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师园导游词(可编辑).docx
41页网师园导游词相关推举 网师园导游词 作为一位不辞辛苦的导游,往往需要进行导游词编写工作,导游词是导游员在巡游时为口头表达而写的讲解词那么导游词应当怎么写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网师园导游词,欢迎阅读与保藏网师园导游词1 国学苏州四大名园之一地处苏州旧城东南隅葑门内阔家头巷,后门可达十全街,地方志记载为带城桥阔家头巷11号,现为市内友情路南侧网师园为苏州典型的府宅园林,是我国江南中小型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品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庇护单位1997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国学网师园始建于南宋淳熙元年(1174),为藏书家、官至侍郎的扬州文人史正志退居姑苏时所筑的一座府宅园林,因府中藏书万卷,故名“万卷堂”,对门造花园,号“渔隐”,显其归隐之意至清乾隆年间(1765年前后),退休的光禄寺少卿宋宗元购得万卷堂故址,重治别业,有楼、阁、台、亭等,号称12景,取名“网师小筑”网师乃渔夫、渔翁之意,意谓“渔父钓叟之园”,此名既借旧时“渔隐”同义之意,且与巷名“王四”(一说“王思”,即今阔街头巷。
园内的山水布置和景点题名亦蕴涵着浓郁的隐逸气息乾隆末年(1795),太仓富商瞿远村买下此园,增建亭宇,叠石种树,添筑梅花铁石山房、小山丛桂轩、濯缨水阁、蹈和馆、月到风来亭、云冈、竹外一枝轩、集虚斋等建筑由于瞿远春的巧为运思,使网师园“地只数亩,而有纡回不尽之致;居虽近廛,而有云水相忘之乐至今网师园尚总体保持着瞿氏当年造园的结构与风格园名仍沿用“网师”旧名,由于园主瞿姓,故又称“瞿园”,亦称“蘧园”同治年间(1862—1874),网师园为江苏按察使李鸿裔全部,更园名为“苏邻小筑”李鸿裔死后,嗣子少眉继有其园光绪二十二年(1896),增建撷秀楼光绪三十三年(1907),园归清光绪朝将军达桂辛亥革命后,东北军阀张作霖以30万两银子从达桂手中购得此园,民国6年(1917),赠于其师张锡銮作庆寿大礼,易名“逸园”,又称“张家花园”,筑琳琅馆、道古轩、殿春簃、箩月亭诸景点抗日战斗前,国画大师张大千和其兄张善孖借寓网师园内,同时居住园中的还有近代金石书画家叶恭绰等人张氏昆仲的画室大风堂,就是现在的殿春簃1940年,书画文物鉴赏家和保藏家何亚农买下这座园林,复用“网师园”旧名1950年,何亚农后人将网师园捐献给国家。
1958年,苏州市园林管理处对网师园进行全面整修,扩建了梯云室,增修了涵碧泉、冷泉亭,使住宅园林修葺一新1958年10月,网师园正式对外敞开网师园导游词2 各位游客: 大家好!我们现在巡游的就是世界著名的网师园网师园是中华江苏园林的一个典型代表 陈从周教授在《中华名园》一文中称“网师园是造园家推崇的小园典范”曾被德国政府授予联邦德国大十字勋章的德国闻名园艺家、鉴赏家玛丽安娜.鲍榭蒂女士在其《中华园林》一书中指出:“我觉得网师园是苏州最风光雅致、最完好的私家园林” 建于宋朝时期的网师园,当时建房和建园耗资 50万贯( 贯为 1000枚铜币)8xx年后的今日,曾有一位日本游客气壮网师园导游词3各位游客: 大家好!我们现在巡游的就是世界著名的网师园网师园是中华江苏园林的一个典型代表 陈从周教授在《中华名园》一文中称“网师园是造园家推崇的小园典范”曾被德国政府授予联邦德国大十字勋章的德国着名园艺家、鉴赏家玛丽安娜.鲍榭蒂女士在其《中华园林》一书中指出:“我觉得网师园是苏州最风光雅致、最完好的私家园林” 建于宋朝时期的网师园,当时建房和建园耗资150万贯(1贯为1000枚铜币)8年后的今日,曾有一位日本游客气壮如牛,开价12亿美元购买此园,见园方无意商榷,连声说“这是你们的国宝!价值连城!”由此可见,网师园的殿春簃作为第一件出口海外的中华古典园林作品蓝本绝不是偶然的。
苏东坡说:“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我要说:“到苏州园林不游网师园,乃憾事也” 伴侣,或许你的心早已飞进了网师团,且慢,请跟我走进苏州古城东南带城桥路,拐弯进人一条极窄的羊肠小巷--阔家头巷,脚踩石子路,往东行这样曲曲折折5分钟走到小巷深处,才见到网师园这长长的羊肠小巷,如同抒情诗中的一串含蕴丰富的省略号,它表示富者我不攀,贵者我不顾,它显示了主子卑视利禄,清高雅逸的情操 那么,主子是谁?为何取名网师园呢? 南宋淳熙年间(1174~1189年)吏部侍郎史正志(扬州人),在朝中身为大臣,面对南侵的金兵,一味贪生求和被罢了官,流落到苏州,于1174年请人建了一座宅园,自誉藏万卷书,取园名“万卷堂”,并在大门对面造圃,意思是泛舟五湖,自号“渔隐”,这便是网师园的前身 从宋朝到元明及清初的500多年间,这座花园的主子换了又换,到清代乾隆中(1785年左右),光禄寺少卿宋宗元隐退,购万卷堂故址,重新规划布置宋宗元为什么要给花园起名为网师国呢?据说与渔翁王思父女有关传奇宋宗元晚年才得一子,取名双喜双喜从小聪慧活泼,有一次,到瞻台钓鱼,不当心掉入湖中,全亏渔翁王思和女儿桂芝将他救起,又摇船送他回家。
宋宗元为了报答王思父女对儿子的救命之恩,特用渔翁的尊称--“网师”给花园命名,从今,万卷堂就称为网师园了实际上,宋宗元自比渔人,号网师并以此为花园命名,一方面借史正志花圃“渔隐”的原义,有隐居自悔之意,另一方面由于园旁边有巷名王思,取其谐音罢了 网师园位于阔家头巷11号,座北朝南,前有照壁,壁间设栓马环成行,左右各植盘槐一株,设有东西巷门,东侧还设便门,大门为两扇对开,下面是二尺五寸高闸板,均为黑色油漆,大门两旁置抱鼓石,上面是狮子滚绣球浮雕,额枋上装阀阅阀阅,俗称门档,又称门簪,是封建社会中门第名贵的标志,古代仕宦人家大门外的左右柱,常用来榜贴功状,在左称阀,在右称阅唐宋以后,官宦人家就在大门外特做两柱,称为乌头阀阅,这种装饰,表现了园主地位的显赫 网师园住宅前后三进,规模并不大,入门厅,首先要经过可装可拔的门槛,遥想8__年前这门槛有多劳碌--贵宾来了,仆人们忙劳碌碌地拔下门槛,贵宾走了,又忙劳碌碌地装上门厅即轿厅,是旧时停放轿子的地方进门后厅内左右安放着两条长长的赖凳,也有用长椅的,这种作对称式陈放两旁的凳,一进门就给人一种整齐端庄的视觉效果轿厅旧时是来宾主子落轿的地方,一般恭迎时也可在此小坐待茶,所以轿厅俗称茶厅。
厅正中悬有“清能早达”匾额,这是苏州现代着名书画家张辛稼书写的清能”是封建王朝官吏标榜品德,用现在的话讲是为政清廉,德才兼备;“早达”指早年发达的意思在该厅的东侧,有一座轿子,它是由红木和竹子做成的,轿子上有许多蝙蝠的图案,象征圆满欢乐轿厅正面设隔扇门,棕色油漆,厅后顶部有砖砌家堂,供奉祖先牌位,砖雕已有7__年历史厅东有僻弄通向内厅,厅西有“网师小筑”砖额小门,通向中部山水主园 大厅又称积善堂,厅正中高悬明朝四大才子之一文征明所书“万卷堂”匾额,这无声语言告知人们,主子不愧是书香门第,不仅家藏万卷书,而且两旁挂张辛稼的对联“紫苒夜湿千山雨,铁甲春生万壑雪”大厅面阔五间,这里是园主喜庆宴请和恭迎来宾的主要场所若三代同堂,正中位置为祖父、祖母,东边为父母,两边为儿女;若来客,依据东为贵的习惯,客人坐东边,主子坐西边中间置铜鼓一只,作装饰用大厅东西两壁挂大理石山水挂屏,堂中一式明式红木家具在自然几上陈设着园主所珍藏的古瓷、拱石、插屏,以显示主子的文化素养和情趣你看该正厅是方梁弯椽,梁上雕有花卉装饰图案前廊为鹅颈长椽,廊下一排18扇落地长窗厅堂正面设一排18扇白漆门,这白色屏板不仅与墙面色调统一,增加了室内的明度,对大厅陈设的家具和物品也能起到衬托作用,而大厅前面两根立柱的白底隶书联牌更起到了前后呼应的效果。
总之整个大厅平面宽阔,立面高大,整体形象宏伟庄重该大厅的陈设在手法上仍保持了左右完全对称的格局,突出大厅中央正面的自然几、供桌和方桌、太师椅,正面居中的匾额、堂对、楹联也都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加上空间悬挂宫灯、壁画,系挂云石镶嵌条屏,形体方正,工艺讲究的红木仿明家具,使大厅的氛围更加安详、静穆、隆重 大厅前天井,东西对称,种植玉兰两株,寓意玉堂富贵春天,堂前玉兰花开,冰清玉洁,意味深远玉兰,早春便开花,又名望春花,它是中华送给欧洲的植物中最着名、最受欢迎的花卉 厅南的对景是一座雕镂精致、巧夺天工的砖刻门楼,这座门楼制作于乾隆年间,高约6米,幅宽3.2米,厚1米,门楼上的砖雕是用凿子和刨子在质地细腻的青砖上,运用平雕、浮雕、镂雕和透空雕等砖雕艺术手法,雕凿而成的历史人物活灵活现,飞禽走兽和花卉图案,形象逼真,不愧为“江南第一门楼”门楼上都是蔓草图案,蔓生植物滋长延长,扩散不断,人们寄予它茂密、长期的吉利寓意门楼中间为字碑刻有“藻耀高翔”四字藻是水草,藻耀指文采华丽,高翔是展翅高飞的意思两侧兜肚,左侧刻有郭子仪上寿立体戏文图你看,图中郭子仪端坐正堂,胡须垂胸,慈爱可亲;八个文武官员,依次站立,有的手捧贡品,有的手拿兵器,厅堂摆着盆花,门前石狮一对,好不气派。
郭子仪活了八十四岁,八个儿子、七个女婿都是朝中命官,可谓大贤大德,所以这幅郭子仪上寿砖刻表示“福寿双全”之意左侧刻有周文王访贤立体戏文图你看,姜子牙长须披胸,隆重地端坐渭河边,周文王单膝下跪求贤,文武大臣前呼后拥,有的牵着马,有的手持兵器,浩浩荡荡,这里是描写周文王访姜子牙的场景文王以大德着称,姜子牙以大贤着名,所以文王访贤比方德贤齐备下面是蝙蝠图案,两侧为狮子滚球及花卉图案,中有三个“寿”字,象征福禄寿三星 墙为粉本,叠放了一座造型奇妙的湖石假山,险峻秀丽唐朝大诗人李白诗云:“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奖蓉”,主子借用“五峰”给这处书屋题名游人又把这山看为云岗余脉,给人以美的联想五峰书屋室内空旷光明,南面仅设矮墙,上半部分为大窗,一是增加室内采光,二是为了更好地欣赏峰石庭前假山旁有一株高大的玉兰树,春来花满庭,特殊宝贵的是,花坛中还有一株山茶绝品名叫“十三太保”这棵山茶盛开时,同时绽放13种不同颜色的花朵,有红、粉、白等,这在苏州园林中是一绝五峰书屋是一处相对独立的庭院,它于撷秀楼后,但并不处于同一中轴线,而是稍稍偏向西北,这一偏大有讲究,它把彩霞池北的建筑和东部住宅区过渡性地衔接起来。
五峰书屋为两层楼宇,屋前有回廊,东通半亭,西出竹外一枝杆,两处门户都很小,一是使人产生别有洞天的感觉,二是维护了东边庭院和西边竹外一枝杆的整体封闭性,不使这两处景点产生“漏气” 五峰书屋西边紧挨着的便是三开间的楼堂,取名集虚斋,这里是园主修心养性读书的场所集虚极富道家思想颜色,“集虚”出自《庄子.人间世》:“惟通集虚,虚者,心斋也”,“虚”指心中清澈明朗的境界,“心斋”为养心之所也就是说务必心志统一,排解杂念,对外界的事不用耳听,而专心听,甚至用“气”听,庄子用此宣扬他虚无、顺物的处事哲学这里园主借来标榜自己与世无涉的清高表现其憧憬渔樵隐居之乐的意境集虚斋室内陈设雅致,以竹为题的书画满楹,与竹外一枝杆相呼应,站在天井中间,用月洞门套住竹外一枝杆,可展露一幅外圆内方的云岗立体画,集虚斋其上有楼,登楼远眺,园中景色历历在目难怪,中新苏州工业园区从1992年4月15日至1994年2月21日的近10次谈判都在网师园集虚斋小姐楼上进行李光耀携夫人来过两次一位作家写道:网师园对谈判究竟起了什么样的作用,巨大或是微妙,无人得知当时的市长在谈判的间隙说过:“网师园为工业园区谈判顺当进行作出了贡献 从集虚斋朝南看,彩霞池明朗,竹外一枝杆略暗;小天井明朗,集虚斋本身略暗,这种忽明忽暗的艺术手法,大大增加了园景的层次感。
走出集虚斋,穿过小天井,便来到了临水而筑的竹外一枝轩和半亭射鸭廊竹外一枝轩原为园主子女读书写字的地方,在此读书,白天可见飘渺云彩,夜间则是秀美的月亮竹外一枝轩额取自宋代苏轼“红头千树春欲暗,竹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