝聚力这样的社会心理但为什么在大学校园里“洋节” 越來越流行,而中国传统节日反而越过越淡?本文就从社会学、社会心理学角度探讨“洋节” 在大学生中流行的原因,我们的学校、政府应该做出怎样的努力才能让中国传统节FI在代表 着年轻和希望的大学校园里以具体的形式和ITC的特色发扬光大,以及在大学校园里保留传 统节日习惯的重要意义[关键词]:节口观社会心理民族凝聚力民族团结A research and analysis of Local College StudentsOpinions about Holidays[Abstract ] By questionnaires and interviews, the author did a research on local college students ? opinions about holidays・ According to this research, 66.7% students preferred Chinese traditional holidays, which showed us strong patriotism and nationalism of college students. But why are Chinese traditioncil holidays becoming out-of-ckiy while western holidays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opular? In view of sociology and social psychology, this paper discussed why western holidays arc popular among college students; how our government and college leaders should do to enhance and glorify Chinese traditional holidays and maintain their original form and characters in college which stands for youth and hope; and the importance of maintaining traditional holidays in college.【Key words ] opinion about holidays social psychology national solidarityncitionalism、问题的提出近年来,在我国的大学校园里,“洋节”越來越流行,而中国的传统节日越过越淡。

      中国 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国家之一历史上,中国人根据各种知识现象而自发形成过许多有意 义的节口,这些节口,不仅仅蕴涵了深刻的科学内涵,还为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的交流和繁 荣作出过重大的贡献本文的目的之一•就是让中国的传统节口在大学校园里逐步恢复传统节 tl的习惯,因为这其中的文化、经济等重大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其二是在大学校园里增强大 学生的民族凝聚力,提高大学生民族团结的意识因为:一、民族的文化代表了一个民族的 灵魂,而节日正是一个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近年來,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在我 国的大学校园里越來越流行,而我们的传统节FI却越来越不受到学生的青睐历史证明,一 个没有科技的民族一打就垮,而一个没有文化的民族不打自垮二、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 接班人,一进入社会可以以说就是社会的中流砥柱,他们的行为、思想将引导社会思潮的主 流大学生的思想最为活跃,易于接受新的事物,也最容易传播新的思想,他们具有对新事 物好奇及追求自山、崇尚个性的心理,止确引导大学生的节口观是我们这个社会值得关注的 一项有意义的任务Z前也有一些文章做过这方面的硏究,如《当代大学生节日观研讨报告》,主要从商业化 宣传方而分析导致大学校园“洋节热”的原因。

      其目的是探讨大学生的文化价值观,及如何 发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校园“洋节热”的冷思考》(那阳师专报作者:饶向辉),也是从商业化和年轻人的追求快乐的心理两方面分析“洋节”流行的原 因,无对策分析,只是现状描述和讨论本文不同之处在于:第一,本文运用了社会学原理和社会心理学原理來分析“洋节”流 行的原因;第二,本文不仅分析了 “洋节”流行的原因,还分析了传统节tl被冷落的原因 第三,本文从问卷中发现了大学生从内心深处是有一股强大的民族凝聚力的,只是因为传统 节FI内涵没有被英外在形式发挥出来第四,本文综合了学校和政府的共同努力去保护中国 传统节日的对策二、调查对象与方法在调查大学生的巧日观的过程中主要运用了问卷调杳与个案访谈两种研究方法1、 问卷调查(!)调杳对象:广两民族大学的100名学生;(2)问卷内容:一、大学生节日观的倾向;二、 大学生是如何看待传统节日和“洋节”;三、 他们对传统节日里的节H活动形式的期望2、 访谈山于问卷的发放数虽有限,加上问卷调杳以封闭式问题为主,这可能会导致调杳对彖不 能完全表达出白C的真实感想,所以在问卷调杳之后,又对一部分同学进行个案访谈,更具 体的了解到同学们对传统节日和“洋节”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三、调査的结果根据调查内容设计,主耍有以下三方而的调查结果:1、大学生节口观的倾向(图一)从图表中可以看出,有66. 3%的大学生从内心里是倾向于中国的传统节日的;只有2%的 大学生只对“洋节”感兴趣;还有25. 5%的大学生表示对传统节和“洋节”的某些节日感兴 趣,而不是特指传统节或“洋节”;另外有6. 2%的大学生表示对任何节FI都不敢兴趣从这些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当代大学生的心里有着浓浓的爱国热情,强大的民族凝聚 力的社会心理但是为什么大学校园里洋溢着“洋节”的热闹气氛,而传统节日气氛却显得 有点凄凉呢?这止是本文要提出和分析的问题2、大学生对传统节日和“洋节”的态度比较(1) 对传统节口的态度(图二)从图表中,可以知道,有45.9%的同学认为传统节FI的内汹丰富,意义深刻;有27.5% 的同学认为传统节日过于形式化、样本化;有19. 3%的同学认为地方色彩浓厚,而有19.3% 的同学不发表意见从这些数据中n可以看出在多数大学生的心中对传统节日的内涵和意义 是持肯定态度的,但又有一定数量的人数对传统节日的过法表示疑义血不赞成的仅有19. 3% 的同学认为传戒日的地方色彩浓厚从这里可以看出,在当代大学生的心目中肯定了传统节 tl的内涵和意义,但是为什么英外在形式跟不上吋代的精神呢?这也是本问要分析的问题。

      2) 对“洋节”的态度(图三)从图表中知道,有33. 7%的同学认为“洋节”的气氛是轻松,愉快、浪漫的,有25.5% 的同学认为"洋节”表现出了很大的商业化,分别有20.4%的同学人为"洋节”在中国过于 肤浅浮躁和根本不过“洋节”的相対于传统节日的态度,大学生对“洋节”的看法的图农 曲线比较平稳,这说明“洋节”虽在我国大学校园里流行,但大家的想法和玩的态度是不同 的,没有形成一股合力,而看传统节日,有45. 9%的同学肯定了它的内涵,有27. 5%的同学认 为其形式化和样本化这样看來,如果我们能将传统节tl的内涵与现在精神融合起來,那么, 校园里洋溢的将会不会是传统节FI的热闹气氛,而不再是“洋节”呢?这也是本文将要提出 的问题°3、大学生对过传统节日的期望(图四)从图表中,可以看到,有46. 9%的同学希望在传统节FI里学校能够组织一些与节日相关 的活动,有39. 8%的同学希望学校在节H这天放假,只有13. 3%的同学觉得不管怎么过节都无 所谓从这些数据町以看出,不管是举行活动还是放假,都表示了同学们对节口这天的重视 所以,从这一点上,我们的学校应满足学生的需求,做出一定反映和対策。

      四、对调杳结果的分析从以上四个图表中,我们可以发现,根植于当代大学生的心里的仍然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但是对传统节日在今天的“过法”表现出了一定的不赞成和不符合时代的要求同时,从图 四中也可以发现当代大学对丰富节日形式和发扬节日文化有着很大的激情本文就围绕这些 现象从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方而进行详细的分析1、 “洋节”在大学校园里流行原因群体规范理论分析群体规范就是指在某一特定群体活动中,被认为是合适的成员行为的一种期望,是群体 所确定的一种标准化的观念[1]群体规范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心理机制人们在共同的生活中, 对于外界事物的经验具有一种将其格式化,规范化的H然倾向,这种规范化的经验叫做定型, 它有助于人们在重新遇到此类事物时作出尽快地反映群体规范就其形成的过程來说,也属 于定型另外,群体规范的形成还受模范、暗示、从众、服从等因素的影响,使群体成员为 这目标的实现而发生相互作用的结果美国心理学家谢里夫(M. sherif)认为,曲于群体中 人与人的和互作用,逐渐形成了成员共同的判断标准或依据理论,从而使各成员的判断标准 趋于稳定,这个过程是群体规范形成的基本过程近年來,我国大学校园里过“洋节”的气氛非常热闹,这并不意味着大学生们对“洋节” 本身有一种信仰,而是一种从众心理,是一种较为被动的过法。

      很多同学都说因为周围的同 学都过所以也就跟着过,当周围有人收到情人节的玫瑰,圣诞节的礼物时,周閘会形成一致 的判断标准,即这些收到礼物的人是快乐和幸福的!于是也渴望一份节FI的礼物,这样一份 祝福或礼物意味着我们是有朋友的,是没有被人忘记的,我们不孤单,我们还被人惦记着, 而被朋友记着的人是幸福和快乐的!当这样一种判断标准一旦形成,便会被这个群体的成员 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守着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现在是花着父母的钱追求自身的幸 福快乐和目标的时期,是自身气质形成的关键时期,是止处于展现自我,追新求异,不甘落 后的年龄阶段他们对一切新的事物都乐意去切身体验一•下,不管这种新的事物是会有怎样 的后果,他们的思想是“别人的感受不代表我的感受”,所以一切新的事物他们都希望去身体 力行口周围的同学也会赋予这样一种期望:在这样的节口里应该亲自体会一下和朋友一 起聚会,这样的活动在不自觉中被接受成为一种合适的行为方式那么,这些外來节日在大 学校园里流行起來,就不足为奇了!大学校园里“洋节”的流行,因为其轻松、自山的气氛 还体现出了这样一种不成文的群体规范,即节tl里希望得到朋友送來祝福和礼物,同吋也会 给朋友送去祝福和礼物。

      在这样一來一•往的互动过程中,节tl的气氛就被烘托出來了2、“洋节”在大学校园里流行原因的需要层次论来分析[2]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一•种需要满足之后,另一种更高的需要就会立刻产生, 成为引导人的行为的动力,因此,人很难得到完全的满足,总是在不断地追求中这些年來,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物质生活不断提高,于是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就越來越高 在大学校园里,“新人类”、“新新人类”、“另类”等新概念依次登场他们崇尚自山、快乐、 平等;讲究情调、品味、审美水平较高;自我中心、爱好交友;乐于尝试;挑战自我等这些 特征都可以让我们看岀许多传统的观念己经松动或转移了,青年人他们以时代不同了为理山 而注重玩世主义,山一元走向多元,山群体走向个体,山对精神理想的追求走向对肉身感官 的享乐马斯洛徳需要层次论按强弱先后出现的次序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