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水的运动第三节海_气相互作用学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x

12页
  • 卖家[上传人]:大米
  • 文档编号:482625126
  • 上传时间:2023-10-0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41.10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新教材高中地理学案:第三节海一气相互作用课标呈现•素养导读课程标准运用图表,分析海一气相互作用对 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解释厄尔尼 诺、拉尼娜现象对全球气候和人类 活动的影响核心素养1. 结合图文资料,分析厄尔尼诺现 象、拉尼娜现象发生影响的区域及特点区域认知)2. 结合示意图,认识海一气相互作 用的原理,理解海一气相互作用对 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过程综合思维)3. 利用海一气相互作用原理,正确 对待由其带来的气候异常现象人地协调观)主干知识•宏观把握•预值一、海一气相互作用与全球水热平衡1. 海一气之间的水分交换海 谁过亟岌作用,提供术汽习水汽舞结,雅虎降本 Q2. 海一气之间的热量交换(1) 海洋通过潜热、长波辐射等方式为大气运动提供能量2) 大气主要通过风向海洋传递动能3) 海一气热量输送的主要途径[海水[蒸发热量随水汽进入大气水汽凝结,热量释放给大气3. 主要影响:通过大气环流与大洋环流,维持地球上水分和热量的平衡[温馨提示](1) 海洋是大气中水汽的最主要来源低纬度海区和暖流流经的海区,海一气间的水分 交换较为活跃2) 海洋是大气最主要的热量储存库水温高的海区,向大气输送的热量较多。

      二、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1. 厄尔尼诺现象(1) 概念:有些年份,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表层海水温度异常升高的现象2) 正常年份与厄尔尼诺年份海一气相互作用比较时间海气相互作用正常年份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表层海水温度较低,大气较稳定,气流下沉,干 燥少雨:西部海水温度较高,气流上升,温润多雨厄尔尼诺年份赤道附近太平洋地区东、西部海面的温度差异减小赤道附近的太平洋 东部,下沉气流减弱或消失,甚至出现上升气流,降雨增多,引发洪涝 灾害同时,赤道附近太平洋西部,上升气流减弱或消失,干燥少雨,带来旱灾或森林大火2. 拉尼娜现象(1) 概念:是指赤道附近中东太平洋海面温度异常降低的现象,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反2) 影响:赤道附近太平洋东西部的温度差异增大,引起气候异常[温馨提示]通常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会出现拉尼娜现象测呼一、 判断题1. 海洋是大气中水汽的最主要来源")2. 海洋与大气之间只进行物质交换,不进行能量传输X)3. 厄尔尼诺现象是某些年份赤道附近太平洋东部表层水温异常降低的现象X)4. 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秘鲁沿海气候更加干燥,降水更加稀少X)5. 拉尼娜现象发生时,赤道附近太平洋东西部的温差会减小。

      X)二、 选择题6. 在海一气相互作用中,大气主要以 的形式向海洋输送巨大的能量()A.辐射 B.风C.降温 D.升温答案:B7. 2018年12月以来,上海冬季阴雨绵绵,有专家指出可能是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请判断以下哪些是厄尔尼诺带来的影响 ()①东太平洋的暖水现象②东南信风增强③秘鲁渔场减产④西太平洋的暖水现象A.①③ B.①②C.②③ D.②④答案:A三、 填空题8. 如图中,A为正常年份南太平洋部分海区水温分布图,B为厄尔尼诺年份的南太平洋 部分海区水温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完成A、B两图中的大气环流图(用箭头段上标绘)2)正常年份,澳大利亚东部海域降水较 (填“多”或“少”),海面水温较 (填“高”或“低”),原因是‘(3)正常年份,南美西部海域(洋流)向西北流动4)厄尔尼诺年份,秘鲁西部沿岸受(洋流)的影响,海水表层的水 ,可出现 等异常天气答案:(1)如图所示(3) 秘鲁寒流(4) 赤道逆流升高降雨增多情境探究,新知突破探究点(一)|海一气相互作用与全球水热平衡从生活中学一、地理情境激趣材料一 全球水平衡,是质量守恒定律在全球水循环中的特定表现形式通过全球水循 环,平均每年从陆地和海洋蒸发的水量为577 000 km3,等于每年降到地球表面的降水量。

      下图是全球水平衡示意图材料二科学观测显示,在南北纬30°之间的海区获得太阳辐射量大于支出量而有盈 余,而高纬度海区海水的热量损失非常严重二、核心素养培优1. 分析材料一中示意图的数据说明全球水量平衡和海洋是大气的主要水源地综合思 维)提示:海洋(458)和陆地(119)降水量之和为577*1 000 km3,海洋(505)和陆地(72)蒸发 量之和为577*1 000 km3,这两个数据相同,说明了全球的降水量与蒸发量基本相同,维持 了水量的平衡海洋蒸发量(505)占全球降水量(577)的87.5%,说明海洋是大气的主要水源 地2. 分析南北纬30附近海域海水温度不会持续上升和高纬度海区海水温度不会持续下 降的原因区域认知)提示:低纬海区通过海水运动(洋流运动)和大气环流将盈余的热量输送到高纬海区,使 得低纬海区的海水温度不会持续上升,高纬海区的水温不会持续下降 在探究中悟 1. 海一气之间的水分交换过程海洋通过蒸发作用,向大气提供水汽大气中的水汽在适当条件下凝结,并以降水的形 式返回海洋,从而实现与海洋的水分交换海洋的蒸发量与海水温度密切相关,一般来说, 海水温度越高,蒸发量越大因此,低纬度海区和有暖流流经的海区,海面蒸发旺盛,空气 湿度大,降水也较丰富,海一气间的水分交换也较为活跃。

      2. 海一气之间的热量交换过程海洋吸收了到达地表太阳辐射的大部分,并把其中85%的热量储存在海洋表层海洋再 通过潜热、长波辐射等方式把储存的太阳辐射能输送给大气可以说,海洋是大气最主要的 热量储存库海洋向大气输送的热量受海洋表面水温的影响,水温高的海区,向大气输送的 热量也多3. 海洋对大气温度的调节作用由于比热容的影响,海洋对热能反映表现为吸热较慢,增温较缓,放热较慢,降温也较 缓海洋对大气温度起着显著的调节作用而大陆比热容比海洋小,陆地对热能反映表现为 吸热很快,增温也快,放热迅速,降温也迅速陆地对大气温度的调节作用小,以致气温的日较差、年较差比海洋大[方法技巧]运用知识网络记忆海一气相互作用到实践中用读海一气相互作用模式图,完成1〜4题爵 皿降溟出 可福k休交换『艳-呵龙①[或阳辐射!大 气窟③=物质交换 vx1. 图中表示海一气相互作用中水分交换的是B.②③A. ①②C.③④ D.①④2. 海洋是陆地降水的主要水汽来源,但从长远看,海洋水体总量变化不大,主要得益E① B.②C•③ D.④3. 海洋是大气中水汽的主要来源,下列海域为大气提供的水汽最多的是 ()A. 低纬 B.中纬C.高纬 D.北冰洋4. 在全球水循环和水平衡中,向大气输送水汽的基础是 ()A.① B.②C.③ D.④解析:1.C 2.B 3.A 4.C海一气间水分的交换,是通过蒸发、降水环节实现的。

      通过海 水蒸发,不断向大气输送水汽,且海洋表层水温越高,蒸发量越大,向大气提供的水汽越多 水循环是实现海陆间水平衡的重要途径,其中的径流输送环节,是海洋水体总量变化不大的 主要原因探究点(二)|厄尔尼诺现象与拉尼娜现象从生活中学一、地理情境激趣受强冷空气影响,2021年1月7日清晨,锡林浩特市气温一37.8 °C,破21世纪最低 纪录由于冷空气活跃,过去的一个多月,大家可谓在气温“跌跌不休”中度过寒冷已成 为常态为什么2020〜2021年冬季这么冷?是因为拉尼娜现象,也称为“反厄尔尼诺”或 “冷事件”,是厄尔尼诺现象的反相,是指赤道附近东太平洋水温反常下降的一种现象它 是热带海洋和大气共同作用的产物,表现为东太平洋明显变冷,同时也伴随着全球性气候混 乱,总是出现在厄尔尼诺现象之后下图是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示意图厄邠尼诺年捶用孀年二、核心素养培优1. 分析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成因的差异区域认知)提示:两种现象发生的位置大体一致,厄尔尼诺现象是赤道太平洋中东部表层海水异常 增温,而拉尼娜现象是该地区表层海水异常降温2. 分析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产生的原因综合思维)提示:这两种现象实际上是大气环流异常导致的。

      当东南信风减弱时,发生厄尔尼诺现 象;当东南信风增强时,发生拉尼娜现象在探究中悟一、列表比较正常年份与厄尔尼诺年份每隔2〜7年发生在南美洲秘鲁太平洋沿岸的厄尔尼诺现象,因海水温度的异常变化而 引起了洋流变化,进而引起附近海域生物变化太平洋东部海区水温异常升高时,会导致鱼类死亡、大气环流异常、水旱灾害频发等连锁反应,这就是厄尔尼诺现象,厄尔尼诺引发的环境问题及其成因如下表所示:—正常年份厄尔尼诺发生年份图示太气坏流状况f ■*对德也耶流1曾*弄丹)1知喽姓 80°西径威咨传养今)/■东给 西经洋流秘鲁寒流和沿岸上升流作用强烈上升流减弱,温暖海水从赤道向南流动生物秘鲁寒流及上升流带来丰富的饵料,形成渔场该海区水温升高,营养物质减少,浮游生物和鱼类、鸟类死亡大气环流存在对流性环流,太平洋西岸气流上升,东岸气流下沉形成增强型对流,太平洋中部气流上升,西岸气流下沉,东岸下沉气流因水温升高而减弱天气气候西岸降水较多,东岸降水较少澳大利亚以及印度、非洲等地出现严重旱灾,太平洋东岸荒漠地带暴雨成灾二、“反厄尔尼诺”一一拉尼娜现象拉尼娜是西班牙语“La Niha” 一一 “小女孩,圣女”的意思拉尼娜是指赤道太平洋 东部和中部海面温度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与厄尔尼诺现象正好相反)。

      信风的存在使得大量 暖水被吹送到赤道西太平洋地区,在赤道东太平洋地区暖水被刮走,主要靠海面以下的冷水 进行补充,赤道东太平洋海温比西太平洋明显偏低当信风加强时,赤道东太平洋深层海水 上泛现象更加剧烈,导致海表温度异常偏低,使得气流在赤道太平洋东部下沉,而气流在西 部的上升运动更为加剧,有利于信风加强,这进一步加剧赤道东太平洋冷水发展,引发所谓 的拉尼娜现象拉尼娜现象常与厄尔尼诺现象交替出现,但发生频率要比厄尔尼诺现象低拉尼娜状态冷空气[知识拓展]沃克环流沃克环流是赤道海洋表面因水温的东、西差异而产生的一种纬圈热力环流它是热带太平洋上空大气循环的主要动力之一如图所示:I升的|僵湿X流 i下沉气亶使谖帝来大量降水茄克环流 !地-F'-L少雨90° E 时 W 到实践中用 下图为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太平洋局部表层水温异常现象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fiOnE lf5ODW I2O°W SDDW 等水温弗常值绣1. 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图中甲点为4 °C,对其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A. 甲地海面水温比常年平均水温偏高4 CB. 甲地海面水温比海底高4 CC. 甲地海面水温比同纬度地区高4 CD. 甲地海面水温为4 C2. 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关于赤道附近A、B两地气流运动及降水的叙述正确的是()① A地降水增加,气候更加湿润② B地气候由干燥少雨变为多雨③ A地上升气流较正常年份减弱④ B地下沉气流较正常年份增强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解析:1.A 2.B第1题,该等值线为等水温异常。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