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育频率月度差异性研究.doc
4页生育频率月度差异性研究(2012.10 an ddvli@si )引言:人类对口期的定义单元有年、月、口三个常用基 本单位,对时间的定义单元有时、分、秒三个人的生育行 为使人类不断繁衍生息,有此而引出一个群体统计学上的问 题:一个地域的人群,在一定条件下,不同的时间,生育频 率有差异吗,如有?差异有多大,能找出原因吗?一、数据来源可靠性课题确定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到来源可靠、具有较强代 表性的数据,期望得出的结论具有可行性和可信度谁掌握 了人口出生信息?公安户籍管理部门、人口计生部门、卫生 医务保健机构三个政府部门都收集掌握有出生人口数据公 安户籍管理部门对人口的统计具有不可替代的权威性和法 定性,但人口管理中对新生人口的统计处于被状态,人口统 计存在滞后性;卫生机构保健机构统计的人口为在医疗保健 机构接生的人口,最具有及时性、但住院分娩率不达100% 前提下,全面性不足;人口计生部门对人口统计及吋性方面 不及卫生医疗保健机构及时,但比公安户籍管理机关及时性 窩,比-卫生医疗保健机构的数据全面,虽人口计生部门的人 口统计数据因计划生育考核指标要求等因素存在政策外出生人口存在选择性瞒报问题,但是对人口分月出生频率影响 有限。
因此,采用人口计牛部门的人口统计数据是较为可信 和可靠确定数据来源后,紧接着的是数据量的问题是一个组、 一个村、一个乡、一个县还是一个地区甚至更大范围的一个 区域?从样本代表性、数据易性和数据分析量三方面考虑, 选取一个50万左右人口的县级行政区域较认为较合适第三个问题是统计时间跨度问题一年、两年、三年还 是五年,是最近连续年度、还是随机抽取年度采用折衷方 案,选取最近连续两年数据进行统计分析3汨划歹松划七-2.00%■年度占比一较均值偏差二、统计分析结果份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十一 刀十二 刀总数168814701600136814391454142016851791176015701705占比& 91%7. 76%8. 44%7. 22%7. 59%7.67%7. 49%& 89%9.45%9. 29%& 28%9. 00%表一:某县(市)2010-2011年度按自然月出生统计表(单位:人、%)某县(市)2010-2011年度按自然月出生频率统计岀生月份通过《表一》计算得出样本总量为18950人,每月平均岀牛人口 1579.16人(算术平均数),样本绝对偏差平均值 125. 67,样本标准差145. 9,样本极差423。
每月出生人数在平均数据的±13. 39%之间波动岀生频率低于月平均数的月份连续分布在4、5、6、7四个月和间隔分布在2月五个月 出出生频率明显高于9、10、12月,与月平均数极为接近 的月份为11月和3月(如统计图所示)出生月度分布频率差异性成因初步分析客观上呈现出 月度出生人口频率分布的差异现象,从更学科学基础知识得 知,人的出生需要在母体内孕育9个半月左右,发生早产或过期妊娠分娩发生概率无论如何不足13%,不能用早产或过 期妊娠分娩完全解释分布频率不均现象受孕对于有生育条 件的妇女来说,在无避孕措施的前提下,在性生活频率平衡 的假定条件下,科学技术和人的一般社会行为还不能完全控 制受孕和生育子女的时间,即使存在提前剖腹产来控制,常 态下人们也没有普遍采用该技术手段来实现的动因,因此, 常识性认识,人口的出生时间,受到人为控制和干预对总体 的影响有限,在一定时间范围内仍然是一个的随机性事件通过生育时间逆推时间来分析,4-7月四个月出生的人口为上年的7-10月受孕,对应农历是夏末和秋季由此而推导 出的假设是夏末和秋季受季节的影响导致妇女身体机能产 生变化不利于受孕或该期间性生活频率降低导致该时间段生育频率低。
反之亦然!仅是推论而已!三、数据应用探讨数据有何用?行政方面,分析相关人口统计部门人口统计质量,可以 衡量月度人口统计数量是否足,是否及吋另一方面,可以 指导孕婴用品安排生产量第二方而是卫生部门对妇幼卫生 工作合理安排时间以上数据可置信区间有多大,有多大参考价值,期待与 有兴趣研究的各界人士共同学习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