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章心理学流派(行为主义).ppt
60页第二章 心理学流派,案例:孩子是如何被宠坏的?,一位母亲沮丧地在咨询室里,诉说着心中的苦恼与不解;儿子怎么会变成了这样!他不听话起来,可以把全家人都气得泪流满面,不知拿他怎么办儿子是整个家庭唯一的第三代,他一出生,就被当作小皇帝、命根子,所有人的爱心全部集于一身,吃最好的,穿最好的,上学进的是收费最高的贵族学校他头脑里只要有任何要求,不管它多么怪诞、多么不合情理,全家人都会想方设法满足结果儿子变得起来越不听话,越来越任性,越来越不讲道理,越来越霸道,越来越胡搅蛮缠,任何一件事情,对别的孩子,也许是天经地义,顺理成章的,但一到儿子这里,便都成了问题.放学回家,一直看电视、玩游戏,不做作业,常常要大人流着泪求他,才勉强去做;不爱吃饭,小时候,经常是奶奶唱个歌,爷爷跳个舞地哄着吃已经上四年级,晚上起来小便,还要爷爷抱着去稍有不顺心,就大哭大叫,或者拿不吃饭作威胁,或者将自己关在卫生间不出来,最后只好全家人求他,只要他安静,只要他吃饭,只要他出来,什么愿望都满足他 为什么孩子会变成这样?请试用斯金钠的强化理论分析?,一、行为主义流派,行为主义(behaviorism) 人物:华生;斯金纳 观点: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反对内省,主张用实验方法。
S-R(Stimulus-Response),,1.踌躇满志的树旗人:华生,1913年发表《一个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宣告行为主义心理学诞生 1915年,华生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华生的四句话,心理学的唯一主题应该是行为,而不是意识 一切行为都不过是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S——R) 心理学的方法应该是客观的而不是内省式的 心理学的目标应该是“预测并控制行为”,而不是对精神现象的基础理解 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并在我自己设定的特殊环境中养育他们,那么我愿意担保,可以随意挑选其中一个婴儿,把他训练成为我所选定的任何一个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小偷,而不管他的才能、嗜好、倾向、能力、天资和他祖先的种族不过,请注意,当我从事这一实验时,我要亲自决定这些孩子的培养方法和环境华生:教育万能论,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学不在深,作弊则灵,斯是教室,惟吾闲情,小说传的快,杂志翻的勤,琢磨下象棋,寻思打扑克,可以打瞌睡、写情书,无书声之乱耳,无复习之苦心,心中曰:“ 混张文凭 ”分析:,恐惧性条件反射的形成,小艾伯特实验(Little Albert),应用,经典条件作用所建立的刺激—反应联结,可以用以解释教育上很多现象。
如学校恐惧症和教室恐惧症原因都是在学校学习失败或惩罚不当引起恐惧后,进而对整个学校情境也产生恐惧所致彼得病症的治疗,玛丽·琼斯, 美国发展心理学家,行为疗法的先驱 症状:被试是一个名叫彼得的小男孩,他特别害怕兔子、白鼠等,甚至皮毛和棉绒也非常害怕 行为主义的治疗方案:首先创造一个能使小彼得与其他三个小孩儿一起玩的环境,并给他食物当他玩得高兴时,琼斯就给他们看一只兔子,她天天坚持这样做 开始时,彼得对兔子仍然害怕,但随着这一过程的进行,他的恐惧开始减弱慢慢地,他能够容忍兔子跟自己越来越靠近,到了第 45 次时,他可以将兔子抱在怀里抚摸,并让它轻轻地咬自己的手指头 这就是传统的行为疗法彼得病症的治疗以其 1924 年的论文《恐惧的实验室研究》而告结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参与美军秘密作战计划,采用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方法训练鸽子,用以控制飞弹与鱼雷1945年任印第安纳大学心理系教授和系主任,1948年返回哈佛大学任心理学教授,直到1974年退休2.新行为主义的代表:斯金纳(B.F.Skinner),20世纪最著名的心理学家,前不久,美国广受欢迎的心理学期刊――《普通心理学评论》(第6卷第2期)刊登了一项最新的调查研究结果,其内容是对20世纪的心理学家的知名度进行评比,结果列出了其中最著名的前99位。
斯金纳排名第一,皮亚杰、弗洛伊德和班都拉紧随其后 在这一次调查评比中,对“心理学家”的界定并不是依据该学者是否曾经获得心理学的或相关的学位,而是根据该学者是否曾对心理学做出过突出贡献 这次排名主要基于六个方面的考虑,三个定量的指标:1、在专业期刊中被引用的频率;2、在普通心理学课本中被引述的频率;3、问卷反馈的结果,该问卷被发送给1725名美国心理学会的会员,请他们列出本世纪最著名的心理学家还有三个定性的指标:1、该学者的姓氏是否曾被用来命名某一心理学术语,比如巴甫洛夫条件反射(Pavlovian conditioning)、斯金纳(Skinner box)等;2、是否是国家科学院院士;3、是否曾被授予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或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斯金纳箱,二种类型的学习,应答性行为:即某种刺激引起的行为,被动地对环境做出作出反应; 操作性行为:即个体操纵其环境的行为,是有机体主动地作用于环境,如步行上学,读书写字,回答问题等 机体的行为分为两种: 应答性行为——刺激型条件反射 操作性行为——操作性条件反射,观点:操作性条件反射,人的行为不仅受环境制约,也受强化作用的影响华生等人只研究了S---R之间的联系,而没有进一步深入考察行为后果反过来会对行为本身产生什么影响。
行为后果实际上可以反过来成为行为的一个刺激,即S—R—S 行为后果对行为本身具有重要影响,它将这种影响称为强化强化理论,塑造行为的过程就是强化的过程,行为之所以发生改变,就是因为强化作用,因此对强化的控制就是对行为的控制. 重要的刺激是跟随反应之后的刺激,而不是反应之前的刺激.,第一,正强化,即某一行为如果带来使行为者感到愉快和满足的东西,如食物、金钱、赞誉、爱等,行为者就会倾向于重复该行为; 第二,负强化,当某种刺激在有机体环境中消失时,反应概率会增加即某一行为如果会消除使行为者感到不快和厌恶的东西,如消除噪声、严寒、酷热、电击、责骂等,行为者也会倾向于重复该行为; 第三,惩罚,即如果某一行为会带来令行为者不快的东西或者会取消令行为者愉快的东西,行为者就会倾向于终止或避免该行为斯通过大量实验,发现控制行为的因素主要有三种:,增加反应概率,著名的强化时间表,连续性强化:每次行为都受到强化 间断性强化:部分行为受到强化 间断性强化 各种强化时间表的作用各不相同一般固定间隔的强化,作用最小;变动比率的强化,作用最大 最佳组合:最初使用连续强化安排,然后是固定间隔强化安排,最后是变动比例强化安排,,,固定间隔(按月工资) 变动间隔(不定期奖励) 固定比率(计件工资) 变动比率(彩票、赌博等),,间隔强化 (时间) 比例强化 (次),,,,,操作性条件反射,斯金纳与大白鼠:强化对反应的选择. 强化时程表 行为的结果决定下一次的行为 它的原理应用于学校,军队,监狱,工厂,政府以及整个社会.,评价及后期发展,被称为“没有心理的心理学” 将人的心理等同于动物的心理,“比白鼠大一点的东西”. 将人看成是一个消极地受刺激与强化操纵控制的被动者;,行为主义的生命力,它对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突破,可以说行为主义是心理学史上最彻底的实验取向,它使心理学无可辩驳地成为一门实验科学; 从行为之前的刺激与行为之后的强化来控制人的行为,具有明确的操作性; 在当今仍然大有用武之地,现在普遍用于戒烟、戒酒、戒毒的厌恶疗法,用于心理治疗的系统脱敏法都以行为主义为基础。
后期发展,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S—O—R,替代性强化,班杜拉:攻击性观察学习的实验,实验1:儿童观看成人三种攻击性行为的电影后,精确再现攻击性行为的情况程序一:让儿童观看成人电影,影片中成人的行为具有很高的侵犯性,对充气娃娃拳打脚踢,还朝充气娃娃扔东西 程序二:这部电影有三种不同的结局,每组儿童观看的是其中一个结局的影片版本第一组,那些成人因为他们的侵犯性行为得到奖励;第二组,成人被惩罚;第三组(控制组),影片没有成人受奖励还是惩罚的结局 程序三:看完电影后,让儿童和BOBO这个充气娃娃玩班杜拉:攻击性观察学习的实验,研究结果,那些看到成人的侵犯行为受到奖励的儿童,比控制组的儿童对充气娃娃表现出更多的侵犯行为; 而那些看到成人的侵犯行为受到惩罚的儿童,比控制组的儿童有更少的侵犯行为 也就是说,儿童的行为是通过观察而习得的,尽管他们自己并没有主动参与实验2:但这是否意味着,看到榜样受到奖励的儿童比看到榜样受惩罚的儿童习得更多的攻击性行为呢?,班杜拉在这两组儿童看完电影回到游戏室时,以提供糖果作为奖励,要求儿童尽可能地回想起榜样的行为,并付诸行动结果表明,这两组儿童在模仿攻击性行为方面没有任何差异,即都能同样精确地显示出榜样的即攻击性行为的顺序。
这说明,榜样行为所得到的不同结果,只是影响到儿童模仿的表现,而对学习几乎没有什么影响因为在榜样受到惩罚的条件下,儿童同样也习得了这种行为反应,只不过没有同样地表现出来罢了实验3:后来的研究还表明,儿童即使没有看到侵犯行为受奖励也会去模仿它,也就是说,作为角色榜样的行为起了作用在一个研究中,研究者让儿童分别观察不同成人的表现,这些成人或者挨着充气娃娃安静地坐着,或者攻击充气娃娃对这两类成人都不给予任何奖励或惩罚结果发现,看到成人攻击充气娃娃的儿童比起那些没有看到侵犯性行为的儿童,后来的行为更富于侵犯性根据这些实验结果,,班得出: 个体的行为是在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后果的基础上获得的 学习是一种既符合信息加工理论,也符合强化理论的过程表 什么是社会学习的好榜样?,,观察学习的理论告诉我们,榜样在形成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上的重要作用社会学习的最终目标是教会学生自我调节,使之具有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其实就是维果茨基所说的内化 它指的是儿童通过观察事件的发生,或者观察更具备专门技术的人操作一项任务,然后将他们看到的变成自身的一部分内化就是社会学习的含义它教学生吸收他们所看到的——不仅包括学业上的知识,而且包括各种各样的期望行为——然后将它们变成自己的。
你的学生不会永远从你的或者其他成人的视角看问题他们必须学会如何从自己的视角看问题,而且是越早越好社会学习能够帮助他们做到这一点咨询的技术——行为疗法,系统脱敏法、厌恶疗法 冲击疗法、行为逆造法 消退疗法、示范疗法 代币奖励法、自我管理法 生物反馈疗法、思维阻断法等,系统脱敏法(systematic desensitization therapy),基本思想:教给个体某种放松技术,然后从最轻的相关焦虑事件开始,并逐级递增,向个体呈现他所感到威协的客体同时指导个体放松,从而使个体不再对客体感到恐惧,直至最后使个体完全“脱敏”由于这种技术包括了脱敏程序的连续积累,所以称系统脱敏法三个步骤:,学会放松 建立焦虑事件层级 实施脱敏,多用于治疗各种恐怖症、焦虑症、强迫症及其他某些不良行为每次脱敏的时间不能过长,一般为30分钟左右每次脱敏的事件也不能过多,最多不超过4个治疗中,不能操之过急,一定要确认一个事件已经不再产生紧张才能进行下一事件的脱敏同时,为巩固疗效,还需来访者做一些家庭作业放松训练,丹田呼吸放松法、腹式呼吸放松法、想像放松法、深呼吸放松法和肌肉放松法等 肌肉放松法,也叫循序渐进紧张放松法。
训练方法:,(1)环境要求房间要求安静整洁,陈设简单,光线柔和,周围没有躁音和干扰; (2)声音要求治疗者在训练时,说话声音要低沉、轻柔、安详和愉快,吐字要清楚,发音要准确; (3)准备工作让来访者靠坐在沙发上,尽量坐得舒服,轻轻地闭上眼睛; (4)实施步骤:来访者坐定后,治疗者告诉来访者:,你的脚趾、脚、小腿、大腿、臀部、腰部、胸部、你的双手、双臂、脖子、下巴、你的眼睛,最后,你的额头,全部处于放松状态腹式呼吸,建立焦虑事件层级,放松后,咨询师与来访者共同设计焦虑事件层级表先确定出零的事件(分值为0)和最为焦虑的事件(分值为100)考试焦虑事件层级表,实施脱敏,在实施时,先从最轻一级的焦虑事件开始,然后由弱到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