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61第六章第1节平均利润的形成课件.ppt

40页
  • 卖家[上传人]:M****1
  • 文档编号:586445093
  • 上传时间:2024-09-04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413.50KB
  • / 4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六章第六章 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剩余价值的分割(分配)剩余价值的分割(分配)研究的对象 从分配的角度考察产业资本总体研究的目的 揭示了产业资本家集团参与了对m的瓜分和再瓜分第一节第一节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第二节第二节 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第三节第三节 借贷资本和利息借贷资本和利息第四节第四节 资本主义地租资本主义地租第五节第五节 资本主义社会国民收入的分配资本主义社会国民收入的分配 2024/9/42第一节第一节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掌握马克思的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掌握马克思的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基本内容是四个转化:基本内容是四个转化: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本质到现象的转化本质到现象的转化 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 本质到现象的转化本质到现象的转化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现象到现象的转化现象到现象的转化 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本质到现象的转化本质到现象的转化 第一个转化是难点、二三转化是重点第一个转化是难点、二三转化是重点 2024/9/43(一)商品价值构成的本质(一)商品价值构成的本质 W=c+v+m(二)生产费用的双重看法(二)生产费用的双重看法 生产费用:生产商品的真实(实际)耗费生产费用:生产商品的真实(实际)耗费 工工 人:生产商品的实际劳动耗费人:生产商品的实际劳动耗费 v+m 资本家:生产成本资本家:生产成本 c+v 商品的实际生产费用是按劳动耗费来计量的商品的实际生产费用是按劳动耗费来计量的(三)资本主义的生产成本(成本价格)(三)资本主义的生产成本(成本价格)K 含义:商品价值中所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价值总和的转化形式。

      含义:商品价值中所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价值总和的转化形式理解理解1::成本价格是资本家的生产费用,不是生产商品时的实际生产费用成本价格是资本家的生产费用,不是生产商品时的实际生产费用 商品价值商品价值:W = C + V + m :W = C + V + m 资本耗费:资本耗费:(C+V) (C+V) 理解理解2::成本价格是成本价格是c和和v的转化形式的转化形式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是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是本质本质 成本成本价格价格是其表现是其表现形式形式 ◎◎当当 C+V→K时时, 商品价值由商品价值由 W=C+V+m → W=k+m 一、所费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之和转化为生产成本(成本价格)一、所费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之和转化为生产成本(成本价格) C + V → K 2024/9/44 (四)成本价格的实质: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四)成本价格的实质: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1、抹杀了、抹杀了cv间区别,掩盖了它们在价值增值过程中的不同作用。

      间区别,掩盖了它们在价值增值过程中的不同作用2、掩盖了剩余价值的源泉,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掩盖了剩余价值的源泉,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3、造成流通中产生剩余价值的假象,剩余价值是超出商品售价的余额造成流通中产生剩余价值的假象,剩余价值是超出商品售价的余额 (五)成本价格的意义(五)成本价格的意义◎◎盈亏界限盈亏界限◎◎竞争基础竞争基础 二、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二、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m→p))资本家将利润理解为总预付资本的增加额资本家将利润理解为总预付资本的增加额在观念上把剩余价值在当做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或增在观念上把剩余价值在当做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或增加额时,剩余价值就转化为利润形态,叫做利润加额时,剩余价值就转化为利润形态,叫做利润P(二)公式(二)公式①①剩余价值是相对于可变资本而言,是预付可变资本的增加额,体剩余价值是相对于可变资本而言,是预付可变资本的增加额,体现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是人与人的关系;现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是人与人的关系;②②利润是相对于全部预付资本而言,是全部预付资本的增加额,体利润是相对于全部预付资本而言,是全部预付资本的增加额,体现投入资本的价值与增值部分的资本价值的关系,是物与物的关系。

      现投入资本的价值与增值部分的资本价值的关系,是物与物的关系三)关系(三)关系①①同一来源、数量、物质内容构成同一来源、数量、物质内容构成②②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区别区别 ::联系:联系:(一)(一)m如何转化为利润:如何转化为利润: 2024/9/46 (四)意义:(四)意义:进一步掩盖了进一步掩盖了m的真正来源,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的真正来源,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①①首先首先,m表现为成本,即表现为成本,即所费资本所费资本的产物,这掩盖了的产物,这掩盖了m的来源 理解:理解:区分区分c和和v是马克思的理论发现,它属于本质但在现实中,并没有是马克思的理论发现,它属于本质但在现实中,并没有两者的区分,两者合二而一以成本的形式表现出来两者的区分,两者合二而一以成本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样,在现实中,这样,在现实中,w = c+v +m 转化为转化为w=k+m在成本范畴上,在成本范畴上,c和和v的区分没有了的区分没有了,m表现为成表现为成本价格(所费资本)的产物,这掩盖了本价格(所费资本)的产物,这掩盖了m的源泉。

      的源泉 ②②其次其次,,m进一步表现为预付资本,即进一步表现为预付资本,即所用资本所用资本的产物,这更加掩盖了的产物,这更加掩盖了m的来源 模糊模糊 理解:理解:在资本在资本家看来,其预付资本价值(所用资本)虽然只有一部分加入家看来,其预付资本价值(所用资本)虽然只有一部分加入了成本,但预付资本的物质形态却整个地参加了生产过程因此,资本家了成本,但预付资本的物质形态却整个地参加了生产过程因此,资本家进一步认为,进一步认为,m是他的全部预付资本,即所用资本带来的是他的全部预付资本,即所用资本带来的,这就进一步掩盖这就进一步掩盖了了m的源泉 在现实中,当在现实中,当m被看作是预付资本产物时,被看作是预付资本产物时,m就转化为就转化为pm是可变资本的产物,但在现实中并不如此是可变资本的产物,但在现实中并不如此 2024/9/47三、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三、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m′→P′)) 本质到现象的转化本质到现象的转化 理解理解 :: ①① 同时转化同时转化 ②②在现实中,由于在现实中,由于m表现为预付资本的产物,因此资本家在衡表现为预付资本的产物,因此资本家在衡量盈利程度大小时,必然拿量盈利程度大小时,必然拿m同预付资本相比较,这样同预付资本相比较,这样m′转化为转化为p′(一)原因(一)原因随着剩余价值被当做全部预付资本产物这种观念在人们头脑中的固化,随着剩余价值被当做全部预付资本产物这种观念在人们头脑中的固化,随着剩余价值转化利润,剩余价值率也转化为利润率。

      随着剩余价值转化利润,剩余价值率也转化为利润率二)利润率(二)利润率m与全部预付总资本的比率,是与全部预付总资本的比率,是 m′的转化形式的转化形式 p′ = m /((C+V ))P′ =M/CC=((m′·v·n))/CC=[((m′·v))/CC]·n 例:例: 预付资本预付资本100万元,其中万元,其中80万万c,,20万万v,,20万万m,求,求m′和和p′? 100%和和20% 1、利润率的变动决定和影响着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规模和方向利润率的变动决定和影响着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规模和方向2、利润也决定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化倾向和生命逻辑利润也决定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化倾向和生命逻辑三)剩余价值率与利润率的关系(三)剩余价值率与利润率的关系联系:联系:p′是是m′的转化形式,同一的转化形式,同一m不同的计算方法与比例不同的计算方法与比例◎◎表现关系不同表现关系不同 p′: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m′:剥削程度:剥削程度 ◎◎量上不同量上不同 p′<<m′◎◎量上不同量上不同 p′<<m′ 遮蔽性遮蔽性 解构性解构性区别:区别: 联系:联系:p′是是m′的转化形式,同一的转化形式,同一m不同的计算方法与比例不同的计算方法与比例(四)利润率变动规律对资本主义生产的意义(四)利润率变动规律对资本主义生产的意义英国工会活动家、政治家登宁说:英国工会活动家、政治家登宁说:“资本害怕没有利润或利润太少,资本害怕没有利润或利润太少,就像自然害怕真空一样。

      一旦资本有了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就像自然害怕真空一样一旦资本有了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甚至冒绞首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甚至冒绞首的危险 2024/9/49M=m′· V p′= M/((C+V ))①① 其他条件一定,部门其他条件一定,部门c:v同部门同部门p′成成反比反比例:例:甲乙两部门预付资本都是甲乙两部门预付资本都是100,甲,甲80c:20v、乙、乙60c:40v , m′都都为为100% ,其他条件也一样,其他条件也一样 p′= M/((C+V)) M= m′·V甲(高构成)甲(高构成) ::p′=20/100=20% 乙(低构成)乙(低构成): p′=40/100=40%②② 个别企业的个别企业的c:v同其同其p′成成正比正比 超额利润超额利润1、、 m′的高低的高低 2、、 c:v的高低的高低 3、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 4、、c的节约的节约 5、原材料价格的变动、原材料价格的变动(五)影响利润率变动的要素(五)影响利润率变动的要素1. m′的高低的高低 2. c:v的高低的高低 正比正比 2024/9/410资本周转速度快,可提高资本周转速度快,可提高M′和增加和增加M,这样年,这样年p′也高。

      也高 年年p′=M /预付资本预付资本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在其他条件不变时 ,,c的节约能提高的节约能提高P′. p′= M /((C+V))①①劳动过程的社会结合;劳动过程的社会结合;②②节省不变资本的开支;节省不变资本的开支;③③尽量减少必要尽量减少必要的劳动保护和改善劳动条件方面的开支的劳动保护和改善劳动条件方面的开支 原材料价格上涨,成本提高,利润率降低原材料价格上涨,成本提高,利润率降低3.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 4.不变资本的节约不变资本的节约 5.原材料价格的变动原材料价格的变动反向反向正比正比正比正比 2024/9/411(六)剩余价值率、年剩余价值率、利润率之间的区别(六)剩余价值率、年剩余价值率、利润率之间的区别 1、数量不同数量不同 2、反映关系不同反映关系不同⑴⑴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反映的是资本家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反映的是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对工人的剥削程度⑵⑵年剩余价值率是年剩余价值量与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反映的是年剩余价值率是年剩余价值量与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反映的是预付可变资本在一年中的增值程度。

      预付可变资本在一年中的增值程度⑶⑶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预付总资本的比率,反映的是全部预付资本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预付总资本的比率,反映的是全部预付资本的增值程度的增值程度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会影响利润率下降,为什么资本家还努力提高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会影响利润率下降,为什么资本家还努力提高资本有机构成资本有机构成? 利润的性质:利润的性质: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原则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原则矛盾:矛盾:资本有机构成不同的各等量资本所生产的商品,如果按价值资本有机构成不同的各等量资本所生产的商品,如果按价值出售,各个生产部门所获得的利润就不一样;各个生产部门如果获出售,各个生产部门所获得的利润就不一样;各个生产部门如果获得相等的利润,商品就不应按价值出售得相等的利润,商品就不应按价值出售1、追求超额利润;、追求超额利润;2、竞争规律的强制作用竞争规律的强制作用差别利润率差别利润率(七)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原则与价值规律的矛盾(七)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原则与价值规律的矛盾 四、利润率转化为平均利润率(四、利润率转化为平均利润率( p/ → 平均平均p)(一)利润平均化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一)利润平均化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 ,存在封建残余(封建行会制度和地方保护主义),,存在封建残余(封建行会制度和地方保护主义),国内未形成国内未形成 一个统一的、完整的、开放的市场体系一个统一的、完整的、开放的市场体系 (特别是资本市场发(特别是资本市场发育不成熟)、市场法规也不健全,不具备部门之间的充分竞争和资本育不成熟)、市场法规也不健全,不具备部门之间的充分竞争和资本(或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或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 。

      因此,在当时还未出现利润(率)的平均因此,在当时还未出现利润(率)的平均化问题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到了机器大工业出现以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到了机器大工业出现以后……(二二)利润平均化的条件利润平均化的条件 :: 各部门各部门p′不同不同 影响部门利润率的因素五影响部门利润率的因素五个因素在不同部门的作用程度和变化程度是不同,个因素在不同部门的作用程度和变化程度是不同,会引起各个部门的利润率不同,为利润的平均化提供了条件会引起各个部门的利润率不同,为利润的平均化提供了条件 (三)利润平均化的原因:(三)利润平均化的原因: 资本本性所决定资本本性所决定 资本的本性是追求最大限度的资本的本性是追求最大限度的m.由于各个部门的由于各个部门的p′不同,对于不同不同,对于不同部门的资本家来说,等量资本不能带来等量利润,这违背资本的本性,部门的资本家来说,等量资本不能带来等量利润,这违背资本的本性,势必引起部门间的竞争和资本的自由流动,其结果使利润转化为平均利势必引起部门间的竞争和资本的自由流动,其结果使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四)利润平均化的实现形式:(四)利润平均化的实现形式:部门间竞争和资本的自由流动部门间竞争和资本的自由流动1、资本主义竞争的分类、资本主义竞争的分类 ◎◎ 部门内部竞争部门内部竞争::同一生产部门生产同类商品的企业在不同生产经营同一生产部门生产同类商品的企业在不同生产经营条件下为获得超额剩余价值以提高利润率,不断改进技术,加快资本周条件下为获得超额剩余价值以提高利润率,不断改进技术,加快资本周转,提高劳动生产率,努力使商品个别价值低于商品的社会价值而展开转,提高劳动生产率,努力使商品个别价值低于商品的社会价值而展开的相互争胜的经济行为。

      的相互争胜的经济行为主体:主体:企业;企业; 对象:对象:超额超额m;;目的:目的:争夺有利的生产和销售条件争夺有利的生产和销售条件----技术、管理、周转、效率效益、技术、管理、周转、效率效益、 一定的规模;一定的规模;手段:手段: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提高劳动生产率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提高劳动生产率结果:结果:有机构成提高,有机构成提高,个别价值趋向社会均衡价值,进一步导致社会均个别价值趋向社会均衡价值,进一步导致社会均衡价值降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商品价值量的下降衡价值降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商品价值量的下降市价市价 ◎◎ 部门间竞争:部门间竞争:平均利润平均利润形成机制形成机制主体:主体:部门;部门; 对象:对象:高利润高利润目的:目的:有利的投资场所有利的投资场所 手段:手段:资本转移资本转移结果:结果: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投资于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投资于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家,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率,家,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率,相互之间展开的激烈竞争相互之间展开的激烈竞争过程:过程:导致资本在部门间的流动导致资本在部门间的流动 , ,包括转产、生产高利产品和新资本直包括转产、生产高利产品和新资本直接投入到利润率高的部门接投入到利润率高的部门。

      流动方向:流动方向:资本从资本从p′p′低的部门流向低的部门流向p′p′高的部门,即从供大于求的部门高的部门,即从供大于求的部门流向供小于求的部门;从效益低的部门流向效益高的部门这种流动有流向供小于求的部门;从效益低的部门流向效益高的部门这种流动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包括优化生产要素的配置和提高资源的利用程度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包括优化生产要素的配置和提高资源的利用程度 2024/9/4整个社会只有三个部门;整个社会只有三个部门;c价值一次性转移;价值一次性转移;其他条件其他条件其他条件其他条件一样一样(( m′都为都为100﹪ ﹪、、资本周转速度、资本周转速度、c的节约等一样)的节约等一样); 三部门三部门c:v不同不同 ,,p′不同;各部门都投入不同;各部门都投入一定的预付资本一定的预付资本100:(五五)利润平均化的实现形式利润平均化的实现形式部门部门 资本资本 有机构成有机构成 c:v M或或Pp′(﹪ ﹪)等量等量k不能获取不能获取等量利润等量利润食品食品70c::30v(7:3)低低 3030100k--30p纺织纺织 80c::20v(8:2)中中 2020100k--20p机械机械 90c: 10v(9:1) 高高 1010100k--10pM= m′·V p′= M/((C+V))部门间竞争和资本的自由流动部门间竞争和资本的自由流动 2024/9/4经过一段经过一段长时期长时期的竞争和资本的自由流动,最终使各个部门的利润率的竞争和资本的自由流动,最终使各个部门的利润率趋于趋于平均平均化。

      这时,各个部门的资本家化这时,各个部门的资本家大体大体都按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的原则获取利润,都按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的原则获取利润,这个利润就是平均利润这个利润就是平均利润部门部门预付资本预付资本C+V(构成:(构成:c:v ))m′((%)) m平均平均p′((%))平均平均p平均平均p和和m的差额的差额食品食品纺织纺织机械机械70c+30v80c+20v90c+10v100100100302010202020202020-100+10合计合计240c+60v社会平均构成社会平均构成1006020600部 门资 本m′m商品价值商品价格pp′平均利润率平均利润cvc+v低位构成食品7030100100%301301202030%20%20中位构成纺织8020100100%201201202020%20%20高位构成机械9010100100%101101202010%20%20合 计24060300-6036036060--60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的简单图示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的简单图示各部门各部门的的p′不同,不同,会引起会引起部门间部门间竞争和竞争和资本的资本的自由流自由流动动资本资本在各在各部门部门的分的分配比配比例发例发生变生变化化 各部各部门的门的生产生产规模规模发生发生变化变化各种各种商品商品的供的供求关求关系和系和价格价格发生发生变化变化导致导致各部各部门的门的p或或p′趋趋于平于平均化均化 2024/9/419 ◎◎本质:本质:把社会总资本作为一个总体看待时的利润率把社会总资本作为一个总体看待时的利润率 ◎◎公式公式: 社会社会m总量总量 例例 :: 60 平均利润率平均利润率= ——————— —— = 20% 社会预付总资本社会预付总资本 300◎◎平均利润:平均利润: 例例:食品、纺织、机械部门::食品、纺织、机械部门: 100×20﹪﹪=20(五)平均利润率(五)平均利润率平均利润率又叫一般利润率,指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资本的平均利润率又叫一般利润率,指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资本的利润率,等于剩余价值总额和社会预付资本总额之比,反映了利润率,等于剩余价值总额和社会预付资本总额之比,反映了社会资本的增殖程度。

      社会资本的增殖程度 2024/9/420 ◎◎本质:本质:把社会总资本作为一个总体看待时的利润率把社会总资本作为一个总体看待时的利润率 ◎◎公式公式: 社会社会m总量总量 例例 :: 60 平均利润率平均利润率= ——————— —— = 20% 社会预付总资本社会预付总资本 300(五)平均利润率(五)平均利润率平均利润率又叫一般利润率,指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资本的平均利润率又叫一般利润率,指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资本的利润率,等于剩余价值总额和社会预付资本总额之比,反映了利润率,等于剩余价值总额和社会预付资本总额之比,反映了社会资本的增殖程度社会资本的增殖程度 ⑴⑴各部门资本有机构成高低与平均利润率正相关各部门资本有机构成高低与平均利润率正相关⑵⑵资本周转速度快慢与平均利润率正相关资本周转速度快慢与平均利润率正相关⑶⑶各部门的利润水平与平均利润率正相关。

      各部门的利润水平与平均利润率正相关⑷⑷社会预付总资本在各个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社会预付总资本在各个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影响因素影响因素 1、全社会剩余价值在各部门的资本家之间重新分配的过程全社会剩余价值在各部门的资本家之间重新分配的过程2、从不同部门看,由于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各部门资本家所得到的、从不同部门看,由于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各部门资本家所得到的剩余价值就不一定与本部门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相等剩余价值就不一定与本部门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相等3、从整个社会总体看,利润总量与剩余价值总量是完全相等的从整个社会总体看,利润总量与剩余价值总量是完全相等的六)平均利润(六)平均利润一定量预付资本按照平均利润率取得的利润一定量预付资本按照平均利润率取得的利润 平均利润=预付资本平均利润=预付资本××平均利润率平均利润率(七)平均利润率形成过程的实质(七)平均利润率形成过程的实质资本有机构成较高的部门资本有机构成较高的部门利润>利润> 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的部门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的部门利润利润 = = 剩余价值剩余价值资本有机构成较低的部门资本有机构成较低的部门利润<利润< 剩余价值剩余价值(八)利润率的平均化是一种动态发展趋势(八)利润率的平均化是一种动态发展趋势①①不排斥各部门内部的利润率存在差别不排斥各部门内部的利润率存在差别②②不排斥各部门中少数掌握先进技术的企业能够获得超额利润不排斥各部门中少数掌握先进技术的企业能够获得超额利润③③各部门内部的资本家之间存在追逐超额利润的激烈竞争各部门内部的资本家之间存在追逐超额利润的激烈竞争 2024/9/422(九)意义: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被进一步掩盖和歪曲。

      九)意义: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被进一步掩盖和歪曲当当 m→pm→p时时,,m m表现为预付资本的产物,这已掩盖了表现为预付资本的产物,这已掩盖了m m的来源但这时各部门的来源但这时各部门的的m=p,m=p,人们可感到人们可感到p p与与m m之间还存在着某种联系之间还存在着某种联系当当p→p→平均平均 p p时时,各部门的,各部门的m m和各部门资本家实得的和各部门资本家实得的p p往往不相等了,这时往往不相等了,这时m m或或p p的来源进一步被掩盖了的来源进一步被掩盖了 (十)部门内部竞争和部门之间竞争的区别和联系(十)部门内部竞争和部门之间竞争的区别和联系1 1、区别、区别⑴⑴范围不同范围不同⑷⑷结果不同结果不同⑶⑶手段不同手段不同⑵⑵目的不同目的不同2 2、联系、联系部门内部竞争使不同部门生产的部门内部竞争使不同部门生产的商品具有不同的社会价值和不同商品具有不同的社会价值和不同的利润率,成为部门之间竞争的的利润率,成为部门之间竞争的基础 2024/9/423解答:平均利润率是社会剩余价值总量与预付总资本的比率,它反映解答:平均利润率是社会剩余价值总量与预付总资本的比率,它反映了社会资本的增殖程度。

      用公式表示:平均利润率=社会剩余价值总了社会资本的增殖程度用公式表示:平均利润率=社会剩余价值总额额/社会预付总资本其中,社会剩余价值总额=各部门的可变资本社会预付总资本其中,社会剩余价值总额=各部门的可变资本×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率①①甲部门资本为甲部门资本为2000万元,资本有机构成为万元,资本有机构成为90∶ ∶10,剩余价值总额为,剩余价值总额为200万元;万元;乙部门资本为乙部门资本为5000万元,资本有机构成为万元,资本有机构成为80∶ ∶20,剩余价值总额为,剩余价值总额为1000万元;万元;丙部门资本为丙部门资本为3000万元,资本有机构成为万元,资本有机构成为70∶ ∶30,剩余价值总额为,剩余价值总额为900万元②②平均利润率=(平均利润率=(200万元+万元+1000万元+万元+900万元)万元)÷((2000万元+万元+5000万元+万元+3000万元)万元)×100%==21%21社会生产由甲乙丙三个部门构成,甲部门资本社会生产由甲乙丙三个部门构成,甲部门资本2000万元,资本有机构万元,资本有机构成为成为90∶ ∶10;乙部门资本;乙部门资本5000万元,资本有机构成为万元,资本有机构成为80∶ ∶20;丙部门资;丙部门资本本3000万元,资本有机构成为万元,资本有机构成为70∶ ∶30。

      三个部门的剩余价值率均为三个部门的剩余价值率均为100%,问平均利润率是多少?,问平均利润率是多少?21练习练习: 五五、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本质到现象的转化本质到现象的转化))生产价格生产价格= =成本价格成本价格+ +平均利润平均利润 (一)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一)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在平均利润形成之前,商品是按价值出售随着在平均利润形成之前,商品是按价值出售随着p→p→平均平均p p,商品的价,商品的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这时商品再不按价值出售,而是按生产价格出售值转化为生产价格,这时商品再不按价值出售,而是按生产价格出售是价值的转化形式,等于商品的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之和是价值的转化形式,等于商品的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之和生产生产价格价格 F = k + p1 1、生产价格含义及公式、生产价格含义及公式生产价格是指社会生产价格,社会生产价格是按照部门平均的生产条生产价格是指社会生产价格,社会生产价格是按照部门平均的生产条件决定的一般生产价格件决定的一般生产价格个别生产价格个别生产价格=个别成本价格个别成本价格+平均利润平均利润社会生产价格社会生产价格=社会成本价格社会成本价格+平均利润平均利润社会生产价格本身不可能抹煞个别生产价格的差异,差异仍然存在社会生产价格本身不可能抹煞个别生产价格的差异,差异仍然存在个别生产价格与社会生产价格的关系个别生产价格与社会生产价格的关系 部门部门预付资本预付资本C+V成本价格成本价格m((m′=100%)平均平均利润利润p商品价商品价值值W=c+v+m生产价格生产价格F=K+p生产价生产价格与价格与价值差额值差额F-W个别个别生产价格生产价格社会社会生产价格生产价格食品食品70c+30v3020130120120-10纺织纺织80c+20v20201201201200机械机械90c+10v1020110120120+10合计合计240c+60v社会平均社会平均有机构成有机构成60603603603600平均利润率的形成过程平均利润率的形成过程2 2、生产价格的形成过程、生产价格的形成过程 3 3、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与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关系、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与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关系⑴⑴二者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二者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⑵⑵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前者是后者的前提⑴⑴二者存在一定的差别二者存在一定的差别4 4、生产价格和价值的关系、生产价格和价值的关系②②在量的方面,生产价格和价值经常不一致在量的方面,生产价格和价值经常不一致①①在质的方面,生产价格只同资本有联系,同活劳动没有直接联系在质的方面,生产价格只同资本有联系,同活劳动没有直接联系资本有机构成预付资本C+V(成本价格)m(m′=100%)平均利润商品价值生产价格生产价格与价值的差额F-W低70c+30v3020130120-10中80c+20v20201201200高90c+10v1020110120+10合计240c+60v60603603600 ⑵⑵二者差别不意味着生产价格脱离了价值,相反,生产价格以价值二者差别不意味着生产价格脱离了价值,相反,生产价格以价值为前提,由价值转化而来为前提,由价值转化而来①①生产价格是在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生产价格是在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②②从生产价格的变动来看,它虽然与决定价值变动的因素不同,但从生产价格的变动来看,它虽然与决定价值变动的因素不同,但 最终是以价值的变动为基础的最终是以价值的变动为基础的。

      ③③从全社会角度看,商品生产价格总额和价值总额是相同的从全社会角度看,商品生产价格总额和价值总额是相同的二)生产价格形成后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二)生产价格形成后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形式:形式:市场价格以生产价格为基础,随供求变化而波动市场价格以生产价格为基础,随供求变化而波动价值的决定和基础作用被掩盖了起来,是由于受到平均利润率规律影响价值的决定和基础作用被掩盖了起来,是由于受到平均利润率规律影响生产价格不是市场价格,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具有内在标准的价格生产价格不是市场价格,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具有内在标准的价格价值规律作用形式的变化并未否定价值规律价值规律作用形式的变化并未否定价值规律⑴⑴商品按生产价格出售是商品按价值出售在资本主义阶段的特殊形式,商品按生产价格出售是商品按价值出售在资本主义阶段的特殊形式,也是生产价格在社会化大生产阶段的特殊形态也是生产价格在社会化大生产阶段的特殊形态⑵⑵从个别部门看,价值与生产价格在量上是不一致的,但价值的变化从个别部门看,价值与生产价格在量上是不一致的,但价值的变化对生产价格的变化仍然起决定作用对生产价格的变化仍然起决定作用⑶⑶从全社会看,生产价格总额从全社会看,生产价格总额= =商品价值总额;全社会平均利润总额商品价值总额;全社会平均利润总额= =剩余价值总额。

      剩余价值总额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形成后,不意味着企业间差异的消失,行业利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形成后,不意味着企业间差异的消失,行业利润平均化并不意味着企业利润差别消失,并排斥部门内部的先进企润平均化并不意味着企业利润差别消失,并排斥部门内部的先进企业仍然可获得超额利润业仍然可获得超额利润三)生产价格形成后的超额利润(三)生产价格形成后的超额利润超额利润超额利润是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反映的是同是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反映的是同一部门内部不同企业之间的关系,是超额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一部门内部不同企业之间的关系,是超额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平均利润反映的是部门之间的竞争关系平均利润反映的是部门之间的竞争关系超额利润反映的是部门内企业间的竞争关系超额利润反映的是部门内企业间的竞争关系 社会生产价格社会生产价格==部门平均成本价格部门平均成本价格+ +平均利润平均利润个别生产价格个别生产价格==个别成本价格个别成本价格+ +平均利润平均利润 生产条件好的企业(少数)生产条件好的企业(少数):由于个别成本价格<部门平均成本价:由于个别成本价格<部门平均成本价格,使个别生产价格<社会生产价格,商品按社会生产价格出售时,该格,使个别生产价格<社会生产价格,商品按社会生产价格出售时,该企业可获得平均利润企业可获得平均利润+超额利润。

      超额利润 生产条件中等的企业(多数):生产条件中等的企业(多数):由于个别成本价格由于个别成本价格=部门平均成本价部门平均成本价格,使个别生产价格格,使个别生产价格=社会生产价格,商品按社会生产价格出售时社会生产价格,商品按社会生产价格出售时,可获可获得平均利润得平均利润因此,工业中具有中等或平均生产条件的企业决定单位商因此,工业中具有中等或平均生产条件的企业决定单位商品的社会生产价格品的社会生产价格 生产条件不好的企业(少数):生产条件不好的企业(少数):由于个别成本价格由于个别成本价格﹥部门平均成本部门平均成本价格,使个别生产价格价格,使个别生产价格﹥社会生产价格,商品按社会生产价格出售时,社会生产价格,商品按社会生产价格出售时,获得的利润低于平均利润,甚至亏损获得的利润低于平均利润,甚至亏损 (一)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学说,从理论上发展了劳动价值理论,解决(一)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学说,从理论上发展了劳动价值理论,解决了政治经济学理论上的一个重大问题,即价值规律与等量资本要获得等了政治经济学理论上的一个重大问题,即价值规律与等量资本要获得等量利润在形式上的矛盾现象。

      量利润在形式上的矛盾现象二)为进一步说明商业利润、银行利润和资本主义地租等剩余价值的(二)为进一步说明商业利润、银行利润和资本主义地租等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奠定了理论基础具体形式奠定了理论基础三)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的对抗性矛盾,对于无产阶级革命(三)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的对抗性矛盾,对于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斗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一方面,揭示了各个资本家集团在基本利益上的一致性和特殊利益上的一方面,揭示了各个资本家集团在基本利益上的一致性和特殊利益上的矛盾性;另一方面揭露了整个资产阶级对整个无产阶级的剥削关系,阐矛盾性;另一方面揭露了整个资产阶级对整个无产阶级的剥削关系,阐明了这两个阶级之间整体上的利益对抗性,揭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明了这两个阶级之间整体上的利益对抗性,揭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阶级对立的经济根源间阶级对立的经济根源四)揭示了人与资本异化的悲哀(四)揭示了人与资本异化的悲哀----人格化的资本和劳动者物质化人格化的资本和劳动者物质化六、马克思关于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的意义六、马克思关于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的意义 1.1.辨析生产价格与市场价格的差异及其原因?辨析生产价格与市场价格的差异及其原因?2.2.如果产品的市场价格高于生产价格,资本家是由于其产品中的企业劳如果产品的市场价格高于生产价格,资本家是由于其产品中的企业劳动(私人劳动)低于社会劳动(市场评价动(私人劳动)低于社会劳动(市场评价——需求旺盛)而获得额外收益需求旺盛)而获得额外收益(利润)的吗?(利润)的吗?3.3.企业利润趋向平均化是不是意味着该产品的行业平均成本也趋于平均企业利润趋向平均化是不是意味着该产品的行业平均成本也趋于平均化,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化,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4.4.企业利润趋向平均化以后,剩余价值的占有水平是否也趋向平均化,企业利润趋向平均化以后,剩余价值的占有水平是否也趋向平均化,如果企业利润平均化是一个事实的话,那么剩余价值及其平均化是否真如果企业利润平均化是一个事实的话,那么剩余价值及其平均化是否真实存在?如果它存在那么资本家的剥削又是如何存在的?如果他不存在实存在?如果它存在那么资本家的剥削又是如何存在的?如果他不存在那么又如何理解劳动者阶级的贫困化。

      那么又如何理解劳动者阶级的贫困化5.5.革命以来,我们的贫困现状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变?我们消灭了私有制革命以来,我们的贫困现状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变?我们消灭了私有制以后,为什么贫困的梦魇一直伴随着我们?以后,为什么贫困的梦魇一直伴随着我们?6.6.如果以上的疑虑全部真实存在的话,那么我们究竟揭示了什么?我们如果以上的疑虑全部真实存在的话,那么我们究竟揭示了什么?我们揭示的意义在哪里呢?(剩余价值总额揭示的意义在哪里呢?(剩余价值总额= =生产价格总额;剩余价值总额生产价格总额;剩余价值总额= =全社会平均利润总额)全社会平均利润总额)【【讨论问题讨论问题】】 2024/9/432 七、平均利润率下降的趋势和资本主义矛盾的尖锐化七、平均利润率下降的趋势和资本主义矛盾的尖锐化 (一)平均利润率的下降趋势(一)平均利润率的下降趋势(一)平均利润率的下降趋势(一)平均利润率的下降趋势 1 1、社会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引起平均利润率趋向下降、社会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引起平均利润率趋向下降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使总资本中不变资本比重提高,可变资本比重下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使总资本中不变资本比重提高,可变资本比重下降。

      可变资本比重下降反映着生产中使用的活劳动相对减少在剩余价降可变资本比重下降反映着生产中使用的活劳动相对减少在剩余价值率一定的情况下,社会总利润与社会预付总资本的比值会下降,即平值率一定的情况下,社会总利润与社会预付总资本的比值会下降,即平均利润率下降均利润率下降数字举例:数字举例:假定剩余价值率假定剩余价值率m’=100%如果如果 c::v为为1::1,则利润率,则利润率p’=50%;;如果如果 c::v为为2::1,则利润率,则利润率p’=33%;;如果如果 c::v为为3::1,则利润率,则利润率p‘=25%;;如果如果 c::v为为4::1,则利润率,则利润率p’=20%;;如果如果 c::v为为5::1,则利润率,则利润率p’=17%;; 2024/9/433 2、平均利润率的下降与利润量的增加可以同时发生,而且必然、平均利润率的下降与利润量的增加可以同时发生,而且必然同时发生同时发生 例如,原来社会总资本为100,平均资本有机构成为60:40,剩余价值率为100%,利润量为40,平均利润率为40%,如果平均资本有机构成上升为80:20,总资本增大为500,剩余价值率仍为100%,这时,虽然平均利润率下降为20%,但是,利润量却增大为100。

      2024/9/433 3、平均利润率下降并不代表工人受剥削程度减轻、平均利润率下降并不代表工人受剥削程度减轻 例如,社会资本为100,原来平均资本有机构成为60:40,剩余价值率为100%,平均利润率为40%;如果剩余价值率提高到200%,平均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到90:10,则平均利润率下降为20% (二)阻碍利润率下降的因素(二)阻碍利润率下降的因素在平均利润率下降的总趋势下,经济中还存在着若干起反作用的因素:在平均利润率下降的总趋势下,经济中还存在着若干起反作用的因素:1 1、剩余价值率的提高:特别是生产率提高形成的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使、剩余价值率的提高:特别是生产率提高形成的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使剩余价值率提高;剩余价值率提高;2 2、生产率提高引起的生产资料价值下降;、生产率提高引起的生产资料价值下降;3 3、相对过剩人口存在延缓了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相对过剩人口存在延缓了资本有机构成提高;2024/9/434(三)平均利润率下降规律引起的资本主义经济内部矛盾(三)平均利润率下降规律引起的资本主义经济内部矛盾(三)平均利润率下降规律引起的资本主义经济内部矛盾(三)平均利润率下降规律引起的资本主义经济内部矛盾平均利润率下降的同时利润的绝对量增加引起资本主义经济内部一平均利润率下降的同时利润的绝对量增加引起资本主义经济内部一系列矛盾尖锐化:系列矛盾尖锐化:1 1、剩余价值生产与剩余价值实现的矛盾、剩余价值生产与剩余价值实现的矛盾2 2、生产扩大与资本价值增殖的矛盾、生产扩大与资本价值增殖的矛盾3 3、人口过剩与资本过剩的矛盾、人口过剩与资本过剩的矛盾 4、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资本主义国家国内和国际资产阶级之间以及资本主义列强同殖民地附属国之间的矛盾。

      “ “资本主义生产不是绝对的生产方式,而只是一种历资本主义生产不是绝对的生产方式,而只是一种历史的、和物质生产条件的某个有限的发展时期相适应史的、和物质生产条件的某个有限的发展时期相适应的生产方式的生产方式 ”“ “资本主义生产的资本主义生产的真正限制真正限制真正限制真正限制是是资本自身资本自身资本自身资本自身” ” 马克思:马克思:《《资本论资本论》》第三卷第三卷 第第289289页页 第第278278页页 2024/9/436理论前沿理论前沿 平均利润理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启示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之一,是市场机制能有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之一,是市场机制能有效的在全国范围内配置资源效的在全国范围内配置资源它表现在,生产要素或资本它表现在,生产要素或资本可以在部门、地区间合理自由流动,从可以在部门、地区间合理自由流动,从p′p′低的部门流向低的部门流向p′p′高的部门,从供大于求的部门流向供小于求的部门,高的部门,从供大于求的部门流向供小于求的部门,从效益低的部门流向效益高的部门。

      这种流动有利于优化从效益低的部门流向效益高的部门这种流动有利于优化生产要素的配置和提高资源的利用程度生产要素的配置和提高资源的利用程度, ,即有利于产业重即有利于产业重组但是,组但是,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由于存在种种,由于存在种种问题:问题:①①在国内,一个统一的、完整的、开放的市场体系在国内,一个统一的、完整的、开放的市场体系还未形成;还未形成;②②市场法规不健全;市场法规不健全;③③存在地方保护主义和行存在地方保护主义和行政垄断;政垄断;④④企业的产权关系未理顺,经营机制未真正转换;企业的产权关系未理顺,经营机制未真正转换;⑤⑤政府的职能有待进一步转换等这些问题影响了部门间政府的职能有待进一步转换等这些问题影响了部门间的的平等竞争和生产要素的自由合理流动,影响了资源的的的平等竞争和生产要素的自由合理流动,影响了资源的优化组合和优化组合和产业重组产业重组要想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想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完善市场体系、培育市场机制、健全市场法规、转换必须完善市场体系、培育市场机制、健全市场法规、转换政府职能和规范政府行为等政府职能和规范政府行为等。

      2024/9/437 马克思的利润平均化理论与我国产业重组问题马克思的利润平均化理论与我国产业重组问题 利润平均化理论揭示了资本在不同产业和部门间流动和重利润平均化理论揭示了资本在不同产业和部门间流动和重组的规律,这一理论对认识我国产业重组问题具有指导意义组的规律,这一理论对认识我国产业重组问题具有指导意义 一、对利润平均化理论的再认识一、对利润平均化理论的再认识 1、、资本流动和重组的内在动力资本的本性是不断追逐高资本流动和重组的内在动力资本的本性是不断追逐高额利润,而各部门利润率的差别为自本的流动和重组提供了现额利润,而各部门利润率的差别为自本的流动和重组提供了现实的可能从一般意义上讲,只有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的企业,实的可能从一般意义上讲,只有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的企业,才会在盈亏约束和竞争压力的迫使下产生强烈的获利动力,近才会在盈亏约束和竞争压力的迫使下产生强烈的获利动力,近而不断的推动资本在不同部门间的流动和重组而不断的推动资本在不同部门间的流动和重组 2、、资本流动和重组的必要条件马克思认为利润率的平均资本流动和重组的必要条件马克思认为利润率的平均化、资本在部门间的流动和重组,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化、资本在部门间的流动和重组,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需要具备一定条件的。

      条件有的产物,是需要具备一定条件的条件有①①有完善的市场体系、有完善的市场体系、健全的市场法规、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等健全的市场法规、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等②②发达的现代信用发达的现代信用制度现代信用制度是资本流动和重组不可缺少的中介现代信用制度是资本流动和重组不可缺少的中介 2024/9/438二、二、对当前我国产业重组的探讨对当前我国产业重组的探讨 产业重组是发展经济、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措产业重组是发展经济、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措施在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我国也启动了产业重组的施在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我国也启动了产业重组的任务由于我国处在经济转轨时期,不具备完善的市场任务由于我国处在经济转轨时期,不具备完善的市场机制、健全的市场体系和市场法规,即不具备马克思所机制、健全的市场体系和市场法规,即不具备马克思所揭示的各种条件,在这种情况下,实施产业重组的首要揭示的各种条件,在这种情况下,实施产业重组的首要任务是培育资源(资本等生产要素)合理流动的必要条任务是培育资源(资本等生产要素)合理流动的必要条件 ①①构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主体,塑造产业构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主体,塑造产业重组的微观动力。

      重组的微观动力目前,大部分国有企业不能自负盈亏,目前,大部分国有企业不能自负盈亏,逐利愿望不强烈,对市场信号反应不灵敏,且决策最终逐利愿望不强烈,对市场信号反应不灵敏,且决策最终由上级主管部门决定,这是资源难以在部门之间合理流由上级主管部门决定,这是资源难以在部门之间合理流动的原因之一改革的重点是政府转换职能,企业动的原因之一改革的重点是政府转换职能,企业转换转换经营机制经营机制 2024/9/439 ② ②改革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培育产业重组的必要条改革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培育产业重组的必要条件马克思认为消除人为的垄断以及限制流动的制度,实马克思认为消除人为的垄断以及限制流动的制度,实现自由竞争,是资源流动和重组的必要条件然而,现阶现自由竞争,是资源流动和重组的必要条件然而,现阶段我国不具备这个基础地方保护主义、条块分割的管理段我国不具备这个基础地方保护主义、条块分割的管理制度、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等等,导致资源和资产(增量制度、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等等,导致资源和资产(增量资产和存量资产)难以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的合理流资产和存量资产)难以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的合理流动。

      改革的重点是健全法规、实现政资分开(组建专门的动改革的重点是健全法规、实现政资分开(组建专门的国有资产所有权机构和国有资产运营组织)等国有资产所有权机构和国有资产运营组织)等 ③ ③发育资本市场,构造产业重组的基础条件发育资本市场,构造产业重组的基础条件我国资我国资本市场的现状远不能满足产业重组的要求,首先,资本市本市场的现状远不能满足产业重组的要求,首先,资本市场容量小、程度低如,直接融资规模仅是银行贷款间接场容量小、程度低如,直接融资规模仅是银行贷款间接融资的融资的10%10%左右(西方是左右(西方是1 1::1 1);其次,市场运行机制不健);其次,市场运行机制不健全如,信息披露不及时、股东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证;全如,信息披露不及时、股东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证;上市公司只重筹资,不重经营机制的转换、国家股和法人上市公司只重筹资,不重经营机制的转换、国家股和法人股不能上市流通,割裂了资本市场的完整性、股市投机过股不能上市流通,割裂了资本市场的完整性、股市投机过度,没有真正的投资者等等,这都影响到资本市场的正常度,没有真正的投资者等等,这都影响到资本市场的正常发展发展 2024/9/440 ④④对市场运行缺乏有效的法律约束和严格的监管。

      对市场运行缺乏有效的法律约束和严格的监管目前,目前,我国市场秩序很混乱,如假广告、假信息、假冒伪劣产品到我国市场秩序很混乱,如假广告、假信息、假冒伪劣产品到处泛滥;价格欺诈、偷漏骗税、走私现象层出不尽;权力寻处泛滥;价格欺诈、偷漏骗税、走私现象层出不尽;权力寻租的腐败现象比比皆是;在资本市场上,有些上市公司根本租的腐败现象比比皆是;在资本市场上,有些上市公司根本没有诚信,它们的手段是:公布假信息和假业绩,包装上市,没有诚信,它们的手段是:公布假信息和假业绩,包装上市,圈股民手中的钱,钱到手后,随意投资和恣意挥霍而有的圈股民手中的钱,钱到手后,随意投资和恣意挥霍而有的上市公司只重筹资,不重经营机制的转化,股东的合法权益上市公司只重筹资,不重经营机制的转化,股东的合法权益也得不到保护此外,股市投机过度,投资性不强、泡沫太也得不到保护此外,股市投机过度,投资性不强、泡沫太大等上述等等现象的存在,都会影响资本的合理自由流动大等上述等等现象的存在,都会影响资本的合理自由流动和产业的重组这说明政府对市场运行缺乏有效的法律约束和产业的重组这说明政府对市场运行缺乏有效的法律约束和严格的监管和严格的监管。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5国开山东开大《土质学与土力学》形成性考核123答案+终结性考核答案.docx 中学综合素质知识点梳理【中学教师资格证】.docx 2025国开山东开大《特许经营概论》形成性考核123答案+终结性考核答案.doc 2025年高考英语全国一卷真题(含答案).docx 2025国开山东《农民专业合作社创建与管理》形成性考核123答案+终结性考核答案.docx 2025国开山东开大《自然现象探秘》形成性考核123答案+终结性考核答案.docx 2025国开山东《消费心理学》形成性考核123答案+终结性考核答案.doc 2025国开山东《小微企业管理》形成性考核123答案+终结性考核答案.doc 2025国开山东开大《资本经营》形成性考核123答案+终结性考试答案.docx 2025国开山东《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形考123答案+终结性考试答案.docx 2025国开《视频策划与制作》形考任务1-4答案.docx 2025国开《亲子关系与亲子沟通》形考任务234答案+期末大作业答案.docx 2025国开电大《煤矿地质》形成性考核123答案.docx 2025国开电大《冶金原理》形考任务1234答案.docx 2025国开《在线学习项目运营与管理》形考任务1234答案.doc 2025国开电大《在线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阶段测验1-4答案.docx 2024 年注册环保工程师《专业基础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docx 环保工程师---2023 年注册环保工程师《专业基础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docx 2025国开《液压与气压传动》形考任务一参考答案.docx 2025年春江苏开放大学教育研究方法060616计分:形成性作业2、3答案.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