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块宝典资料分析.doc
14页1在加减运算中,一般直接选用“截位法” ,选项间的差异或待比较式子间的差异决定了截位时所需保证的精度也可根据尾数的不同,选用“ 末尾法” 在乘除运算中,选项精度不高时,可用“估算法” ;首位不同时,用“ 直除法” 在任何计算中,估算法是首先应想到的,通过估算知道它们量级相同,只需得到“首位” ,便可知晓它们的大小关系,这就是“ 直除法 ”的原理表格与文字、表格与图形、文字与图形等混合材料,逐渐成为最新命题的趋势,约 80%的含有图形的材料,是以混合材料的形式出现的,约 90%的混合型材料是包含文字的做题顺序:1、先用较短时间看清楚材料的数据存储结构,文字型材料用 30 至 60 秒,图形和表格用 10 至 30 秒;2、迅速定位题目所需数据和信息;3、进一步分析和加工,得到答案复习计划:一、第一章好好看一遍,第五节的例题,自己先独立做一遍,再看解析;二、第二章好好看一遍,里面的例题要先独立做出来再看解析,认真完成强化练习,看完后再把第一节好好看一遍;3、开始第三、四、五、六、七章的真题时,开始每一种题型之前,把第一章“ 结构阅读” 中对应部分 (特别是文字型材料)好好看一遍,在题目中遇到相应的统计术语或核心要点不够熟2练的时候,也要回头好好看一遍第一章的相应部分;四、完成第三、四、五、六、七章时,先做完例题,再把第二章好好看一遍,再完成这五章的习题部分,再把第二章好好看一遍;五、到此为止,本书你已经复习完毕,下面就是要做成套的真题,注意把握时间要求:每篇控制在 6 分钟左右。
统计术语增长贡献率=部分的增量 /总量的增量同比增长:与上年的同一时期相比的增长速度环比增长:与紧紧相邻的上期相比的增长速度变化幅度是指增幅的绝对值,一定时期的平均增长率,一般不包括第一年的增长率基尼系数:国际上通用的、用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人民收入差距的常用指标,它介于 0 至 1 之间,系数越大,不平等程度越高(正比) 恩格尔系数:指食品支出总额(生活必需品,非奢侈品)占家庭或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百分比,比例越低,反映这个地区人民生活水平越高(反比) 第一产业: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副业和渔业) ,狭业的农业指种植业,广义的农业指第一业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除第一、二产业外的其他行业,一般指服务业三次产业的产值常被称为产业增加值,所以第二产业增加值就是第二产业 GDP,而不是第二产业 GDP 与上年相对的增长量3结构阅读较长的文字型材料,要标明每段的中心词,以“中心词” 为基准,从题目往材料返回定位;中等长度的文字型材料,只需通读其中一段,将中心词标记出来;较短的文字型材料,是一个孤立语段,没有段落的划分,需我们对材料进行人为的划分,区分主旨段落段落中有明显的关键词,可按关键词(明显性,即返回原文定位时必须很容易辨认出来;区分性,原文当中出现的次数不能太多)返回原文定位相关信息。
表格材料要重点关注横目标和纵目标;柱状图或趋势图的关键是横轴和纵轴;饼状图要将周围一圈的类别名称浏览一遍即可核心要点时间表述:资料分析材料中出现的统计性数据往往是与时间相关联的,因此, “时间表述” 是资料分析中极其重要的关键信息,它存在以下 4 大考点:1、问题与材料中的时间点并未完全吻合,比如问题里提到的是“去年”、 “前年 ”或“明年”之类,材料中提供的是 2001-2007 年的数据,但问题只问 2002-2006 的数据2、问题与材料所涉及的时间存在包含关系,比如材料中提供的是 2007 年第一季度的数据,但问题问到的是 2007 年的数据,或反过来3、容易忽略如月份、季度、半年等时间表述4、材料中的提供时间的表述方式或表达顺序存在和常规不一致的地方单位表述:单位是资料分析中极其重要的信息,是对材料进行数据分析的重要对象,要养成阅读材料时详细阅读“单位”的习惯存在以下 4 方面的问题:1、单位一定要看,务必不要4“默认单位” ;2、与平时表述不太相同的单位一定要特别留意,如“百人” 、 “千” 、 “百万” 、 “十亿” 、 “千亿” 、 “‰”等;3、特别注意材料的信息之间或材料与题目间可能出现的单位不一致问题;4、双单位图中务必留意图与单位及轴之间的对应。
特殊表述:1、增长最多/增长最快:增长最多:增长的绝对量最大;增长最快:增长的相对量,即增长率最大2、一定正确/ 一定错误:凡是 不能完全确定的选项都不应该选上3、每/平均:待比较的分数为后一个量÷ 前一个量4、以上说法都正确/ 不正确:当选项中出现“ 以上说法都正确/不正确”或“ A、B选项都正确” 时,要考虑是否需要选择此选项5、从材料当中可得到:选项中正确的表述并不一定可选,所选的选项的正确性必须从材料中得到验证,反过来,不正确的选项肯定是不能选的适当标记:1、标记材料的体系与结构;2、标记时间表述、单位表述等重点信息;3、标记需引起特别注意的信息,如和一般表述不太一致的信息或考生容易遗漏的信息;4、标记需进行计算的数据;5、双单位图中可在图形与双轴间做连线标记;6、在有关联的多个图间互相标记有用的数据信息定性分析:在图形材料中,很多结论可以通过图形自身得到1、柱状图、趋势图中数据的大小可通过“柱”的长短或“点”的高低来判定2、柱状图、趋势图中数据的增减可通过“柱”的长度增减或“点”的高低变化来判定,有时可通过其对应的“格数”来判定3、饼状图中数据或比例的大小可通过扇形的大小来判定,明显的比例可通过目测大致得到。
趋势图中图像的斜率和增长率存在以下关系:增长量不变,直线上升,增长率减小(反比) ;增长量不变,直线下降,增长5率绝对值增大辅助工具:1、较大的表格型材料中,利用直尺对比数据2、柱状图、趋势图判断量的大小时,可用直尺比对“柱”的长短或“点”的高低得到3、复合立体柱状图等不易直接得到的图形材料中,可用尺量出长度代替实际值计算“增长率” 4、饼状图中,精度要求不高时,可用量角器量出该部分的角度,然后除 360 得到(10%=36 度,5%=18 度,1%=3.6 度,2%=7.2度) 组合选择:指题目当中给出多个不确定性表述,要求考生判断出这些表述中哪些是正确/错误的,然后选出包含满足条件的所有表述的选项基本原则:1、如果所有选项都包括/不包括某一个表述,那么这个表述是不需要被考虑的2、完成组合选择题,需做到“判断出一个表述就马上做一次排除” 3、表述较多时,应尽量选择从相对简单的表述入手实战时,前两点在题目并不严密的情况下,单独使用可迅速得到答案,但在正常情况下更多需要在操作中进行组合使用与反复使用常识判断:有可直接通过“常识”进行判断的题目,这样可节省大量做题时间简单着手:这不仅仅是一种做题技巧,更多的是一种完成行测试题的思想。
四个方面与层次:1、完成整张试卷五大部分(10 种小题型) ,要从自己最擅长的部分着手,把最宝贵的精力优先投入到自己得分率最高的题型另外,若发现某一部分难度明显高于一般难度,一定要学会先行跳过2、对于文字型、表格型、图形型、综合型材料题,也要从自己最擅长的题型着手一般情况下,图形型相对简单,文字型相对较难3、1 篇资料分析 5 道小题,遇到明显特别难做或难算的题目,要先行6跳过,回头时间充裕再全力思考,有时还会出现“后面题目的答案对前面题目的完成有借鉴作用”的情况4、当资料分析题出现“以下选项正确/错误的是” 、 “以下说法哪几个是正确/错误的(组合选择题) ”或“以下说法有几个是正确/错误的”等需判断多个表述正误时,可从明显比较简单的表述(一般是直接可从材料中读出答案的表述)着手,对明显非常困难的选项(一般是需要进行综合计算的题目)可最后考虑难度判定基本标准:1、题干短的选项优于题干长的选项2、不需计算的选项优于需计算的选项3、单个计算题优于多个计算题,单个表述判断优于多个表述判断4、容易找到原文信息的优于不容易找到原文信息的2001 年至 2006 年,该地游客年均增长率超过 100%,相当于从 2001 年到 2006 年翻番至少 5 次,即 2006 年的游客量应该超过 2001 年的 32 倍。
答案选项:资料分析的任何一道题目都不是孤立的单方向思考的题目,而是与“答案选项”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联合体包括以下 4 种情形:1、排除法:在完成部分思考或计算后可得到 3 个选项是错误的,从而得到正确答案2、结合简单着手原则,在“以下选项正确/错误的是”型的题目中,直接找到能够判断为正确/错误的选项3、运用各种计算技巧之前,比较选项区别当选项差别较大时用“估算法” ;当选项首位不同时,用“直除法” ;当选项相差一个 1/n 时,用“插值法或倒数型直除法” 4、有时虽然题干要我们分析众多的数据,但根据选项我们可发现需分析或计算的只是其中一部分,从而简化分析与计算7误差初步理论十大速算技巧可粗略分为两类:一是无偏速算,包括直除法、放缩法、化同法、插值法、差分法、综合法 6 种方法;一是有偏速算,包括估算法、截位法、凑整法,这种方法以“截位”为基本操作方式加减运算,要用“绝对误差” ,乘除运算,要用“相对误差”如果各数字近似产生的误差比选项间的差距小一个量级,这样的近似值一般不会影响最后结果的判定对相对误差的分析只能用估算;相对误差一般分为两档:1-10%和 1-10‰,明显低于 1‰的一般可以忽略,明显高于 10%的在近似中一般也很难遇到。
用左移 2 位百分法估算 1-10%左右的相对误差计算选项间的数字的差时,大致估算即可,一般截取前 1-2 位就可以满足要求,不需计算得非常精细选项间的相对差异:四个选项中任意 2 个数值间的“相对差异”的最小值(大小相邻,非位置相邻) 近似数字的相对误差与选项间的相对差异:选项差别大,估算可大胆;选项差别小,估算需谨慎先分析“选项差异” ,然后在近似中将数字近似的“相对误差”控制在“选项差异”的 1/10 左右有向误差分析:截位估算时,通过对过程数字的相对误差来判断最后估算结果相对误差的符号,即通过判断估算结果是大于真实值还是小于真实值来锁定答案乘法中的相对误差保持相反的方向或除法中的相对误差保持相同方向,就能有效抵消误差,从而提高精度估算法:精度要求不太高时,进行粗略估算的速算方法,适用于选项相差较大,或被比较数据相差较大,或待计算式子只需要求得一个大致的范围8直除法:比较或计算较复杂分数时,通过直接相除得到商的首位(首一位或首多位) ,从而得到正确答案的速算方式,适用以下 2 种情况:一是比较分数大小时,若量级相当,首位最大/最小,为最大/最小;二是计算分数大小时,若选项首位各不相同,通过计算首位可锁定答案。
直除的本质就是在判断“除数乘以某个数是否超过了被除数” ,在做这样的判断时,利用除数的前 2 位进行区间判断即可(利用截位进行的放缩) 如“A 除以 375.8”是否比 7 大,要做的心算:370 乘以 7 比 A 大,那么“A 除以 375.8 比 7 小” ;“380 乘以 7 比 A 小,那么“A 除以 375.8 比 7 大” 通常取除数(分母)前 3 位进行计算,这样的误差肯定在1%以内(通常更小) ,但在对精度要求不高的计算中,取前 2位也可得到很好的结果此方法仅适用于简化除数(分母) 将直除的结果直接进行加减时,真实的结果在此结果附近波动,其中,和的值在往上 2 个单位以内,差的值在上下 1 个单位以内如两数相除的结果是 8 和 4(量级相同) ,那么,和在 12-14 之间,差在 3-5 之间放缩法:通过对中间结果进行适当的放(放缩)或缩(缩小) ,迅速得到待比较数字大小关系的速算方式,适用于精度要求不高或数字相差较大常见形式:A>a 且 B>b,则A+B>a+B>a+b;A-b>a-b>a-B;A>a>0 且 B>b>0,则A×B>a×B>a×b;A/b>a/b>a/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