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茭白种植技术综述.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人***
  • 文档编号:531645230
  • 上传时间:2023-12-0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9.18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菱白种植技术综述品种来源:89-70是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水生蔬菜研究室在中介菱中通过单株选育而成的双季菱白新 品系,目前已在武汉、宜昌等地区推广应用,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特征特性:该品系株高250-260cm,叶片宽3.6-4.0cm,叶鞘长65cm左右,叶鞘绿色,分蘖 力中,肉质茎长18-20cm,粗3.5-4.0cm,单菱重90-l00g秋菱极早熟,武汉地区9月10日 左右上市,成熟期一致,9月25日左右可基本采收完毕;夏菱5月下旬上市,6月下旬采收 完毕该品系肉质茎呈竹笋形,表皮光滑,洁白如玉,商品性好夏、秋菱亩产量均可达 1250kg该品系显著特点是,在4月上旬定植,若田间基肥较充足,可在6月上中旬收获菱 白400-500kg,9月又可收获菱白1000kg,不影响翌年夏菱生长栽培要点:1.秋菱田管理a.选择土壤肥沃,含有机质5%以上,排灌方便的田块一亩施农 家肥3000-3500kg作基肥b.定植在4月上旬取出育好的菱苗,用快刀分成小菱墩,每 小墩带菱苗5-6株,随分随栽,株距45cm,行距90-100cmc.田间管理5月初,追施分 蘖肥一次,用人粪尿1000kg/亩,8月上旬追施孕菱肥一次,施人粪尿2500-3000kg/亩。

      分 蘖前灌水3-5cm深,7月中旬后,水位加深至10-15cm,冬季田间不能干水在菱白返青后, 随菱苗生长,会出现老黄叶,应结合除草,打掉老黄叶7月中旬后,在打老黄叶的同时, 除去无效分蘖d.病虫防治用25%杀虫双500倍液喷雾或浇泼,防治二化螟和大螟;用 50%叶蝉散喷粉或40%乐果乳剂1000倍液防治长绿飞虱e.选种在菱白采收的中前期,应 及时选种,做好标记选种标准:一是具有本品种特征;二是菱墩内无灰、雄菱;三是菱白 成熟期一致;四是薹管较低6月初菱白成熟应及时采收2.夏菱田管理a.冬季田间不能 干水,对老菱苗齐泥而割,将老菱墩纵切一半,一半留田间,2月上旬菱白萌芽时施人粪尿 3000-3500kg在3月中下旬追施硫酸钾复合肥30-35kg以后看苗施肥b.在苗高20cm和 35-40cm时各疏苗一次间除菱墩内小苗、弱苗,每墩保持壮苗20个左右对缺苗的地方 补苗,使田间菱苗均匀一致当前,在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中,菱白栽培面积有所扩大,经济效益显著双季菱白一年可采 收两次,又正是缺菜季节,可调节蔬菜市场供应浙江双季菱白优良地方品种很多,现介绍 主要品种及选育的新品种如下1、 纾子菱杭州市优良地方品种,在杭州市郊及余杭等地栽培较多。

      中熟,耐肥、耐涝,忌 连作适宜夏秋栽,也可春栽秋菱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产1000公斤左右,夏菱亩 产1000--1750公斤肉质茎肥大,白色,光滑,纤维少,品质佳2、 浙菱2号1990年由原浙江农业大学选育而成,在杭州、宁波、绍兴、舟山及义乌等市均 有栽培在江南水乡推广面积较大,1993年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中熟,生长势较强, 分蘖中等,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秋菱亩产750--1250公斤,夏菱亩产1250--1750公斤菱 形较短而圆胖,表皮光滑、洁白,质地细嫩,味鲜美菱肉单重100克左右,商品性好3、 中介菱无锡地方品种浙江省宁波、舟山等市栽培较多晚熟,生长势强健,地下匍匐 茎发达,分蘖力强,但抗病性较差秋菱亩产1000--1500公斤,夏菱亩产1050公斤左右 表皮浅黄白色,稍皱,肉菱单重90--100克4、 浙菱5号1990年由原浙江农业大学育成舟山、绍兴和宁波等市均有栽培1993年获 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中晚熟,适应性广,生长势旺,分蘖力强秋菱亩产1000--1500 公斤,夏菱亩产1500--2000公斤表皮白色,稍皱,肉质白,味略甜,适口性好5、 蚂蚁菱杭州农家品种,主产杭州市郊的康桥、上塘、石桥一带。

      早熟,分蘖性较强,耐 肥秋菱亩产700--1000公斤,夏菱亩产1250--1500公斤表皮光滑,肉菱单重49--57克,品质中等6、浙菱9111995年由原浙江农业大学育成,1997年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早熟,高产, 适应性广,生长势较强秋菱亩产1000--1250公斤,夏菱比纾子菱提早7--14天,亩产 1275--1750公斤表皮光滑,无皱纹,洁白,品质好菱白又叫菱笋,古称菰原产我国,在长江以南各地,尤其江浙太湖一带多利用浅水沟、低 洼地广泛种植菱白肉质整洁、白、柔嫩,含有大量氨基酸,味鲜美,营养丰富,可煮食或 炒食,是我国特产的优良水生蔬菜,由于采收期正值5-6月和早秋9-10月两个缺菜季节, 对解决蔬菜的淡季供应起着重要作用一、 生物学特性1、 形态特征菱白为禾本科多年生水生宿根植物株高1.6-2米,有叶5-8片,叶由叶片和叶 鞘两部分而成叶片与叶鞘相接处有三角形的叶枕,称“菱白眼”叶鞘自地面向上层层左 右互相抱合,形成假茎茎可分地上茎和地下茎两种,地上茎是短缩状,部分埋入土中,其 上发生多数分蘖,地下茎为匍匐茎,横生于土中越冬,其先端数芽次年春萌生新株,新株又 能产生新的分蘖。

      由于菱白植株体内寄生着黑穗菌,其菌丝体随植株的生长,到初夏或秋季 抽苔薹时,主茎和早期分蘖的短缩茎上的花茎组织受菌丝体代谢产物一一吲哚乙酸的刺激, 基部2-7节处分生组织细胞增生,膨大成肥嫩的肉质茎(菌瘿),即食用的菱白雄菱是指少数植株,抗病力特别强,黑穗菌的菌丝不能侵入,不能形成菱白,至夏秋花茎伸 长抽苔薹开花的植株灰菱是指部分植株过熟后或菌丝体生长迅速,致菱白内部已充满黑褐 色的孢子,致使品质恶劣,不能食用雄菱中心抽薹高出雌菱之上,较易识别,宜及时连根 拔除,不可留根株于土中2、 生长习性菱白有秋产单季菱和秋夏双季菱两类这两者均用分株繁殖,长江流域单季菱 在清明至谷雨分墩定植,夏秋双季菱可分春秋两季,春栽在谷雨前后,秋栽在立秋前后菱 白可分为四个阶段:(1)萌芽期入春后3、4月开始发芽,最低温度5°C以上,以10-20°C为宜⑵分蘖阶段自4月下旬至8月底,每一株可分蘖10-20个以上,适温为20-30C3) 孕菱阶段双季菱6月上旬至下旬孕菱一次,8月下旬至9月下旬又孕菱一次单季菱为8 月下旬至9月上旬才孕菱,适温为15-25C,低于10C或高于30C,都不会孕菱4) 生长停滞和休眠阶段孕菱后温度低于15C以下分蘖和地上都生长停止,5C以下地上部枯 死,地下都在土中越冬。

      二、 品种分类菱白分为单季菱和双季菱1、 单季菱春季栽培,当年秋天即可采收,以后每年9月上旬至11月收一次,称秋菱或8 月菱种植一次,可连续采收2-3年,再更新栽植植株生长旺盛,匍匐茎入土深,抗旱, 产量较低如杭州象牙菱、一点红、青种菱、真晚菱、媒婆菱,温州迟菱,广州大苗,武汉 红麻壳子等⑴红麻壳子菱壳青绿色,下部筋脉有淡红斑,故得名菱肉肥大,长30厘米,横径4.5厘 米,棒锤形,中下部粗壮,黄白色,肉白色,单菱重15克,肥嫩,品质好⑵大苗(硬尾菱白)嫩茎纺锤形,长17厘米,横径6厘米,具3-4节,单菱重15-20克耐热 耐肥,肉白色,结菱部位高品质佳,亩产1250-1500公斤,广州9-11月采收2、 秋复双季菱一般春季或夏秋种植,当年秋分至霜降第一次采收,称为秋菱(米菱),亩产 750-1000公斤,老株留田中越冬,翌年更新萌发的菱苗于夏至到小暑第二次采收,称蚕菱(麦 菱),亩产1500-1750公斤,采收后可再留至秋季采第三次,产量较低,收后重新种植早 熟品种有无锡早菱、中介菱、晏菱,苏州小腊台、中腊台,杭州蚂蚁蚕菱、半大蚕菱、核子 蚕菱等1)无锡晏菱分蘖旺盛、晚熟、菱笋肥大、品质最佳,产量高、肉茎表面有许多瘤状突起皱 纹,色白,亩产秋菱750-1000公斤,夏菱1250-1500公斤。

      ⑵半大蚕菱菱笋自3-4节而成,长17.5-24厘米,横茎3厘米,重57克左右,表面色淡绿, 肉纯白,品质佳亩产秋菱350-400公斤,夏菱1250-1500公斤⑶苏州小蜡台菱笋肉短而圆,节位突出成盘,形似蜡台,顶尖,两端细中间粗而圆,肉质 结实,味甜,纤维少,单菱重30克在中熟种中品质为最好亩产秋菱600公斤,夏菱1250-1500 公斤三、 土壤耕作秧田选择避风向阳排灌方便,土疏肥沃的田块或低洼河沟长江流域于12月中下旬至1月 中旬(冬至至小寒),把选好的菱墩整墩挖起,按行墩距50X16厘米假植在秧田中,栽植深 度以墩泥正好与土面相齐假植后每亩施人粪1000公斤为基肥,灌浅水一层,有寒流时宜 加深水层,严寒时菱墩上覆稻草厚6-10厘米保暖,立春后亩施人粪1000-1500公斤作为壮 苗肥,经常保持水深3-6厘米4月中旬移栽前除去生长特别旺的幼苗,可减少雄菱比例, 然后分墩种植菱白田要选择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的粘壤土,冬季深耕 33厘米以上,结合翻耕施河泥 5000-10000公斤翌年整地时施绿肥或厩肥3500-4000公斤或人粪3000-4000公斤为基肥, 捣碎耙平,做到泥烂、肥足、地平,并打实田梗,严防漏水漏肥。

      曝晒几天后,再灌浅水3 厘米左右,以备栽植四、 播种在秋菱采收前6-7天进行墩选,种墩要符合原品种特性,植株较矮,生长势不过旺,抱茎各 叶高度相差不大,但最后1-2片心叶显著短缩,如叶与菱白眼紧缩在一起菱笋肥大时,假 茎的一面露白,分蘖旺盛整齐,节位低而不散墩,匍匐茎相连的母株必须孕菱早、给菱20 个以上,成熟一致,娘菱、子孙菱同时成熟采收时复选菱苞饱满、菱肉肥壮白嫩、全墩无 一雄菱或灰菱的菱墩作好标记五、 栽培管理菱白分春栽和秋栽,无论单季或双季菱的晚熟种,长江流域于4-5月间母墩萌芽高33-40厘 米时,3-4片真叶(华南单季菱于6-7月、双季菱7-8月间定植)将菱墩挖起,用快刀顺分蘖 处劈开成数小墩,每墩带匍匐茎和壮分蘖4-6个,剪去叶片,保留叶鞘长16-26厘米,减少 蒸发,以利提早成活,随挖、随分、随栽株行距按栽植时期,分墩苗数和采收次数而定, 双季菱采用大小行种植,大行作为走道,行距1米,小行80厘米,穴距50-66厘米,每亩 1200-1500穴,每穴7-8苗用小株密植者,株行距为73X40厘米,每亩2300墩,栽植方 式以45度角斜插为好,深度以根茎和分蘖基部入土,而分蘖苗芽稍露水面为度,定植3-4 天后。

      检查一次,栽植过深的苗,稍提高使浅些,栽植过浅的苗宜再压下使深些,并做好补 苗工作,确保全苗秋栽:老墩于立春萌芽后挖取,每墩切成8-10个,假植于藕田内或肥沃的烂泥田育苗,经 常保持水深3厘米,至7-8月每穴已有10多个分蘖,再分栽一次每穴又可分为3小墩, 即为生产田栽植的小苗一般栽植行距为46厘米,穴距27-33厘米,亩栽4000墩,这样一 个老墩可分栽成数十墩生产栽植小苗作为早稻后茬者,应在立秋前后栽种完毕,切不可迟 至8月中旬,否则不能发生有效分蘖栽植期气温高,应选择阴天将墩苗挖起,劈开分蘖, 并将基部2-4片老叶鞘剥掉,裸露出分蘖节和分蘖芽,以便接触泥土,促使生根,再剪去上 部叶片1/3,苗准备完毕宜立刻栽植耘田能松土通气,加速肥料分解,清除杂草,并切断植株老根,促进新根发生新菱田栽植 成活后或老菱田春季萌芽开始,至小满封行前止,每隔15天左右耘田一次,共2-3次耘 田时先把水放浅,用铁耙浅翻二遍,晒田至表土开裂而后再灌水7-8月间进入孕菱期,掌握每10厘米见方留一菱,去除过多弱细分蘖,至8月初剥黄叶2-3 次,剥后踏入土中充作肥料,并在菱墩中间压一块泥,使植株向菱墩四周开张,以利通风, 减少病害。

      六、 肥水管理菱白生长期长,分蘖多而吸肥量大,一次种植多次采收,必须基肥、追肥并重,追肥共4-5 次,掌握“促-控-促”原则,栽后7-10天后即施提苗肥,每亩人粪水500。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