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价陶行知.docx
4页评价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现实启示我国伟大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1891 一 1946 年)于1926 年“乡村教育”运动和 1927 年创办晓庄学校是提出的著名教育理论—“生活教育”理论,是其教育思想的核心,集中反 映了他在教育目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主张,反映了陶行知探索适合中国国情和时代需要 的教育理论的努力其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一.“生活即教育”“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其内涵十分丰富首先,生活含有教 育的意义从生活的横向发展来看,过什么生活也便是在受什么教育;从生活的纵向发展来 看,生活伴随人生始终其次,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陶行知始终把教育和社会生活联系 起来考察,认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经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再次,生活决 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一方面,生活决定教育,表现在教育的目的、原则、内容、方法都 为生活所决定,是为了“生活所必需”;另一方面,教育又能改造生活,推动生活进步生活即教育”所强调的是教育以生活为中心,所反对的是传统教育脱离生活而以书本 为中心尽管它在生活与教育的区别和系统的知识传授方面有所忽视,但在破除传统教育脱 离民众、脱离社会生活的弊端方面,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社会即学校”“社会即学校”是生活教育理论另一重要主张,是“生活即教育”思想在学校与社会关 系问题上的具体化首先,所谓“社会即学校”,是指“社会含有学校的意味”,或者说“以 社会为学校”;其次,所谓“社会即学校”,是指“学校含有社会的意味”也就是说,学校通 过与社会生活结合,一方面,“运用社会的力量,使学校进步”,另一方面“动员学校的力量, 帮助社会进步”,使学校真正成为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社会即学校”扩大了学校教育的内涵和作用,对传统的学校观、教育观有所改变传 统学校与社会生活脱节,学生孤陋寡闻,而以社会为学校,使得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 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可以大大地增加,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增强学生的能力社会 即学校”,还可以使被传统学校拒之门外的劳苦大众能够受到起码的教育,贯穿了普及民众的 苦心,同样也值得肯定三.“教学做合一”“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又一重要主张,是“生活即教育”在教学方法问题上 的具体化它的涵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 学,怎样学便怎样做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教学 做合一”主要包括以下四个要点。
首先,“教学做合一”要求“在劳力上劳心”;其次,“教学 做合一”是因为“行是知之始”;其三,“教学做合一”要求“有教先学”和“有学有教”;其 四,“教学做合一”还是对注入式教学法的否定教学做合一”思想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的地位至关重要据他自述,正是“教学 做合一”的形成,才使他的思想从“教育即生活”转变成了“生活即教育”,而晓庄师范的“基 础就是立在这五个字上”的正是由于“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生活即教 育”、“社会即学校”都需借助它得到落实1936年春,陶行知在《生活教育之特质》中认为,生活教育有六个特点,即生活的、行 动的、前进的、世界的、有历史联系的1946 年,他又把生活教育的方针总结为民主的、大 众的、科学的、创造的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是一种大众的、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教育体系, 又是一种不断进取创造,旨在探索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教育道路的理论,体现了立足与中国 实际,“去谋适合,谋创造”的追求,在教育观念的改变方面颇有建树生活教育理论无论是强调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相结合,还是要求手脑并用、 在劳力上劳心,都是对学校与社会割裂、书本与生活脱节、劳心与劳力分离的传统教育的反 对,显示出强烈的时代气息,至今都富于启示。
首先,生活教育理论有助于推动我国的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陶行知倡导生活教育思想,主张把社会生活与教育,改造社会与教育结合起来,培养人 才要具有“健康的体魄,农人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味和改革社会的精神这一主 张与我们今天开展的素质教育确有相通之处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中的“教学做合一”的方法 论,主张以“做”为核心,充分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发挥了他们的能力和智力目前,我国开展的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的人才因此,学习和研究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贯彻落实“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 教育,构建一个充满生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宏伟目标,中华民族伟大振兴具有现 实意义其次,生活教育理论有助于推行大众化教育陶行知所倡导的大众化教育,实际上就是一种普及教育目前我国实施的基本普及九年 制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建设,也是在全国范围内普及教育,这和陶行知所倡导的 生活教育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最后,我想说说生活教育理论对我们现在正在从事或者以后即将从事教育工作的教育工 作者的影响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我们必须牢牢把握陶行知先生所 倡导的“生活教育”,将教育内容与社会生活实际相联系,着眼于知识的实用性以及学生的应 用能力等,通过教育指导生活,通过生活检验教育,与时俱进,不断提高教书育人的能力。
具体而言,最重要的就是提高我们教学水平,认真细致地做好每一个教学环节,并将每一个 环节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这样不仅可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认知能力,将日常生活中他们感兴趣或是不理解的事情与我们的课堂教学结合,正是践行陶 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理论的体现另外,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即“做”的能力陶 行知先生所提到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在当时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既是在今天仍然 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教学中往往会重视“教”,而忽略了“学”和“做”,导致学生所学的 知识难以做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创新能力往往得不到培养,甚至被埋没在当今日趋激 烈的国际竞争中,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广大教育工作 者亟须中教学的过程中,积极践行“教学做合一”,将“教”与“生活”、“社会”紧密结合,引导 学生将“动脑”与“动手”并用,在学习中积极实践,广泛参加多种社会活动,培养学生学习兴 趣,鼓励学生发明创造,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为祖国未来建设储备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