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全文.doc

38页
  • 卖家[上传人]:gg****m
  • 文档编号:203634231
  • 上传时间:2021-10-2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8KB
  • / 3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全文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全文2016-12-30浏览:分享人:覃莉霞 版2016年12月22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公布了《电力发展 “十三五”规划》至此,电力“十三五”发展规划的纲领 文件正式面世本规划内容涵盖水电、核电、煤电、气电、 风电、太阳能发电等各类电源和输配电网,重点阐述“十三 五”时期我国电力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明确主要目 标和重点任务,是“十三五”电力发展的行动纲领和编制相 关专项规划的指导文件、布局重大电力项目的依据,规划期 为2016-2020年规划实施过程中,适时进行滚动调整以 下是《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欢迎阅读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 前言“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 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电力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 电力供应和安全事关国家安全战略,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面临重要的发展机遇和挑战面对新形势,党中央、国务院 明确提出了 “推动消费、供给、技术、体制革命,全方位加 强国际合作”能源发展战略思想,以及“节约、清洁、安全” 的能源发展方针,为电力工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 中全会精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 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制订本 规划。

      本规划内容涵盖水电、核电、煤电、气电、风电、太 阳能发电等各类电源和输配电网,重点阐述‘十三五”时期 我国电力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明确主要目标和重点 任务,是“十三五”电力发展的行动纲领和编制相关专项规 划的指导文件、布局重大电力项目的依据,规划期为 2016-2020年规划实施过程中,适时进行滚动调整一、发展基础(一)取得的成绩电力工业发展规模迈上新台阶十二五”期间,我国 电力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多项指标居世界首位截至2016 年底,全社会用电量达到万亿千瓦时,全国发电装机达亿 千瓦,其中水电亿千瓦(含抽水蓄能亿千瓦),风电亿千 瓦,太阳能发电亿千瓦,核电亿千瓦,火电亿千瓦(含煤 电9亿千瓦,气电亿千瓦),生物质能发电亿千瓦;西电 东送”规模达亿千瓦;220千伏及以上线路合计万公里, 变电容量亿千伏安截至2016年底,我国人均装机约千瓦,人均用电量 约4142千瓦时,均超世界平均水平;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费中 占比达%华北、华中、华东、东北、西北、南方六个区域各级 电网网架不断完善,配电网供电能力、供电质量和装备水平 显著提升,智能化建设取得突破,农村用电条件得到明显改 善,全面解决了无电人口用电问题。

      结构调整取得新成就十二五”时期,我国非化石电 源发展明显加快全国水电规模稳步增加,新增投产超过1 亿千瓦,占全国发电装机比重达到%;风电规模高速增长,占 比由2016年的%提高至%,跃升为我国第三大电源;光伏发电 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累计新增约4200万千瓦;核电在运装机 规模居世界第四,在建3054万千瓦,居世界第一火电机组结构持续优化,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比例 明显提高,单机30万千瓦及以上机组比重上升到%;单机60 万千瓦及以上机组比重明显提升,达到41%非化石能源装机占比从2016年的27%提高到2016年 的35%;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从2016年的% 提高到2016年的12%,超额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节能减排达到新水平持续推进燃煤机组淘汰落后产 能和节能改造升级,累计关停小火电机组超过2800万千瓦, 实施节能改造约4亿千瓦,实施超低排放改造约亿千瓦 全国火电机组平均供电煤耗降至315克标煤/千瓦时(其中 煤电平均供电煤耗约318克标煤/千瓦时),达到世界先进水 平,煤电机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到约890克/千瓦时; 供电煤耗五年累计降低18克标煤/千瓦时,年节约标煤7000 万吨以上,减排二氧化碳约2亿吨。

      实施严格的燃煤机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完善脱硫 脱硝、除尘、超低排放等环保电价政策,推动现役机组全面 实现脱硫,脱硝比例达到92%o 2016年电力行业二氧化硫、 氮氧化物等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较2016年分别减少 425万吨、501万吨,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减排量超额完成 了 “十二五”规划目标装备技术创新取得新突破燃煤发电技术不断创新, 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百万千瓦级超超临界机组、超低排放燃 煤发电技术广泛应用;60万千瓦级、百万千瓦级超超临界二 次再热机组和世界首台60万千瓦级超临界CFB机组投入商 业运行;25万千瓦IGCC、10万吨二氧化碳捕集装置示范项 目建成,世界首台百万千瓦级间接空冷机组开工建设水电工程建设技术和装备制造水平显著提高攻克了 世界领先的300米级特高拱坝、深埋长引水隧洞群等技术, 相继建成了世界最高混凝土双曲拱坝(锦屏一级水电站),深 埋式长隧洞(锦屏二级水电站)及世界第三、亚洲第一高的土 心墙堆石坝(糯扎渡水电站)O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发电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 距显著缩小我国已经形成了大容量风电机组整机设计体系 和较完整的风电装备制造技术体系;规模化光伏开发利用技 术取得重要进展,晶体硅太阳能电池产业技术具备较强的国 际竞争力,批量化单晶硅电池效率达到%,多晶硅电池效率 达到%。

      核电技术步入世界先进行列完成三代API000技术引 进消化吸收,形成自主品牌的CAP 1400和华龙一号三代压水 堆技术,开工建设具有第四代特征的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 建成实验快堆并成功并网发电电网技术装备和安全运行水平处于世界前列国际领 先的特高压输电技术开始应用,11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 开工建设大电网调度运行能力不断提升,供电安全可靠水 平有效提高新能源发电并网、电网灾害预防与治理等关键 技术及成套装备取得突破,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示范工程建成 投运电力国际合作拓展新局面对外核电、火电、水电、 新能源发电及输变电合作不断加强,投资形式日趋多样带 动了我国标准、技术、装备、金融走出去与8个周边国家 和地区开展电力贸易,投资巴西、葡萄牙等国电网体制改革开启新篇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 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619号)及相关配套 文件相继出台,试点工作逐步开展,价格机制逐步完善,输 配电价改革试点加快推进,市场主体逐步培育,电力市场建 设取得新进展简政放权深入推进取消和下放电力审批事项17项, 全面清理规范性文件,建立合法性审查制度,颁布或修改一 大批电力法律、法规、产业政策和行业标准。

      组建中国电建、中国能建两家特大型能源建设集团, 主辅分离取得阶段性进展基本取消了县级供电企业代管 体制”,基本实现城乡用电同网同价专栏1 “十二五”电力工业发展情况(二)机遇与挑战电力工业发展取得成绩的同时,也暴露出很多问题“十二五”期间,电力供应由总体平衡、局部偏紧的状态逐步转向相对宽松、局部过剩非化石电源快速发展的同时, 部分地区弃风、弃光、弃水问题突出,“三北”地区风电消 纳困难,云南、四川两省弃水严重局部地区电网调峰能力 严重不足,尤其北方冬季采暖期调峰困难,进一步加剧了非 化石能源消纳矛盾电力设备利用效率不高,火电利用小时 数持续下降,输电系统利用率偏低,综合线损率有待进一步 降低区域电网结构有待优化,输电网稳定运行压力大,安 全风险增加城镇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有待提高,农村电网供 电能力不足电力市场在配置资源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体制 机制尚未建立,电力结构优化及转型升级的调控政策亟待进 一步加强十三五”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 深化改革的攻坚期,也是电力工业加快转型发展的重要机遇 期在世界能源格局深刻调整、我国电力供需总体宽松、环 境资源约束不断加强的新时期,电力工业发展面临一系列新 形势、新挑战。

      供应宽松常态化十三五”期间,随着经济发展进入 新常态,增长速度换挡,结构调整加快,发展动力转换,节 能意识增强,全社会用电增速明显放缓十二五”期间开 工建设的发电设备逐步投入运行,局部地区电力供过于求, 设备利用小时数偏低,电力系统整体利用效率下降我国电 力供应将进入持续宽松的新阶段电源结构清洁化大气污染防治力度加强,气候变化 形势日益严峻,生态与环保刚性约束进一步趋紧我国已向 国际社会承诺202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 加快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和化石能源的清洁化利用已经成 为必然趋势加快能源结构调整的步伐,向清洁低碳、安全 高效转型升级迫在眉睫电力系统智能化推进电力工业供给侧改革,客观上 要求改善供应方式,提高供给效率,增强系统运行灵活性和 智能化水平风电、光伏发电大规模并网消纳,核电安全运 行对电力系统灵活性和调节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为全面增 强电源与用户双向互动,提升电网互济能力,实现集中和分 布式供应并举,传统能源和新能源发电协同,增强调峰能力 建设,提升负荷侧响应水平,建设高效智能电力系统成为必 然选择电力发展国际化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逐步推进,全 方位、多领域的电力对外开放格局更加明晰,电力产业国际 化将成为一种趋势。

      电力企业国际化面临积累国际竞争经验, 提高产品和服务多样化水平,电力行业标准与国际标准衔接, 履行企业环境责任,完善金融保险配套服务等诸多挑战电 力国际化进程对我国与周边国家的电力互联互通和电力装 备制造水平提出了新要求体制机制市场化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将改变电网企 业的功能定位和盈利模式,促进电网投资、建设和运营向着 更加理性化的方向发展市场主体逐渐成熟,发电和售电侧 引入市场竞争,形成主体多元、竞争有序的交易格局新兴 业态和商业模式创新不断涌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 作用开始发挥,市场化正在成为引领电力工业发展的新方向二、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 中全会精神,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发展战略,牢固 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 划纲要》、《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相关部署,加强统筹 协调,加强科技创新,加强国际合作;着力调整电力结构, 着力优化电源布局,着力升级配电网,着力增强系统调节能 力,着力提高电力系统效率,着力推进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 加快调整优化,转型升级,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 电力工业体系,惠及广大电力用户,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 供坚实支撑和保障。

      二)基本原则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统筹各类电源建设,逐步提高 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降低全社会综合用电成本统筹电源 基地开发、外送通道建设和消纳市场,促进网源荷储一体协 同发展清洁低碳,绿色发展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优先,坚持 发展非煤能源发电与煤电清洁高效有序利用并举,坚持节能 减排提高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发电用煤占煤炭 消费总量比重,提高天然气利用比例优化布局,安全发展坚持经济合理,调整电源布局, 优化电网结构坚守安全底线,科学推进远距离、大容量电 力外送,构建规模合理、分层分区、安全可靠的电力系统, 提高电力抗灾和应急保障能力智能高效,创新发展加强发输配用交互响应能力建 设,构建"互联网+"智能电网加强系统集成优化,改进 调度运行方式,提高电力系统效率大力推进科技装备创新, 探索管理运营新模式,促进转型升级深化改革,开放发展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健全市 场体系,培育市场主体,推进电价改革,提高运营效率,构 建有效竞争、公平公正公开的电力市场坚持开放包容、政 府推动、市场主导,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实现互利共赢保障民生,共享发展围绕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美 丽乡村建设,以解决电网薄弱问题为重点,提高城乡供电质 量。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