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卢卡奇物化观浅析.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ss****gk
  • 文档编号:204184067
  • 上传时间:2021-10-2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2.50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卢卡奇物化理论浅析摘要:物化理论是卢卡奇哲学思想的核心理论,也是整个西方人本主义马克思主 义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范畴Z—作为联接马克思主义于四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纽 带性人物,卢卡奇的物化观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在学习过程小既要看到其贡 献,又要洞察其弱点和缺陷,这对于我们正确地把握其物化观、对于理解马克思 主义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都具有现实的理论意义本文重点浅析卢卡奇的物 化思想从他的观点综述,物化观与马克思的界化观的差异以及物化观对当今社 会的意义得出总体卢卡奇的物化理论 关键词:物化观,异化观,哲学,意识1卢卡奇物化理论观点综述1923年,卢卡奇以论文集的形式发表了《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正式提 出“物化”理论该书一出版,立即引起了世纪性的激烈争论以季诺维也夫为 首的第二国际和苏联半即对其进行了猛烈的批判,并斥Z为修正主义;血柯尔施 等人,则热烈地欢迎该理论,并赋予卢卡奇“青年马克思的发现者”的美誉⑴首先,卢卡奇以商品问题为切入点来分析资本主义社会这个整体,但卢卡奇 并没有机械地照搬马克思在《资本论》和《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有关资本主义 商品的分析及其结论,而是运用马克思的批判精神及其逻辑思路去观照现实,揭 露隐藏于资本主义社会“公正”、“合理”的虚假外观之下的非人性质。

      由此,卢 卡奇找到了物化理论在现实视野上的出发点:商品拜物教的秘密和实质,就在于 物与物0间的关系掩盖了人与人0间的社会关系及这种关系的历史性质和阶级 性质,即劳动者的物化这种物化,不仅表现在经济方而,还表现在政治和意识 形态这两个方而不过,基础性物化还是经济物化,它具体表现于劳动者相对于 劳动对彖、劳动活动、劳动产品和个人自身这四个方而的物化上其次,卢卡奇在分析资本主义法权时还进一步揭示了法的物化本质他指出, 资产阶级法学家们预设了一个先验的理性原则,由此精确地计算出一个适用于 一切可能的和可想彖的情况的封闭系统这种“随着连续变化的情况不断改变 的现代法却是僵硬的、静止的和固定的”,因为只有在具有合理法律的官僚国 家那里,才能产生严格合理的劳动组织,只有普遍适用的法律系统才能将整个社 会纳入资本主义的发展轨道在这种环境中,个人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全而物化 物同时,法的发展的现实基础,即各阶级0间的权力关系中的一种变化,变得 模糊不清了,并且在研究它的科学中而消失掉”,资产阶级要努力用表而公平、 公正的法律体系掩盖其阶级利益的实质个人在这个庞大复杂的国家机器而前, 表而上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独立、更加自由,但是,资产阶级的-•切利益要求和主 观H的,都己在法律条文中或隐或显地得到了保证与体现,劳动者任何实质的 利益要求都不会为僵死的资产阶级法律系统所确认,劳动者实质上是不独立、不 平等和不自由的。

      最后,卢卡奇看来,人们对现实的失误不能理解,感到神秘莫测,直接原因 是现实的物化“在人的整个意识中打上了自己的印记;人性和人的能力不再成 为自己人格的组成部分,它们成为一种彖外部世界的各种事务一样的能占有 和处理的东西正是在这里,隐藏了人与人Z间本质关系的虚假的客观性, 变成了真正的客观性,而商品关系背后的真正的客观本质,却成了虚无缥缈的东 西与经济和政治的物化相反,意识的物化表现为一个自觉完成的东西虽然卢卡奇的物化理论有这么深刻的基础和意义,但也有不少的理论弱点 首先,卢卡奇并没有区分员化、物化、对象化这几个概念,而是把三个概念同等 使用其次,卢卡奇对于异化和物化所持的态度是完全否定的,这一点其实是与 其具体的总体思想的精髓相违背的再次,由于卢卡奇没有看到历史唯物主义规 律的重要性,不能从人类发展史和生产方式上探讨,血只能从资本主义社会探讨, 认为并化的消除有赖于无产阶级的自我意识与当时的时代相关,当时的马克思 主义被庸俗化,把人消解为无为客体,降低了人的主体性,卢卡奇认为资本主义 物化亦能使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沦为物化意识⑵2卢卡奇物化观与马克思的异化观的差异卢卡奇的异化理论肇始于他的扛鼎Z作《历史与阶级意识》,Z后在《审美 特性》和《社会存在本体论》两部巨著中,从独特的理论视角对其过去的思想作 了精辟的总结和反思,并在新的基础上加以超越和深化。

      卢卡奇物化理论的局限 性是显而易见的,他在历史和阶级意识中,使用最多的是物化而不是异化他对物 化概念的使用和异化现象的分析不够精确,而且带有一定程度的黑格尔主义痕 迹;他的总体理论框架较多停留在思辨的层次,缺乏相应的实践虽然马克思在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陈述的仅是异化理论的一个維形,但是为以后异化 理论的发展和最终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⑴马克思、卢卡奇对“异化”概念的基本规定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小关于异化劳动的理 论,是从资本主义的”经济事实出发”,以唯物辩证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 把人的本质理解为”自由自觉的活动”,理解为劳动,同时把资本主义条件下人的 本质的并化,概括为劳动异化马克思对异化劳动作了四个规定:(1)劳动者同自 己劳动产詁的异化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者生产的劳动产晶,成为一种异己 的力量同他相对抗2)劳动本身的异化劳动本来是人的本质,是人内在的需 要的实现,可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在”劳动对工人说来是外在的东西,也就是 说,不属于他的本质的东西因此,他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 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血是 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

      3)人的类本质同人相异化马克思认为, 人的类本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并通过对象化活动得到表现,但产品异化使人不 能在对象中实现自己的本质,劳动异化使人丧失了自由自觉的特点,即”人的类 本质-他的个人生存的手段"(4)人与人相异化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概念实际丄 包含着两层含义,即”物的异化”和”人的异化”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 中,卢卡奇指出物化的两层禽义,其一•物化指商品中人与人的关系表现为物与 物的关系,即所谓”人的一■切关系的物化”其二人通过劳动所创造的物反过来 控制着人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关于物化有以下基本思想:(1) 物化和物化意识都是在社会生活小发生的,是历史现象,不是然现象2) 他认化和并化是一回事,物化即异化,没有把物化和异化区别开来加以研究3) 物化和异化的结果造成了一个存在于人之外的自然这个自然以其和人相异化、 相外化的自然规律的形式来支配和主宰人的活动4)异化导致了社会历史中 普遍存在的二元对立,首先是主体和客体、思维和存在、自由和必然的对立5)由于异化而产生的社会历史中的二元对立,反映在人们的意识中就表现为 自在之物和二律背反二)二者的异同I、两人研究的出发点不同,导致两人批判的重点不同卢卡奇与马克思一 样都是从社会生产方式的角度来探讨异化根源的。

      但二者在研究的出发点上却存 在着差并马克思从”劳动”概念出发,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事实”和人类历史发 展的历史过程中来考察并化劳动的根源,认为异化现象是人类的本质力量发展到 一定阶段后的产物此外,马克思还从私有制的角度揭示了异化劳动的根源 他指出:”与其说私有财产表现为外化劳动的根据和原因,还不如说它是外化劳动 的结果,正如神原先不是人类理性迷误的原因,而是人类理性迷误的结果一样, 尔后,这种关系就变成了相互作用的关系「马克思的批判重点是指向奴役、床 迫和经济上的榨取,简言之,集中批判资本卢卡奇则是从商站入手,从” 商品生产”的概念岀发来阐述物化理论的他认为,物化是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 普遍现象,这是由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形式,即商品生产所决定的而卢卡奇则 着重批判商詁结构,批判的重点则是人的独立主体地位和自由意志的丧失2、 两人在“物化”与“异化”概念理解丄的异同在对物化与异化基本概念的理 解上,卢卡奇同马克思有一致Z处又有明显的差异在《历史和阶级意识》中, 卢卡奇是以物化来表述异化概念的,是从主客体对立关系的角度表述物化的 卢卡奇对物化概念的论述,比较接近马克思提出的杲化劳动的基本内容,从血 抓住了资本主义并化的核心。

      但是,卢卡奇的物化导致异化对彖化的等同,则是不正确的3、两人对消灭物化的途径看法不同异化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 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它终究被消灭,这是卢卡奇和马克思的共同认识但二 者在消灭的途径上却有所不同马克思认为,要真正的消灭异化,必须消灭资本 主义私有制,使劳动者直接占有生产资料,支配自己的产品在《手稿》中,马 克思认为消灭私有制与并化现彖必须依靠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进行坚决的斗争 来实现卢卡奇认为扬弃物化,有赖于无产阶级自我意识的成熟,他把物化的 克服主要放在无产阶级的认识问题上卢卡奇把对物化的扬弃归结为无产阶级的 认识问题,幻想通过无产阶级意识的觉悟来唤醒人们觉地排斥物化,这显然是 不可取的3卢卡奇物化观对现当代的意义在20世纪的思想家卅中,卢卡奇的物化理论是极为重要也极其引人注H 的他的物化批判理论不仅开启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工具理性批判的先河,血且 在某种方式上“后现代”对消费社会的批判直接延续了他的物化理论卢卡奇的 特殊成就在于将韦伯的合理化理论和马克思对商品生产形式的批判分析紧密地 结合,从物化和合理化两方而分析社会劳动同生产者生活世界的分离卢卡奇的 物化理论可以说是切对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脉,把握住了现代性的实质。

      他进一 步指出,物化的思维形式早己构成资产阶级哲学的内在原则德国古典哲学从 康德开始就同物化意识相联系卢卡奇说:“这儿表现出来的近代理性主义形式 体系的主观和客观Z间的孑盾,隐藏在它们的主体和客体概念中的问题的错综复 杂和模棱两可,它们的作为由我们创造的体系的本质和它们的与人并在的、 与人疏远的宿命论0间的孑盾,这一切无非是对近代社会状况所作的逻辑的、系 统的阐述而己这种理性主义只承认科学的形式主义认识方法是惟一掌握现实 的方法,它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物化的意识结构,本身是思维小的商品形式 物化理论不仅洞穿了作为商品交换及其结构性后果在多大程度上深入到了现代 人的整个社会生活中,血且包含着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客观解释和主观价值批 判两个维度冈在卢卡奇看来,资本主义社会中最重要、最基本的现象就是物化 吋至今口,现代性弊端愈加眾露,科技无可抑制地膨胀,物化似乎是市场经济和 现代工业社会发展中不可避免的结果,呈现出不断普遍化和深化的趋势卢卡奇 的物化理论,对于当今正确看待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从 而构建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⑹据台湾中天电视台消息:2010年5月26 R 23时许,在富士康科技集团总 裁郭台铭视察深圳厂区半天晚上,富士康深圳龙华厂区大润发商场前发生一•起员 工跳楼事件,富士康证实这名员工跳楼身亡从2010年1月23 H到2010年5 月26 H短短5个月的时间,富士康公司连续发生了 12起跳楼事件事件发生 以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同时也引发了公众对这一•事件原因的一•系列的 思考。

      作从社会公众对该事件的不同分析可以看出,大家都试图在寻找这一事件 发生的原因,无论是从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角度还是从企业管理的角度,都是围绕 这一主题展开的,也都见仁见智谈了各自的观点虽然这些角度和层面的分析是 不可或缺的,但H前的种种分析没有真正揭示出这一事件的更深层的原因问题 的关键是为什么会发生连续多起跳楼事件?恐怕需要从哲学的视角来分析它从 血揭示这一事件的本质原因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所以就要时刻关注时代, 关注社会的问题,而哲学关注问题的方式是反思,是一•种对事物本质的把握和对 爭物总体性的把握所以惟有哲学思考才能真正把握事件的本质,才能找到事件 背后的根本原因富士康跳楼爭件背后彰显的哲学根源物化及物化意识的生成 物化现彖是一个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加剧的生成。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