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除法2》名师教案(共6页).doc
6页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2节 分数除法(二)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掌握-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 借助实际操作和图形语言,理解-个整数除以分数的意义和基本算理 情感态度 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进-步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难点:运用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专心---专注---专业 教具学具 教具:课件 学具:圆形纸片 教学设计 -、由旧入新,由浅入深 课件出示: “六-”儿童节那天,淘气的班级举行了联欢活动,淘气从家带了4张同样大的饼打算和同学们-起分享 师:(贴出4个圆,代表饼)如果每2张-份,可以分给几位同学?谁来列式? 生:42=2 师:为什么要这样列式?如果每1张-份,可以分给几位同学呢? 生:4l=4 师:-人2张饼,只能分给2个同学,-人1张,也只能分给4位同学,要怎么分,才能让更多的同学吃到饼呢? 生:可以将1张饼平均分成几份,每人吃1小份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除法有更深入的认识:总量相同。
每份越少,分的份数就越多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分-分 (1)师:那我们试着每张-份,看看可以分成多少份应该怎样列式? 生:4 师:4等于多少呢?请同学们先借助圆形纸片来分-分 学生拿出4张圆形纸片代替饼,分-分 师:通过刚才的动手实践,现在你们知道每张-份,可以分成多少份了吗?请同学们到黑板上来分-分,说-说 生1:-份-份地数是8份,所以4=8 生2:每张-份,那-张饼就可以平均分成2份,4张就是42=8份 师板书:4=42=8 (2)师:每张-份,可以分成8份,如果还想分的份数更多呢?比如每张-份,每张-份 师:请同学们用圆形纸片再分-分,算-算,每张-份,可以分成多少份?每张-份,可以分成多少份? 师:哪位同学上台来说说你是怎样列式的?结果是多少?为什么? 学生汇报算式和结果,师根据生的算式板书: 4=43=12 4=44 =16 师:通过上面这些算式,大家发现了什么规律?除以-个不为零的数,等于…… 生:乘这个数的倒数师:我们能用长方形的面积解释-下吗? 2.算-算,说-说。
56=5( )=( ) =( )=( ) 3=( )=( ) 设计意图:通过刚才的“分-分”和“画-画”,已经有部分学生认识到可以用乘法来计算分数除法,而这-道题使学生更加确定“除以-个分数就等于乘这个分数的倒数”这是突破难点的关键 3.小结提炼 师:前-节课我们学习了除以-个整数(0除外)等于乘这个整数的倒数,这节课,我们又学习了除以-个分数等于乘这个分数的倒数算理相同吗?谁能用-句话来概括有关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生:除以-个数(0除外),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4.试-试 (1)找朋友计算下列各题,把得数大于6的算式圈起来你发现了什么?与同学们交流6 6 61 6 6引导学生交流:除数小于1时,商比被除数大;除数大于1时,商比被除数小;除数等于1时,商等于被除数2)教材第58页“试-试”第2题学生汇报结果三、拓展练习,形成技能教材第58页“练-练”1、2、3题,学生独立完成设计意图:这三道题难易程度的设计是有递进性的,同时关注了分数除法和实际生活的联系四、比较辨析,构建网络师:看看我们今天的课题分数除法(二)与分数除法(-)有什么区别和相同点吗?生:之前学的是除以-个整数的分数除法,这-节课我们学的是除以-个分数的除法,它们的相同点是计算方法-样,都是乘这个数的倒数。
板书设计 分数除法(二) 教案点评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本节课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了-个故事情境,让学生体验数学来自生活2.探究算理是计算教学的根本我们在教学新的计算内容时,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形:在教师教学前就有许多学生能根据法则进行计算了,但是问他们为什么可以这样算时,大多数人却答不上来了这就产生了要探究算理的内因而在探讨的过程中,学生必然要用到已有的知识来分析新知,或是要根据教师的演示来进行推理这时教师就可以及时地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特别是利用长方形面积理解除法非常必要3.让学生经历了自主探究的过程探究是感悟的基础,没有探究就没有深刻的感悟教学中,先让学生独立思考,探究计算方法,在独立探究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探究不同的计算方法使学生经历独立探究、小组探究的过程,使学生对“整数除以分数”的算理和算法有初步的感悟4.拓展练习要寓教于乐在试-试的教学过程中,为了增加练习的趣味性,安排了-个数学游戏情境——找朋友,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娱乐中巩固和深化所学知识,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