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辛弃疾《水调歌头·送郑厚卿赴衡州》赏析.docx
3页辛弃疾《水调歌头·送郑厚卿赴衡州》赏析 水调歌头·送郑厚卿赴衡州 宋代:辛弃疾 寒食不小住,千骑拥春衫衡阳石鼓城下,记我旧停骖襟以潇湘桂岭,带以洞庭青草,紫盖屹西南文字起《*》《雅》,刀剑化耕蚕 看使君,于此事,定非凡奋髯抵几堂上,尊俎自高谈莫信君门万里,但使民歌《五袴》,归诏凤凰衔君去我谁饮,明月影成三 译文 你寒食节也未能小住,匆忙地就要赶赴衡州曾记得在石鼓山畔,衡阳城下停过车马衡阳以潇湘之水、香花岭为襟,以洞庭、青草湖为带,地势险要而风景非常佳丽希望着你到任后注意教化,关怀农事放下刀剑,从事农耕蚕桑 厚卿你力量不群政事才能出众肯定要整顿吏治,严厉坚决而沉着不迫休说君门遥不行及,但能政绩卓着,即可奉诏归朝你既然走了我同谁饮酒呢,只怕是像李白一般同明月、影子成三人吧 解释 水调歌头:词牌名,又名“元会曲”“凯歌”“台城游”“水调歌”,双调九十五字,上阕九句四平韵、下阕十句四平韵 郑厚卿:郑如峦,字厚卿,曾任衡州太守。
寒食:即寒食节,清明的前一天 石鼓:即石鼓山,在衡州城东 停骖(cān):停车,骖,驾车的马 潇湘:潇水和湘水 桂岭:即香花岭,在湖南临武县北 洞庭青草:湖名 紫盖:衡山中的一座山峰 *雅:《离*》与《诗经》中的《大雅》、《小雅》 刀剑化耕蚕:辛弃疾谓友人到任会重农桑 使君:州府长官的别称,此谓郑厚卿 奋髯抵几:用此典谓友人将大刀阔斧整顿吏治 尊俎(zǔ):酒杯与盛肉的器具,这里代指宴席 民歌五栲(kǎo):稼轩用典谓郑厚卿到任会取得政绩,得到百姓拥护 归诏:谓郑厚卿有政绩,皇帝会下诏召回朝廷 赏析 上片记述友人赴任未上路,迎君已有待寒食不小住”一句点明离别时令,“千骑拥春衫”是写友人赴任的前驱仪仗接着“衡阳石鼓城下”一句,写诗人安抚湖南时,曾按视其地,所以说“记我旧停骖”襟以潇湘桂岭,带以洞庭青草,紫盖屹西南”,潇湘、桂岭、洞庭、青草、紫盖五个地名直接串起句子,且由于地名的相关性而在词中并不显得突兀虽然诗人未必有意要实行这种结体方式处理作品,但客观上为即席写作减省许多的时间。
文字起《*》《雅》,刀剑化耕蚕”两句是写社会人文环境,那里有着优秀的文化传统,百姓们务农蚕耕,安居乐业,所以盼望友人体察民情,解除民间疾苦 下片诗人鼓舞郑厚卿凭借才华富民强国,以立功勋看使君,于此事,定非凡奋髯抵几堂上,尊俎自高谈五句是对郑厚卿的赞扬和鼓舞,说其有着卓尔不群的才能和刚毅豪放的性格,定会干出一番事业莫信君门万里,但使民歌《五袴》,归诏凤凰衔三句劝勉郑厚卿在衡州取得业绩,使百姓富足了,朝廷会予以拔擢,并委以重任结尾两句笔锋一转,抒发离别的忧怨,朋友走后再饮酒时,就只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了,渲染了一种孤独感,表现了与朋友情意的深厚、真挚 此词为送别之作一起点题,留人不住,匆忙而去结拍惜别,无人共饮,唯有邀月中间叠层铺叙,或描画山川形胜,或颂扬非凡才能,或预祝凤诏早降诗人盼望友人效法古之良吏,进展文化,关怀农桑,严于吏治,兴利除弊,做一个万民称颂的好官这说明词人胸怀深广,不独爱国,而且忧民,两者兼而有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