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历史学大学古代史古代埃与.ppt

76页
  • 卖家[上传人]:ap****ve
  • 文档编号:118706798
  • 上传时间:2019-12-23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57MB
  • / 7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二章 古代埃及 第一节 导论 四大文明古国:考古学上文明和文化的区别 古埃及河文明公认的标准,出现文字、青铜器、城市和国家 公元前4000—3500年 P34 古代两流域 公元前3500年 P59 古代印度 公元前2300年 P84 古代希腊 公元前2000年 P92 古代中国 公元前2000—1500年 P96一、古代埃及的历史分期 埃及历史的命运多舛 第一阶段:尼罗河文明的起源 前王朝时期: 公元前4000年--公元前3100年 早王朝时期: 公元前3100年--公元前2686年(第1-第2王朝) 第二阶段:法老的时代与僧侣的时代(金字塔的修建为古王国和中王国时期) 古王国时期: 公元前2686年--公元前2181年(第3-第6王朝) 第一中间期: 公元前2181年--公元前2040年(第7-第10王朝) 中王国时期: 公元前2040年--公元前1786年(第11-第12王朝) 第二中间期: 公元前1786年--公元前1570年(第13—17王朝喜 克索斯人入侵,第15、16王朝即为喜克索斯人所建立。

      新王国时期: 公元前1570年--公元前1085年(第18-第20王朝) (古代埃及文明的鼎盛时期,著名的统治者图特摩斯三世、哈 特舍普苏特、艾赫那吞、拉美西斯二世、图坦卡蒙) 第三阶段:古代尼罗河文明的衰落 后期埃及:公元前1085年--公元前525年(第21-第26王朝) 波斯的统治:公元前525年——公元前332年(第27-第31王朝) 托勒密埃及:公元前332--公元前30年(屋大维与安东尼亚克兴海角战役) 罗马埃及:公元前30年--公元395年 拜占庭帝国的统治 阿拉伯人的征服与埃及的伊斯兰化 突厥人诸王朝的统治(阿尤布王朝与马木路克王朝) 奥斯曼帝国的统治 英国的殖民统治 第四阶段:现代埃及 1952年革命与埃及的独立 二、古代埃及历史的重新发现 埃及历史的重新发现和埃及学的诞生 拿破仑 商博良 罗塞塔石碑 埃及文字的演变 圣书体、僧侣体、世俗体 托勒密国王的名字 (Ptolemy) 三、古代埃及的自然环境和居民 自然环境—— “尼罗河的赠礼” 上埃及 下埃及 上埃及——尼罗河河谷,悬崖峭壁举目可见,之外就是沙漠。

      崇尚白 色,国王头戴白冠,国库称白屋崇拜秃鹰神,以莲花为象征 下埃及——平坦无际的尼罗河三角洲下埃及崇尚红色,国王头戴红 冠,国库称红屋崇拜眼镜蛇神,以纸草为象征 法老的皇冠:上埃及是白冠,下埃及是红冠,两个一起戴象征上下 埃及的统一 下埃及的文化发展较快,最先出现文字和书写的纸草,但由于三角洲 地区有难以通行的沼泽,各州有很大的独立性,国王对它们不易控制, 所以在政治和军事上,没有上埃及强大 地理环境对古埃及文明的影响 汤因比 《历史研究》 挑战、迎战说 他认为第一代文明的起源在于对自然环境、物质环境提出的各种挑战做出了 成功地应战并且进一步指出自然界对人类的挑战要适度,挑战过于强大,应战 者无法应付,如爱基斯摩人;挑战太弱,不足以引起胜利的应战,如生活在亚马 逊流域和非洲刚果河流域热带雨林的土著人尽管汤因比过于强调自然环境对人 类文明产生的影响,但地理环境在人类文明产生中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 “他们(古代埃及人)比世界上其他任何民族都易于不费什么劳力而取得大地 的果实,因为他们要去取得收获,并不需要付出其他人必须付出的劳动。

      那里的 农夫只需等河水自行泛滥出来,流到田地上去灌溉,灌溉后再退回到河床,然后 每个人把种子撒在自己的土地上,叫猪上去踏进这些种子,此后便只是等待收获 了他们是用猪来打谷的,然后把谷物收入谷仓 ——希罗多德 优越的地理环境、富裕的农业生产对古代埃及文明产生 了重要影响: A、为埃及法老权力的强化奠定了经济基础,统一灌溉农业促进了埃 及王权的加强,并导致古埃及庞大官僚机构的产生; B、挑战强度的不足缓慢了埃及文明发展的步伐良好的自然环境使 埃及成为古代世界的一大粮仓,然而埃及的生产力却并没有因此而得到 飞速的发展相反,几千年来却是步履蹒跚,发展缓慢 早在公元前三千年,尼罗河谷地区已是人类生产力最为发达的地区, 但是两三千年过去了,这一地区的生产水平增长仍不显著古埃及的农 具两千年来除了犁的改进之外,似乎没有显著进步一直到新王国时期 ,埃及的农业生产才开始使用青铜器具,古王国到中王国时期一直处于 金石并用时代而同时期,其他地区的文明则大踏步进入了铁器时代 C、独特的地形使古代埃及文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按照自己的道路独 立发展,世代传承而少有变异。

      即使在喜克索斯人建立异族王朝的时候 ,埃及固有的文化传统也没有中断与两河流域的政权频繁更替和刀光 剑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居民 古代埃及文明的创造者是由讲哈姆语的北非土著和讲赛姆语的来自西 亚的人种混合而成的,其语言属于哈姆-赛姆语系. 古埃及人的外形特征: “高身材,黑头发,低额头,密睫毛,黑眼珠 ,直鼻子,宽脸庞,阔肩膀,黑皮肤,体魄健壮 现代埃及人是阿拉伯人,应属于白种人根据金字塔里的壁画描述, 古埃及人将自己的颜色绘成红色,东方人的颜色绘成黄色,南方人的颜 色绘成黑色,北方人的颜色绘成白色,这说明古埃及人的肤色应该介于 黄种人和黑种人之间,根据对法老木乃伊的考证,科学界普遍得出结论 古埃及人的肤色应该和今天埃塞额比亚人的肤色或者澳大利亚棕色人种 的肤色比较接近 四、古代埃及文明的特点: 1、古埃及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历史最悠久,持续时间最长的古代文明 2、政治上实行典型的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体 3、埃及是古代世界中宗教意识最强烈、最浓厚的文明国家宗教不仅干 预国家政治和经济生活,而且影响了文化的发展,甚至渗透到每个人的 现实生活中 4、在经济上,政府对经济活动进行绝对控制,实行最古老的“计划经济 ”。

      第二节 古代埃及的历史沿革 —一、前王朝时期 埃及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新石器时代后期,埃及逐渐开始了向 国家的转变 1、涅伽达文化Ⅰ期(阿姆拉特时期,约公元前4000—3500年) 这一时期埃及出现了私有制和阶级关系的萌芽在属于这一时期的一 些墓穴里发现的陶器上,刻有一些符号,各个墓中都有自己的统一符号 ,这大概是其私有权的记号在这个时期之末,在墓葬的陪葬陶器上还 发现了作为王权标志之一的红冠形象(以眼镜蛇作为其标志),而在另 一个墓葬中则发现了象征王衔符号的鹰神何鲁斯形象这说明在该文化 后期王权也已萌芽 2、涅伽达文化Ⅱ期(又称格尔赛时期,约公元前3500—3100年) 这一时期,私有制逐步确立,阶级逐渐形成从这一时期的墓葬情况 可以看出,在一些地方,阶级分化十分激烈 在涅伽达文化Ⅱ期,随着私有制的确立和阶级的形成,埃及出现了 国家这时的国家很小,人口也不多,埃及人称这种小国为帕斯特在 当时的埃及,这样的小国家不止一个在这些小国家里,有一个以政府 机关、王宫、神庙为中心的城市其象形符号表示城市建在交通要道上 ,有城墙围护起来,成为一个要塞 这时,王权已经形成。

      在希拉康波里,发现了前王朝末期两个国王蝎 王和卡王的文物,在北方今开罗附近的图拉也发现了有蝎王名字的文物 结合蝎王权标头上的图刻内容,学者们推测,他可能对北方进行过征 伐,甚至可能控制了这个地区,这是最早的有关埃及统一的证据不过 ,这时埃及国家刚刚形成,贵族的势力还很强大,国王的权力还受到贵 族的制约,国王还不是专制君主 关于蝎王 《木乃伊归来》 二、早王朝时期 据曼涅托记载,古代埃及国王美尼斯创建了第一王朝,此后,在被亚 历山大征服之前,埃及经历了31个王朝近代的埃及学家又将古代埃及 的历史划分为若干时期,每个时期又包括了曼涅托的若干王朝其中早 王朝时期包括第1—2王朝,时间约为公元前3100—前2686年 据曼涅托记载,美尼斯不仅是第一王朝的建立者,而且是埃及国家的 建立者和统一者他在南方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后,征服了北方的三角洲 地区为了巩固对北方的统治,他在河谷和三角洲交界的地方建立了一 个要塞城市—孟菲斯但是现在考古学没有发现有关美尼斯存在的任何 物证因此,有考古学家就将蝎子王、纳尔迈与美尼斯视为一人,也有 的学者怀疑美尼斯存在的真实性 19世纪以来,考古学家的不断发掘和研究为我们了解早王朝时期的情 况提供了大量的历史资料。

      早王朝时期第一位有确切的考古资料为证的国王是纳尔迈考古学家 在希拉康波里发现的纳尔迈调色板和纳尔迈权标头为我们了解当时埃及 的情况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线索 纳尔迈调色板 课本上的解释 关于纳尔迈调色板的争议: 纳尔迈调色板是否反映的就是上埃及对下埃及的征服,亦即上下埃及 的统一? 上下埃及统一的时间 关于古埃及统一的具体时间问题在学术界长期争论而没有一致结论, 但是在前王朝时期埃及已经完成统一这一点学术界已没有异议 蝎王权标以及相关考古发现 巴勒莫石碑 开罗残片 埃及在前王朝已完成统一,在随后的第一、第二王朝又逐渐陷入混乱 ,直至第二王朝的最后一位国王哈谢海姆威统治时期, 国家才得以重新 统一 纳尔迈调色板反映的真实内容 两个线索: A、调色板所反映同一主题的多次重复 表现埃及国王杀戮一名敌酋并摧毁其城市的艺术作品, 不仅仅只有纳尔迈调 色板一个: 第五王朝的国王萨胡拉和尼乌色里, 第六王朝的国王培比一世和培比 二世, 第二十六王朝的国王塔哈卡, 他们各自都为我们留下了一个描绘他们在利 比亚统治者的妻儿面前杀戮他们的浮雕, 在这种场景中同时还绘有埃及国王获得 的大量战利品, 诸如牛羊等。

      这四幅浮雕中的敌酋之妻儿拥有相同的名字, 它们 分别是库提奥提斯以及乌萨和乌尼 链接:纳尔迈调色板 B、调色板中反映敌方首领的服饰特征以及古代利比亚的领土范围 古利比亚人的特有服饰——短裙 埃及语中利比亚的称呼之一“泰姆胡( Tiemchu) ”意为“北方之国” 纳尔迈调色板展示了埃及统治者对利比亚的征服,而且它是对相同主 题的更早的复制,即这一事件应该发生在前王朝的早期,埃及的统一也 是在前王朝时期就已实现了只是因为这一场景成为埃及国王展示自己 力量的最好的范例,因而被后来的统治者们多次复制 课本上 “以塞特代表的上埃及和以荷鲁斯代表的下埃及” ? 课本第37页倒数第三行说到“国王登的头上同时带着象征上下埃及的 白冠和红冠”这一点表明,白冠代表上埃及,红冠代表下埃及 东北师范大学古典所 郭丹彤 对照上述的论文,我们知道红冠最早是和塞特联系起来的,而白冠是 和荷鲁斯联系起来的这样,通过逻辑关系我们就可以看到 白冠—荷鲁斯—奈何恩(希拉康波里)—上埃及 红冠—塞特—涅伽达—下埃及 这样,荷鲁斯和上埃及就联系了起来,而塞特也和下埃及联系了起来 而且,还有一个证据就是埃及神话中荷鲁斯战胜塞特的神话。

      在神话中荷鲁斯最终战胜了塞特而在现实中埃及则是上埃及征服了下 埃及(第一、第二王朝的统治中心都在上埃及,而且我们课本中也多次 提到对南方对北方胜利的征服战争),因此,如果说神话代表了埃及的 统一战争,那么代表胜利者上埃及的肯定也是荷鲁斯而不是塞特 统一的影响 王权的加强——法老 法老,是埃及语的希伯来。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