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制冷与空调方向)培养方案.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第***
  • 文档编号:30645875
  • 上传时间:2018-01-3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35.50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制冷与空调方向)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电工、机械、制冷及低温工程等方面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具备制冷及低温工程、空调工程设计、工程技术管理、制冷空调设备研究开发等方面能力,适应国家制冷行业的人才需求和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二、基本培养规格1. 综合素质基本要求:(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理想,有事业心和责任感;努力学习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初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人生观2)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理论基础知识3)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文化修养、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 (4)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及较好的人文、艺术、道德和社会科学基础知识,能正确应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2. 专业基本要求(1)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2)掌握电工技术、电子技术、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制冷原理与设备、制冷压缩机、空气调节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

      (3)具有制冷装置、制冷系统、空调工程的工艺设计、设备选用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4)具有制冷与空调工程方面工艺设计、施工组织、运行技术管理方面的实践技能5)了解制冷及低温工程学科、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前沿及发展趋势,并了解相关专业领域的其他知识三、专业特点和服务面向以制冷及低温工程为主线,兼顾传统的空调工程,使学生能够同时在制冷及低温工程和空调工程方面从事设计、研究与管理等相关工作本专业毕业生可在制冷空调领域的设备生产、销售及工程等企业、事业、船舶制造企业、设计院所等单位,从事设计、研究、工程技术管理、制冷空调设备研究开发与营销等相关工作四、学制与学位基本学制:4 年,弹性学习年限为 3-6 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五、主干学科制冷及低温工程、热能工程、工程热物理六、主要课程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流体力学泵与风机、制冷原理与设备、空气调节、制冷压缩机、制冷与空调自动化七、毕业规定学生毕业最低应取得 197 学分其中必修课 117.5 学分,选修课 31.5 学分,集中实践环节 33 学分,课外教学 15 学分八、指导性教学计划进程表学时分配 开课学期与课堂教学周数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16 18 15 18 16 12 14 0修读要求课程类别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考核方式 理论 实验 上机 课外周 周 周 周 周 周 周 周01003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5 40 C 40 8 4001002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1.5 24 C 24 8 24010011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4.0 64 S 64 32 6401004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2.5 40 S 40 8 40100011 大学外语Ⅰ 4.0 60 S 60 60  100012 大学外语Ⅱ 4.0 68 S 68 68  100013 大学外语Ⅲ 4.0 68 S 68 68100014 大学外语Ⅳ 4.0 60 S 60 60140011 高等数学 AⅠ 5.5 88 S 88 16 88140012 高等数学 AⅡ 5.5 88 S 88 88  140071 线性代数 A 2.0 32 S 32 32  140051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A 3.0 48 S 48 48  150011 大学物理 AⅠ 3.5 56 S 56 56  150012 大学物理 AⅡ 3.5 56 S 56 56  150081 物理实验 AⅠ 1.0 24 C 24 24  150082 物理实验 AⅡ 1.0 24 C 24 24  240011 大学计算机基础 2.5 40 S 32 8 8 40  240021 计算机技术基础 A 4.5 72 S 40 32 8 72  080011 体育Ⅰ 1.0 30 S 30 30080012 体育Ⅱ 1.0 30 S 30 30080013 体育Ⅲ 1.0 30 S 30 30080014 体育Ⅳ 1.0 30 S 30 30  公共基础课小计 62.5 1072 984 48 40 88 258 362 274 178 360011 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Ⅰ 2.5 40 S 40 40  360012 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Ⅱ 2.0 32 C 22 10 32  220071 工程力学 4.0 64 S 58 6 64  290041 工程材料 2.5 40 C 34 6 40  330351 机械制造基础 3.0 48 C 40 8 48  330321 机械设计基础 C 3.5 56 C 56 56  230991 电工技术 4.0 64 S 48 16 64  330741 电子技术 4.5 72 S 54 18 72  300351 工程热力学 A 4.0 64 S 60 4 64  300041 传热学 A 3.0 48 S 44 4 48  301501 流体力学泵与风机 4.0 64 S 58 6 64  361081 计算机辅助设计 2.0 32 C 16 16 32  230491 热工测量 2.5 42 C 32 10 42  学科基础课小计 41.5 666 562 78 26 40 32 32 216 256 48 42300921 制冷原理与设备 4.5 72 S 68 4 72300521 空气调节 4.0 64 S 60 4 64301131 制冷压缩机* 2.5 40 S 38 2 40330861 制冷与空调自动化 2.5 40 S 40 40必修课专业课小计 13.5 216 206 10 176 40 学时分配 开课学期与课堂教学周数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16 18 15 18 16 12 14 0修读要求课程类别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考核方式 理论 实验 上机 课外周 周 周 周 周 周 周 周A 方向:制冷与空调300931 制冷装置设计 2.0 32 S 32 32400151 食品冷藏工艺学 B 2.0 32 C 32 32340461 土建概论 2.0 32 C 32 32小计 6.0 96 96 32 64B 方向:船舶制冷与空调300931 制冷装置设计 2.0 32 S 32 32300241 船舶原理与结构 2.0 32 C 32 32300121 船舶辅机 2.0 32 C 32 32专业方向课小计 6.0 96 96 32 64102911 制冷与空调专业英语 3.0 48 C 48 48600161 工程预决算 2.0 32 C 32 32400391 制冷与空调科技讲座 2.0 32 C 32 32300711 热泵技术 2.0 32 C 32 32330141 船机维修技术 3.0 48 C 40 8 48250221 建筑环境学 3.0 48 C 48 48340211 建筑给排水 2.0 32 C 32 32380411 流体输配管网 3.0 48 C 44 4 48  400041 冷藏运输 2.0 32 C 32 32  330111 船舶电气设备与系统 C 2.0 32 C 32 32  340411 食品工厂设计 1.5 24 C 24 24    专业任选课至少应选修学分及学时 11.5 184    080021 军事理论 1.0 16    081201 健康教育 2.0 32    人文社科类    艺术体育类    经济管理类    综合科技类每类至少选修一门    选修课公共选修课至少应选修学分及学时 14.0 224    课内应修学分、学时与平均周学时 149.0 2458 1080 48 40 88 19 24 23 24 22 30 18 注:课程名称后加“*”号者,为双语教学课程;考核方式 “S”为考试,“C”为考查。

      九、集中实践环节教学进程表实践教学类型 开课学期与教学周数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学 学 学 学 学 学 学 学修读要求课程类别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周数考核方式设计(论文) 教学实习 生产实习 专业实习期 期 期 期 期 期 期 期080031 军训 2.0 2 C 2 2870351 金工实习 A 3.0 3 C 3 3860241 制冷空调认识实习 2.0 2 C 2 2870701 压缩机拆装实习 2.0 2 C 2 2851081 计算机 CAD 绘图实训 2.0 2 C 2 2850301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2.0 2 C 2 2850761 制冷工艺课程设计 2.0 2 C 2 2850451 空调课程设计 2.0 2 C 2 2950321 制冷与空调毕业实习 1.0 1 C 1 1960241 制冷与空调毕业设计(论文) 15.0 15 C 15 15必修课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小计 33.0 33 21 4 5 3 2 3 2 6 4 16 十、学分学时统计表项 目 学 分 学 时 占课内教学 学分比例%公共基础课 62.5 1072 41.9%学科基础课 41.5 666 27.9%专业课 13.5 216 9.1%必修课小 计 117.5 1954 78.9%专业方向课 6.0 96 4.0%专业任选课 11.5 184 7.7%公共选修课 14.0 224 9.4%课内教学选修课小 计 31.5 504 21.1%小 计 149.0 2458 100%集中实践教学环节 33.0    课外教学 15.0    合 计 197.0    院长(主任): 教务处长: 主管校长:。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