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浅析汉代乐舞的美学风格.docx

3页
  • 卖家[上传人]:卢卡****7
  • 文档编号:185816477
  • 上传时间:2021-07-1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4.12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浅析汉代乐舞的美学风格 浅析汉代乐舞的美学风格 摘要:汉代是封建社会时期乐舞文化的第二次大飞跃时期,乐舞的开展对中国后世的舞蹈艺术开展产生了深刻且长远的影响随着封建社会的飞速开展,在汉代这个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形成了这个时期的独有的乐舞美学风格 关键词:粗暴 质朴 迷幻 飞动 汉代乐舞在先秦乐舞的根底上做到了继承与发扬,并开展出自己独特的美学风格汉代乐舞的美学风格对我们了解中国古代舞蹈作品美感的认知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 一、汉代乐舞概述 汉代的“乐〞和“舞〞并不是合称的,是分开的称谓,但是表现的形式上来说,“乐〞和“舞〞密不可分所以在汉代,“乐〞既包括乐,又包括舞 汉代乐舞继承了先秦时期的乐舞一些主要特点,开展出了自己独特的美学风格汉代乐舞分为雅乐和俗乐两个局部,其主要功能集中表达在祭祀、朝飨等通过汉武帝大一统的实行与丝绸之路的开通,汉代乐舞也融入了当时国内少数民族和外域乐舞,成为中国乐舞史上的第二个顶峰 “汉代乐舞的典型代表为礼仪乐舞、俗乐舞、角抵百戏、中外各族乐舞等〞雅乐主要是郊庙朝飨之乐,主要代表作有?大风歌?、?灵星舞?、?巴渝舞?等;俗乐舞主要是徒手舞和长袖舞、手持兵器、边唱边舞的歌舞;角抵百戏,是最原始的舞蹈形态,有些竞技的成分。

      主要代表作有?盘鼓舞?、?总会先唱?、?东海黄公?等;中外各民族乐舞主要是四夷乐、胡乐、胡舞 二、汉代乐舞的美学风格 1、粗暴质朴之美 汉代人无拘无束、大气豪迈的性格使汉代乐舞具有粗暴质朴的美学风格由于俗乐舞的迅速开展,使乐舞的内容和形式更多的参加了下层人民的生活内容,加之疆域辽阔和统治者开明的政策,使得民间乐舞具有跟外域交流开展和结合的契机这些乐舞,都显示出了粗暴、质朴的美学风格 除俗乐外,雅舞也有充分表达虽为雅舞,但也都颠覆了传统乐舞庄严肃穆的特点,展示出了汉代独有的粗暴质朴之美 ?巴俞舞?是汉代著名的雅舞,是一种充满力量,粗暴、矫健的乐舞后汉书?南蛮列传?中记载,刘邦为平定被项羽封王的三个秦朝降将,攻打关中地区,曾招募川东一带的賨人做前锋,为其冲锋陷阵刘邦十分赞赏賨人的民族歌舞,称其为武王伐纣之歌也,并命乐工学习了这种歌舞由于统治者本身的偏好,使得?巴俞舞?得到了广泛的流传,成为汉代最具代表的作品之一 2、舞蹈技艺高超之美 古代舞蹈的从业者主要都是乐舞奴隶,为了生计,艺人们苦练舞技,从而开展了一批批技巧高超的舞蹈艺人,也为其舞蹈作品带来了新的元素 ?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载“沛公旦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项王即日因沛公与饮……范增数目项王,举佩玉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之不忍,假设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假设属皆所虏。

      庄那么人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由此可见,舞蹈与武术已经很好的融合在一起,也成为我们现在古典舞里剑舞的起源 ?盘鼓舞?是汉代乐舞著名代表作之一,乐舞吸收了大量的高难度技巧,给观众以最大的视觉享受,这些高难度技艺与舞蹈相融合,表达了阴阳结合,刚柔结合,给人以震撼这样的乐舞,在先秦时期是绝对没有出现过的,它以独特的美学风格,改变了以往人们对乐舞美学的感受 除此之外,?刀舞?、?剑舞?、?棍舞?、?东海黄公?等乐舞也都参加了大量的武术成分,而?鱼龙曼延?又参加了幻术等成分使得汉代乐舞较之先秦乐舞,在美学风格上有了自己独特的高难度的技艺之美 3、人神合一的理想之美 ?总会仙唱?和?鱼龙曼延?这两部乐舞作品在这方面就把汉代人的人神合一的主流意识表达的淋漓尽致 张衡?西京赋?云:“华岳峨峨,冈峦参差,神木灵草,朱实离离总会仙倡,曲豹舞黑,白虎鼓瑟,苍龙吹胡女娥坐而长歌,声清畅而委蛇,洪崖立而指麾〞这样的描述让我们看到的是汉代人将自己想象成跟神仙一起生活歌舞的场景,汉人用自己对神学世界的向往表达到了乐舞的作品上。

      乐舞中“天、地、人、神合一〞的思想,表现在乐舞作品中,给人以迷幻,分不清现实与幻境的美学风格让人在乐舞中感受到一种别样的人神合一的理想之美 而作品?鱼龙曼延?那么表达的是鱼龙变化的形态,龙是汉人的图腾,这里的话也带有一点神秘色彩的意味 4、刚柔交汇:飞动之美、迷幻之美 汉承楚风,汉代乐舞继承了“楚舞〞风格,突出表现在折腰、舞袖来诠释轻柔、飘逸的舞姿态,这也成了当时的一个社会审美主流汉代的乐舞作品,往往都是“动〞的表达,因此汉代乐舞的美学风格也可称之为飞动的美长长的舞袖送到空中,舒展的没有褶皱,整个行程一个规律的弧形,看上去就像雨后出现在天空中的霓虹〞从汉代的乐舞的动势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独特的美学风格——“飞动之美〞 汉代乐舞由于江淮流域楚文化和黄河流域周文化合流,形成历史上第一次俗乐舞的开展高潮因此,汉代乐舞有北方的务实风格,又有男方的俏丽,敬事鬼神的梦想与热情这两种风格的结合,使得汉代乐舞具有了神秘迷幻之美 汉代乐舞,执长袖而舞长袖在身体两边环绕,舞动起来,轻盈飘逸表演形式为双人舞形态特征具有拧腰腆胯、左折右倾、冲向斜前、前俯后仰等不管是服饰,表现形式和意向形态,凸显了汉代乐舞的迷幻和飞动之美。

      这种美感也是来自于人们“飞升〞的理想,对无限苍穹的向往之情,也表达了汉代的主流思潮“天人合一〞 汉代乐舞的美学风格继承了先秦时期的乐舞之优点,开展了独特历史背景下的自我个性和风格,成为中华历史上第二个乐舞的开展顶峰汉代乐舞的美学风格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不同与以往,独特且难以超越的乐舞的辉煌时期 参考文献: 【1】袁禾.中国古代舞蹈史教程[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2】董锡玖,刘峻骧,秦序著.乐舞志[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3】金秋.中国传统文化与舞蹈[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4】孙颖.中国汉代舞蹈概论[M].中国文联出版社,2021. 【5】袁禾.中国舞蹈[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6】江东.中国舞蹈史[M].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 【7】王克芬.中国舞蹈大辞典[M].文化艺术出版社,2021. 【8】王克芬.中国舞蹈开展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