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7-12章教案全册.pdf
93页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7-12章教案全册7.1力【学习目标】1.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理解力的概念和知道力的单位2.知道力的三要素,会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3.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相关现象重点难点:1.力的示意图画法2.根据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解释相关现象学习内容一:力和力的作用效果学习指导:阅读课本P2、P3文字内容和插图,基本概念、定义用红笔做上记号,能说出力的两种作用效果自学检测】1.我们常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认识和描述力,如:用力捏橡皮泥,橡皮泥的形状发生改变,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2.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隹甩,有力的作用时至少存在两个物体,施加力的作用的物体叫施力物体,承受力的作用的物体叫受力物体.3.物理学中,力用符号2 表示,力的单位是生顿,简称生,符号是N用手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是1_N合作探究】教师巡视指导一、演示P3实验后请同学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甲和图乙你看到小球的状态发生怎样的变化?答:图甲小球的速度由慢变快,图乙小球的运动方向改变了2.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答:因为受到力的作用二、1.用磁铁靠近一悬挂起来的小铁球(不要接触)。
第 1 页 共 9 3 页观察到的现象:小球会(“会”或“不会”)被磁铁吸引说明:不接触的两个物体也直(“有”或“没有”)力的作用2.下面的两物体间一定有力的作用吗?观察下图,能证明甲乙两物体间一定有力的作用的是(B C)甲I乙I 岛ABC总结: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在什么情况下才会产生力的作用?【展示交流】教师掌握情况【精讲点拨】1 .力的作用效果是: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 .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速度大小的改变和运动方向的改变3,力分为接触力和非接触力,如:常见的推、拉、提、压属于接触力,磁 力、星体之间的引力属于非接触力4 .相互接触的物体不一定有力的作用,接触力产生的条件:两物体要接触且相互挤压5 .不相互接触的物体也可以有力的作用即时练习】1 .一个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方面不断发生改变,从空中自由下落的物体运动速度大小发生改变2 .下列关于力的叙述,正确的是(B)A.一个物体就能产生力的作用B.有施力物体就一定有受力物体C.彼此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不可能有力的作用I).彼此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有力的作用学习内容二: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学习指导:阅读课本P 4文字内容和插图,基本概念、定义用红笔做上记号,熟记力的三要素。
自学检测】第2页 共9 3页1 .用大小不同力拉同一根橡皮筋,用力越大橡皮筋的形变程度越大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2 .手握着教室门把手,用同样大小的力分别从教室里面门把手和外面门把手推门,能使门打开和关闭这两种情况下力的作用效果不相同(填“相同”或“不相同”),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3 .用同样的力从外面推门的门轴部分和外边框,推外边框(填“门轴”或“外边框”)更容易把门推开,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通过以上实验得出: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有关我们把这三者称之为力的三要素4 .力的示意图画法: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若已给出力的大小需在箭头附近标示出力的大小),这种画力的方法叫力的示意图合作探究】教师巡视指导如右图沿与水平面成4 5 角的方向用力拉一辆玩具车,画出拉力示意图提示:谁是受力物体?作用点画在什么地方?方向?大小?)【展示交流】请4位同学在黑板上作图,其余同学在草稿纸上作图,教师掌握情况精讲点拨】力的示意图作图要领:力的作用点可以画在力的起点,也可以画在力的终点,作用点在物体上(受力物体的几何中心或表面上),受力物体可以用长方形或圆形等较简单的几何图形代替。
记忆口诀:长短表大小,方向箭头标,注意箭尾巴,作用点是它即时练习】1.用力推课桌的下部,课桌会沿地面滑动,推课桌的上部,则课桌可能会翻倒,说明力的作用效果(C)A.与力的大小有关 B,与力的方向有关C.与力的作用点有关D.与受力面积有关第 3 页 共 9 3 页2.画出下图中物体对地面压力示意图学习内容三: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学习指导:阅读课本P4、P5文字内容和插图,基本概念、定义用红笔做上记号,能说出相互作用的力的特点自学检测】用手拍桌子,手对桌子施加力,施力物体是王,同时感觉到手痉,说明天也受到桌子力的作用,施力物体是桌子即一个物体在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同时,也要受到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的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合作探究】教师巡视指导问题:相互作用的两个力有什么关系?场景一:游泳时:人向卮推水一一水向前推人,结果人向前进,说明相互作用的两个力方向相反,用“”标出前面例子中的受力物体,分析发现:相互作用的两个力的作用点分别在两个不同物体上场景二:拔河比赛:器材:弹簧测力计方法: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对拉观察:当左边弹簧秤读数为3N时,是左边弹簧秤对右边弹簧秤施加的力,右边弹簧秤的读数为3 N,是右边弹簧秤对左边弹簧秤施加的力,两个弹簧秤的示数相等,两个弹簧秤的轴线也(“在”或“不在”)同一直线上。
结论:相互作用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点在不同物体上,两个力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展示交流】教师掌握情况【精讲点拨】相互作用的两个力特点:异体,等大、反向、同线即时练习】1.“守株待兔”这个成语故事家喻户晓兔子撞上大树死掉,其中受到撞击力的施力物体是大树,这个故事所包含的主要物理知识是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下列是相互作用力的是(C)第 4 页 共 9 3 页A.地球对人的吸引力与人对地面的压力B.拔河时,其中一方人拉绳的力与绳拉另一方人的力C.电灯对电线的拉力与电线对电灯的拉力D.电线对电灯的拉力与电线对天花板的拉力3.有人说“如果两个力的三要素相同,那么这两个力是相互作用的力”对吗?答:不对,根据相互作用力特点说明原因当堂练习】见训练案基础部分7.2弹力【学习目标】1 .知道弹力及弹力产生条件2 .知道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并能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重点难点: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学习内容一:弹力学习指导:阅读课本P 6 “弹力”内容,能区分弹性和塑性自学检测】1 .物体受力后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能恢复到原来形状的特性叫弹性,这种受力发生的形变叫弹性形变,物体变形后,即使撤去外力,物体也不能恢复原状的特性叫塑性。
2 .下列物体中具有弹性的是:塑料尺、橡皮筋、气球、弹簧物体受力后不能自动恢复原状的是:橡皮泥、纸张塑料尺、橡皮筋、橡皮泥、气球、纸张、弹簧3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理力,常见的弹力有:压力和支持力合作探究】教师巡视指导弹力的产生离不开形变,而物体发生形变又离不开外力作用就前面的实验器材一一弹簧,请你设计实验证明:1 .物体形变的程度与所受到的外力大小有什么关系?试一试说说你的看法外力越大,形变越大)2 .能不能太用力去拉弹簧?为什么?第 5 页 共 9 3 页(不能,会损坏弹簧)结论:在弹性限度内,作用在弹簧上的外力越大,弹簧的形变越大展示交流】教师掌握情况【精讲点拨】1.弹力产生的条件:弹力属于接触力,所以两个物体必须接触并且要相互挤压2.弹力的施力物体是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弹力的受力物体是阻碍发生弹性形变物体恢复原状的物体如:用手压塑料尺,塑料尺发生弹性形变,塑料尺的弹力施力物体是塑料尺,受力物体是手,力的作用点在手上3.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方向相反(指向受力物体)即时练习】完成P8第 1题、第 2 题和第5 题学习内容二: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学习指导:阅读课本P6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P7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能说出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
自学检测】1.实验室常用弹簧测力计来测力,生活中还有哪些测力计?2.弹簧测力计的测量原理: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3.使用弹簧测力计前:观察量程,认清分度值,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线,若没有,需将指针调零,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允许超过它的最大测量值合作探究】教师巡视指导一、弹簧测力计的使用1.说说弹簧测力计在使用时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项?2.你能不能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一根头发能承受的拉力?答:将一根头发一端系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慢慢用力沿轴线方向拉头发丝另一端,到头发刚被拉断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二、用调节好的弹簧测力计水平测拉力,测量值与真实值一样吗?三、用调节好的弹簧测力计倒着测物体的重力准确吗?【展示交流】教师掌握情况【精讲点拨】第 6 页 共 9 3 页使用弹簧测力计前要将挂钩来回拉动几次,目的是判断弹簧与外壳之间是否有较大摩擦,观察指针是否归零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时,拉力方向要和弹簧测力计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要等指针稳定时读数即时练习】1.课本P8第3、4题,小组内订正,找出错误分析原因2.如右图,某同学在用己调零的弹簧测力计测量一个物体的重力时,误将弹簧测力计上下拿反,将物体挂在了拉环上,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O N,则该物体实际重力(C)A.一定等于4.ON B.一定大于4.O NC.一定小于4.ON D.无法判断大小【当堂练习】见训练案基础部分7.3.1重力大小【学习目标】理解重力与质量的关系,能 用 和 变 形 式 解 决 有 关 实 际 问 题。
重点难点: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学习内容:重力的大小学习指导:阅读P9P H上半部分内容:认识图7.3 1所示物体运动的原因基本概念、定义用红笔做上记号并记住,记住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式和g值自学检测】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重力通常用字母表示,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地球上的所有物体都要受到重力作用合作探究】教师巡视指导一、实验探究:影响重力大小的因素第 7 页 共 9 3 页1 .物体受到的重力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2 .用手分别拿起一大石块和小石块,你有什么不同感觉?3 .猜想:重力的大小跟质量多少有关4 .两人一组,对照P 1 0 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一人测一人观察记录1)照图,把钩码逐个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分别测出它们受到的重力G,记录在表格中2)以质量为横坐标,重力为纵坐标,用描点法作出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图象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质量力(k g)重 力 G(N)6/z z 7(N/k g)(3)实验表明:物体受到的重力G 与它的质量的比值是定值,也就是说物体所受的重力 G 跟它的质量成正比这个比值约是2弟/k g,用字母g表示,其表示的意义是:在地面附近质量为1 k g 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N,为计算方便,在粗略计算时g取 1 0 N/k g。
物体的质量加、重 力 常数g 之间的关系是G=mg二、2分钟再看课本P 1 1 例题注意解题思路1 .已知量是什么?未知量是什么?2 .解题时运用的公式是什么?3 .计算时要注意物理量的单位是什么?【展示交流】教师掌握情况【精讲点拨】第8页 共9 3页1.质量、重力和重量的区别:质量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质量大小跟物体所处的位置无关,重力既有大小又有方向,重力的大小叫重量,重力跟物体所处的位置有关可以结合定义和单位区别2.同一物体从地球飞抵月球,质量不变,重力是在地球上的巳6【即时练习】1.如果没有重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A.河水不会从高山上流下B.物体没有质量C.一跳起来就会离开地球D.茶杯中的水倒不进口中2.课本P14第 1 题、第 2 题和第3 题【当堂练习】见训练案基础部分7.3.2重力方向和重心【学习目标】1.知道重力的方向、会画重力示意图2.知道物体重心的位置及重心与稳度的关系3.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重点难点:重力的方向及画法学习内容一:重力的方向学习指导:阅读课本P11文字内容和插图,基本概念、定义用红笔做上记号,记住重力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