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第5课《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课件9(岳麓版必修一).ppt
42页第二单元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第5课 爱琴文明与古希腊 城邦制度木马计古希腊传说,特 洛伊王子帕里斯访问 希腊,诱走王后海伦 希腊人因此远征特 洛伊,围攻九年不下 在第十年,希腊将 领奥德修斯献计,把 一批精兵埋伏在一匹 大木马的腹内放在城 外,假作退兵特洛 伊人以为敌兵已撤 ,把木马拉到城内, 夜间伏兵跳出木马, 打开城门使希腊兵得 以入城,攻下特洛伊 城特洛伊战争特洛伊木马《荷马史诗》导入亨利奇·谢里曼• 悠久的爱琴文明1.克里特文明2.迈锡尼文明特洛伊遗址(局部)1870年,德国考 古学家谢里曼依据《 荷马史诗》有关记载 ,前去土耳其的北部 进行考古发掘1873 年6月,他和希腊籍妻 子及助手终于发现特 洛伊遗址揭开了迈 锡尼文明的面纱他 的发现和后来伊文思 在克里特岛上的考古 ,为人们展示了古希 腊文明的开端——璀 璨光彩的爱琴文明 克里特文明伊文思伊文思(1851—1941),英 国考古学家,1909年起任牛津大 学教授他继德国考古学家谢里 曼之后,于1900—1908年间发掘 克里特岛上的诺萨斯古城,发现 宏伟的米诺斯王宫、大批艺术品 及线形文字A泥版,从而揭开了 克里特文明的谜纱。
克里特文明美丽的爱琴海爱琴海,为地中海的一部分,在希腊和土耳其之间,东北以达达尼尔海 峡、马尔马拉海、博斯普鲁斯海峡通黑海;面积为21.4万平方公里,平均海 深570米爱琴海上大小岛屿星罗棋布克里特文明克里特岛风光克里特岛,为希腊最大岛屿,位于地中海东部,东西长250公里, 南北宽12—60公里,面积8336平方公里岛上多山,北部沿海有狭窄平 原,属于地中海式气候米诺斯王宫遗址克里特文明克里特岛上 的米诺斯王宫, 20世纪初,由英 国考古学家伊文 思发掘,由此克 里特文明被人们 广为知晓传说 克里特文明时期 最强大的国王是 克诺索斯王米诺 斯,因此克里特 文明又称“米诺斯 文明”庞大的米 诺斯宫建筑群是 该文明的代表米诺斯王宫复原图(全景)克里特文明米诺斯王宫壁画中的年轻女子克里特文明米诺斯王宫宫殿的许多墙 壁上饰有题材多样的彩色壁画 ,从花鸟到贵妇,从节日庆典 到斗牛场面,均栩栩如生,洋 溢着祥和的气氛米诺斯王宫表现庆典活动的壁画克里特文明克里特岛上的希腊线形文字A泥版克里特文明线形文字,也叫“线条文字 ”,由线条构成的一种古代文字 ,多刻画在粘土版上在克里 特遗址和迈锡尼遗址等地均有 发现。
依其产生的先后,学者 把克里特岛上的文字称作线形 文字A,把迈锡尼遗址中发现的 文字称作线形文字B线形文字 B已由英国学者文特里斯,在上 世纪50年代译解成功;线形文 字A,学者们正在研究,尚未译 解迈锡尼卫城的城墙迈锡尼文明迈锡尼,位于南希腊伯罗奔尼撒半岛东北部迈锡尼文明形成于公元前16世纪上半叶,毁灭于公元前12 世纪,包括迈锡尼及其附近的梯林斯等地的遗址和遗物,由德国考古学家谢里曼等在19世纪70年代发现迈 锡尼文明的特点是一系列君主国的兴起,并伴之出现的庞大王宫、卫城、王室陵墓以及众多的工艺品和线形 文字B的泥版文书迈锡尼文明迈锡尼卫城的城墙遗址迈锡尼卫城狮子门上的石雕迈锡尼文明迈锡尼墓葬中的纯金面具 (这种纯金面具,按照死者脸部待征和轮廓大小特制而成,并戴在死者面部)迈锡尼文明迈锡尼时期的陶器迈锡尼文明迈锡尼文明中有许多彩绘的陶器和其他工艺品它们上面的图案充满 了勇士和尚武的气息,这与克里特文明有着明显的不同刻有迈锡尼时期的线形文字B的泥版文书迈锡尼文明线形文字,也叫“线条文字”,由线条构成的一种古代文字,多刻画在粘土 版上在克里特遗址和迈锡尼遗址等地均有发现依其产生的先后,学者把克 里特岛上的文字称作线形文字A,把迈锡尼遗址中发现的文字称作线形文字B。
线形文字B已由英国学者文特里斯,在上世纪50年代译解成功;线形文字A,学 者们正在研究,尚未译解迈克尔·文特里斯 (摄于1954年)迈锡尼文明迈克尔·文特里斯,英国人 ,他14岁时听了克里特文明发掘 者伊文思的一次报告,遂着迷于 爱琴文明线形文字的研究和破译 四年后,他18岁时便发表了一 篇关于此问题的论文1952年6 月,他正式破译了线形文字B, 并发表论文予以阐述,引起学术 界的震动二 古希腊的城邦城邦林立斯巴达城邦城墙遗址公元前8—前6世纪,希腊走上了复兴之路,城邦逐渐发展起来所谓城邦,系指希腊的一种国 家形态它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周边的若干村落古希腊最大的城邦是斯巴达和雅典,斯 巴达的面积有8400平方千米,人口约40万斯巴达人铜像城邦林立竞走得胜的斯巴达女子斯巴达十分重视 军事,无论是男子还是 女子,从小都进行严格 的体育锻炼和军事训练 斯巴达的尚武精神, 闻名于古希腊各城邦 斯巴达是闻名希腊的军 事霸国,其显著特点是 对全体公民实行军事训 练和兵营生活制度城邦林立斯巴达男子体育锻炼 (出土瓷器上的绘画 )中央两个斗拳者,旁边是教师,手执着树枝,左方青 年手执绳索以测量跳远。
城邦林立雅典卫城雅典是古希 腊最大的城邦之 一,领土约2550 平方千米,人口 最多时约20万— 30万雅典卫城 ,在今希腊雅典 西南部,建在一 陡峭的山冈上, 原为雅典城邦的 城堡;公元前5 世纪改建为雅典 宗教活动的中心 城邦林立雅典的帕特农神庙帕特农神庙是古希腊最著名的建筑,建于古希腊城邦繁荣时期, 位于雅典卫城的中心,是雅典人供奉雅典保护神雅典娜的神庙帕特 农”在古希腊语中即是“雅典娜处女庙”的意思城邦林立帕特农神庙中的雅典娜神像雅典娜,希腊神话中的智 慧女神,全身披戴铠甲,曾传 受给人类纺织、雕刻、制作陶 器等技艺和战术她与海神波 塞冬相争,因出示第一棵橄榄 树而获胜,成为雅典城邦的保 护神,并将她供奉在帕特农神 庙中进行祭祀城邦林立探究: 希腊的地理环境怎样?这样的地 理环境对古希腊政治、经济、文化发展 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突出特点是什么 ?与殖民运动有何关系?从卫星上拍摄的希腊地理环境对希腊历史的影响及殖民运动西方文明的摇篮 希腊的地理位置,有哪些特点?“大海给了我们茫茫无定 、浩浩无际和渺渺无限的观念 ;人类在大海的无限里感到他 自己的无限的时候,他们就被 激起了勇气,要去超越那有限 的一切。
大海邀请人类从事征 服,从事掠夺,但是同时也鼓 励人类追求利润,从事商业 ” ——黑格尔《历史哲学》(1)临海,天然良港多 (2)多山、多岛 (3)靠近古埃及和两河流域文明探究:古希腊和古中国在地形、适合从 事的经济行业、政治制度的选择、文明 特征等方面有何差异? 中国:平原多,山地少,内陆成片,河流旁聚 集人口希腊:海岸线曲折、多山、港口多、 地区彼 此独立隔绝、中国:便于耕作,河流可以灌溉,适合从事农 业希腊:海外贸易,适合从事商业活动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希腊:小国寡民城邦制度 民主政治的摇篮中国:大河文明(黄色文明)希腊:海洋文明(蓝色文明)爱琴海是远古航海业的摇篮 古希腊是海的宠儿 柏拉图:“我们环绕着(爱琴海)大海而居 ,如同青蛙环绕着池塘 古希腊文明勃兴的最重要的客观条件是:海洋希腊的海外殖民——开拓视野,吸收东方文化 ,为希腊文明奠定基础 A.范围:地中海地区和黑海沿岸 B.原因:生产力水平低,人多地少,粮食短缺;寻找 新的土地,(一是过剩人口与资源不足的矛盾)( 二是商品经济发展要求寻找海外市场与原料产地)根本原因:人地矛盾突出条件:多良港,多岛屿,航海业发达,海军强大。
C.殖民城邦与宗主国之间关系:基本独立,仅保持经 济文化上一些联系 D.作用:一是扩大地域,解决土地问题,缓解城 邦人口压力,二是促进希腊各地商品生产和海外贸易 发展;三是工商业奴隶主阶层壮大,有利于 公民集体稳定和城邦制度巩固,有利于平民反 贵族斗争,有利于民主政治建立四是开阔了希腊人的眼界,从东方文 明吸收先进文明成果,奠定了自己独特文明的 基础三 古希腊城邦的政体希腊城邦政体的类型:政体政体类类类类型型权权权权利分配利分配君主制君主制贵贵贵贵族制族制民主制民主制寡寡头头头头制制僭主制僭主制君主个人专制,公民权很少或基本没有君主个人专制,公民权很少或基本没有贵族掌握政权、公民权有所上升贵族掌握政权、公民权有所上升公民掌权、公民大会为最高权力机关公民掌权、公民大会为最高权力机关少数贵族掌权,公民没有权力少数贵族掌权,公民没有权力非法取得个人独裁,公民有一定权力非法取得个人独裁,公民有一定权力古希腊城邦政体雅典的公民大会会场与讲演台遗址雅典城邦为民主制政体,公民大会是其最高权力机关,该遗址反映了 当时雅典政治的特点斯巴达著名国王莱奥尼达斯半身塑像( 公元前5世纪,他曾率领军队与波斯入侵 军大战于温泉关)古希腊城邦政体斯巴达是典型的贵族寡头制 ,国家权力集中在由两个国王和 28个贵族组成的元老院手中。
国 王负责统帅军队,出征作战,但 要受元老院的监督由少数贵族 寡头控制的元老院,实际上是斯 巴达的最高权力机关希腊文明的产生得益于特殊的地理环境:①多山、多港、多岛,地少人多的地理环境促成了希腊小 国寡民(古代历史条件下,民主政治的前提)②海外贸易兴盛,殖民及其他经济、文化交往活动,形成 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较早接受平等互利观念,有助于古 希腊民主政治的建立(如民主、平等、自由的思想)造就 了希腊人自由、勇敢,勇于探索冒险的精神③殖民扩张促进希腊各地商品生产和海外贸易发展,开阔 了希腊人的眼界,从东方文明吸收先进文明成果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确立的条件 自然条件:——三面环海、多山、 多岛、 多海湾 经济条件: ——商品经济发达 文化因素:——吸收亚非文明的先进成果 政治前提:——城邦体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