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高中数学知识易错点梳理.docx
4页Day5-高中数学知识易错点梳理五、立体几何19、 有关平行垂直的证明主要利用线面关系的转化:线//线 线//面 面//面,线⊥线 线 ⊥ 面 面 ⊥ 面 , 垂 直 常 用 向 量 来 证 20、 作出二面角的平面角主要方法是什么?(定义法、三垂线法)三垂线法:一定平面,二作垂线,三作斜线,射影可见.21、 二面角的求法主要有:解直角三角形、余弦定理、射影面积法、法向量22、 求点到面的距离的常规方法是什么?(直接法、等体积变换法、法向量法)23、 你记住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了吗?25、 你还记得简单多面体的欧拉公式吗?(V+F-E=2,其中 V 为顶点数,E 是棱数,F 为面数),棱的两种算法,你还记得吗?(①多面体每面为 n 边形,则 E= nF ;②多面体2每个顶点出发有 m 条棱,则 E= mV )2六、解析几何26、 设直线方程时,一般可设直线的斜率为 k,你是否注意到直线垂直于 x 轴时,斜率k 不存在的情况?(例如:一条直线经过点 - 3,- 3 ,且被圆 x 2 + y 2 = 25 截得的弦 2 长为 8,求此弦所在直线的方程。
该题就要注意,不要漏掉 x+3=0 这一解.)27、 定比分点的坐标公式是什么?(起点,中点,分点以及l值可要搞清) 线段的定比分点坐标公式 设 P(x,y) ,P1(x1,y1) ,P2(x2,y2) ,且 P1 P = lPP2 ,则x = x1 + lx2 1 + l y + ly y = 1 2 1 + l中点坐标公式x = x1 + x2 2 y + y y = 1 2 2若 A(x1 , y1 ),B(x2 , y2 ),C(x3 , y3 ) , 则 △ ABC 的 重 心 G 的 坐 标 是 x1 + x2 + x3 y1 + y2 + y3 , 3 3 28、 在利用定比分点解题时,你注意到l -1了吗?29、 在解析几何中,研究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时,有可能这两条直线重合,而在立体几 何中一般提到的两条直线可以理解为它们不重合.30、 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点斜式、斜截式、两点式、截矩式、一般式.以及各种形式 的局限性.(如点斜式不适用于斜率不存在的直线)31、 对不重合的两条直线l1 : A1 x + B1 y + C1 = 0 , l2 : A2 x + B2 y + C2 = 0 ,有l // l A1 B2 = A2 B1 ;l ^l A A+ B B= 0 .1 2 A C A C1 2 1 2 1 2 1 2 2 132、 直线在坐标轴上的截矩可正,可负,也可为 0.33、 直线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相等,直线方程可以理解为 x + y = 1,但不要忘记当a ba=0 时,直线 y=kx 在两条坐标轴上的截距都是 0,也是截距相等.34、 两 直 线Ax + By + C1 = 0 和Ax + By + C2 = 0的 距 离 公 式d=——————————35、 直线的方向向量还记得吗?直线的方向向量与直线的斜率有何关系?当直线 L 的方向向量为 m =(x0,y0)时,直线斜率 k=———————;当直线斜率为 k 时,直线的 方 向 向 量 m =————— 36、 到角公式及夹角公式———————,何时用?37、 处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有两种方法:(1)点到直线的距离;(2)直线方程与圆的方程联立,判别式. 一般来说,前者更简捷.38、 处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可用两圆的圆心距与半径之间的关系.39、 在圆中,注意利用半径、半弦长、及弦心距组成的直角三角形并且要更多联想到圆的几何性质.40、 在利用圆锥曲线统一定义解题时,你是否注意到定义中的定比的分子分母的顺序? 两个定义常常结伴而用,有时对我们解题有很大的帮助,有关过焦点弦问题用第二定义可能更为方便。
焦半径公式: 椭圆: |PF1|=———— ; |PF2|=———— ; 双曲线:|PF1|=———— ; |PF2|=———— ( 其 中 F1 为 左 焦 点 F2 为 右 焦 点 ); 抛 物 线 :p|PF|=|x0|+ )241、 在用圆锥曲线与直线联立求解时,消元后得到的方程中要注意:二次项的系数是否为零?判别式D 0 的限制.(求交点,弦长,中点,斜率,对称,存在性问题都在 D > 0下进行).42、 椭圆中,a,b,c 的关系为————;离心率 e=————;准线方程为————;焦点到相应准线距离为———— 双曲线中,a,b,c 的关系为————;离心率 e=————;准线方程为————;焦点到相应准线距离为————43、 通径是抛物线的所有焦点弦中最短的弦.44、 你知道吗?解析几何中解题关键就是把题目中的几何条件代数化,特别是一些很不起眼的条件,有时起着关键的作用:如:点在曲线上、相交、共线、以某线段为直径的圆经过某点、夹角、垂直、平行、中点、角平分线、中点弦问题等圆和椭圆参数方程不要忘,有时在解决问题时很方便。
数形结合是解决解几问题的重要思想方法,要记得画图分析哟!45、 你注意到了吗?求轨迹与求轨迹方程有区别的求轨迹方程可别忘了寻求范围呀!46、 在解决有关线性规划应用问题时,有以下几个步骤:先找约束条件,作出可行域, 明确目标函数,其中关键就是要搞清目标函数的几何意义,找可行域时要注意把直线方程中的 y 的系数变为正值如:求 2<5a-2b<4,-3<3a+b<3 求 a+b 的取值范围,但也可以不用线性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