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中语文二轮诗歌鉴赏专项试卷 30首【含答案】.docx

17页
  • 卖家[上传人]:精品****大师
  • 文档编号:336873373
  • 上传时间:2022-09-2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7.84KB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高中语文二轮诗歌鉴赏专项试卷 __________1.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小题 长安晚秋  赵嘏                          齐安①早秋  赵嘏云物凄凉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流年堪惜又堪惊,砧杵风来满郡城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高鸟过时秋色动,征帆落处暮云平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思家正叹江南景,听角仍含塞北情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此日沾襟念歧路,不知何处是前程注)①齐安:唐郡名,故城在今湖北黄冈西北此诗作于赴长安科考过齐安时,作者早年曾数去塞北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诗首联总写长安全景,“凄凉”二字,定下了情感基调;后诗首联中写“堪惜”“堪惊”陡起高峰,直抒胸臆,接写秋风乍起,照应标题“早秋”B.前诗颔联景物描写颇具匠心——寥落残星、南飞雁阵、高楼笛声,韵味清远;后诗颔联描写候鸟高飞、暮云四合、行船落帆,境界开阔C.前诗颈联以“静”赋菊,以“愁”状莲,都是移情于物,拟物作人;后诗颈联转写情感,看眼前所见之景令人感叹,听号角之声又让人想起塞北。

      D.前诗的描写场景恢弘细腻,体现了天色随时间推移由明而暗的变化;后诗既回忆了过去的经历,又描写了眼前见闻,虚实结合,情感丰富2)简要分析两首诗尾联所用的手法及表达的情感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题桃树①杜甫小径升堂旧不斜,五株桃树亦从遮高秋总馈贫人食,来岁还舒满眼花帘户每宜通乳燕,儿童莫信②打慈鸦寡妻群盗非今日,天下车书正一家③注释】此诗作于杜甫自阆州归成都草堂时安史之乱中,诗人流落四川,作此诗时,安史之乱初平,蜀乱已平②信:任意③车书一家:谓天下一统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描写五株桃树长大了遮挡昔日直通草堂正方的小径,暗含“树犹如此,人何以堪”的伤感B.颔联正面写桃树在秋天向人们奉献果实,春天盛开满树桃花,呼应上句“亦从遮”(放任桃树生长)C.颈联写卷起门帘让乳燕通行,叮嘱儿童勿任意打雌鸦,对仗工稳,“每宜”“莫信”等词,语浅情真D.诗人因桃树面念及贫人,因贫人面兼及鸦燕,因鸦燕而顺及寡妻群盗,相连而下,以小见大,寓意深远2)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回答 3.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完成小题 声声慢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1)对下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乍暖还寒时候”中的“乍”,相当于“忽然”“突然”B.“最难将息”中“将息”的意思是“保养身体”C.“满地黄花堆积”中的“黄花”,是指“春天黄色的花”D.“这次第”中“次第”的意思是“情形”“光景”(2)下列对词语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冷冷清清”,写出了环境的凄冷和处境的孤独B.“如今有谁堪摘”,表明没有谁敢来采摘花朵C.“独自怎生得黑”,表明词人希望早点天黑D.“怎一个愁字了得”,说明用一“愁”字可概括词人的心情3)下列对词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连用七个叠词,奠定了全词的情感基调B.见到旧时相识的大雁,让作者的心情由悲转喜C.满地黄花和梧桐细雨,渲染了悲戚的氛围D.全词描写了一个内心充满怨情的妇人形象4.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寓驿舍①陆游闲坊古驿掩朱扉,又憩空堂绽客衣。

      九万里中鲲自化,一千年外鹤仍归②绕庭数竹饶新笋,解带量松长旧围惟有壁间诗句在,暗尘残墨两依依注释】①驿舍;作者题下自注云“予三至成都皆馆于是”②晋代陶潜《搜神后记》卷一:“丁令威,本辽东人,学道于灵虚山后化鹤归辽,集城门华表柱时有少年,举弓欲射之,鹤乃飞,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垒垒’”(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用“闲坊”“古驿”“空堂”,对“驿舍”进行描写,营造了一种荒凉幽寂的气氛B.颔联用鲲化鹏和丁令威化鹤的故事,指出自己重来旧地,亦表明诗人不与世俗同流的归隐之志C.颈联中“数竹”“量松”指出了岁月如流,时光飞逝,间接抒发了“木犹如此,人何以堪”的感慨D.尾联回应首句,写壁间题诗旧迹,以“暗尘残墨”回应“闲坊古驿”,使得全诗感情沉郁而强烈2)本诗不含“情”字,却感情强烈作者是如何做到的?请简要分析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念奴娇·中秋①苏轼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桂魄②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

      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鵬翼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注释】①这是元丰五年(1082)中秋,苏轼在黄州时写的词②桂魄:月亮的别称古人称月体为魄,又传月中有桂树,故称月亮为“桂魄”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的起笔境界高远,写出作者置身高楼眺望万里无云的中秋夜月的情景B.“桂魄飞来”三句,用拟人手法写出清冷之境,烘托出词人孤寂的情怀C.下阕前三句化用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诗句,增添了想象色彩D.作者对超凡清空的境界的热烈追求,正是为了排遣个人现实失意的苦闷2)这首词中“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与《水调歌头》中“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表达情感的角度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江城子·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苏轼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注]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注)湘灵:传说中的湘水之神(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三句写雨后初晴的明丽景色,将弹筝人置于湖光山色中,使人物与景色相映成趣,音乐与山水相得益彰。

      B.“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两句既实写水面荷花,又是以出水芙蓉比喻弹筝的美人,收到了双关的艺术效果C.词中白鹭增添了画面的动感,以白鹭似乎有意倾慕来烘托弹筝人的美丽,同时喻指两位听者欣赏乐曲的情形D.下片“遣谁听”从听者的角度写出乐曲的哀伤;“烟敛云收”写出了湘水之神听曲的反应,表现了演奏的效果2)最后三句“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颇受称道,请赏析其精妙之处 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赠阙下裴舍人[唐]钱起二月黄莺飞上林,春城紫禁晓阴阴长乐钟声花外尽,龙池①柳色雨中深阳和②不散穷途恨,霄汉长怀捧日心献赋十年犹未遇,羞将白发对华簪③注)①龙池:唐玄宗登位前王邸中的一个小湖,后王邸改为兴庆宫,玄宗常在此听政,日常起居也多在此②阳和:指二月仲春,与开头二月相应③华簪:古人戴帽,为使帽子固定,便用簪子连帽穿结于发髻上有装饰的簪,就是华簪,是达官贵人的冠饰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两联描写皇宫苑囿殿阁春天的景色,色彩秾丽,气氛活跃,令人神往B.“穷途恨”,点出诗人的处境,尾联“十年犹未遇”进一步补足这一内容C.“长怀捧日心”,是说诗人长久怀抱炽热之心,表达对光明前程无限向往。

      D.献赋,借用司马相如向汉武帝献赋而被进用的典故,此指参加科举2)这首诗诗人是如何表达自己投赠求援之意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陈后宫李商隐茂苑①城如画,阊门②瓦欲流还依水光殿,更起月华楼侵夜鸾开镜,迎冬雉献裘③从臣皆半醉,天子正无愁④注)①茂苑,南朝都城建康(今南京市)的宫苑②阊门,神话传说中的天门③雉裘,即雉头襄,以雉鸡头上羽毛制成的裘④无愁:北齐后主高纬曾作《无愁曲》自弹自唱,被称为“无愁天子”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总写陈宫的华丽,“流”以动写静,显示出殿宇的富丽堂皇B.颔联写局部景物,靠着水光殿又建月华楼,意义承上更递进一步C.诗人用从大到小、自外而内、由建筑到生活的顺序描绘陈宫实景D.本诗用铺陈手法,呈现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而不明言,含蓄委婉2)本诗尾联历来为人称道,请赏析其妙处 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使青夷军入居庸三首①(其三)高适登顿②驱征骑,栖迟愧宝刀远行今若此,微禄果徒劳绝坂水连下,群峰云共高自堪成白首,何事一青袍?[注]①此诗歌是四十七岁的高适送兵往“青夷军”,归途入居庸关时所作。

      他曾到边塞寻求避身之路,但未成功青夷军,唐驻军名称②登顿:上上下下,翻山越岭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颔联写诗人此次远行徒劳无功,未得到预期的建功立业的机会,内心极度失望B.颈联描写边塞独特的景象,水从极陡的山坡上流下,山峰皆直入云霄,险峻而迷蒙C.诗歌第七句,“自堪”实为“哪堪自己”,表现出诗人对老之将至的无尽感慨D.诗歌第八句,“青袍”代指低级官吏,“何事”流露出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2)请简析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夜游宫 记梦寄师伯浑[注]陆游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注)宋孝宗乾道九年(1173)冬,陆游怀着强烈的失落感,离开南郑前线,永远告别了战斗生活,到后方成都去就任闲职,却一直对前线的戎马生活念念不忘;收复中原、立功报国的信念,也始终坚守不移此词约作于此后这一时期的成都记梦:记录梦境;师伯浑,陆游的朋友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铁骑无声望似水”句,望过去,盔甲齐全的骑兵就像一条默默无声的河流,形象地描绘了梦境中军队阵容的整肃与声势的浩大。

      B.词的上片写梦境,下片写梦醒后的情境和感想,衔接自然,结构紧凑表现了壮心不已,渴望为国献身之情C.“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一个“想”字,可见是推测的言辞,正好照应了“梦游处、不知何地”这句话,渴望收复故土之情凝聚其中D.作者通过“漏声断”“月斜”等意象,写出了环境的冷清凄凉,以哀景反衬乐情2)词中“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与陆游《书愤》中“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相比较,两处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 1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王适徐州赴举苏辙送别江南春雨淫,北方谁是子知音性如白玉烧犹冷,文似朱弦叩愈深万里同舟宽老病,一杯分袂发悲吟。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初高中杜绝校园霸凌(欺凌)主题班会:不作揉纸团的人.pptx 川教版七年级上册生命生态安全教学课件:第12课 生命的诞生.pptx 川教版七年级上册生命生态安全教学课件:第1课 奇妙的生命世界.pptx 川教版七年级上册生命生态安全教学课件:第2课 珍爱生命.pptx 川教版七年级上册生命生态安全教学课件:第8课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pptx 多元性、歧视和骚扰集体谈判协议.docx 2024新版2025秋人教版音乐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2课 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教案教学设计.docx 川教版七年级上册生命生态安全教学课件:第4课 适应学校新生活.pptx 在公司班子成员2025年度“一岗双责”集体谈话会上的讲话.docx 天然气站安全管理制度汇总.doc 川教版七年级上册生命生态安全教学课件: 第11课 多彩的青春.pptx 川教版七年级上册生命生态安全教学课件:第14课 青春期交往.pptx 建筑工程在建项目每周安全检查记录表.doc “厂中厂”租赁企业安全风险评估报告.docx 川教版七年级上册生命生态安全教学课件:第10课 走进青春期.pptx 川教版七年级上册生命生态安全教学课件:第7课 提高学习效率的秘诀.pptx 学校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及教学设计评价标准.docx 2025-2026学年度九年级数学上册一元二次方程提优卷100题【含答案】.docx 辽宁省2026年高职单招语文复习资料.doc 初中生物模拟真题及答案.doc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