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刑事员警组织.pdf
66页Interpol Disaster Victim Identification (DVI) Guide New Edition 國際刑事員警組織國際刑事員警組織 災害遇難者身份鑒定指南災害遇難者身份鑒定指南 新修訂版新修訂版 ( (翻譯本翻譯本) ) 灾害遇难者身份鉴定指南灾害遇难者身份鉴定指南( (新版新版) ) 1 目錄目錄 頁數頁數 第一章第一章 概述概述 2 2 第二章第二章 災害管理災害管理 4 4 第三章第三章 證據恢愎和收集證據恢愎和收集 1212 第四章第四章 鑒定方法鑒定方法 1616 第五章第五章 生前記錄的搜集生前記錄的搜集 2020 第六章第六章 死後證據的收集死後證據的收集 3232 第七章第七章 結案和鑒定結案和鑒定 4444 第八章第八章 照顧和援助照顧和援助 5050 第九章第九章 物資和物資來源(一般)物資和物資來源(一般) 5252 第十章第十章 法律標準法律標準 5454 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特別行動特別行動 I I 5555 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特別行動特別行動 II II 5959 附錄-附錄- 行動所需的物資和設備行動所需的物資和設備 6161 其他資料其他資料 6363 灾害遇难者身份鉴定指南灾害遇难者身份鉴定指南( (新版新版) ) 2 第一章第一章 概述概述 1.11.1 前言前言 第一個國際刑事員警組織災害遇難者身份鑒定指南 (Interpol Disaster Victim Identification DVI Guide) 於 1984 年出版,幷於 1997 年修改。
當前版本已考慮到 各國災害遇難者身份鑒定小組 (Disaster Victim Identification DVI Teams) 在各種行 動上所取得的經驗來修訂 此指引為確定災害遇難者身份的工作提供一個建議在災害遇難者辨認行動上必 要考慮宗教, 文化的需要,國家獨有的特質或法律,和會員國的指示,但在指南 內不會再有進一步的解釋,也不可能處理所有實際的情況 鏈結的使用提供了一種不斷更新災害遇難者身份鑒定 (DVI) 指南的手法, 從而 避免每十年需要一個全面指南的修訂 1.21.2 目標目標 災害遇難者身份鑒定 (DVI) 指南可以予國際刑事員警組織會員國在災害遇難者 身份的鑒定工作上提供一些指引它可以作為一些國家尚未有自己災害遇難者身 份鑒定 (DVI) 的隊伍或從未遇到這樣的情況時作為一個基礎,成立和管理一個 災害遇難者身份鑒定 (DVI) 隊它還可以提供重要的補充資料予其它成員國的 災害遇難者身份鑒定 (DVI) 隊 對於遇難者身份鑒定的工作,最重要的要求是應用國際的標準,它們是多國共同 在災害遇難者身份鑒定 (DVI) 工作上行動的基礎 1.31.3 確定災害遇難者身份的指引確定災害遇難者身份的指引 所有措施都旨在促進正確查明遇難者身份。
必須採用最高的品質標準此外,還 必須儘快應對親屬的需要遇難者將受到有尊嚴和尊重的對待災害遇難者身份 鑒定 (DVI)小組的工作,根據需要會聘請各個不同範疇的專家提供服務 為了建立,維持和審查標準,幷促進有效的國際合作,國際刑事員警組織呼籲各 會員國於災害遇難者身份鑒定 (DVI) 行動中做好準備如果災害一旦發生在一 個沒有自己災害遇難者身份鑒定 (DVI) 團隊的國家,可以通過國際刑事員警組 織,要求其它災害遇難者身份鑒定 (DVI) 團隊以作支持 灾害遇难者身份鉴定指南灾害遇难者身份鉴定指南( (新版新版) ) 3 經驗表明,當有不同國籍的災害遇難者時與該國的災害遇難者身份鑒定 (DVI) 隊合作是十分有利的如果有遇難者來自其它國家時,發生災害的國家應至少是 盡力作為聯絡官爭取這些國家特別是從醫療和牙科專業,而且還有來自警方的參 與以促進資訊交流(特別是生前的資料) 應該用國際刑事員警組織的表格/檔來填寫識別遇難者 AM(生前)和 PM(驗屍 /死後)的數據有建議,該 IP 表格可用於單個案例-以便熟悉檔的形式它們可 以被用來作為硬體檔,以 PDF 檔下載的 IP 網頁和軟體系統。
1.41.4 災害分類災害分類 災害是一種造成死亡或受傷的突發事件許多不同的事件可能導致的災害因 此,如交通意外,自然災害,技術事故(火災,爆炸) ,恐怖襲擊和戰爭範圍內 發生的意外可能需要災害遇難者身份鑒定(DVI) 操作區分開放和封閉形式的災 害是重要的一個開放式的災害是一個重大的災害性事件造成的死亡,而死者的 身份不明也沒有生前記錄或描述資料在這類事件很難獲得遇難者的實際數目 一個封閉式的災害是一個重大的災害性事件造成的死亡,而死者的身份和數目是 固定和可以識別的(如飛機墜毀的乘客名單) 常規而論,封閉式的災害可更迅 速地獲得生前資料綜合這兩種形式所發生的災害亦是有可能的(如飛機墜毀在 住宅區) 灾害遇难者身份鉴定指南灾害遇难者身份鉴定指南( (新版新版) ) 4 第二章第二章 災害管理災害管理 2.1 2.1 基本原則基本原則 本章專門討論“災害管理”載列了有關災害事件發生應遵循的架构和程式所有 建議要適用於保持實際從事的工作和現有資源在國家級的紧急情况或战时适用 的特别程序都会提及但不会详细讨论然而,這些標準適用於這些情況上基本是 相同的 由於不確定關於破壞的程度和缺乏可靠的資訊,發生災害後,最初的緊急應對往 往難以成立。
迫切需要協調各級(地方,區域,國家和/或國際) 但是雖然救災 計畫通常提供相應的協調機制,這未必是在災难后馬上能宊行的,而且不是針对 具体个案中的问题来设计的但是必要考慮到在第一次緊急反應,儘快實施有 效的屍體管理) 如要确保有效的救災,協調下列活動是必不可少的: • 資訊管理和現狀分析 • 確定所需的人員和物質資源 • 執行遇難者管理的行動計畫 • 準確查明先前失蹤的遇難者,提供資訊予遇難者的家屬和地方當局 确保基础结构上正常运作才能有效地协调救災行动,在大多數情況下多個不同 機構和組織,不同職能和職責,必須攜手合作通過實施一個明確的指揮體系和 標準的溝通管道,方可避免混亂 為了實現,維護和提高標準,幷促進國際聯絡,國際刑事員警組織建議,每個成 員國設立一個或多個永久性的災害遇難者辨認小組 他们不單要有应对災害的 责任,還要预先规划和培训主要的人员他們可以憑藉自己的立場突然變得參 與或負責的一個或多個方面,包括災害遇難者身份鑒定 查驗程式,本指南在後面的介紹,災後將組織干預行動,它們的目的是作為一個 健全的基礎,發展遇難者鑒定的做法和許多方面的規範該建議,对一些 没有 永久的災害遇難者身份鑒定小组的成员国是特别有帮助的。
開始每個救災行動的緊急措施,旨在防止或減少進一步的危險: • 為受傷的人士進行急救 灾害遇难者身份鉴定指南灾害遇难者身份鉴定指南( (新版新版) ) 5 • 保障人身安全的措施 • 保障財產安全的措施 在保障生命優先於所有其它措施之下這不僅適用於遇難者,而且適用於給救災 行動的工作人员人身的安全絕對是評估這場災害的一個先決條件 這種評估必須考慮到災害的類型(自然災害,飛機墜毀,鐵路事故,等等,見第 一章)和由此產生的危害(火災,生物或核武器污染)以及所有其它潛在的危險 (例如,經常性海嘯等) 為了防止和減少進一步的危險,災害現場或地區也必須得到保障該災害現場或 地區應被封閉,這使救災部隊工作不中斷,確保證據的完整性,和防止未經授權 的人(觀眾,記者等)進入災害現場 警方和消防單位也必須提供災害現場的技術支援 從一開始家庭援助和公關工作也應納入基本行動結構內 在每個災情內工作的人員和物資來源都應該遵守這一章中的建議盡力列出有邏 輯的程式然而,經驗法則適用於所有救災行動,就是各個機構,組織和個人參 與的活動應同步發起和進行在特殊情況下,可能需要更改順序 官方機構和行動單位的名稱可以使用以下各節已選定的方式描述各自的職責。
在 適當情況下,所有會員國都可以使用自己選定的名稱 2.22.2 在災區的初步行動在災區的初步行動 - - 獲得一個概述形勢獲得一個概述形勢 一旦救災部隊抵達災區,首要任務是獲得災害概覽的範圍官方組織或機構必須 承擔起指揮整體的運作,以確保有效地協調人員和物質資源在大多數災害情況 下,警員承擔整體運作的指揮責任(例外情況:當國家進入緊急情況該責任是政 府承擔的;戰時災害,軍事/國防部應全面負責) 一個先遣隊 (DVI 團隊的主管,一名法醫病理學家和二名警官) 應儘早抵達現場, 以評估情況: • 現場範圍 • 屍體的狀況 • 評估時間進程 • 醫學法律機構作回應(安排遠端或在現場的特殊設備) 灾害遇难者身份鉴定指南灾害遇难者身份鉴定指南( (新版新版) ) 6 • 移走屍體的方法(小組人數的組合和數量) • 屍體的運輸 • 屍體的儲存 組織行動前的會議: • 行動的目的,方法,如何移走不能辨認身份的屍體 • 行動進程必須進行評估 • 參與者(DVI 隊) :調查員(技術,司法,刑事) ,消防員,紅十字,法 官和每個參與的人需要時間作組織!) 該機構或組織負責指揮救災工作需提出以下的初步評估: • 評估破壞的範圍 • 造成的傷亡人數 • 運送受傷者 / 死者 • 其它失蹤人士的數目和資料 • 所造成的財產損害 鑒定工作分配: • 在現場的救災部隊(消防隊,緊急救援服務,警務人員等) ,確認和紀錄 指揮官的聯絡資料 • 如果已開始救援和/或恢復措施,預計時間需要紀錄在案 • 必須指出災區作出的變化,要求負責官員報告和/或詢問相關的工作人員 以恢復在災區安全的措施規定: • 要查找危險建築物的相關資料 • 是否對有害物質進行了測量? 災區安全評估: • 對外界設立障礙的形式和範圍 • 必須採取措施以阻止未經授權的人士進入災區(好奇的觀眾,新聞界的 代表等) • 必須標明到災害現場的入口(舊路) 。
• 必須注明位置於相應的接入點 • 如果災害現場設有控制人流站,應該保存他們的訪問紀錄以及移交給負 責人 • 檢查所有個人出入災區的目的,以確定他們存在目的和授權; 相應的資 料必須記錄; 未經授權的人士必須離開災區區域 • 設立收集站於災區範圍內,或設立新增的區域,必須進行保安封鎖 灾害遇难者身份鉴定指南灾害遇难者身份鉴定指南( (新版新版) ) 7 救災行動的文件: • 要說明已經準備的書面文件 • 要說明已經收集的如影像/錄影證據 • 要瞭解是否已準備災害地區 / 區域的素描 / 圖片 從災害地區 / 區域的資訊發佈: • 向新聞界公佈了什麼資訊(何時和由誰公佈) • 要查找在災區現場的任何與媒體代表已達成的協議 • 要說明已告知的其它官方機構 • 要瞭解已經發佈了給傳播媒介的資訊 2.32.3 組織救災的行動組織救災的行動 一旦獲得在災害現場概述的形勢,必須成立不同的行動單位,執行剩餘的救災措 施這些單位應委派具體的職責和責任: • 中央緊急救援小組 • 中央調查組,包括收集證據和犯罪的現場 • 遇難者辨認小組,包括恢復和收集證據 • 災害調查組 - 負責決定導致這場災害發生的原因 救災行動指揮部必須採取一切行動,對所有負責行動的單位促進有效的溝通,以 確保所需的資訊傳達給適當的人。
2.42.4 中央應急救援單位中央應急救援單位 職能和責任 在大多數情況下,往往是災害的倖存者或其它在附近的人,立即著手在災害現場 作出應急救援措施緊急救援人員然後接著到達 最初給予緊急救援單位的口頭報告,很少提供詳細資料或明確顯示的災害範圍的 遇難者的數目 因此,緊急救援單位的指揮官,必須取得概覽的實際情況,在災害現場與警方合 作,然後啟動以下措施: 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