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贝多芬《第四钢琴协奏曲》.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kms****20
  • 文档编号:41005236
  • 上传时间:2018-05-2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6.50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贝多芬贝多芬《《第四钢琴协奏曲第四钢琴协奏曲》》贝多芬《第四钢琴协奏曲》路德维希.凡.贝多芬,伟大的德国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世界艺术史上的伟大作曲家之一其创作集中体现了他那巨人般的性格,反映了他所在时代的进步思想,他的革命英雄主义形象可以用“通过苦难--走向欢乐;通过斗争--获得胜利“来加以概括他的作品既宏伟又极朴实鲜明,他的音乐内容丰富,同时又易于为听众理解和接受如果想挑选出贝多芬众多经典代表中的精华就要首推《第四钢琴协奏曲》 欧洲最重要的古典音乐出版物,英国古典音乐杂志《Classical CD Magzine》评出的对西方音乐史影响最大 50 部作品中,贝多芬的《第四钢琴协奏曲》排名第 6这首《第四钢琴协奏曲》反映出贝多芬的创作正从他所继承的音乐语汇转化为具有强烈个人色彩和巨大能量的音乐语言但他发展音乐的曲式结构却始终如一地沿袭着“莫扎特式“框架例如在第一乐章中,在奏乐器出现之前,作曲家极力抑制第二主题组的呈示,这正是 1779 年之后,莫扎特协奏曲的惯常构思手法第二乐章,音乐在一种深邃而略带伤感的氛围中娓娓道出,让人很容易联想到奥尔菲斯美国音乐学家欧文·詹德曾提出一个颇具说服力的论点:在协奏曲酝酿初期,音乐往往与那些经常上演于维也纳街头巷尾的神话故事相匹配。

      除乐曲高潮,贝多芬一般在从弱(P)到强(f)的音乐段落标示出琴槌的敲击由二弦到三弦;而在由强(f)到弱(P)的音乐段落则会标示音槌的敲击由二弦变为一弦在今天的钢琴上演奏与贝多芬要求相一致的音乐--正像今天的唱片录制--是一项异常严格的工作经过一个长长的华彩乐段,当音乐停留在那个带有某种神秘色彩的“#F“上(b 小调属音),乐队迸发出一个重复曲调,在此之上是一个富有成效的转位属七和弦,其“解决“将音乐引向结束,但独奏家的表演并未就此止住,他需在终止之前作一番自由婉转的“独白“有时,这个终止片断的反复可达五次之多贝多芬音乐最实质的特征在于某个乐思的最终解决常常折射出它从开始朝气蓬勃的向上到最后充满幻想的迷茫这正如一个欣喜若狂的极乐表象,只有回归到理智的冷静状态中,才可能得到最终的解脱末乐章音乐从一个“错误“和弦--C 大调主三和弦上展开这恰是一记妙语!它在贝多芬另外一首作品--《拉苏莫夫斯基四重奏》(OP·59 之 2 ,e 小调)中也有体现借用这个“错误“和弦,作曲家得以顺畅转调,从而使音乐在整个乐章间展开,并最终循环回归主题一个最初呈示的、深具潜力的乐思,在乐队全奏与演奏家独奏的轮回中,爆发出内在潜藏的弦力,给人以极大的精神享受。

      第二主题,贝多芬最大程度地发挥了那个时期钢琴的持续踏板,使有限的音乐素材与整个乐队织体产生共鸣,将外在的热烈与内在的热情恰到好处地融为一体莫扎特第 41 交响曲“朱庇特“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是贝多芬的老师,他所著作的小提琴演奏课程,不仅在奥地利和德国,而且在欧洲其他国家都享有盛名莫扎特 3 岁就显出了非凡的音乐天赋,6 岁就掌握了古钢琴的弹奏技术,7 岁就演奏小提琴,同年出版了最初的四首小提琴和钢琴奏鸣曲1788 年 6 月到 8 月,莫扎特令人难以置信地在短短两个月时间里写成了他最后三部,也是最伟大的三部交响曲:《降 E 大调第 39》 、《g 小调第 40》和《C 大调第 41“朱庇特“》 尽管从音乐创作看来,莫扎特是世界上最幸福、最成功的人,而实际上,当时的他早已穷困潦倒 《第 40 交响曲》是莫扎特最优秀的器乐作品--“朱庇特“是希腊神话中的创造之神,这个标题是后人对这首作品的尊称,同时也是最能反映出他绝望无告的苦境的曲目;但是“朱庇特“的狂飙所反映出来的要比他的经济苦恼深刻得多;“朱庇特“的光辉和力量更是能让人错以为某个富商朋友帮他付清了所有的欠帐第一乐章:活泼的快板。

      开端几小节就确立了全曲的两个基本意境乐队的一个雄壮的音型同单纯由弦乐演奏的宁静沉思的短句相交替呈示部主题丰富无比,结束是一个轻盈的舞蹈短句第二乐章:如歌的行板慢乐章以一个几乎是传统的旋律开始不久,一股典型莫扎特式的压抑不安的暗流开始在美丽可爱的表面下翻滚加弱音器的小提琴创造出特别亲切的气氛第三乐章:小步舞曲:小快板这首小步舞曲令人联想起第一乐章的嬉笑式的沉静三声中部木管吹奏的滑稽短句很像是海顿的第四乐章:很快的快板:末乐章开始主题是莫扎特最喜欢的主题之一几小节过后,他把主题相继交给五个弦乐组,犹如赋格曲或赋格段的开始但是,末乐章很快就摆脱了赋格风格而进行丰富的交响式展开,并以白热化的高潮结束了全曲西贝柳斯:戏剧配乐《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简.西贝柳斯(Jean Sibelius)是芬兰最著名的作曲家、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毕业于赫尔辛基音乐学院,著有多部凝聚着强烈的爱国主义和浓厚的民族特色的作品,并由此获得了世界的公认其创作的《芬兰颂》被誉为芬兰民族音乐之魂从 1950 年起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就开始举办一年一度的国际性音乐节--“西贝柳斯音乐周“,以此纪念这位杰出的民族音乐家《佩利亚斯和梅丽桑德》是西贝柳斯代表作中的最得意之作。

      欧洲最重要的古典音乐出版物,英国古典音乐杂志《Classical CD Magzine》评出的对西方音乐史影响最大 50 部作品中,简.西贝柳斯的《佩利亚斯和梅丽桑德》排名第 8《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是比利时诗人莫里斯·梅特林克于 1890 年代创作的一部话剧剧情大意是:国王阿凯尔的长孙高罗打猎时迷了路,在密林深处的泉边巧遇一位美丽而神秘的少女梅丽桑德,而且深深地爱上了她六个月后,高罗寄回家书,恳请国王允许他与梅丽桑德结合,不然则漂洋远去,永不回返国王无奈,令其小孙--高罗同母异父的兄弟佩利亚斯在塔顶点亮灯火,以示应允;高罗终偕梅丽桑德而归梅丽桑德入宫后终日郁闷不乐,却与佩利亚斯亲密日甚,心心相印,以一种奇特的方式相爱着与此同时,嫉火却吞噬着高罗的心,时时探察着这对年青人的隐情,甚至强迫其年幼的儿子伊纽尔(与前妻所生)替他探察终于,当佩利亚斯决定离家远去的前夜与梅丽桑德在花园的泉边叙情话别时,隐藏在暗中的高罗跃出,拔剑将佩利亚斯刺死,梅丽桑德亦被利剑所伤,惊骇中生下一女,最后在高罗的乞恕与逼问中死去梅特林克的这部话剧由于完美地捕捉了他那个时代的“世纪末情绪“,因而不仅在话剧舞台上大放异彩,更激起了当时众多作曲家的创作灵感。

      西贝柳斯的《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首演于 1905 年,这部作品不仅能在音乐会上独立上演,还能在这部话剧的各场景间演奏西贝柳斯精确而敏锐地刻画了戏剧中的不同情绪第一幕的前奏曲“城堡门口“便充满了坟墓的气氛第二段则是对佩利亚斯的性格描写,紧接着是一段仅 22 小节的描写湖水的音乐第二幕的前奏曲“花园里的魔泉“描绘了喷泉的潺潺流动和慢慢的干涸据说,过去盲人喝了这种泉水能够复明;现在,梅丽桑德却把她的订婚戒指扔进了泉水接下来是一段民间风格的音乐“瞎子三姐妹“,这其实是梅丽桑德所唱的一首歌田园曲“唤起了乡村的氛围,“纺车旁的梅丽桑德“给人的感觉就不那么轻松了,西贝柳斯用中提琴描绘了旋转的纺车第四幕前的间奏曲把我们带入了很久以前的童话时代:古老的加沃特舞曲和传统的法国轮舞驱散了城堡庄严的氛围--最后,一首葬礼进行曲宣告了“梅丽桑德之死“。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