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揭阳市揭西县五云镇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doc
18页1揭阳市揭西县五云镇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自 评 报 告申报单位:揭西县五云镇人民政府2014 年 8 月 16 日2目 录一、基本情况 ………………………………………………………1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2(一)强化政府职能,教育全力创强 …………………………21、党政领导重视,目标职责明确 ………………………………22、精心组织部署,积极营造氛围 ………………………………33、发挥贤达优势,支持学校建设 ………………………………44、优化教育资源,改善办学条件… ……………………………45、依法履行职责,打造良好环境 ………………………………6(二)坚持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发展 …………………………81、抓基础,加快学前教育发展 …………………………………82、抓主体,巩固提高“普九”成果 ……………………………93、抓实用,广泛开展成人教育 3…………………………………94、抓创新,多元发展社区文化…………………………………10(三)规范教育管理,提升办学水平…………………………101、加强师资建设,确保合理匹配………………………………102、建立激励机制,营造良好氛围………………………………113、加强学校管理,规范办学行为………………………………124、拓宽教育渠道,提高德育实效………………………………135、实施素质教育,确保学生成长………………………………14三、存在问题和努力方向 …………………………………………15四、自评结果………………………………………………………15群策群力聚焦创强 助推教育跨越发展创建教育强镇,对于推进我镇教育事业发展,全面提高教育综合实力有着重要意义,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也提供了重要的人才和4智力保障。
近年来,五云镇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高度重视教育的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积极拓宽办学思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创建省教育强镇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一、基本情况 五云镇隶属揭西县管辖,位于揭阳、汕尾、梅州三市交界处,全镇总面积 144.841 平方公里,下辖 20 个行政村、1 个社区居委,134 个自然村地方方言全部为客家话2013 年底,总户数 14046户,户籍总人口 58096 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2.35 亿元,固定资产投资 0.63 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4.96 亿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6467 元重要矿产资源有水晶石、钾长石、稀土、铁矿等土特产有米呈、蜂蜜等主要旅游景点有“九厅十八井” 、五云革命烈士纪念碑、五云彭氏宗祠等文物古迹和红色旅游景点,还有久负盛名的“鸡峰春色” 、 “虎岩秋风”等五云美景在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同时,我镇通过不断加大教育投入、调整学校布局、整合资源配置、加强学校管理、建设规范化学校,努力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教育事业得到快速发展。
目前,我镇有完全中学 1 所,初级中学 2 所,完全小学 10所,非完全小学 8 所,公办规范化乡镇中心幼儿园 1 所,成人文化技术学校 1 所全镇中小学校均己通过揭阳市规范化学校验收现有教职工 528 人,其中中学教职工 211 人,小学教职工 291 人,幼儿园教职工 79 人,在校中学生 2159 人,小学生 2584 人,学前幼儿 1381 人5二、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强化政府职能,教育全力创强1、党政领导重视,目标职责明确一直以来,镇党委、政府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党政的主要工作目标之一,切实加强对教育的领导,认真履行政府职能,制定《揭西县五云镇 2011-2015 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 ,明确了政府职责和工作任务,确保教育事业优先健康发展我镇党政领导充分认识到“创强”的重要性和目的意义,确立“创强”工作目标五云镇的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各学校的办学条件也相对较差,对照广东省教育强镇的标准,差距大,要实现教育强镇的目标任务艰巨,难度大面对困难和压力,我镇党政领导毫不气馁,以创建教育强镇为契机,迎难而上,超前投入,为推动五云的基础教育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创造条件我镇党政主要领导还经常深入各学校调研,召开班子会议,认真研究学习《广东省教育强镇督导验收方案》 ,制定了《五云镇创建广东省教育强镇工作实施方案》 ,建立健全党委政府教育领导体制,成立了以五云镇委书记张琼华同志为组长,镇长彭绍兴同志为副组长的“创强”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创强”工作办公室;将“创强”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指标纳入镇、村(居委)主要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和政绩考核之中,把工作责任具体落实到有关部门,切实为教育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2、精心组织部署,积极营造氛围我镇党政积极响应揭阳市委市政府关于创建教育强市的号召,6于 2014 年 3 月召开了创建广东省教育强镇动员大会,按照《广东省教育强镇督导验收方案》的要求,对教育“创强”工作进行周密部署,分步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党政领导深入学校召开现场会,了解办学情况,认真为教育发展办实事好事,解决工作碰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重点研究解决教育经费投入、中小学布局调整、学校规范化建设等问题,为教育“创强”的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学习先进经验,更好地开展教育“创强”工作,镇长彭绍兴同志分别于去年 11 月和今年 5 月份和 6 月份共三次组织创强办全体人员以及所有行政村村委主任、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校长赴我县已经通过省创强工作督导验收的棉湖镇、上砂镇、南山镇参观考察,认真学习外乡镇的成功经验,同时在对比中进一步明确自身存在的不足镇创强办还邀请揭西县创强办的专家到五云授课,指导我镇的创强业务,邀请棉湖镇、上砂镇、南山镇的业务负责人到我镇指导工作我镇注重加强对“创强”工作的宣传,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认真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充分利用宣传媒体,通过印制《倡议书》 、张贴“创强”标语、悬挂横联、召开座谈会等一系列宣传方式,大力宣传教育创强的重大意义,争取社会各界关心支持教育,增强广大群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创强”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努力营造全民参与支持发展教育事业和推动“创强”工作的良好氛围。
3、发挥贤达优势,支持学校建设我镇地方财政收入薄弱,但外出乡贤慷慨捐资支持家乡教育事业发展,使我镇成为揭西县“兴学育才支教最浓、尊师重教氛围最7好”的乡镇之一近年来,我镇在上级党政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关怀重视下,努力营造“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本、民以支教为荣”的浓厚氛围,大力发扬捐资办学的优良传统,充分发挥外出乡贤众多的优势,通过加强沟通联系,主动上门拜访乡贤、校友,向他们介绍家乡教育发展情况,增进感情,共商教育发展大计,激发广大干部群众支持“创强” 、参与“创强”的热情,积极捐款捐资投入学校设施设备建设,全面改善了办学条件2007 年 6 月,我镇在下洞小学召开庆祝“六一”儿童节及聘任校外员活动,在活动现场聘任了 38 位外出乡贤担任校外员在他们的发动和支持之下,五云各学校的教育基金会逐渐开始成立并发展壮大,目前,五云已经实现了教育基金会的全覆盖,帮助我镇中小学全面改善了办学条件,奖励了一大群乐教善教的老师和众多优秀的学子在乡贤的带动下,社会捐资办学的举措蔚然成风,我镇外出乡贤彭康良先生独资捐助 150 多万元用于硁下小学的校园建设,发动并带领其他乡贤捐资 100 多万用于硁下小学和五云中学的校舍改造,彭康良乡贤还单独投资 350 多万元兴建五云中学图书馆,目前正在紧张筹备中。
在他的影响带动下,还有一大批乡贤、社会热心人士为我镇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4、优化教育资源,改善办学条件我镇高度重视优化教育资源,科学进行学校布局调整,加快推进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1)大力推进学校布局调整合理调整学校布局,科学整合教育资源,是“创强”工作的重要内容我镇受地理条件的限制,布局调整前,有完全中学 1 所、初级中学 2 所,完全小学 14 所,8非完小 4 所中小学地域分布广、网点多、底子簿、设施差、专业教师缺乏,素质教育难以开展,办学效益办学质量难以提高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镇政府对全镇中小学布局进行重新规划,按就近入学和相对集中的原则,制订出台了《五云镇中小学布局调整方案》,以“优化资源配置,彰显集聚办学效应”为目标,按照科学规划、就近入学、相对集中的原则,实行布局调整布局调整后,保留完全中学 1 所、初级中学 2 所、镇中心幼儿园 1 所、完全小学 10 所,非完全小学 8 所,成人文化技术学校 1 所,在中心小学设立特殊教育随班就读资源课室 1 间在实行布局调整过程中,我们做到细致调研、科学分析,镇党政领导、中小学校长、村(居)委会干部不辞辛劳,走村串户,大力宣传学校布局调整的重要意义,有效提高了家长、学生的思想认识,使我镇中小学布局调整顺利实施。
2)大力推进学校规范化建设学校布局调整任务完成以后,按照《广东省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督导验收方案》和《规范化学校建设台帐指南》的要求,我们结合实际,对保留的中小学校进行规划完善,保证建设资金投入,配套完善设备设施,办学条件得到全面改善提升在创建广东省教育强镇过程中,我镇先后共投入4187.58 万元,一是投入资金 3269.2 万元用于中小学工程项目建设,包括新建扩建教学楼,教学楼维修翻新,修建完善运动场,新建及维修围墙;二是投入资金 918.38 万元购置一批仪器设备完善功能场室建设,中小学常规教学仪器设备达标率为 100%重视学校体育卫生艺术教育,大力加强中小学校体育卫生基本条件和艺术教育基本条件建设,按照规范化学校的标准,及时补充、9添加各校的体育卫生艺术教育设备设施,合理、科学配置体育卫生艺术学科教师,确保各中小学体育、卫生、艺术教育工作正常开展,努力使我镇中小学校体育卫生基本条件和艺术教育基本条件达标率达到 100%重视数字化校园建设,积极与电信部门沟通协调,努力筹集资金投入数字化校园建设,确保了所有中小学校接通互联网,实现了“校校通” ,全镇有 13 所中小学校独自建立了校园网站。
目前,全镇中小学校共有多媒体教室 19 个,各中小学都按规定配备了计算机室,共有电脑室 21 个各学校按要求将学生、教职工、校舍、校产基本信息录入省教育数据库并及时更新,所有中小学校信息录入率达 100%通过规范化建设,增强了教育资源的配置,全面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提高了学校的办学水平,为学生提供了更好、更优质的学习环境在此基础上,强化各学校内部管理,使学校建设达到了标准化、规范化的要求辖区内无设重点校、校内无设重点班;无出现 56 人以上大班额现象5、依法履行职责,打造良好环境我镇在致力优化教育资源,努力改善办学条件的同时,积极履行政府职责,维护校园及周边秩序;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推进了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近年来,五云镇发挥镇村两级综治信访维稳平台和新成立的镇社工委的职能作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扎实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预防和及时化解矛盾,有效地维护了学校秩序1)抓好“综合治理”工作近年来,镇党政领导班子认真贯彻执行《关于禁止非法招用应当接受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少年的通10知》 ,通过各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义务教育法》 、 《未成年保护法》 、 《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增强用人单位和家长的法制观念,提高少年儿童的自我保护意识。
镇政府与有关部门组织定期到各工厂企业检查,加强辖区内企业单位管理经调查,辖区工厂、企业单位均无发现违法招用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的现象2)抓好扶贫助学工作扶助贫困生入学是确保适龄儿童、少年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的一项重要根本举措为此,我镇高度重视,把扶助贫困生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大力宣传国家扶贫助学的相关政策,做好贫困生的调查摸底和家访工作,组织开展扶贫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