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介休天保二期编案-正文.pdf

46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47487339
  • 上传时间:2018-07-02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91.37KB
  • / 4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 - 前言介休市位于山西省中部,晋中盆地南端,绵山脚下,属太行山系全市地貌东南高、西北低,为土石山区、丘陵、平川三级阶梯型排列,面积各占三分之一近年来,介休市通过实施天保工程一期项目及其他国家、省林业工程,林地面积逐年增长,生态环境弱化趋势有所减缓,但是新增林地大多为新造幼林,森林生态效能还不能充分发挥,森林资源总量依旧不高,市域生态建设和资源管护依然任重道远1998 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实施天然林保护、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同年 9 月 11 日, 山西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生态环境建设广播电视动员大会,向全省发出了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的号召随后省政府发布了《关于停止天然林采伐的通告》,率先在内陆省份全面停止天然林采伐 2000 年,国家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正式启动,介休市被纳入国家天保工程实施范围工程实施范围覆盖了全市87% 的国土和人口十一年来,在各级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介休市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持之以恒抓保护,科学求实抓营林,众志成城抓建设,顺利实现了林业由木材生产为主向生态建设为主的战略性转移,为改善黄河中游流域极其脆弱的生态环境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2 - 根据国务院批准的《黄河上中游地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实施方案》 ,以及国家林业局、 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继续组织实施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和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通知》 ( 林规发,2011? 21 号) 、 《关于编制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省级实施方案有关事宜的通知》( 林规发,2011? 168号) 和山西省林业厅《关于编制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县(局)级实施方案有关事宜的通知》(晋林管发,2011? 117号) ,在介休市人民政府的统一部署下,由市林业局牵头组织编制了《山西省介休市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实施方案》,经县级人民政府审核后报市林业主管部门初审,待省林业厅审批后,组织实施。

      晋中市林业勘测设计队为本次编案技术支持单位第一章总论一、项目名称山西省介休市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实施方案二、主管部门山西省林业厅- 3 - 三、实施单位介休市人民政府四、项目负责人王怀民介休市市长五、总体规划简况(一)主要项目及任务量山西省介休市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以下简称天保工程二期)规划的主要项目包括四方面内容:一是继续停止天然林商品性采伐,进一步促进林地休养生息,增加森林蓄积量;二是继续加强森林管护,规划任务15.46 万亩;三是加强公益林建设,规划任务0.71 万亩,其中封山育林0.53万亩, 人工造林 0.18 万亩;四是保障和改善民生,进一步加强天保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林区就业渠道二)规划总投资山西省介休市天保工程二期十年规划总投资730.13万元,全部为中央投资,年均投资73.01 万元第二章天保工程一期实施的主要成效和经验- 4 - 2000 年,经国务院批准,介休市被确定为黄河中上游天保工程重点市通过天保工程一期的实施,使介休市天然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森大面积大幅增加,国土资源得到合理配臵,生态环境恶化得到有效遏制,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介休市改善脆弱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主要成效(一)天然林商品性禁伐按要求落实到位天保工程实施后,介休市在工程区内全面停止天然林商品性采伐森林资源消耗量、商品材产量分别由1999 年的 769 立方米、 461.4立方米直接调减为零,累计减少商品材产量0.55 万立方米,累计少消耗森林蓄积0.92 万立方米森林资源得到有效管护和休养生息二)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工程实施 11 年来,介休市围绕停止采伐、调减产量,加强管护、积极营造的理念,全面采取停、封、育、管等措施,天然林得以修养生息森林资源持续增长,森林植被明显增加,物种群落结构日趋合理稳定,野生动植物栖息环境得到改善,物种丰富度提高,- 5 - 森林生态保障功能逐步增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水源涵养功能显著恢复,生态环境明显好转二)森林资源“双增”效果明显 天保工程一期累计完成造林面积 7.85 万亩,其中:人工造林面积6.90 万亩 , 封山育林0.95 万亩工程区林地面积由14.12 万亩增加到22.04 万亩,净增35.93 %,森林蓄积量净增长1.74万立方米,净增21.97%; 区域森林覆盖率由15.0%增长到 23.34%, 净增 8.34%四)体制机制创新取得较大突破。

      介休市实现了以经营利用森林为主向以保护和培育森林为主的历史性转变2009年,国家启动了国家级公益生态效益补偿制度,1.53 万亩国家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从每年每亩4.75 元提高到每年每亩9.75 元,累计补偿金额22.18 万元,有力地支持了工程区基础级建设及巩固造林绿化成果五)全民生态意识明显增强围绕林业发展战略的转变,介休市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固定标语、 管护碑牌等多种方式,大力宣传实施天保工程的重大意义和建设成效,在全市上下营造了关注、支持、参与天然林资源保护的良好氛围,提高了工程区乃至全县人民对保护森林、关爱自然重要性的认识,促进了生态意识和生态文明理念的形成 6 - 二、主要经验(1)健全组织机构,加强组织领导天保工程一期启动后,介休市成立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领导组,由政府市长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林业、财政、计划、劳动和社会保障等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负责指导、 组织、管理、检查和监督全市的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工作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市林业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具体任务的组织实施和指导管理,做好管护人员的培训、检查和考核及实施此项工程过程中的协调工作2)严格工程管理,确保工程质量。

      介休市天保工程一期实施,严格按照相关技术规程和标准,科学施工,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由市级天保办负责协调解决,保证工程顺利实施并严格按照上级颁布的有关规定、办法、标准,结合各项目实施单位实际情况,做好年度投资计划编制,经“工程领导小组”审议,按时报送上级有关部门同时,严格按照上级有关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资金管理办法及会计核算办法进行资金管理和会计核算,对工程资金实行“专户存储、专款专用、单独核算”,不截留、挤占、挪用天保资金加强监督,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核查,保证资金按规定使用按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工程各项计划执行结- 7 - 果,严格执行报送信息月报、半年报、年报制度,为工程实施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将有关工程实施的管护合同、规划设计、人员编制、规章制度、上级文案、财务资料等严格按照天保工程档案管理的要求,进行整理、立卷、归集,建立工程档案,并由专人负责管理3)强化责任落实,加强资源管护介休市天保工程一期实施后,介休市把管护天然林资源、维护生态安全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在重点管护区,实行主要领导负总责,班子成员分片负责,天保办作为监管部门,实施单位作为直接管护责任单位,护林员作为直接责任人的管护工作机制。

      对森林资源保护实行目标管理,按管护单位划定责任区, 每年都与乡 (镇)和管护人员分别签订 《林业局天保工程森林资源管护责任状》和《林业局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森林管护合同书》通过签订责任状, 把重点管护区的森林资源管护责任真正落实到人员、林班和地块同时,实行管护成效与经济利益挂钩,做到奖罚分明,通过层层落实管护责任,不断强化管理,形成了纵向到点,横向到边的护林网络,确保我市天保工程重点管护区的森林资源能够得到切实有效保护三、存在问题- 8 - (1)森林管护 一是天保工程区村民护林防火意识还比较薄弱,存在麻痹思想,自觉进行护林防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有待提高;二是市级天保办对部分偏远地区天保管护督查力度不够,致使少数管护人员未能认真履行管护职责;三是由于天保管护资金有限,加之近年来物价上涨较快,致使各种先进管护设备及仪器因缺少资金不能及时购臵2)公益林建设一是介休市天保工程一期自2000 年开始实施以来,一直坚持组织专业队实施,2008 年通过采取落实“四制”的办法,进一步加强了工程建设管理,但是由于野生动物的损害及介休市气候干旱的自然条件,致使部分新造林地保存率不高;二是 2000-2007 年间,地方配套基建资金严重不足,导致工程建设的后续工作不能及时开展。

      总体上,天然林资源保护一期工程的全面实施,对转变传统林业管理方式、引领全市林业生态建设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十年的实践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决策是功在当代、泽被后世的英明之举实施天保工程是发展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保障生态安全、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治本之策,是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兴业之基 9 - 第三章工程区概况一、天保二期工程实施范围介休市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实施范围包括10 个乡(镇) 121 个行政村, 10 个乡(镇)分别为:三佳乡、宋古乡、城关乡、义棠镇、绵山镇、龙凤镇、洪山镇、义安镇、连福镇、张兰镇 ( 详见附表 2)二、自然地理概况介休市位于山西省中部,晋中盆地南端,地理坐标在东经 111°44′10″~ 112°10′14″,北纬36°50′11″~37°11′4″之间北与汾阳市、孝义市接壤;南靠沁源县;西与灵石县毗连; 东邻平遥县 东西横跨 38 公里,南北纵跨38 公里,全市国土总面积111.34 万亩,占山西省国土总面积的 0.47%介休市地貌东南高、西北低,为土石山区、丘陵、平川三级阶梯型排列,面积各占三分之一,海拔720~2487 米,大部分地区海拔在750~1200 米之间。

      介休市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特征是春季日照充足升温快,干旱多风,蒸发量大;夏季炎热,- 10 - 雨量较多,偶有暴雨、大风出现;秋季凉爽,初秋雨水较多,时有连阴雨天气出现,后期雨水偏少; 冬季漫长, 干冷少雪据介休市气象站多年来气象观测资料统计:历年平均气温10.8 ?,极端最低温度-23.30 ?( 1971 年 1 月 22 日) ,极端最高气温38.40 ?(1961 年 6 月 11 日) ; 年无霜期 136-212天,平均 171 天年日照平均为2658 小时年平均降水量为387.34 毫米,南部偏多,北部偏少,降水大部分集中于6-9月份,年蒸发量 1708.7 毫米 全年多西南风, 主要受西南汾河出水口的影响,风速平均为2.2 米/ 秒市域主要河流为汾河,另外,还有洪山泉、兴地河、侯堡河三条清水河,龙凤河、樊王河、西涧河、东涧河、磁窑河等八条支流, 年平均径流量8.37 亿立方米, 最大年径流量16.8 亿立方米,最小年径流量1.25 亿立方米介休市整个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而下:在最南部绵山顶峰,海拔2405---2487米,为山地草甸土分布区;从上下降到 1900 米之间,为棕壤分布区,与淋溶褐土呈复域存在;再一直下降到二级阶地上,从东南到西南整个洪积扇裙为褐土分布区,地域较为广泛;在三佳乡南两水、北两水、三佳和连福镇东刘屯、大许等村小片分布有水稻土;在汾河两岸一级阶地区,随汾河而行为潮土分布区;此外,在张兰、义- 11 - 安、宋古、城关西北等一些交接洼地少量分布有草甸盐土。

      全市范围内共有六个土类,十个亚类,二十三个土属,七十四个土种;和林业用地关系较紧密的主要有三个土类,六个亚类,十六个土属,三十九个土种介休市由于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较高,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冰雹、暴雨、霜冻、干热风、大风、 沙尘暴等, 其中干旱是出现频次最多、影响范围最广、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三、社会经济状况介休市国土面积111.34 万亩,辖 3 乡 7 镇、5 个街道办事处、 231 个行政村,总人口40.6 万,其中城镇人口16.6万人,乡村人口24 万人,人口密度为546.95 人/ 平方公里全市粮食总产量9452.13 公斤,农民年人均纯收入6305 元介休市交通便。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