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心理学知识点归纳.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s9****2
  • 文档编号:490750493
  • 上传时间:2022-08-1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3.03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心理学知识点归纳1. 心理学是研究人性的科学、物理、化学等自然学科研究物性2. 心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特点学科性质)3. 科学心理学的产生:冯特(心理学之父)4. 心理学诞生标志:莱比锡心理实验室5. 心理学研究中的七大流派:① •构造主义心理学派② •机能主义心理学派③ •行为主义心理学派④ •格式塔心理学派 的意义⑤ •精神分析学派形式支配人的行为⑥ •人本主义心理学派代表人物:冯特、铁钦纳 观点:研究对象是意识的结构和内容 代表人物:詹姆斯 观点:强调意识的作用和功能传统流派) 代表人物:华生、斯金纳 观点:主张研究行为和用实验方法 代表人物:魏特墨、考夫卡 观点: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种组织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 观点:人性本善代表人物:弗洛伊德 观点:人的行为源于欲望与动机;以无意识的⑦•认知心理学派 重点:对信息加工历程的研究6・心理学是通过研究行为,揭示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7・从人的心理的动态一稳态的维度看,心理现象可分为:心理过程(动态的)、心理特征(稳 态的)、心理状态(暂时性的)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言语),情绪情感过程(喜怒哀惧),意 志过程。

      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倾向性(兴趣,信念,动机,世界观,需要),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心理状态包括:注意,激情,灵感8・认知,情感,意志,简称知、情、意,三者紧密联系,相互作用① 认知是情绪、情感和意志的基础;②•情绪、情感和意志影响认知活动;③•情绪、情感和意志相 互作用9・心理过程,心理特征和心理状态密切联系 首先,心理过程是心理特征和心理状态的基础;其次,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影响制约心理过程;最后,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密切联系如果某类心理状态经常反复出现并且持续时间愈来愈长,就转化为心理特征10. 意识即心理,意识是人类独有的意识是我们现实觉知到的心理现象 无意识是人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我调节和控制的现象前意识、潜意识11. 对人影响较大的四种生物节律:①•年节律;②•月节律28天(月亮的圆缺);③日节律(24 小时节律);④90分钟节律12. 睡眠状态是一种心理现象,有两种状态即快速眼动睡眠和非眼动睡眠相互转换13・唯物主义心理观: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反映, 是社会化的结果(心理的实质)14. 心理活动的物质基础一神经系统及构造 神经系统分为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

      15. 左脑:意识功能,通过语言和逻辑表达内心世界 右脑:潜意识功能,通过情感和形象表达 内心世界16.神经系统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分为无条件反射(遗传的,生来就有的,保证机体适应固定 环境)和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有机体在无条件反射基础上,通过无关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在时间上多次结合产生的17. 条件反射的两种信号系统 第一信号系统:以直接作用于各种感觉器官的具体信号刺激(光 线,铃声)而建立起的条件反射系统动物与人共有) 第二信号系统:与语词作为条件刺激物而建立起的条件反射系统人类独有)18. 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案例:狼孩.19. 自我意识不是生来就有的,是个体社会化发展的结果20. 注意——一切心理活动的门户 概念: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21. 注意的功能:选择,维持,调节是一种心理状态22. 注意的种类:①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一不受意志控制的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做意志努力的注意 ②有意注意:有预定目的,需要做意志努力的注意 ③有意后注意:有预定目的,不需要做意志努力的注意23. 无意注意的规律(条件):刺激物的特点、个体的主观状态有意注意(随意注意)规律(条件):①明确目的任务;②组织有关活动;③激发、培养间 接兴趣;④用意志排除各种干扰。

      引起无意注意的主观因素之一是对事物的直接兴趣;制约有意注意的是间接兴趣,即对活动 目的和结果感兴趣,活动本身并不直接吸引人24. 有意后注意规律(条件):①对活动浓厚的兴趣;②活动的自动化25. 注意的品质(特征):广度、稳定性、分配、转移注意的起伏(动摇):当人专注于某一现象时,视、听感觉器官会产生周期性的加强和减弱的变 化26. 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联系:①都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反映;②属于感性认识,反映的是事物的外部特征和 外部联系;③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深入和发展27. 感受性:对刺激的感觉能力 通过实践、训练可以提高感受性28. 感觉的分类: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皮肤感觉) 内部感觉(运动觉,平衡觉和内脏觉)29. 感觉适应:由于刺激物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后像:刺激物对感受器的作用停止后,感觉并不立即消失,还能保持一个短暂的时间 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感觉对比: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分为同时对比和先后对比(继时对比)。

      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联觉: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30. 知觉的基本特性:①整体性原则(格式塔原则)一一接近律、相似率、连续律、封闭律②选 择性原则:人们能迅速从背景中选择出知觉对象,知觉的对象与背景相互依存,互相转化③理 解性原则:在知觉事物时,人总是根据以往经验赋予事物一定的意义④恒常性原则:知觉条件 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知觉映像保持相对不变包括颜色恒常性、大小恒常性、声音恒常性、 形状恒常性31. 记忆: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包括识记、保持和再现(回忆和再认)三个基本过程32. 记忆的信息加工:信息——感觉记忆【注意】——短时记忆【复述】——长时记忆【提取】返 回短时记忆33. 短时记忆的容量是7±2个组块白鼠跳台实验证明短时记忆的存在34. 识记分类:分为无意记忆和有意记忆 无意识记:①无目的和要求;②无意志努力;③无记忆方法;④自发性和片面性 有意识记:①有目的和要求;②有意志努力;③有记忆方法;④自控性和创造性35. 青少年记忆发展特点:①从识记的目的性来看,记忆的自觉性增强,有意记忆占主导地位;② 从识记的方法来看,记忆的理解性增强,意义识记占主导地位;③从识记的内容来看,语词识记 迅速发展,抽象记忆占主导地位。

      36. 遗忘: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回忆和再认或者错误的回忆和再认 原因:衰退说、干扰说、提取失败说和压抑说 最明显的证据是倒摄抑制和前摄抑制倒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 前摄抑制:先学习的材料对回忆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 有效控制前摄抑制和后摄抑制的影响 复习内容的安排:①不同性质材料穿插复习;②同一种材料的中间部分多复习几遍,或分成部分, 增加开头和结尾的数量 复习时间安排:早晚自习37. 思维: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特性:概括性和间接性38. 创造性思维——个人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发现新问题,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的思维 ① 流畅性:多;②灵活性:活;③独创性:新39. 创造性思维影响因素(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㈠•问题情境的影响(包括事物的空间排列、刺激模式与个人的知识结构、无关刺激的干扰); ㈡•动机的影响:动机强度与问题解决效率成“倒U型关系”,中等强度的动机问题解决效率最高; ㈢思维定势的影响(进行逆向思维);㈣.功能固着的影响(进行功能变通);㈤解决问题策略的影响(算法和启发法) 常用的启发法:试误法、手段——目的分析、反推法、爬山法 ㈥知识经验的影响; ㈦人格的 影响。

      40.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① •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和求知欲;② •运用发展创造性思维策略(头脑风暴法、自由联想法),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③ •改变传统的评定学习成绩的观念,鼓励学生创造性思维;④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能力;⑤ •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创造性活动.41. 想象:人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过程过程:综合(粘合);拟人化;夸张;典型化42•情绪情感:个体对客观事物与个体需要间关系的体验过程情绪情感与认知的关系项目 类别区别联系认知通过形象或概念反映客观事物 及其属性、本质和规律1.认识活动是产 生情绪情感的前 提和基础过程其发生、改变具有随意性情绪 情感 过程通过体验来反映客观事物与人 的需要的关系,不反映事物及 其属性、本质和规律2.情绪情感对认 识活动有积极或 消极双向作用其发生、改变具有不随意性43•情绪的类型:基本情绪(喜怒哀惧);情绪表现形式:依据情绪发生的强度、持续性和紧张度可 以把情绪状态划分为心境(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激情(强烈的、短暂的、爆发式的情绪状 态)和应激(出乎意料的紧张情况下所产生的情绪状态)44•情绪调节:①转移注意力;②情境调节;③认知调节;④行为调节;⑤合理宣泄;45•心理冲突从形式上分为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双(多重)趋避冲突。

      46•归因理论: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是人们解释成功或失败知觉到的主要原因要强调内 部、不稳定和可控制的因素,即努力47•人格结构包括人格动机系统、心理特征系统、自我调控系统48•气质:个体生来就有的心理活动的反应特征 心理活动的反应特征:①心理过程的强度;②心理过程的速度和稳定性;③心理活动的指向性49•气质不决定一个人成就的大小,不决定一个人智力的高低,会影响工作的效率和性格特征形成 的难易,会影响对环境的适应和健康50•性格: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性格和气质区别:起源不同、可塑性不同、范围不同、优劣不同联系:气质对性格形成的影响——气质能影响个人性格的形成,气质会给性格染上个人的色彩 气质会影响性格形成或转变的速度 性格对气质的影响——性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掩盖气 质,使服从于生活实践的要求神经类型 (气质类型)强度平衡性灵活性行为特点兴奋型 (胆汁质)强不平衡攻击性强,易兴 奋,不易约束, 不可抑制活泼型 (多血质)强平衡灵活活泼好动,反应 灵活,好交际安静型 (粘液质)强平衡不灵活安静、坚定、迟 缓、有节制、不 好交际抑制型 (抑郁质)弱胆小畏缩,消极 防御、反应强51.能力:人们顺利完成某种活动必需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

      能力与知识的关系:能力与知识密切联系,相互促进①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②能力是个体固定下来的概括化的内容,是一种稳 定的个性心理特征;③能力不是活动本身,而是获取知识过程中心理活动的概括化 知识与能 力的关系表现在发展速度的差异方面52. 需要:由生理上或心理上的缺失或不足所引起一种内部的紧张状态,是个人活动积极性源泉特征:①对象性;②动力性(需要是个人活动的积极性源泉)需要的发展性包括横向(种类)、 纵向(水平)、手段 需要的动力发展性是需要的根本特点53.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及其评价由低到高分别是:①生理需要;②安全需要;③归属与爱的需要;④尊重需要;⑤自我实现的需 要 低层次的需要基本得到满足,才能产生较高层次的需要评价:积极意义一①注重社会正常人的需要,具有普遍性;②严格组织的层次系统,客观,准 确。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