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培训.ppt
39页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培训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培训 •一、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定义•二、二甲评审要求•三、安全(不良)事件的分级•四、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类型•五、不良事件报告制度、流程及奖罚机制奖罚机制 •六、六、常见不良事件表现掌握报告流程报告流程激励措施激励措施非惩罚性非惩罚性制度制度一、什么是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临床诊疗工作中以及医院运行过程中,任何可能影响患者的诊疗结果、增加患者痛苦和负担并可能引发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以及影响医疗工作的工作的正常运行和医务人员人身安全的因素和事件 妥善处理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妥善处理医疗安全(不良)事件3.9.1 3.9.1 有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与有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与有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与有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与隐患缺陷的制度与可执行的工作流程,并让隐患缺陷的制度与可执行的工作流程,并让隐患缺陷的制度与可执行的工作流程,并让隐患缺陷的制度与可执行的工作流程,并让医务人员充分知晓医务人员充分知晓医务人员充分知晓医务人员充分知晓 3.9.2 3.9.2 有激励措施,鼓励医务人员通过有激励措施,鼓励医务人员通过有激励措施,鼓励医务人员通过有激励措施,鼓励医务人员通过“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系统” ”开展网上开展网上开展网上开展网上报告工作。
报告工作报告工作报告工作 二、二甲评审要求二、二甲评审要求3.9.1 3.9.1 3.9.1 有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与隐患有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与隐患有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与隐患有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与隐患有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与隐患有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与隐患缺陷的制度与可执行的工作流程,并让医务人员缺陷的制度与可执行的工作流程,并让医务人员缺陷的制度与可执行的工作流程,并让医务人员缺陷的制度与可执行的工作流程,并让医务人员缺陷的制度与可执行的工作流程,并让医务人员缺陷的制度与可执行的工作流程,并让医务人员充分知晓充分知晓充分知晓充分知晓充分知晓充分知晓3.9.1.13.9.1.1有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制度有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制度与工作流程与工作流程★★))3.9.1.1有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制度与工作流程★)•【C】•1.有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报告制度与流程,多种途经便于医务人员报告•2.有对员工进行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教育和培训•3.每百张开放床位年报告≥10件 •1.查职能部门、内外科各两个病区有无制度、流裎和报告程序。
•2.查有无制度和教育和培训资料(每年不少于一次)•3.统计4个病区床位数和年报告例数 【B】符合“C” ,并•1.有指定部门统一收集、核查、分析医疗安全(不良)事件,采取防范措施•2.有指定部门向相关机构上报医疗安全(不良)事件•3.每百张开放床位年报告≥15件•4.医护人员对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知晓率≥95% •1. 查医院文件,应在制度中体现•2. 查医院文件,应在制度中体现•3. 统计4个病区床位数和年报告例数•4. 每病区各抽2名医护了解对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知晓度,不良事件与不良反应区别 【B】符合“C” ,并•1.有指定部门统一收集、核查、分析医疗安全(不良)事件,采取防范措施•2.有指定部门向相关机构上报医疗安全(不良)事件•3.每百张开放床位年报告≥15件•4.医护人员对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知晓率≥95% •1. 查医院文件,应在制度中体现•2. 查医院文件,应在制度中体现•3. 统计4个病区床位数和年报告例数•4. 每病区各抽2名医护了解对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知晓度,不良事件与不良反应区别 【A】符合“B”,并•1.建立院内网络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直报系统及数据库。
•2.每百张开放床位年报告≥20件•3.改进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系统的敏感性,有效降低漏报率 •1.现场调网络资料•2.统计4个病区床位数和年报告例数•3.职能管理部门有无持续改进措施,职工教育、培训计划改进实施 3.9.2 3.9.2 3.9.2 有激励措施,鼓励医务人员通过有激励措施,鼓励医务人员通过有激励措施,鼓励医务人员通过有激励措施,鼓励医务人员通过有激励措施,鼓励医务人员通过有激励措施,鼓励医务人员通过“ “ “医疗安医疗安医疗安医疗安医疗安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全(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全(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全(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全(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全(不良)事件报告系统” ” ”开展网上报告工作开展网上报告工作开展网上报告工作开展网上报告工作开展网上报告工作开展网上报告工作 3.9.2.1 3.9.2.1 有激励措施鼓励医务人员参加有激励措施鼓励医务人员参加“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系统” ”网上网上自愿报告活动自愿报告活动★★))【C】•.建立有医务人员主动报告的激励机制对不良事件呈报实行非惩罚制度•2.严格执行卫生部《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暂行规定》的规定。
•1. 查医院文件和管理部门资料•2. 查医院文件有无制度和规定,查资料看执行情况 【B】符合“C”,并•激励措施有效使用医院内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直报系统 •查管理部门资料【A】符合“B”,并•医院内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直报系统与卫生部“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建立网络对接•现场调网络资料 一、什么是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临床诊疗工作中以及医院运行过程中,任何可能影响患者的诊疗结果、增加患者痛苦和负担并可能引发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以及影响医疗工作的工作的正常运行和医务人员人身安全的因素和事件三、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分级•根据:事件对患者影响程度决定Ⅰ级事件(警告事件)Ⅱ级事件(不良事件)Ⅲ级事件(未造成后果事件)Ⅳ级事件(隐患事件)不良事件分级警告事件警告事件(( Ⅰ级)不良事件(不良事件( Ⅱ级)未造成后未造成后果事件果事件((ⅢⅢ级)级)隐患事件隐患事件((ⅣⅣ级)级)非预期的死亡,或是非疾病自然进展过程中造成永久性功能丧失在疾病医疗过程中是因诊疗活动而非疾病本身造成的患者机体与功能损害虽然发生的错误事实,但未给患者机体与功能造成任何损害,或有轻微后果而不需任何处理可完全康复。
由于及时发现错误,未形成事实四、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类型?根据所属类别不同,我院划分为8类:§(一)医疗(不良)事件(一)医疗(不良)事件§(二)(二)药品(不良)事件药品(不良)事件§(三)(三)护理(不良)事件护理(不良)事件§(四)医学技术检查事件(四)医学技术检查事件§(五)输血事件(五)输血事件§(六)(六)医院感染(不良)事件医院感染(不良)事件§(七)(七)医疗器械事件医疗器械事件§(八)综合事件(总务(八)综合事件(总务/后勤后勤/消消防防/保卫保卫/服务等服务等医疗安全医疗安全(不良)(不良)事件事件 •五、不良事件报告制度、流程及奖罚机奖罚机制制 武鸣县人民医院武鸣县人民医院武鸣县人民医院武鸣县人民医院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是发现医疗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是发现医疗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防范医疗事故、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促进医学发患、防范医疗事故、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促进医学发展和保护患者利益的重要措施。
为达到卫生部提出的病人安全目展和保护患者利益的重要措施为达到卫生部提出的病人安全目标,落实建立与完善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与隐患缺陷标,落实建立与完善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与隐患缺陷的要求,特制定本制度的要求,特制定本制度一、一、 定义定义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是指在临床诊疗活动中以及医院运行过程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是指在临床诊疗活动中以及医院运行过程中,任何可能影响病人的诊疗结果、增加病人的痛苦和负担并可中,任何可能影响病人的诊疗结果、增加病人的痛苦和负担并可能引发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以及影响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行和医能引发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以及影响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行和医务人员人身安全的因素和事件务人员人身安全的因素和事件二、二、 适用范围适用范围 适用于院本部发生的医疗、药品、护理、医学技术检查、输血、适用于院本部发生的医疗、药品、护理、医学技术检查、输血、医院感染、医疗器械、综合等事件医院感染、医疗器械、综合等事件 •三、 等级划分•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按事件的严重程度分4个等级:•Ⅰ级事件(警告事件)—— 非预期的死亡,或是非疾病自然进展过程中造成永久性功能丧失。
•Ⅱ级事件(不良后果事件)—— 在疾病医疗过程中是因诊疗活动而非疾病本身造成的病人机体与功能损害 •Ⅲ级事件(未造成后果事件)—— 虽然发生了错误事实,但未给病人机体与功能造成任何损害,或有轻微后果而不需任何处理可完全康复 •Ⅳ级事件(隐患事件)—— 由于及时发现错误,但未形成事实•四、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的原则•(一) Ⅰ级和Ⅱ级事件属于强制性报告范畴,报告原则应遵照国务院《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国发[1987]63号)、卫生部关于《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暂行规定》卫医管发〔2011〕4号执行 •(二) Ⅲ、Ⅳ级事件报告具有自愿性、保密性、非处罚性和公开性的特点•1、自愿性:医院各科室、部门和个人有自愿参与(或退出)的权利,提供信息报告是报告人(部门)的自愿行为•2、保密性:该制度对报告人以及报告中涉及的其他人和部门的信息完全保密报告人可通过网络、信件等多种形式具名或匿名报告,相关职能部门将严格保密•3、非处罚性:报告内容不作为对报告人或他人违章处罚的依据,也不作为对所涉及人员和部门处罚的依据•4、公开性:医疗安全信息在院内通过相关职能部门公开和公示,分享医疗安全信息及其分析结果,用于医院和科室的质量持续改进。
公开的内容仅限于事例的本身信息,不涉及报告人和被报告人的个人信息•五、 职责•(一) 医务人员和相关科室:•1、识别与报告各类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并提出初步的质量改进建议•2、相关科室负责落实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持续质量改进措施的实施 •(二) 护理部:•1、指派专人负责收集有关护理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并对事件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于每月8日前将上月所有护理安全(不良)事件汇总•2、对全院上报的护理医疗安全(不良)事件,进行了解和沟通,作出初步分析,并在10个工作日内反馈给相关科室,提出改进建议•3、负责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知识培训•(三) 医务科:•1、指派专人负责收集有关诊疗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并对事件进行汇总、统计和分析•2、对有关诊疗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进行了解和沟通,作出初步分析,并在10个工作日内反馈给相关科室,提出改进建议•3、每个季度将发生频率较高(每月或数月发生一次)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汇总,组织相关部门或科室讨论并提出改进建议,必要时上报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或院办公会讨论•4、负责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知识培训。
医师、护士、员工医师、护士、员工医务科医务科/护理护理部部/职能部门职能部门科主任科主任/科长科长上级医师上级医师/护士护士/主主管管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流程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流程——纸质、网络信息系统纸质、网络信息系统报告(紧急情况先报告:报告(紧急情况先报告: (如意外坠楼、术中死亡、住院期间意外死亡等)不良事件上报的步骤是什么?直线上报,没有中间环节•不需要向上级大夫请示•不需要向护士长汇报•不需要找科主任签字•不需要请主管领导审核步骤越简单越好! 奖罚机制奖罚机制 附:附:20152015年年1111月医疗安全考核汇总表月医疗安全考核汇总表考核办法:发现漏诊、误诊的扣0.2-0.5分;医务人员有过失的投诉/纠纷每例扣0.5-5分发生严重差错或事故、产生大额赔偿扣5-10分因纠纷引起的赔偿按医院《奖惩条例》执行严格执行诊疗规程,无纠纷、投诉加2分;主动上报不良事件每例加0.2分(限加1分),隐瞒不报每例扣1分 考核结果绩效分1内一科无纠纷、投诉,加2分,主动上报不良事件5例,加1分3.0 2内二科无纠纷、投诉,加2分,主动上报不良事件0例2.0 3内三科无纠纷、投诉,加2分,主动上报不良事件4例,加0.8分2.8 4内四中医无纠纷、投诉,加2分,主动上报不良事件4例,加0.8分2.8 5内五科无纠纷、投诉,加2分,主动上报不良事件9例,加1分3.0 6ICU无纠纷、投诉,加2分,主动上报不良事件2例,加0.4分2.4 7外一科黄腾英术后转ICU无查房、不报告扣1分。
主动上报不良事件2例,加0.4分-0.6 8外二科黄海燕术前沟通不规范主动上报不良事件2例,加0.4分0.4 9外三科无纠纷、投诉,加2分,主动上报不良事件6例,加1分3.0 10外四科无纠纷、投诉,加2分,主动上报不良事件1例,加0.2分2.2 11外五科无纠纷、投诉,加2分,主动上报不良事件0例2.0 12妇科周雪辉抢救措施不力无讨论整改,主动上报不良事件3例,加0.6分0.6 13产科无纠纷、投诉,加2分,主动上报不良事件0例2.0 •六、常见不良事件表现•1、违反工作纪律•2、违反诊疗规范•3、医疗保障缺陷•4、诊疗记录缺陷•5、其他因素一级预警•1、违反工作纪律•(1)上班或值班时间擅自离岗、脱岗,班前班中饮酒影响正常工作•(2)为患者进行诊疗服务过程中,不遵守职业礼仪,聊天、打 •(3)违反职业道德和医疗保护原则,不负责任地透露或散布有关患者的情况•(4)不负责任地任意解释医院规定和其他科室、其他医务人员的工作,造成患方误会或不满• (5)诊疗工作中违反各项医疗保险有关规定。
• (6)违反医德规范,以医谋私,吃拿卡要,收受红包 • 2、违反诊疗规范• (1)违反首诊负责制有关规定• (2)危重患者来诊后,未及时抢救或住院病人不及时处置、手术• (3)危重患者在做CT或MRI等检查前医疗风险预料不足或途中无医护人员陪同• (4)门急诊医师对3次就诊未能确诊的患者未安排会诊或请上级医师复诊 • (5)门诊、急诊或住院医师会诊时,未在规定时限内到达,或未诊查患者只看病历进行“书面会诊”或“会诊”• (6)医生无暇书写书面医嘱,口头医嘱较多• (7)门急诊医师不见病人即开具“住院通知单”• (8)病房医师不查病人即开写医嘱• (9)三级医师查房不及时、不认真、记录、签名、审签不规范、不及时 • 2、违反诊疗规范• (10)住院患者病情恶化治疗效果不佳时,未及时请上级医师会诊指导• (11)疑难病例未及时提请科内、科间或院内会诊• (12)对需要立即执行的医嘱,医师未通知护理人员从而导致执行延迟• (13)对危重患者未进行床头交接班,或未按规定书写交班记录• (14)临床医师发现传染病未按要求进行报告,出现迟报、漏报。
• (15)麻醉医师对手术患者术前未查房,或术后24小时内未随访• (16)手术科室对重大手术未按手术分级管理权限履行报批手续• (17)手术医师在手术后未及时诊查患者,患者手术后3日内无上级医师查房 •2、违反诊疗规范•(18)错发、漏发药品,但未造成不良后果,尚未引起患者投诉•(19)因医方对择期手术准备不足,延误手术进行;未按医院要求按时开展手术•(20)供应或使用过期失效的灭菌器械或不合格材料,尚未造成不良后果•(21)护理环节未正确执行医嘱•(22)错采标本,错贴标签,错用抗凝剂等导致不能正常检验•(23)违反处方管理规定,药物适应证、禁忌证、剂量、用法、配伍等方面出现错误,尚未造成不良后果•(24)发生严重工伤、重大事故、传染病暴发流行等事件时,未及时上报•(25)患者转科治疗过程中,转出科室未提前联系妥当或转入科室借故拒绝或拖延转入3、医疗保障缺陷 • (1)抢救药品器材质量不合格、过期失效、供应、补充、更换不及时、账物不符•(2)设备、器材出现故障,维修不及时影响正常使用;• (3)医技科室对仪器设备疏于维护,违规操作,导致结果失真•(4)医技科室疏于查对,弄错标本、项目或检查部位。
•(5)遗失检查者检验标本•(6)特殊标本、病理标本保存时间不符合上级规定•(7)检查检验结果出现可疑、互相矛盾资料或意外阳性结果时未进行复核、主动报告或未通知临床科室及时重查 • 3、医疗保障缺陷•(8)药剂科未能及时发现处方中用药不当、用法错误、配伍禁忌、违规超量等风险• (9)调配中药处方时,对需要先煎、后下、冲服等特殊处理的药物未另包注明• (10)调配中草药不使用计量器具• (11)营养餐内有异物或质量、卫生达不到规定要求• (12)划价收费错误,导致患方不满• (13)计算机网络疏于维修和管理,导致运行障碍,影响正常工作 •4、诊疗记录缺陷• (1)门急诊医师未及时、规范书写门急诊病历• (2)门急诊病历、住院病历中未记录药物过敏史,输血患者未记录输血史• (3)未在规定时限内完成入院记录、首次病程记录、日常病程记录及规定应当记录的其他资料•(4)对转科转院患者,未书写转科、转院或出院记录•(5)对意外死亡病例,未及时报告医务科或总值班•(6)大中型手术未按手术分级管理规定进行术前讨论并完成讨论记录•(7)未认真履行知情同意手续,并及时、规范、严密地签订知情同意文书。
•4、诊疗记录缺陷•(8)诊疗资料记录不真实、不完善、不及时、不规范,造成安全隐患•(9)出具各种虚假诊断证明,或超越专业权限出具医学证明•(10)各种诊疗记录和资料书写不规范、字迹潦草、签名不正规、越权签名或未进行审签•(11)以刮、涂、擦等违规方式修改病历资料12)诊疗科室、病案室保管不周,造成病历丢失、损坏或被违规复制 •5、其他因素一级预警•(1)低收入患者•(2)孤寡老人或虽有子女但家庭不睦者•(3)在与医务人员接触中已有不满情绪者•(4)预计手术等治疗效果不佳或预后难以预料者•(5)本人对治疗期望值过高者•(6)交代病情过程中表示难以理解者、情绪偏激者•(7)发生医院感染者•(8)病情复杂,难以达到较佳的预期疗效者•(9) 有发生恶意欠费者• (10)由于交通、工伤等事故有可能推诿责任者•(11)经熟人介绍者•(12)患者或家属具有一定医学常识者•(13)艾滋病患者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意义•及时发现问题,避免纠纷发生•有利医院进行医疗质量缺陷管理,完善工作流程,促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有利于卫生行政部门监督,制定相应规范——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