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学语文名著导读设计研究》调查总结与分析.doc
5页《中学语文名著导读设计研究》调查总结与分析《中学语名著导读设计研究》调查总结与分析题负责人:贺利萍 (陕西省高陵县第一中学)小序:我们的学校属于小县城的最高学府,通过口头调查得知,一些学生的阅读经历几乎是空白,家庭很困难,学校又没有开设过阅读程,他们能够阅读的就只有各种教材及教辅资料;家境好一些的买几本杂志看看已经不错;当然,双职工家庭的孩子情况较好一些,可以阅读三四部名著,其余同学因为学校、老师没有要求,阅读完的很少只有 3 名学生读完初中推荐的 14 本名著调查 3 名学生得知,无不和家长有关,一位学生说“我妈妈是学校图书管理员,她让我读的”,另一位学生说 “我爸是搞秘工作的,他说读完名著有好处”,还有一位说 “我妈是一位语老师,她逼我读的”名著在学校就没有地位了吗?看看我们的调查一、 调查题目设计的背景2014 年,桂花飘香的季节,选定了《中学语名著导读设计研究》这个题,我们拟定的研究目标是力争在“名著导读” 教学设计 “如何导?导什么?”、 “为什么教?怎样教?教到什么程度?”的模式、思路、方法等方面尝试进行研究,最终让学生在兴趣激励下,能够自主完成名著阅读,接触人类精神高端,享受高峰体验,为其将的发展,打下化品位上的积淀;同时让我们自己在教育教学中有些许的提升。
但是, “名著导读 ”在实际教学中存在误区误区一:一线教师在心理上并没有把“名著导读 ”和“阅读鉴赏”“ 表达交流”“ 梳理探究”3 个部分同等看待,时全部让给了其他 3 个部分的内容误区二:“名著导读”往往被忽视,教师们听任学生盲目阅读不加指导;或导不得法,以讲代读,错把外自读当作讲读;或不切实际,贪多求广,费时较多而招致抱怨更有甚者,将“名著导读” 混同于必修本的学习,注重知识的积累和语言能力的训练这使语新教材的“名著导读” 旨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思考能力与欣赏能力的初衷大打折扣二、 调查题目设计的意图因为研究目标和高中实际教学的误区,我们设计了 9 道题目调查,其中 8 到选择题,1 到简答题,是为了了解初中阶段学生名著阅读情况、老师指导情况及初中名著程开设情况,以明确高中阶段如何指导学生阅读的问题三、 调查结果汇总与分析本次调查在高一火箭班进行,学生自高陵县及其周边三原县、临潼区、阎良区、泾阳县 13 个乡镇的 1 个中学发出 9 份调查表,收回 9 份调查表,男生 37 人,女生 22 人下面是汇总情况的汇总与分析《新程标准》要求初中学生阅读的中外名著共有 14 本。
全班 9 人中,阅读 3 部以下的 1 人,阅读 3-6 部的 19 人,阅读 6-9 部的 14人,阅读 9 部以上的 11 人其中因为“不爱读” 未读完的 24 人,因为“老师未要求或未检查” 而未读完的 7 人,因为 “作业太多没有时间”读的 2 人,14 本全部阅读完的只有 3 人初中阶段开设过名著阅读程有 3 个学校,其余学校都没有开设过名著阅读程,只是语老师在堂说说让大家下去看看,部分学校的老师都没有说过让学校外阅读的话初中阶段,9 个学生中,在自驱力作用下自主安排有名著阅读计划的 22 人,没有阅读计划的 38 人在语老师外力督促下,利用假期阅读名著的有 43 人,没有的就有 16 人分析:以上情况说明绝大部分学生不爱阅读名著;教师对名著阅读也没有作任何的指导;学校更没有开设“名著导读” 程,这就是我们的名著遭遇的困境!!9 人中,高中阶段准备“通读” 名著的 39 人,将要“精读”名著的 17人,只有 12 人想要“随便翻翻 ”名著即可 9 人中, “名著导读”上, “需要”老师指导的只有 8 人,提出“ 可以指导”有 26 人,根本“不需要”老师指导的竟然有 24 人。
9 人中,在“名著导读” 堂上,准备“摘抄好词佳句”的有 22 人,将要 “写读后感”12 人,有 24 人将“圈点写批注” ,还有 20 人竟然计划“只读不动笔 ”对学校开设“名著导读 ”的建议,同学们共写出了 160 条,合并同类项后,共分 9 类摘引:A 开辟固定时间,一周至少 4 小时,不能占用太多时间,不能耽误教学B 开设阅读程,强制阅读,计入学分,调整作业结构,留出阅读时间固定老师指导阅读,安静气氛,阅览室开放D 成立读书会,阅读交流,讨论,辩论,探究,提炼作素材,定期写读后感E 定期检查, 考试检测阅读情况,奖励阅读优秀者,名著作奖品F 班级开设读书角G 开设“学生名著讲堂”H 让学生选择感兴趣的书阅读I 不能强制阅读,老师不要干预,不能布置作业其中,前 4 条是绝大部分同学的建议,后两条只是极少部分同学的提议分析:高中的绝大部分学生对名著有极大的渴求,需要通读、精读,大部分学生需要老师有一定的指导,而且绝大部分学生要作批注、摘抄、写作但是,还是有一些学生面对名著,不要开,不要指导,因为害怕侵占学习时间,究其根本,决定命运的高考并未考查到名著四、 抽丝剥茧,形成研究话题《中学语名著导读设计研究》这个题研究的主体是高中阶段“名著导读”的“设计研究”。
着重在“名著导读”“如何导?导什么?”, “名著导读” “为什么教?怎样教?教到什么程度?” 的设计上做一些探讨研究,侧重方法、途径、策略等的研究自己拟从以下角度选定切入点加以研究:“以测促读” , “以讲促读”, “以写促读”, “以谈促读”,“以奖促读” , “以探促读”, “以趣促读” , “以读带读” 等等敬请老师作具体指导!201 年月 30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