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崇明县新民中学2018年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
25页上海崇明县新民中学2018年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宋文骢:追梦云霄间 三月春光里,一位老人却没能赶上他“孩子”的18岁生日 3月22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歼﹣10飞机总设计师、中航工业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首席专家宋文骢走完了他86年的人生旅程,错过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日子﹣﹣3月23日,歼﹣10飞机首次试飞成功的日子 最早与飞机的结缘,并不是美好的记忆1930年3月,宋文骢出生在云南他的童年是在防空警报和硝烟战火中度过的,他印象最深的就是日本飞机对昆明没完没了的轰炸 “防空警报,警报什么呢?﹣﹣中国飞机跑了,日本飞机来了我们没有抵抗力啊!”宋文骢扼腕,一个国家如果落后,那挨打起来是没完的 “我们一定要有很好的飞机梦想如同种子般在他心底萌芽 少年伤痛,心怀救国壮志中年发奋,澎湃强国雄心1949年,19岁的宋文骢成为一名侦察员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宋文骢成为一名空军机械师回国后第二年,他考入了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开始了他的飞机设计生涯 在祖国的航空工业体系里,宋文骢不断成长,儿时的梦想也越来越近1980年,宋文骢任歼﹣7C飞机总设计师,领导了第二代战斗机从设计到定型装备部队全过程,填补了我国轻型全天候战斗机装备的空白,使我国跨入自主研制第二代战斗机的国际行列。
1986年,时年56岁的宋文骢被任命为歼﹣10飞机总设计师,肩负起了我国自主研发新一代先进战斗机的历史重 任歼﹣10飞机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当前唯一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第三代战斗机,技术跨度大、难度高,其战技要求集中体现了西方先进国家着手开发的2000年左右装备第三代先进战斗机的特点 20世纪8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在航空领域研发了一大批高新技术,而那时,我国的航空工业可以说才刚刚起步,甚至在某些领域还是空白 “技术、人才和实验条件等方面,和第三代先进飞机的要求相距甚远在漫长的研制过程中,宋文骢领导广大设计技术人员,一步一个脚印,默默地向目标迈进,先后攻克了先进气动布局、数字式电传飞控系统、高度综合化航电武器系统、CAD/CAE/CAM等关键技术 一埋头就是12年 1998年3月23日,歼﹣10飞机终于做好了所有首次试飞的准备当时已经68岁的宋文骢知道,国外第三代飞机无一例外都发生过坠机事故,这如同一个魔咒,笼罩在团队每一个人的心头 “这种飞机没有不摔的,所以他当时压力很大歼﹣10战斗机副总设计师戴川回忆,“宋老的方法就是反反复复、反反复复把工作做到位。
一项项试验顺利通过,飞机终于平稳着陆成功了,有人欢呼,有人落泪歼﹣10战斗8 机设计师杨伟说:“在那之前从未见过老头流泪,但是在那一刻他哽咽了他毕生的精力,最终化作了一种战斗力 那一天,宋文骢执意把自己的生日改成了3月23日﹣﹣歼﹣10成功首飞的日子我想的不是说一架飞机首飞就完了,我考虑的是我们的飞机出来后它在什么层次上,最终一定要使我们的飞机进入世界的先进行列 生日成为又一个起点经过数千次的定型试飞,歼﹣10战斗机于2006年正式列装空军航空兵部队 “青骥奋蹄向云端,老马信步小众山那一年,宋文骢76岁,离他受命为歼﹣10总设计师之时,已经过去了20年 在他的影响和培育下,以歼﹣10双座飞机和枭龙飞机总设计师杨伟为代表的一代又一代航空新人,一大批站在航空科技前沿、全面掌握了航空高新技术的飞机设计师,航电专家,飞控专家和机械、软件开发等优秀人才,已经成长为各个领域的骨干和栋梁 宋文骢的梦还在继续摘自《光明日报》,2016年03月24日陈恒)(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宋文骢因为从小就酷爱飞机,所以“我们一定要有很好的飞机”的梦想如同种子般在他心底生根、萌芽、壮大。
B.宋文骢被任命为歼﹣10飞机总设计师时,我国的航空工业才刚刚起步,而西方发达国家在此领域已颇有成就C.在技术、人才和实验条件等方面欠佳的情况下,宋文骢独自埋头苦干12载,先后攻克了先进气动布局等关键技术D.国外第三代飞机无一例外都发生过坠机事故,所以,即使宋文骢做好了所有首次试飞的准备工作,歼﹣10战斗机最终也没能逃脱这个魔咒E.文章采用了倒叙的手法,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对中国工程院院士宋文骢逝世的哀痛及惋惜,以及对宋老那种一直追梦精神的敬佩2)宋文骢是如何一步步地完成他飞机设计师梦想的?请结合文本概括3)宋文骢对中国的航天航空做了哪些贡献?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4)作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宋文骢一直追梦云霄间,关于“梦想”,你怎么看?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参考答案:(1)BE(2)①少年遭空袭的经历让他立志要建造一架很好的飞机.②1949年,19岁成为一名侦察员.③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成为一名空军机械师④从抗美援朝战场上回来的第二年,他考入了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3)①领导了第二代战斗机从设计到定型装备部队全过程,填补了我国轻型全天候战斗机装备的空白,使我国跨入自主研制第二代战斗机的国际行列.②攻克了先进气动布局、数字式电传飞控系统、高度综合化航电武器系统、CAD/CAE/CAM等关键技术.③歼﹣10成功首飞.(4)解答本题需要学生把握“梦想”潜在的含义以及关于“梦想”实践的意义.(1)此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道题综合性比较强,既涉及到了对传主精神品质的理解,也涉及到了对文章主旨的探究.解答这类体的方法是:①解读标题,确定文体,找出传主,联系现实思考传主的人生及经历;②快速通读全篇,抓住中心句关键句理清全文结构;③认真品读重要段落,把握传主精神品质,概括作者观点态度评价;④细致咀嚼重要语句,总结文章手法技巧;⑥将选项与原文对照,一一排除得出答案.A、由原文“最早与飞机的结缘,并不是美好的记忆.”可知,宋文骢并不是从小就爱飞机的.C、“独自”错,原文“宋文骢领导广大设计技术人员”D、“歼﹣10战斗机最终也没能逃脱这个魔咒”错,歼﹣10战斗机首次试飞成功了.故选BE.(2)此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信息筛选的题目,是实用类文本阅读必考的题目,有局部信息筛选和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段落,综合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部分或全文.答题时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对对应的段落进行划分,提取关键词语.综合信息筛选注意对局部或全文内容的概括,重点注意各段的段首和短尾的句子.答题是注意提取文中的关键词语分析作答.此题在分析时要重点把握宋文骢在飞机设计路上所遇到的种种困难,并分析其重要特点.(3)此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信息筛选的题目,是实用类文本阅读必考的题目,有局部信息筛选和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段落,综合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部分或全文.答题时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对对应的段落进行划分,提取关键词语.综合信息筛选注意对局部或全文内容的概括,重点注意各段的段首和短尾的句子.答题是注意提取文中的关键词语分析作答.解答本题“宋文骢对中国的航天航空做了哪些贡献”,需要结合原文主要内容,重点把握宋文骢领导第二代战斗机的设计理念、功课先进系统的组装等方面的内容.(4)此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探究的题目一般有两个方向,一是向内挖掘,一是向外延伸,向内挖掘的题目主要是概括传主的某些品质或者分析传主成功的原因,实际原因的主观方面也就是传主的品质.探究传主的品质有时给出品质,让考生在文中找具体的事例,有时需要先概括出品质,然后再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还有的是结合文章的标题或具体的语句进行探究,但基本的答题指向是一致的.这样的题目答题时首先概括出传主的品质,然后列举文章中的具体事件说明,不要脱离文本随意作答.向外延伸主要是针对文本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对自己的启示,答题时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生活中的事例进行论证,论证要围绕自己的观点进行,做到中心突出、简单明了.解答时要把握宋文骢先生关于对“梦想”的解读,重点把握梦想的深刻含义.2. 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
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底蕴袁济喜①中国传统美学的生生不息,是因为其中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蕴,它以人为中心,将人与自然,人与审美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因此,研究传统美学,就不能不研究它与人文的内在关系 ②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底蕴,首先体现在对于人生解放和人生意义的不懈追寻中审美活动作为人的个体生命意义的体认,在特定年代往往获得直接的表现汉魏以,中国社会陷入空前的动乱分裂之中,在各种哲学思潮展开对于天道人事重新思考的同时,审美活动也成为人们重铸精神人格的创造活动,以人为本的文化观念融入美学思想之中当时虽然佛教活动开始兴盛,然而在现实人生痛苦的解脱、精神人格重构方面,审美活动显然更具有人文意蕴,更能契合人生需要 ③中国传统美学人文底蕴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是能够代替宗教意义上的人文关怀,独立承载民族文化心理的安顿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存和奋斗中,形成了乐观向上的人生观,“生生之谓易”“乐天知命而不忧”,便是这种心理的表征钱钟书先生曾在《诗可以怨》一文中指出,六朝人认为审美具有止痛安神的作用长歌可以当哭,远望可以当归”,是中国传统美学看待人生与审美关系时的基本价值观念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渗透着中华民族对自然和人生的体验,这种体验融情感与认知于一体,它不同于宗教而又有宗教那样的超越意识,具备丰厚的审美蕴涵。
中国古代美学主张将人的价值建构在人与自然的统一之上,这种统一又以审美体验为中介这就决定了中国文化不需要宗教也可以解决精神寄托问题,使人生获得审美超越 ④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底蕴,还表现在它的自我教育意识人文思想不仅表现为人格的自我完善上,同时表现在运用这种成果对社会进行教育,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文化素质方面审美活动不仅是个体的经验,更主要的是一种社会性的文化创造与普及活动,是个体与群体、自由与功利的有机融合中国传统的“人文”是指用人类的文明成果教化人民,由自然形态的人走向文明形态的人先秦时儒家强调“六艺之教”,道家重视“行不言之教”(老子语),后如《淮南子》与嵇康的《声无哀乐论》则兼融儒道,将自然之教与人为之教调和起,用以陶冶人的情操,提升人生品位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底蕴,通过这种教育思想与具体实施,体现出特有的对人的关怀⑤从中国传统美学的发展看,美学人物首先是充满人文忧患意识的思想家,他们往往站在时代的前列与人生的尖峰上考察审美现象,回应文化建设中出现的严峻问题,建构自己的美学理论比如春秋以,随着宗法制度向封建制度的嬗变,儒道法墨诸家围绕对礼乐文明的评价,以及由此而的天道人性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鸣,对真善美问题作了不同的回答。
儒家的中和为美与道家乘物游心的价值观念,既是伦理价值的判断,也是审美价值的尺度人文意识与美学理论的高度统一,是中国古代美学的重要传统⑥中国传统美学由于具备深厚的人文底蕴,因而是中华民族精神世界与文化心理的突出表现它在形态上具有黑格尔在《美学》中所提出的暂时性与永恒性两方面的因素所谓暂时性是指它的历史具体性,这些特定时代的观念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改变;而一些永恒的人文底蕴,比如追求人生的审美化,人与自然的统一等等,这些精神性的东西不但不会消逝,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生生不息,融入到民族文化与精神世界之中 (有删节)6.下列关于“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底蕴”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