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4年高中化学新教材同步讲义 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第2章 第4节 实验活动1 探究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含解析).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gu****iu
  • 文档编号:483050901
  • 上传时间:2024-05-0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29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实验活动1 探究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教师用书独具)实验目的1.通过探究浓度、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加深对平衡移动原理的理解2.进一步学习控制变量、对比等科学方法,发展学生的归纳和推理能力实验用品小烧杯、大烧杯、量筒、试管、试管架、玻璃棒、胶头滴管、酒精灯、火柴、两个封装有NO2和N2O4混合气体的圆底烧瓶铁粉、0.05 mol·L-1 FeCl3溶液、0.15 mol·L-1 KSCN溶液、0.1 mol·L-1 K2Cr2O7溶液、6 mol·L-1 NaOH溶液、6 mol·L-1 H2SO4溶液、0.5 mol·L-1 CuCl2溶液、 热水、冰块、蒸馏水实验步骤一、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1.FeCl3溶液与KSCN溶液的反应(1)在小烧杯中加入10 mL蒸馏水,再滴入5滴0.05 mol·L-1 FeCl3溶液、5滴0.15 mol·L-1 KSCN溶液,用玻璃棒搅拌,使其充分混合,将混合均匀的溶液平均注入a、b、c三支试管中2)向试管a中滴入5滴0.05 mol·L-1 FeCl3溶液,向试管b中滴入5滴0.15 mol·L-1 KSCN溶液,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与试管c进行对比。

      完成下表实验内容向试管a中滴入5滴0.05 mol·L-1 FeCl3溶液向试管b中滴入5滴0.15 mol·L-1 KSCN溶液实验现象溶液红色加深溶液红色加深结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3)继续向上述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铁粉,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完成下表实验内容向试管a中加入少量铁粉向试管b中加入少量铁粉实验现象溶液红色变浅溶液红色变浅结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减小反应物的浓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因为2Fe3++Fe===3Fe2+,c(Fe3+)减小]2.在K2Cr2O7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Cr2O+H2O 2CrO+2H+(橙色)      (黄色)取一支试管,加入2 mL 0.1 mol·L-1 K2Cr2O7溶液,然后按下表中的步骤进行实验,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判断平衡是否发生移动及移动的方向完成下表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1)向试管中滴加5~10滴6 mol·L-1NaOH溶液溶液变为黄色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减小生成物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2)向试管中继续滴加5~10滴6 mol·L-1H2SO4溶液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生成物的浓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二、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1.在CuCl2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Cu(H2O)4]2++4Cl-[CuCl4]2-+4H2O ΔH>0 (蓝色)        (黄色)分别取2 mL 0.5 mol·L-1 CuCl2 溶液加入两支试管中,将其中的一支试管先加热,然后置于冷水中,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与另一支试管进行对比。

      完成下表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1)加热试管溶液变为黄绿色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填“吸热”或“放热”,下同)反应方向移动(2)将上述试管置于冷水中溶液由黄绿色变为蓝绿色在其他条件不变时,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2.取两个封装有NO2和N2O4混合气体的圆底烧瓶(编号分别为1和2),将它们分别浸泡在盛有热水、冷水的大烧杯中,比较两个烧瓶里气体的颜色将两个烧瓶互换位置,稍等片刻,再比较两个烧瓶里气体的颜色完成下表[2NO2(g)N2O4(g) ΔH<0]烧瓶编号12实验步骤(1)置于热水(1)置于冷水实验现象气体红棕色加深气体红棕色变浅实验步骤(2)置于冷水(2)置于热水实验现象气体红棕色变浅气体红棕色加深结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填“吸热”或“放热”,下同)反应方向移动;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问题和讨论1.在进行浓度、温度对化学平衡影响的实验时,应注意哪些问题?提示 注意控制变量法的运用,在研究温度对平衡移动的影响时,只能改变温度这一个条件,其他条件保持一致还要注意对比法的运用2.结合实验内容,尝试归纳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提示 在本实验中,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有反应物的浓度、生成物的浓度、温度。

      浓度改变: 增加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少生成物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减小反应物的浓度或增加生成物的浓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温度改变: 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3.在对CuCl2溶液加热时,你是否观察到了[CuCl4]2-的黄色?你能说出原因吗?提示 无法观察到在这个平衡体系中,[Cu(H2O)4]2+显蓝色,[CuCl4]2-显黄色,二者的混合色为绿色,因此氯化铜溶液呈绿色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所以观察到溶液呈黄绿色1.下列实验、现象及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现象结论A向2 mL 0.01 mol·L-1FeCl3溶液中加入1滴KSCN溶液,再加入少量KCl溶液溶液红色变深平衡正向移动B向两支盛有少量H2O2溶液的试管中分别加入0.1 mol·L-1FeCl3溶液和0.01 mol·L-1CuSO4溶液加入FeCl3溶液的试管生成气体的速率比加入CuSO4溶液的快FeCl3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比CuSO4强C向两支装有5 mL 0.1 mol·L-1 Na2S2O3溶液的试管中分别加入5 mL 0.1 mol·L-1 H2SO4溶液,然后分别放入冷水和热水中,记录出现浑浊时间放入热水中的出现浑浊所用时间少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D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4 mL 0.01 mol·L-1酸性KMnO4溶液和2 mL 0.1 mol·L-1 H2C2O4溶液;再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一粒黄豆大的MnSO4固体。

      摇匀,记录溶液褪色所需的时间加入MnSO4固体的试管褪色明显快些MnSO4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答案 D解析 A选项加入KCl溶液,红色变浅;B选项所用的FeCl3溶液和CuSO4溶液的浓度不一致,且浓度大的FeCl3溶液的催化效果好,所以无法比较;C选项在室温下混合后就开始反应,所以无法准确观察温度的影响2.下列图中的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ABCD实验方案将两个装有NO2的圆底烧瓶分别浸泡在冰水、热水中实验目的探究温度对平衡2NO2(g)N2O4(g)的影响验证FeCl3对H2O2分解反应有催化作用除去CO2气体中混有的SO2比较HCl、H2CO3和H2SiO3的酸性强弱答案 A解析 将两个装有NO2的圆底烧瓶分别浸泡在冰水、热水中,根据颜色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故A正确;实验改变了温度、催化剂两个变量,不能验证FeCl3对H2O2分解反应有催化作用,故B错误;碳酸钠溶液与二氧化碳、二氧化硫都能反应,不能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CO2气体中混有的SO2,故C错误;氯化氢易挥发,氯化氢能与硅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硅酸沉淀,不能根据图示装置比较H2CO3和H2SiO3的酸性强弱,故D错误。

      3.某兴趣小组以重铬酸钾(K2Cr2O7)溶液为研究对象,结合所学反应原理的知识改变条件使其发生“色彩变幻”已知:①K2Cr2O7溶液存在平衡:Cr2O+H2O2CrO+2H+②含铬元素的离子在溶液中的颜色:Cr2O(橙色)、CrO(黄色)、Cr3+(绿色)1)ⅰ可证明反应Cr2O+H2O2CrO+2H+的正反应是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2)ⅱ是验证“只降低生成物的浓度,该平衡正向移动”,试剂a是________3)ⅲ的目的是要验证“增大生成物的浓度,该平衡逆向移动”,此实验是否能达到预期目的________(填“能”或“不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根据实验Ⅱ中不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继续实验①解释溶液变黄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溶液变绿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放热 (2)KOH(合理即可) (3)不能 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平衡会逆向移动,所以溶液橙色加深,不能说明是由于氢离子浓度的增大使平衡逆向移动引起的 (4)在酸性条件下,K2Cr2O7的氧化性更强 (5)①K2Cr2O7中存在平衡:Cr2O+H2O2CrO+2H+,亚硫酸根离子可以和氢离子结合,降低氢离子浓度,平衡正向移动,溶液变为黄色 ②Cr2O+8H++3SO===2Cr3++3SO+4H2O解析 (1)升高温度,溶液橙色加深,平衡Cr2O+H2O2CrO+2H+向着吸热方向移动,故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2)“只降低生成物的浓度,该平衡正向移动”,则需要加入的试剂a是可以和产物离子反应的物质,可以是氢氧化钾或碳酸钾等5)②溶液变绿色,则出现的是Cr3+(绿色),重铬酸根离子和亚硫酸根离子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r2O+8H++3SO===2Cr3++3SO+4H2O4.已知氯水中有如下平衡:Cl2(g)+H2O(l)HCl(aq)+HClO(aq)常温下,在一个体积为50 mL的注射器中(如图)吸入40 mL氯气后,再吸进10 mL水1)写出注射器中可能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将此时的注射器长时间放置,又可能看到何种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用平衡观点加以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猜您喜欢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同步讲义第04讲 1.4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教师版).doc 2024年高中化学新教材同步讲义 必修第一册 第2章 第3节 微专题2 阿伏加德罗常数(含解析).doc 《房屋建筑学概论》.ppt 2024年中考数学二轮复习压轴题培优练习专题5二次函数与面积最值定值问题(原卷版).doc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同步讲义 第四章 核心素养专项练(四)(含解析).doc 2024年中考数学二轮题型突破练习题型1 计算 类型3 方程及不等式85题(专题训练)(教师版).doc 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一)同步讲义第30讲 3.3.1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教师版).doc 2024年高中化学新教材同步讲义 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第3章 第2节 第2课时 溶液的酸碱性与pH(含解析).doc 2024年高中化学新教材同步讲义 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第3章 第4节 研究与实践 了解水处理过程中的化学原理(含解析).doc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同步讲义 第四章 第二节 微专题4 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含解析).doc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同步讲义 第六章 第一节 课时2 台风与寒潮(含解析).doc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二册)同步讲义 第三章 第二节 微专题3 产业结构优化(含解析).doc 2024年中考数学二轮培优专题08 二次函数-线段之差最值问题(教师版).doc 成立年产xxx吨有机硅公司商业计划书.docx 珺园商品房买卖合同.doc 2024年高中化学新教材同步讲义 必修第一册 第3章 第2节 实验活动2 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含解析).doc 黄色新闻:大众报刊的生存悖论.docx 2024年中考数学二轮培优专题02 确定二次函数的表达式(原卷版).doc 二手房购房合同范文.doc 招贤镇环境卫生长效机制同名.doc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