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当代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生态危机理论评析.docx

22页
  • 卖家[上传人]:鲁**
  • 文档编号:548016681
  • 上传时间:2023-08-0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1.72KB
  • / 2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当代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生态危机理论评析  [摘 要]当代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继承和发展了经典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危机理论,认为生态危机的主要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及其生产方式;解决全球性生态危机、化解人与自然之间矛盾的根本途径是变革资本主义制度、实施生态转化战略,走向生态社会主义客观评析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危机理论,对于我们解决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生态环境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生态危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生态社会主义  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自20世纪70年代产生以来,特别是经过近十年来的发展,日渐成为西方社会中重要的左翼思潮之一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容比较丰富,其中的生态危机理论无疑是比较完整的也是最重要的理论当代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继承和发展了经典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危机理论,通过剖析当代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成因,力图寻求人与自然之间矛盾的化解之道,形成了具有鲜明理论个性的生态危机理论本文力图通过对威廉·莱斯、本·阿格尔、安德烈·高兹、詹姆斯·奥康纳和约翰·贝米拉·福斯特等思想家文本的分析,系统介绍并试图客观评析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危机理论,全面展示这一理论的发展动态,这对于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对于我们认识当代资本主义世界的新变化和全球性生态问题的实质,对于我们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  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认为,生态危机的形成有其复杂的原因,既有思想观念的原因,也有社会制度的原因在具体分析其思想观念原因时,或指向错误的自然观,或指向异化了的消费观,或指向扭曲了的技术观;在剖析社会制度原因时,或深入剖析资本主义矛盾,或直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见仁见智,表现出鲜明的思辨性和强烈的现实性  威廉·莱斯通过考察“控制自然”观念的历史演变,认为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错误的自然观和技术观,而“控制自然”的观念是当代生态危机的深层根源首先,莱斯认为,“控制自然”的观念导致人们丧失了对自然应有的尊重和敬畏,导致人们对自然资源的滥用现代意义上“控制自然”观念的确立是基于文艺复兴运动和近代理性主义文艺复兴运动高扬人道主义,颂扬人的力量,催生了“一种不断增长的对自然‘奥秘,和‘效用’的迷恋和一种要识破它们以获得力量和财富的渴望”西方启蒙思想家培根把科学技术看作是迫使自然界服从人类需要的工具,将科学技术理解为人控制自然的有效工具,最终使控制自然成为近现代社会人们的普遍信念其次,莱斯认为“控制自然”和控制人之间在现实中具有内在关联性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控制自然”与控制人实际上是同一历史过程的两个方面,莱斯认为,“如果控制自然的观念有任何意义的话,那就是通过这些手段,即通过具有优越的技术能力——一些人企图统治和控制他人。

      控制自然不仅意味着人和自然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而且也意味着人和人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控制自然”导致了对人控制的进一步加强和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而且这种矛盾冲突呈现出从局部区域向全球范围扩散的趋势最后,莱斯认为“控制自然”实际上成为了维护特殊统治集团利益的手段控制自然“意味着由个人或社会集团完全支配——特殊范围的现有资源,并且部分或全部排除其他个人或社会集团的利益(和必要的生存)换言之,在已经成为一切人类社会形态特征的持久的社会冲突条件下,自然环境总是或者表现为已经以私有财产形式被占有,或者将遭受这种占有对它的接近实际地或潜在地被拒绝或受到严格限制”  在考察“控制自然”观念的历史演变的基础上,莱斯指出,科学技术业已成为现代性价值体系的内在组成部分,技术一旦和资本主义制度相结合,便沦为资本控制人和控制自然的工具任何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其运用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社会历史结构基础上的,技术运用的合理性取决于社会历史结构基础上社会集团的性质可见,“控制自然”的观念本身并不是生态危机的真正根源,生态危机的真正根源应从人们“控制自然”的方式中去寻找现代社会的生态危机也并非科学技术本身造成的,而是对科学技术的资本主义使用方式造成的。

        本·阿格尔将生态危机的根源主要归咎于异化的消费观和技术观他从反思经典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危机理论人手,通过分析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根源,认为“历史的变化已使原本马克思主义关于只属于工业资本主义生产领域的危机理论失去效用今天,危机的趋势已转移到消费领域,即生态危机取代了经济危机”为了论证上述观点,首先,阿格尔分析了“期望破灭的辩证法”:一方面,资本主义为了维系其统治的合法性,许诺资本主义生产体系可以向人们源源不断地提供越来越多、越来越新的商品;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体系为了追求利润不断进行扩大再生产,并利用科学技术进步带来的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增长,并借助广告和大众传媒在全社会范围内大力宣扬消费主义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以达到控制人们的需求与消费进而控制人们的精神世界的目的然而,由于地球生态系统的资源是有限的,资本主义生产体系不断扩大的趋势决定了它必然会恶化人和自然关系的紧张状况,生态系统根本无力支撑资本对无限增长的追求,这就会导致人们无限获取商品的期望的破灭其次,阿格尔还分析了“异化消费”现象,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是一种异化劳动,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无自由和幸福可言,只有在短暂的闲暇时间中才能体验到“自由”、“幸福”。

      为了逃避劳动过程中的异化,人们往往把自由和幸福的体验寄托于商品的购买和消费中然而,这种商品消费并非产生于人的真实需要,而是逃避异化劳动的一种异化消费,是一种“为补偿自己那种单调乏味的、非创造性的且常常是报酬不足的劳动而致力于获得商品的一种现象”这种异化消费不仅不能补偿人们在异化劳动过程中所受到的伤害,而且制造了市场繁荣的假象,进一步造成了生产的盲目扩张,从而加剧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再者,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由于大规模地广泛运用技术,导致了官僚化的管理方式和极权式的权力结构,大规模技术支撑的工业体系必然意味着生态危机的进一步恶化  高兹结合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将生态危机的根源主要归咎于资本主义的技术观和经济理性观高兹明确反对“技术中性论”,认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技术融入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并服务于资本主义生产目的高兹具体分析了“资本主义的技术”和“后工业社会的技术”的不同社会效应,认为不同的技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存在显着的差别例如,核技术属于资本主义的技术,核计划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是非常严重的:核放射、核污染、核事故、核垃圾等,它将对人类生存造成极大伤害核技术以高度集权为特点,导致决策权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具有独裁和加强资本力量的倾向,往往有利于统治阶级对人民和自然的控制。

      太阳能、风力、地热等属于后工业社会的技术,这类小规模的分散化的技术安全、清洁,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后工业社会技术以权力分散为特点,具有民主和反资本主义的倾向高兹提出,解决生态危机的关键在于如何选择技术、选择什么样的技术,而社会主义应有着与资本主义不同的技术选择  高兹还进一步将生态危机的根源指向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经济理性在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经济理性与生态理性之间的矛盾,这两种理性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是不相容的,经济理性驱使着资本主义生产不断突破“够了就行”的原则,而崇尚“越多越好”的原则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仅仅是使资本本身增值,资本主义的利润动机必然破坏生态环境,过度积累的危机被再生产危机加剧,再生产危机最终又根源于自然资源的匮乏生态危机激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危机,从而成为一切危机的总根源,因而资本主义的危机本质上就是生态危机  奥康纳认为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自身的矛盾,提出了资本主义二重矛盾理论奥康纳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存在两重矛盾:第一重矛盾也就是传统历史唯物主义所揭示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的一个特定形式是价值与剩余价值的生产与实现之间的矛盾,它们之间的矛盾运动会造成由于有效需求不足而导致的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第二重矛盾则是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与生产条件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必然导致生态危机的发生。

      这是因为:一方面,资本主义是以追求无限增长为经济发展目标的自我扩张系统,而自然界是无法进行自我扩张的,其发展的周期和节奏也根本不同于资本运作的节奏和周期,追求无限扩张的资本主义生产受到生态系统的制约,这将导致生产不足的经济危机;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张的特性决定了它必然不断冲破生态系统的制约,不断扩大对自然资源的需求,资本主义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使用,造成了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从总体上说,经济危机是与过度竞争、效率迷恋以及成本削减(譬如,剥削率的增强)联系在一起的,由此,也是与对工人的经济上和生理上的压榨的增强、成本外化力度的加大以及由此而来的环境恶化程度的加剧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奥康纳认为,资本主义具有反生态的性质,资本主义生产在生态上不可能具有持续性  福斯特将生态危机的产生归咎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具有如下特点:首先,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以追求利润增长为首要目标的生产方式,不惜任何代价追求经济增长,必然导致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物质和能量交换过程的中断,从而导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不可持续性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张主义逻辑”就是“把以资本的形式积累财富视为社会的最高目的”的逻辑资本主义的生产主要是为了实现商品的交换价值而不是使用价值,商品的使用价值越来越从属于它们的交换价值。

      资本主义生产以追求最大化的利润而不以满足人们基本生活需要为目标,特别是不能满足穷人基本的生存需要,往往迫使穷人为了生存不得不破坏环境其次,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是一种“踏轮磨房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严重依赖能源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技术,它总是倾向于通过投入大量的原材料和能源,通过加速生产流转过程以获取高额利润,导致自然资源被快速地消耗以及向环境倾倒更多的废料最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一种具有“短期行为”痼疾的生产方式,为了追求利润,追求资本的短期回报,必然会忽视经济发展过程中长远的和总体性的环境规划一种制度如果追求无休止的几何增长和无限度的攫取财富,无论它如何理性地利用自然资源,从长远的角度都是不可持续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性,决定了它不可能自始至终地按照生态原则来对待自然和组织生产,它必然超越生态所能承受的极限,导致生态危机的爆发    二  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不仅严肃而系统地分析了生态危机的产生原因,而且大胆探索了化解人与自然之间矛盾、消除生态危机的途径,理论上的创新和对现实的关切,是当代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生态危机理论的鲜明特点  莱斯从观念的变革入手,重新诠释“控制自然”的内涵。

      他认为,不应把“控制自然”理解为通过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其运用来控制自然,使之服务于人们对物质财富的无限追求,而应该把“控制自然”理解为将人的欲望的非理性方面置于控制之下,从而使“控制自然”的进步变成人性的解放和自然的解放,也使人类真正享受控制自然进步的积极成果也就是说,“控制自然的观念必须以这样一种方式重新理解,即它的主旨在于伦理的或道德的发展,而不是科学和技术的革新从这个角度来看,控制自然中的进步将同时是解放自然中的进步  阿格尔不仅主张实现观念的变革,而且提出了具体的生态政治战略他通过对资本主义异化消费与消费主义的价值观的批判,提出要改变人们的需求观、消费观和价值观,重点提出如何从战略上过渡到未来社会主义即生态社会主义的模式认为“分散化”和“非官僚化”是实现生态社会主义的前提所谓“分散化”,就是强调应当在工业生产中运用小规模技术,通过使工业生产“分散化”,来缓解人和自然关系的紧张;所谓“非官僚化”,就是要反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极权的官僚管理体制,而代之以工人民主管理的方式,让工人参与生产过程中的决策与管理通过使现代生活分散化和非官僚化,我们就可以保护环境的不受破坏的完整性(限制工业增长),而且在这一过程中可以从性质上改变发达资本主义社会。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5秋国家开放大学《0-3岁婴幼儿的保育与教育》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docx 25秋国家开放大学《0-3岁婴幼儿卫生与保育》形考任务1-3+期末大作业参考答案.docx 25秋国家开放大学《0-3岁婴幼儿教育学》期末大作业参考答案.docx 25秋国家开放大学《Android核心开发技术》形考任务1-7参考答案.docx 国开2025年秋季《形势与政策》大作业答案.docx 国开2025年秋季《形势与政策》专题测验1-5答案.docx 2025年辽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答案).doc 2025年广西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英语试卷(原卷+答案).doc 2025年6月浙江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地理试卷(原卷+答案).doc 2025年江西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英语试卷(原卷+答案).doc 2025年广东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数学试卷(原卷+答案).doc 2025年内蒙古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答案).doc 2025年贵州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英语试卷(原卷+答案).doc 2025年安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生物试卷(原卷+答案).doc 2025年辽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数学试卷(原卷+答案).doc 2025年广东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答案).doc 2025年1月云南省高考适应性测试物理试卷(原卷+答案).doc 2025年江苏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答案).doc 2025年甘肃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答案).doc 2025年陕西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生物试卷1(原卷+答案).doc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