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护理操作并发症.doc
34页常见护理操作并发症注射法操作并发症一、皮内注射法操作并发症【一】疼痛1、原因(1)病人精神紧张、恐惧2)药物浓度过高,药物推注速度过快3)注射针头过粗、欠锐利4)操作者动作粗暴5)消毒剂进入皮内2、临床表现注射部位疼痛感明显,推注药物时加重3、预防及处理 (1)加强心理护理,取得病人的理解、配合 (2)准确配制药液,准确选择注射部位 (3)熟练掌握注射技术,准确注入药量 (4)皮肤消毒剂干燥后进行注射二】局部组织反应1、原因 (1)药物本身对机体的刺激,导致局部组织发生炎症反应 (2)药液浓度过高、推注药量过大 (3)违反无菌操作原则 (4)皮内注射后,病人搔抓或揉按局部皮丘 (5)机体对药物敏感性高,局部发生变态反应2、临床表现 注射部位有红肿、疼痛、瘙痒、水泡、溃烂、破损及色素沉着3、预防及处理 (1)正确配制药液,推注药液剂量准确 (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3)加强健康宣教及护理观察,指导病人不可随意搔抓或揉按注射部位皮丘,如有异常或不适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4)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 (5)发生局部组织反应者,对症处理,预防感染三】过敏性休克1、原因 (1)注射前未询问病人的药物过敏史。
(2)病人对注射的药物发生速发型变态反应2、临床表现 胸闷、气急、呼吸困难,喉头水肿和肺水肿,面色苍白、出冷汗、口唇发绀、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烦躁不安意识丧失、抽搐、大小便失禁等3、预防及处理(1)皮内注射前必须仔细询问病人有无药物过敏史2)在皮试观察期间,病人不可随意离开3)正确判断皮试结果4)注射盘内备0.1%盐酸肾上腺素、地塞米松注射液等急救药品5)发生过敏性休克,立即启动应急流程就地进行抢救二、皮下注射法操作并发症【一】出血1、原因(1)注射时针头刺破血管2)病人本身有凝血机制障碍,拔针后局部按压时间过短,按压部位欠准确2、临床表现拔针后血液自进针处流出有迟发性出血者可形成皮下血肿,注射部位肿胀、疼痛、皮下淤血 3、预防及处理 (1)正确选择注射部位,避免刺伤血管 (2)注射完毕,正确按压局部对凝血机制障碍者,适当延长按压时间 (3)如针头刺破血管,立即拔针,按压注射部位,更换注射部位重新注射 (4)形成皮下血肿者,早期采用冷敷,48小时后用热敷二】硬结形成 1、原因 (1)反复注射同一注射部位、注射药量过多、药物浓度过高、注射部位过浅 (2)进行注射时,微粒随药液进入组织,引起巨噬细胞增殖,导致硬结形成。
(3)注射部位感染后纤维组织增生形成硬结 2、临床表现 局部肿胀、瘙痒,可扪及硬结严重者可导致皮下纤维组织变性、增生、坏死 3、预防及处理 (1)选用锐利针头,正确掌握注射深度 (2)选择正确注射部位,避开瘢痕、炎症、皮肤破损处;避免在同一部位多次注射 (3)推药速度均匀、缓慢 (4)发生硬结时,应在注射局部热敷或按摩(胰岛素注射禁止使用上述方法) (5)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三、肌内注射法操作并发症【一】疼痛 1、原因 (1)针刺入皮肤疼痛 (2)推药时药物刺激肌肉组织 (3)一次性注射药物过多、速度过快 (4)注射部位不当、进针过深或过浅等 2、临床表现 注射局部疼痛、酸胀如伤及坐骨神经可引起足下垂或跛行,甚至可出现下肢瘫痪 3、预防及处理 (1)正确选择注射部位 (2)掌握无痛注射技术 (3)药液浓度不宜过大,推注速度不宜过快 (4)轮换注射部位二】神经性损伤 1、原因 主要是药物直接刺激和局部高浓度药物毒性引起神经粘连和变性坏死 2、临床表现 注射当时即出现神经支配区麻木、放射痛、肢体无力和活动范围减少。
3、预防及处理 (1)正确掌握注射技术 (2)在注射药物过程中若发现神经支配区麻木或放射痛,立即停止注射 (3)对中度以下不完全神经损伤可行理疗、热敷,促进炎症消退和药物吸收对中度以上完全性神经损伤,尽早手术探查三】局部或全身感染 1、原因 注射部位消毒不严格,注射用具、药物被污染等 2、临床表现 在注射后数小时局部出现红、肿、热和疼痛,局部压痛明显若感染扩散,可导致全身菌血症、脓毒血症,病人出现高热、畏寒、谵妄等 3、预防及处理 (1)选用锐利针头,正确掌握注射深度 (2)选择正确注射部位,避开瘢痕、炎症、皮肤破损处;避免在同一部位多次注射 (3)推药速度均匀、缓慢 (4)发生硬结时,应在注射局部热敷或按摩(胰岛素注射禁止使用上述方法) (5)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6)出现全身感染者,根据血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选用抗生素四、静脉注射法操作并发症【一】药物外渗 1、原因 (1)与药物酸碱度、渗透压、浓度、温度、毒性作用及Ⅰ型变态反应有关 (2)静脉壁的通透性增加致药液渗漏 2、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注射部位出现局部肿胀疼痛,皮肤温度低。
3、预防及处理 (1)选择合适的血管、输液用具 (2)妥善固定针头 (3)加强巡视,尽早发现,及时处理 (4)推注药液不宜过快 (5)拔针后按压准确部位 (6)根据渗出药物的性质,进行对症处理二】血肿 1、原因 (1)血管弹性差,回血反应迟缓,护士对针头是否刺入血管判断失误,反复穿刺2)凝血机制不良3)拔针按压不及时、时间及压力不够,部位不准确4)输液用具选择不当5)长期输液患者未注意保护好血管,经常在同一血管、同一部位进针6)拔针后按压部位不恰当 2、临床表现 血管破损,出现皮下肿胀、疼痛 3、预防及处理 (1)选用型号合适的输液用具 (2)提高穿刺技术,避免盲目进针 (3)拔针后正确按压 (4)若已有血液淤积皮下,早期予以冷敷,以减少出血24小时后局部给予湿热敷三】静脉炎 1、原因 长期注入浓度较高、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在操作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格而引起局部静脉感染 2、临床表现 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全身有畏寒、发热等表现 3、预防及治疗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2)对血管有刺激性的药物,应充分稀释后应用,并防止药液溢出血管外 (3)要有计划地更换注射部位,保护静脉,延长其使用时间 (4)若已发生静脉炎,应立即停止输液,将患肢抬高、制动;局部湿热敷 (5)如合并全身感染症状,按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 静脉输液法操作并发症一、周围静脉输液操作常见并发症【一】发热反应 1、原因 (1)输入的药液或药物制品不纯 (2)输液用具污染 (3)输液过程中未能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4)环境空气的污染 (5)输液速度过快 2、临床表现 发冷、寒战、发热体温38℃左右,于停止输液数小时内体温恢复正常;严重者初期寒战,继之高热达40℃以上,并有头痛、恶心、呕吐、脉速等症状 3、预防和处理 (1)输液前严格检查药液质量、输液用具的包装及灭菌有效期 (2)输液过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妥善固定避免反复穿刺 (3)输液中经常巡视观察避免输液速度过快而发生热源反应 (4)注意药物配伍禁忌,药液现配现用 (5)一旦出现发热反应,立即停止输液 (6)通知医生,遵医嘱用药,观察生命体征 (7)对症处理,寒战病人给予保暖,高热病人给予物理降温。
(8)保留剩余溶液和输液器,必要时送检二】循环负荷过重 1、原因 (1)短时间内过多、过快输入液体,使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心脏负担过重 (2)病人原有心、肺功能不良 (3)老年人机体调节功能差 2、临床表现 病人突然出现呼吸困难、胸闷、气促、咳嗽、咳泡沫痰或泡沫样血性痰,听诊肺部出现大量湿啰音 3、预防和处理 (1)根据病人病情及年龄特点控制输液速度,不宜过快,输液量不可过多 (2)经常巡视输液病人,避免体位或肢体改变而加快滴速 (3)如果发现有上述症状,应立即停止输液,通知医生,共同进行紧急处理 (4)按医嘱给药 (5)安慰病人,解除病人的紧张情绪三】静脉炎 1、原因 (1)长期输入浓度过高、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或静脉导管留置时间过久,引起局部静脉壁发生化学炎性反应 (2)在输液过程中不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 2、临床表现 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有时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3、预防及处理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严格控制药物浓度,对血管刺激性强的药物,应充分稀释后应用,并避免药物漏至血管外。
还要有计划地更换注射部位,以保护静脉 (2)在输液过程中严格控制输液速度 (3)严格掌握药物配伍禁忌 (4)严禁在瘫痪肢体行静脉穿刺和补液,避免选择下肢静脉置留置针 (5)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的病人,应加强营养,增强机体对血管壁创伤的修复能力和对局部炎症抗炎能力 (6)加强留置针留置期间的观察与护理 (7)出现静脉炎后,应将患肢抬高并制动,局部行湿热敷 (8)超短波物理疗法 (9)合并全身感染症状,根据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四】空气栓塞 1、原因 (1)加压输液、输血时无人守护 (2)输液前空气未排尽,液体输完未及时更换药液 (3)输液管衔接不紧密或有漏缝 2、临床表现 病人胸部感到异常不适,有突发性胸闷、胸骨后疼痛,随即有呼吸困难和严重发绀,病人有濒死感听诊心前区可闻及响亮的、持续的水泡声 3、预防及处理 (1)输液前注意检查输液器各连接是否紧密,有无松动输液导管内空气要绝对排尽及时更换输液瓶加压输液、输血时应有专人守护 (2)发生空气栓塞,立即置病人于左侧头低足高位 (3)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同时严密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五】疼痛 1、原因 输入的药液对血管的刺激、输注速度过快、药液漏出血管外。
2、临床表现 局部剧烈疼痛、红肿 3、预防及处理 (1)注意药液配制的浓度,输注对血管有刺激性药物时,应选择大血管进行穿刺,并减慢输液速度 (2)输液过程加强巡视,若发现液体外渗,立即拔针重新穿刺,局部热敷六】导管堵塞 1、原因 (1)静脉高营养输液后导管冲洗不彻底 (2)封管液种类、用量以及推注速度选择不当 (3)病人的凝血机制异常 2、临床表现 静脉点滴不畅或不滴,推药阻力大 3、预防及处理 (1)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