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地理各种线大全.docx
10页高中地理各种线大全 (一)穿越多个重要地理事物的经纬线 30°N: 地球最顶峰──珠穆朗玛峰、 最低最咸──死海、 最咸的海──红海、 最大沙漠──撒哈拉沙漠、 最深的大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 大江大河入海口──长江、尼罗河、密西西比河、阿拉伯河(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 闻名景观──黄山、庐山、长江三峡、钱塘潮、神农架;上海、四川盆地;远古文明──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文明遗址:金字塔、玛雅遗址,巴比伦空中花园,三星堆;石油储量最多地区──中东地区等 40°N:欧洲南部三大半岛:伊比利亚、亚平宁、巴尔干半岛;地中海;土耳其海峡;里海;卡拉库姆水道、阿姆河;帕米尔高原、塔里木盆地,罗布泊;长城东西端:嘉峪关、山海关;玉门油田;纽约、北京等 北回归线:撒哈拉沙漠;红海;大河入海口:印度河、恒河;广州、汕头;台湾;夏威夷;墨西哥高原;古巴等 赤道:刚果盆地、维多利亚湖、乞力马扎罗山、马来群岛、新加坡、亚马孙平原、亚马孙河入海口等。
南回归线:南非高原、马达加斯加岛、维多利亚沙漠、大分水岭、大堡礁、秘鲁寒流、伊泰普水电站、圣保罗、里约热内卢等 北极圈:冰岛(过其北部海疆)、斯堪的纳维亚半岛、鄂毕河(入海口)、叶尼塞河、勒拿河、白令海峡、格陵兰岛等 南极圈:南磁极(140°E),南极半岛,乔治王岛上的长城站在南极圈以外 30°E:东欧平原、多瑙河入海口、黑海、土耳其海峡(伊斯坦布尔)、尼罗河入海口(亚历山大港)、坦噶尼喀湖、赞比西河中游 90°E:阿尔泰山中段、天山东端、吐鲁番盆地(艾丁湖-150米)、罗布泊、阿尔金山中段、唐古拉山中段、冈底斯山东端、拉萨(羊八井)、恒河三角洲、达卡 120°E:呼伦湖、贝尔湖、山海关、渤海、黄河入海口、长江入海口、杭州、杭州湾钱塘潮、高雄(北京、上海、珀斯、青岛、福州略远一些) 120°W:大熊湖、落基山中段、内华达山、圣弗朗西斯科、洛杉矶 70°W:拉布拉多高原、圣劳伦斯河入海口、西印度群岛中部、加勒比海、亚马孙平原西部、圣地亚哥、麦哲伦海峡、火地岛、德雷克海峡、南极半岛 (二)重要地理事物界限性的经纬线 0°经线(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和法国) 180°经线(白令海峡和新西兰) 20°W和160°E(东、西半球界限) (三)确定重要地理事物范围的经纬线 1.我国四至点 53°N,4°N;73°E,135°E 2.东经度 0°到30°E欧洲地中海; 30°E──60°E中东波斯湾; 73°E──135°E中国; 70°E──90°E印度; 120°E北京;135°E日本; 120°E──150°E澳大利亚; 3.西经度 50°W──70°W南美巴西; 70°W──120°W北美美国 二、地理界限 1.我国人口分布的地理界限 大体以黑龙江的黑河市和云南省腾冲市划一条直线为界,该线东南部人口多,该线西北部人口少。
2.地势阶梯界限 (1)第一级阶梯和其次级阶梯的界限:西起昆仑山脉,经祁连山脉向东南到横断山脉东缘 (2)其次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界限:由东北向西南依次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3.地形区界限 (1)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界限:大兴安岭 (2)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界限:太行山脉 (3)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界限:巫山 (4)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界限:横断山脉 (5)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界限:天山山脉 (6)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界限:昆仑山脉 (7)黄土高原和汉水谷地界限:秦岭 (8)河西走廊和柴达木盆地界限:祁连山脉 (9)四川盆地和汉水谷地界限:大巴山脉 (10)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界限:古长城 (l1)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平原界限:淮河 4.气候界限 (1)l月0℃等温线(也是亚热带与暖温带及高原气候区分界限):大体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淮河一线 (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潮湿区和半潮湿区界限):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淮河一线。
(3)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潮湿区和半干旱区界限):从大兴安岭西坡经过张家口、兰州、拉萨四周,到喜马拉雅山脉东部 (4)2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区与干旱区界限):大致通过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到冈底斯山一线 5.河流界限 (1)外流区和内流区的界限:北段大体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端)一线,南段比拟接近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2)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分水岭:巴颜喀拉山脉-秦岭 (3)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南岭 (4)澜沧江与怒江的分水岭:怒山 (5)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诸河流域的分水岭:武夷山 6.三大自然区界限 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界限: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青藏高寒区与东部季风区的界限:3000米等高线 青藏高寒区的北部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界限:大体从昆仑山向东经过阿尔金山、祁连山一线 7.自然地区界限 A.东部季风区内部自然地区界限 ①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界限(华北暖温带潮湿地区与华中亚热带潮湿地区):秦岭一淮河(1月0℃等温线,日平均气温10℃积温4500℃等值线)。
②东北温带潮湿、半潮湿地区与华北暖温带潮湿、半潮湿地区界限:日平均气温10℃的活动积温3200℃等值钱 ③华中亚热带潮湿地区与华南热带潮湿地区界限:日平均气温10℃积温7500℃等值线 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自然地区界限 内蒙古温带草原地区与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的界限:贺兰山一线,相当于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8.牧区与农耕区的界限:大体接近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9.水田区与早作区的界限:秦岭-淮河 10.行政区界限 (1)南疆与北疆的界限(流淌沙丘与固定、半固定沙丘界限):天山 (2)湖北省与重庆市的界限:巫山 (3)福建省与江西省的界限:武夷山 (4)广东省与湖南省的界限:南岭 (5)西藏自治区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界限:昆仑山脉 (6)甘肃省与青海省的界限:祁连山脉 (7)四川省与陕西省的界限:大巴山脉 11.综合地理界限 (1)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限,这条线的南北景观有很大的差异 ①黄土高原的南界 ②大致是1月0℃等温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③亚热带与暖温带的界限 ④潮湿区与半潮湿区的界限 ⑤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界限 ⑥河流有无结冰期的界限 ⑦农业水田与旱地、两年三熟与一年两熟制、水稻和小麦杂粮的界限 ⑧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界限 (2)大兴安岭也是我国一条重要地理分界限,其东西两侧的景观也有较大差异。
①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②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限 ③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限 ④牧区与农耕区通过的地方的界限 ⑤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的界限 ⑥我国地势其次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界限通过的地方 ⑦森林景观与草原景观界限通过的地方 三、等值线 等值线包括等高线、等温线、等压线(等压面)、等盐度线、等年太阳辐射量线、等降水量线、等震线等,是教学和高考中的难点,是高考考察的重点内容,这局部学问比拟简单出题 1.等高线图的判读与应用 (1)推断等高距:等高距是指二条相邻等高线的垂直相对高差在同一幅等高线图中,等高距打算了等高线条数的多少,并且可以依据等高距估算二地的相对高差 (2)依据等高线的分布特征,推断根本地形单元:山地、盆地、山脊(分水线)、山谷(集水线)、峡谷、鞍部、悬崖、海湾等 (3)地形剖面图的绘制及应用 (4)等高线地形图的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①选建水库坝址:一般选在峡谷处,且考虑水库库址应选在河谷、山谷地区“口袋形”凹地处; ②农业区划:依据等高线反映出来的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坡度陡缓、水源条件等,因地制宜进展农业生产区划。
一般平原多为耕作业,山坡草地多进展畜牧业,山地多进展林业; ③工厂厂址选择:除交通、资源、技术等因素外,往往也要考虑地形、地质状况; ④建海滨浴场、码头:浴场多项选择择在海滨缓坡沙岸,码头选在深水港湾; ⑤建疗养院:一般选在城郊山地向阳坡,清静,空气新奇,森林掩盖率高的地方; ⑥铁路、大路选线:一般尽量选在缓坡,避开悬崖、滑坡,通往山顶的大路,往往需建盘山路等 2.等压线图的判读与应用 (1)依据等压线分布特征,判读高压中心、低压中心,高压脊、低压槽、鞍部等气压场名称 (2)不同地点的风向及风速的比拟推断 (3)不同地点天气状况分析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 3.等温线图的判读与应用 (1)依据等温线的数值递变规律推断南北半球 (2)依据等温线的疏密推断温差大小及分析缘由 (3)依据等温线走向特点分析影响因素: ①若等温线与纬线大致平行,说明该地主要受纬度因素的影响; ②若等温线与海岸线平行,说明该地受海洋影响显着; ③如若等温线与等高线平行,则说明该地气温受地形影响 (4)依据等温线弯曲分布状况来推断下垫面状况(海陆差异、地势起伏、洋流分布等)。
(5)找出某区域不同季节气温极值及分析缘由等 4.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与应用 (1)依据等降水量线的疏密推断降水量的地区差异 (2)依据等温线走向特点分析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 (3)找出降水量的极值区域及分析缘由 (4)依据降水量的多少分析干湿状况及对自然、人文环境的影响等 此外、等太阳辐射总量线、等盐度线、等PH值线、等震线等特别的等值线图的判读也应引起适当的留意,如太阳高度、大气状况、地面状况等对太阳辐射的影响分析;沿海河流、洋流对等盐度曲线分布的影响分析;酸雨严峻地区推断及成因分析;等震线图中各地破坏程度的分析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