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穴位埋线配以推拿治疗偏头痛临床体会.doc
2页穴位埋线配以推拿治疗偏头痛临床体会偏头痛为常见病、多发病z_,是廉复科的临床主要适应证偏头痛是血筲收缩功能障碍 和某些体液物质代谢紊乱所引起的一种发作性疾病,长期因情绪紧张使调节血管运动的神经 功能失调,反射组引起头部某些小动脉的痉挛或扩张产生搏动性头痛自2004年7月以來, 笔者以埋线为主辅以选穴按摩治疗55例偏头痛患者,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治疗组55例患者中,男10例,女45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78岁,病 程故短2周,故长30年,每次发作持续数小时,病情重者可持续1〜2天,发作频率繁,多 为数周发作1次,少数者数H发作同时取50例一般资料和治疗组差异无显著性的病例为 对照组1.2辨证分型根据中医理论和病例的特征,将分为四类1.2.1寒湿头痛每当气候变化或阴雨天气头痛发作,痛发1次或2次,头部沉重,舌苔白 腻,脉沉弦1.2.2气滞血瘀头痛剧烈,部位固定,妇女每次经前或经期头痛发作,伴有乳房以下腹胀 痛,舌暗或有瘀斑,脉弦1.2.3肝阳上亢头痛尤以两侧为重,烦躁易怒,每于情志不畅而头痛发作,舌红苔黄,脉 眩数,此类患者多与精神压力有关1.2.4颈项强痛头痛始于颈部,上行至头部一侧,颈部肌肉僵硬,有明显压痛,脉眩。
1.3治疗方法1.3.1治疗组(1)穴位埋线取穴:三阳络(为主)辅以太阳、风池、合谷操作:注线法, 选好穴位后,常规皮肤消毒,以增强穴位刺激,进针2cm,埋入4号肠线lcm后,用棉球 压迫针孔片刻,创可贴包扎,7〜15天埋线1次,3次为1个疗程(注意:埋线后应休息2〜 3天,局部不易沾水,埋线后1〜3天内个别患者出现红、热、痛等无菌性炎性反应现彖, 一般不需处理)2)头部推拿法:医者站在患者的前而推天门,抹按额部阳白穴,运太阳刮侧 头痛,提挤项筋,余风池,按揉百会挤头,击TT会,余启井,每次手法作用次数或时间,依 病情而定,头部手法治疗10〜15min,手法反复数次上述治疗均10天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3〜5天1.3.2对照组取穴,风池、率谷、天柱、膈俞、肝俞、胆俞、太阳、外关、合谷、太冲、 阿是穴随症加减:寒湿头痛加人溪、关元,气滞血瘀伴痛经加关元、血海、三阴交,肝阳 上亢型头痛伴精神压力者,加神门、内关有颈椎病变者,加颈部夹脊穴,施以平补平泻, 留针30min,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2疗效观察2」疗效标准 治愈:症状完全消失,随访1年未见复发显效:症状基本消失,偶有轻微头 痛,但时间很短。
好转:头痛的程度、范围、次数及时间均有减轻无效:治疗无明显变化2.2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结果见表1从表1中可以看出,穴位埋线配以推拿的方法能提高 总有•效率,缩短疾病的总疗程,具有较好的疗效,其远期效杲优于单纯针刺治疗表1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例组别例数治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治愈时间(天)治疗组55 41 54 1 98 2〜10对照组 50 20 35 15 70 10〜20注:有效二治愈+显效+好转3讨论偏头痛是多发病、常见病,发作时除头痛外,常伴有眩晕,眼胀,耳鸣,恶心,呕叶•,胃 寒,肢麻等症状,《内经》说”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偏头痛多因情志失和,肝失条达,阻 抑清阳,或肾水不足,水不涵木,导致肝阻上气,经络阻滞不通,而致头痛;肝阳上逆,上 扰清窍,乃致眩晕,目胀;肝气横逆,克制脾胃,肝胃不和而见恶心、呕吐;经络阻滞; 清阳不能外达,以致胃寒肢麻中医认为头痛是气血痹阻,不通则痛现代针灸认为,穴位埋线治疗对偏头痛有根治作用, 头部按摩能增强疗效,缩短其疗程,其机制在于:(1)通过调节支配血管神经,纠正脑血管 功能紊乱2)能激活人体止痛系统3)对无原因的头痛有一定的安慰作用推拿疗法的原理及生理作用:(1)温经通络,散寒止痛,调节脏腑功能。
2)调和营一卫, 调理气血3)调节神经功能,使神经兴命或抑制,从而反射性地引起机体各种反应4) 增强体质及抗病能力,《内经》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止气虚弱的人就容易被外邪侵袭 而生病穴位埋线:穴位埋线疗法是经络理论与物理医学相结合的产物,它通过羊肠线在穴内的生 理、物理作用和生物化学变化,将其刺激信息和能量经络经传入体内,以达”疏其气血,气 机条达”治疗疾病的目的穴位理线疗法是一种融多种疗法、多种效应于一体的治疗方法 穴位埋线初为机械刺激,后为生物学和化学刺激原,具有短期速效和长期继效两种作用方式 穴位埋线具有刺激持久,祛顽疗痼,协调脏腑,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调节免疫的作用穴 位埋线简便易行,易被病人接受穴位埋线配合推拿治疗能显著增强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作者:阿孜古力•胡达拜地,热阳古丽•沙塔尔作者单位:841000新疆库尔勒,库尔勒市 第一人民医院康复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