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教学研究室八年级地理上册 2.2 中国的气候教案2 (新版)湘教版-(新版)湘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doc
6页中国的气候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等温线、等降水量线分布图,了解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以及降水分布特点,培养学生判读、分析等值线分布图的技能初步学会分析气温和降水特点的形成原因2.了解我国温度带及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划分地区等,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我国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性3.了解我国的气候特征,培养学生分析气候特征的技能使学生明确气候也是一种资源,而且是我国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但同时我国也是灾害性天气频发的国家,所以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使人和环境相互协调发展是至关重要的重点1.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2.我国气候为农业生产提供的有利条件难点分析、归纳、概括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兴趣点教 学 过 程 设 计环节教师行为学生行为导入( 2分钟)复习提问:上一节可最后我们学习了中国的季风气候,那么中国的季风在哪两个季节最突出呐?请同学们回忆我国冬夏两季季风的特点学生们回答冬季和夏季回忆性质 填写表格风向性质范围冬季风偏北干冷大部分夏季风偏南暖湿自助(8分钟)1.雨带移动与雨季〔讲授〕(结合板图)整个冬季,我国大陆被寒冷的冬季风控制,一般到4月份,夏季风开始形成并逐渐强大,在我国南部沿海登陆。
冬季风抵抗不了,向北退去,在此过程中,冷暖气流交锋,形成降水5月,雨带位于沿海一带——华南雨带(东南沿海雨带)6月,雨带北移至长江流域——长江中下游雨带(江南雨带)7、8月,雨带北移至我国华北、东北地区——华北、东北雨带9月,雨带南移10月,雨季结束因此,我国的雨季出现在每年的5-9月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总结规律: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时间长;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时间短生助(18分钟)1、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对农业生产有什么好处,多样的温度带和干湿区对各种植物和农作物品种的生长有什么影响?学生讨论、回答〔归纳总结〕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因此,世界上大多数农作物和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使我国的农作物及各种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气候复杂多样,使得我国的农作物和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学生分组讨论 师助(6分钟)我国气候有哪些主要特征?(3条)我国气候对农作物生产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三、寒潮、梅雨、台风和水旱灾害 (教师引导)总的讲,我国气候条件十分优越,但也有不利方面如水旱灾害、寒潮、台风等灾害性天气给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例如1998年夏季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东北地区的特大洪水给任命的生命财产和工农业带来数千亿元的损失。
而华北地区则出现了持续干旱的天气板书) 第五节 寒潮、台风和水旱灾害我国每年总有一些地区发生水旱灾害洪涝和干旱是影响我国最大的气候灾害现在我们来看报998年常见流域抗洪抢险的录像投影片)1998年我国还有哪些地区发生了洪涝灾害?洪水造成了哪些损失,军民是如何抗洪的?你特别感动的事情是什么?根据你所学过的知识,思考洪水形成的气候原因、人为原因?对长江洪涝灾害的防治你有什么建议?你能为灾区人民做些什么?(学生活动)下面我么们分成6个小组,每个小组根据上面的问题一起讨论,希望每个同学都能发表意见,然后每个小组由一名代表发言现在给大家10分钟讨论六个代表发言之后,由全班一起进行评议教师归纳)(1)气候原因是夏季东南季风势力的强弱以及厄尔尼诺和拉尼那等条件的影响2)人为原因是上游植被的破坏、水土流失、中游的围湖造田等3)使人感动的是1998年全体军民团结誓死保卫常见大堤的感人事迹4)常见上游应植树造林,中游应退耕还湖、疏通河道板书)一、水旱灾害原因和危害措施(过渡)可见我国是一个水旱灾害较多的国家,除了水旱灾害以外,我国还受哪些灾害性天气的影响呢?我们来阅读课本第59页,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寒潮警报。
思考以下问题:寒潮是一种什么样的天气现象?你亲身经历过寒潮天气吗?有什么样的体会?观察课本第60页“侵入我国的汉朝路径图”,你能根据地图说出强冷空气的源地吗?它大致沿什么方向运动?思考从那里来的是冷干的?从图中观察,汉朝能影响到我国的哪些地区?冷空气到达时,当地的天气将会有怎样的变化?从图中观察,我国有那些地区不易受汉朝的侵袭,你能说出为什么吗?(参照中国地形图)为了保护农田,我们应当采取哪些防灾措施?(学生活动)小组经过讨论,互相启发,加深了学生对寒潮的了解通过小组代表发言的形式使各种不同的意见碰撞,使意见趋向一致教师小结)同学们发表了很多的见解,通过小组学习、代表发言的形式使意见统一起来,可以概括为:寒潮造成范围广大的地区大幅度降温的强冷空气一般出现在每年秋末至初春之间,它来自西伯利亚、蒙古一带侵入我国以后数日之内就可以从北向南横扫全国.我国的西北地区东部、华北、东北地区的大部分、黄淮、江淮、江南等地区都受其影响,会出现大风、降温雨雪天气通常北方的降温幅度大于南方、平原上的风力大于山区.我国除了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等地不易受到寒潮影响外,大部分地区都受其影响.强冷空气南下时,受阴山、秦岭、南岭等东西向山脉的阻挡,经过翻山越岭、长途跋涉,冷空气势力不断减弱,四川盆地、广东、台湾、海南等地,受寒潮的影响相对较小。
云贵高原对势力减弱的冷空气有阻挡作用,不易受到寒潮的影响.青藏高原地势特别高而寒潮不易侵入农村地区在寒潮到来前,可用烟熏、灌水、塑料薄膜覆盖庄稼等办法来预防寒潮板书)二.寒潮寒潮及其运行路径寒潮的危害及其防治(过渡)除了上边提到的灾害性天气寒潮和旱涝灾害以外,我国东南地区还常受到台风的侵袭学生活动)学生观看有关“台风及其对人民生产和生活的影响”的录象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60页和第70页“台风”一节课文和“西太平洋台风移动路径示意图”分组讨论以下问题:参看课文标记了解什么是台风?它发生在什么时间?观察课文图象,了解台风能影响我国哪些地区?台风对当地的天气产生哪些影响?对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有哪些影响?经过小组的合作学习,特别是学生对中央电视台有关的预报和有关的录象资料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基本明确了台风及其危害然后请一名同学到前边向全体同学介绍台风的形成及其运动路径、影响我国的范围、带来的危害和好处教师归纳)影响我国的台风是产生在西太平洋热带海面上的一种十分强大的大气涡旋,它在每年的6至10月影响我国的广东、台湾、海南、福建等省区,我国东南沿海的其他地区有时也受其害台风经过的地区常出现大风、暴雨天气。
大风回破坏建筑物、造成翻船事故,暴雨回引发洪水,形成洪涝灾害等,但也可缓解当地的旱情,如缓解长江地区的伏旱天气板书)三、台风1、台风的形成及其运动路径2、台风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教师总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影响我国的寒潮和台风等灾害性天气和旱涝灾害这些灾害性天气给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和损失因此,联合国将20世纪的最后10年,定为国际减灾10年特别是气象灾害对人类的威胁最大,我们要研究这些灾害性天气发生的规律,防御和战胜灾害,采取有利的措施,加强预报灾害的研究,使我们尽可能地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四、 每年的6月中、下旬-7月上旬,江南地区,出现长时间的连绵细雨,此时正直梅子黄熟季节,因此,人们称之为“梅雨”,形容“梅雨”的古诗很多,如:“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雨打黄梅头,四十五天无日头梅雨过后,长江流域地区又出现干旱的季节,我们称之为“伏旱”竞助(10分钟) 探究训练P38 说一说作业 探究训练P40巩固练习教学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