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秋国家开放大学《国际汉语教学案例分析》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docx
9页国家开放大学《国际汉语教学案例分析》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国际汉语教学案例分析》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专科起点本科)的一门统设选修课程,属于专业课模块本课程设置3学分,课内学时54学时,于第四学期开设,开设一学期课程编号:04741形考任务1一、判断题1.美国《21世纪外语学习标准》提出了5C标准√)2.学生的母语背景、学习动机等的差异对汉语教学其实没有影响×)3.教学目标是制订整个教学计划的依据√)4.在进行教学评价时,教师应当以教学目标为基础√)5.留学生入学时必须以HSK成绩作为分班依据×)6.了解学习者背景主要指了解学习者的家庭背景、教育背景×)7.能否达到教学目的和满足学习者需求是选用教材的两大原则√)8.在汉语课堂教学中,制作PPT课件是每节课都必不可少的√)9.教室里座位的排列方式能够体现不同的师生、生生关系√)10.中文教室的布置主要考虑美观和装饰性√)二、选择题11.美国《21世纪外语学习标准》提出的5C标准指的是()A、交际、习俗、贯通、比较、社区B、社交、文化、语言、关联、比较C、交流、文明、沟通、对比、社会D、交际、文化、贯连、比较、社区12.根据案例2的分析,教学目标可以从哪三个层面进行阐述?()。
A、知识目标、实践目标、情感态度目标B、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态度价值目标C、知识目标、情感目标、价值目标D、理论目标、知识目标、技能目标13.根据案例3的分析,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展示了针对不同汉语水平的学生如何讲解“比”字句B、在中级班,教师讲解了两个“比”字句句型C、案例中学校分班的依据是HSK成绩D、从初级班、中级班到高级班,教学内容的难度逐步提升14.案例4中李老师了解学生背景的方法是()A、通过阅读学生的有关材料来了解学生,例如登记表、统计表等B、通过对学生本人或家长的调查访问等,从各个侧面了解学生C、平常多观察学生,了解学生日常行为习惯D、叫学生每天写一篇行为汇报15.关于案例5及其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案例分析法中的案例必须真实B、描述评价型留给学员的分析任务只是对案例中的做法进行事后分析,以及提出“亡羊补牢”性的建议C、分析决策型只介绍某一待解决的问题,由学员去分析并提出对策D、案例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有九个环节16.下列材料中适合作为中级水平学习者教材补充资源的是()A、菜单B、招聘广告C、调查报告D、请假条17.根据案例6的分析,运用多媒体设备的三个原则是指()。
A、适量原则、适用原则、经济原则B、适量原则、适用原则、经济原则C、适量原则、适时原则、交互原则D、充分原则、适量原则、多元原则18.教师在使用教具或多媒体设备时,应当()A、提高教具利用率B、更注重形式C、把精力放在PPT制作上D、依赖多媒体设备1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秧田式”座位排列方式的特点?()A、有利于学生交流B、有利于因材施教C、学习效果好D、有利于教师控制学生20.案例7中为了巩固已学的颜色词,刘老师使用的方法中不包括()A、在学校文化节中组织学生制作脸谱B、说出同学衣服的颜色C、利用PPT展示不同颜色D、寻找教室里的不同颜色形考任务2一、判断题1.案例8中教师通过播放雨中帆船的视频导入新课×)2.全身反应法理论告诉我们,汉语教学中合理运用肢体游戏会有很好的效果√)3.教学导入环节的时长不是固定的,不需要刻意控制×)4.汉语语音教学其实就是按照《汉语拼音方案》进行汉语拼音教学×)5.语音教学中,针对不同母语背景的学生,教师需要考虑学生的发音难点,做到重点难点分级分层√)6.进行词汇教学时可以把读音相同的生词放在一起讲解√)7.国际汉语教学中的词语辨析是指对近义词的辨析×)8.对语法点的教学不仅要有结构的教学,还要有功能的教学。
√)9.讲解汉字时切忌主观臆测和牵强附会,要避免违背汉字的原理和背后的文化√)10.案例16中教师在讲解汉字时用到了字源教学法√)二、选择题11.案例8《一堂汉字课》展现了汉语课堂的哪些教学环节?()A、导入新课、讲解新课、课堂游戏、操练运用、教学评估B、复习旧课、导入新课、讲解新课、课堂测验、总结巩固C、导入新课、复习旧课、讲解新课、课堂活动、教学评估D、导入新课、讲解新课、操练运用、总结巩固、教学评估12.以下哪一项是案例8《一堂汉字课》中教师在教学上的不妥之处?()A、肢体游戏顺序安排不当B、作业内容布置不当C、教学环节有所缺失D、教学难点把握不准13.教师通过一些方法帮助学生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的导入方式是()A、联想式导入B、话题式导入C、复习式导入D、启发式导入14.汉语语音教学中最基本、最常见的方法是()A、模仿B、对比辨音法C、图示法D、张法15.在案例10《杨老师的语音诊所》中,教师通过测试发现学生普遍存在偏误的两个声调是()A、三声、四声B、二声、四声C、二声、三声D、一声、二声16.案例11中教师在讲解词汇时采用了怎样的组织线索?()A、按照词汇的语法联系B、按照词汇之间的语义联系C、按照生词表的顺序D、按照读音相同的关系17.“夕阳”“朝阳”“烈日”这组词语属于()。
A、类义词B、近义词C、同义词D、同素异序词18.案例15中,学生把“词典厚,课本薄”改写为“词典比课本厚”“课本比词典薄”,这属于哪种语法操练方法?()A、扩展B、替换C、压缩D、转换19.语法教学中对语法点的语用进行讲解是指()A、讲解语法点的搭配规则B、讲解语法点的具体含义C、讲解语法点的固定形式D、讲解语法点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20.汉字教学中教师用简单的图形表示汉字部件分布空间的不同情况是一种什么教学方法?()A、结构展示法B、形近字对比法C、字源教学法D、看图识字法形考任务3一、判断题1.口语能力是汉语学习者最先发展的能力√)2.对话是口语交际最基本的形式√)3.案例18《最佳购物方案》中教师设计的口语课堂活动目的是训练数字的表达×)4.交际情境是指人在交际活动中的各种语言环境,即语境√)5.案例19呈现了一篇阅读材料的教学步骤√)6.在案例21《随文习词》中,教师在讲解生词时采取了直接翻译法×)7.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本身就体现着文化√)8.让外国学习者不仅学会说汉语,还能在特定场合正确、得体地说汉语,是交际文化教学的最终目标√)9.案例26《“吃汤”还是“喝汤”》中教师以“中国小学生的午餐”为导入内容,将文化内容作为语言点的知识背景。
√)10.在课堂教学中,如果学生对文化内容产生争议,教师应及时调整教学计划√)二、选择题11.案例18《最佳购物方案》中,教师组织了利用信息差的“购物”活动,核心目的是()?A、活跃课堂气氛B、引发互动交际C、锻炼购物能力D、学习本课生词12.口语交际训练中要给学生提供真实的语料,以下哪一项不是真实语料?()A、餐馆的菜单B、城市地图C、教师编写的阅读材料D、租房广告13.根据案例19及其分析,阅读者通过运用不同背景、兴趣、情感和技能等理解阅读材料的阅读模式是()A、自下而上的模式B、自上而下的模式C、文本驱动模式D、交互模式14.从案例20及其分析中我们了解到,阅读教学中篇章的分析要素不包括()A、篇章题目B、话语标记C、篇章结构D、格式体例15.根据案例21《随文习词》及其分析,关于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阅读模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自上而下的阅读模式是让读者利用已有语言知识和经验进行阅读B、自下而上的阅读模式是读者通过理解字、词、词组和语法结构进而理解全文C、传统的汉语阅读教学读采用自下而上的模式D、案例中教师采用的是自下而上的阅读模式16.案例23《我和我的朋友》展示了写作教学中一个重要的交际环节,即()。
A、练习B、互动C、阅读D、讲解17.案例24《表哥和表妹》中教师讲解中国人的亲属称谓时主要采用了什么方法?()A、英汉对比B、讲故事C、观看影视作品D、分组讨论18.根据案例24及其分析,以下关于“文化义”的说法错误的是()A、文化义是语义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留下的本民族文化的内容B、文化义是整个社会赋予的意义C、文化义包含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感情色彩等D、文化义是在语用义基础上多出来的意思19.案例25《看电影,学交际》中教师在交际文化教学中主要采用了什么方法?()A、集中研讨法B、直接阐释法C、异同比较法D、体演文化法20.根据案例27《中国龙》及其分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面对文化差异的错误做法是()?A、正确理解和认可多元文化B、尊重学生的文化背景C、要求学生接受所讲文化内容D、营造多元的课堂环境形考任务4一、判断题1.案例28《去饭店吃饭》呈现的是一种表演类课堂活动√)2.根据表演的复杂程度,表演类课堂活动可分为单人表演活动和多人表演活动×)3.游戏类课堂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真实的交际需求√)4.案例29《猜猜她是谁》中教师组织了“四声听辨”的游戏×)5.课堂问答其实就是回答学生在学习上的疑问。
×)6.讨论可以根据课堂教学情况随时组织×)7.案例32《中国人的网络生活》中B班的学生属于初级水平×)8.根据案例32及其分析,课题研究式教学主要强调语言交际过程,不应重视研究的结论×)9.口语作业的形式包括朗读、复述、报告等√)10.案例35《测学生也是评老师》中,教师评估贯穿了教学全过程√)二、选择题11.根据案例28《去饭店吃饭》及其分析,教师组织的课堂活动在角色设定上存在什么不足之处?()A、角色数量太少B、人物关系不准确C、角色信息不够具体D、角色中不应该有中国人12.关于表演类活动中控制语言输出的问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教师可给学生提供与内容相关的词汇、句型并加以量化B、控制语言输出是为了保证对话合理、高效C、控制语言输出能使学生学到重要的语言知识D、控制语言输出不利于学生在活动中的发挥13.案例29《猜猜她是谁》中教师在组织活动时遇到了什么问题?()A、游戏时间没有控制好B、刚开始学生不明白游戏规则C、游戏效果不理想D、游戏规则设计不合理14.从案例30《锻炼计划》及其分析中我们了解到,课堂问答的主要功能是()A、解答学生疑问B、导入本课内容C、创设真实交际场景D、检查学生学习效果15.在案例30《锻炼计划》中,进行综合拓展活动时教师发现了什么问题?()A、学生各组人数不够均匀B、学生讨论偏离了主题C、有的小组开始说起英语D、各组很快达成一致后无话可说16.关于讨论和辩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辩论比讨论的安全性更高B、讨论可以设置一些学生不熟悉的话题,增加新鲜感C、辩论和讨论都是思维的碰撞D、辩论的可控性很强17.根据案例33,关于多元智能课堂活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多元智能以对大脑的研究为基础B、利用多元智能组织课堂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