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范文.docx
4页Word 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在这几年的工作中,我体会到:现在的家长和老师在某种程度上关系有点紧急,不太正常,家长和老师由于同学的成果问题、行为习惯问题、责任感、公德心等一系列问题而相互埋怨,我认为这影响对同学的培育在新的社会环境下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交往,在交往中要敬重家长、善待家长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群基督教徒在教主的监督下做祷告有两个教徒烟瘾发了想抽烟一个说:"教主,作祷告的时候能抽烟吗?'教主严峻地说:"不行,这是对真主的极大不敬!'他只好忍住烟瘾而作祷告另一个过了一会儿说:"教主,抽烟的时候能作祷告吗?'教主谦和地说:"完全可以,这是对真主的极大敬重!'另一个开头抽烟同样一件事情,由于表达的方式不一样,其效果截然不同这就是语言的艺术我们老师与家长沟通,也要讲究语言的艺术要深化浅出,将大道理说小同学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个家长的文化水平、素养、教养不同,难免会遇到一些"护短'的粗鲁的家长,那就必需讲究语言的艺术"沟通无限',方法不拘一格班主任应重视与同学家长的沟通,更要讲究语言的艺术 1、要坦诚相待,不要盛气凌人 班主任和同学家长,从工作关系上讲,地位是公平的,都是同学的教育者;目标是全都的,都想培育好同学。
所以说话态度要谦和,语言要礼貌班主任对同学要怀有一片赤诚之心要为同学成长而忧,为同学进步而急,与家长谈话时坦诚相见,推心置腹,给人可近、可亲的感觉,这样家长才会放开心扉,才能赢得家长和同学的敬重和信任,才能"亲其师,信其道'上门时不要盛气凌人,好象自己是来传这"圣旨'的"钦差',家长只是洗耳恭听的"臣民',自己说一不二,家长必要的申诉一概不睬,好象这样才保持"严师'的尊严其实,适得其反,已给了家长主观武断,心理素养不佳的印象 2、要实话实说,不要"添油加醋' 班主任找家长谈话,多半是同学出了问题班主任要反思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和失误,切不行当着家长的面,数落同学的过失,更不能不调查实情,而"添油加醋',将"恨铁不成钢'的怨气转嫁给家长,达到体罚的目的要就事论事、实事求是地指出过失,向家长供应合理的教育看法 3、要坦然大方不要软弱求人 我们的家长视自己的孩子为"掌上明珠',就是老师也不得轻易去"碰'再加上经济生活的提高,不把老师看得很重给班主任工作难上加难即便如此,与表现差有不良行为的同学家长交谈,要坦然大方,开诚布公地指出同学的缺点,不要说话吞吞吐吐,模糊其辞,生怕不给家长面子,好象班主任对同学无可奈何,有求于家长,只有请家长"帮帮忙'才能管住他似的。
这样家长会觉得班主任性格软弱,缺少阅历,不行信任,内心里瞧不起你 4、要有自知之明,不要炫耀自己 班主任要有自知之明,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才能给人虚心、诚恳的形象,即使工作中有不足之处,家长也能体谅不要炫耀自己,什么"你的孩子连校长都不怕,就怕我这个班主任'啊,什么"他想什么坏办法,我一看就知道'啊等等家长就会想你如此神通广阔,何必找家长;你未卜先知,何必调查讨论这样班主任的形象会大打折扣,过头话同样会损坏班主任的形象 5、要褒奖老师,不要推卸责任 班主任与家长沟通,同时肩负着沟通家长和全体科任老师关系的任务,要力求褒奖科任老师的工作精神和教学水平对教学力量强、知名度高的老师要着意宣扬他们的教学成果,对阅历不足的新老师,着重介绍他们的工作热忱和上进心,使家长布满信念和盼望,不要说某门功课不好就是科任老师的责任,发生某件不开心的事,又是某老师的错等等,转嫁责任会使家长认为老师之间不团结,师资力气差,甚至想把想孩子转走 6、要胸有成竹,不要随便发挥 班主任家访前,对每个同学的性格、品德、爱好、学习方法、学习成果都有胸有成竹,这样既能表现出你对他孩子的关怀和了解,又可以把握讲话的主动权,和家长产生语言共鸣,使他产生仰慕之心。
不要胸中很多,随便发挥,一会儿说同学某方面好,一会儿又说不够好,模棱两可,使家长捉摸不透几次家访也不"接轨',出尔反尔,自相冲突使家长觉得班主任太懒,无主见,工作责任心差 7、要一分为二,不要以点概面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再好的同学也有不足之处,再差的同学也有闪光点对一个同学的评价要一分为二,不要以点概面把自己喜爱的同学说成一朵花,没有一点瑕疵,会使家长过分宠爱孩子,放松必要的管教;把某方面较差的同学说得浑身毛病,毫无可爱之处,会使家长对孩子丢失信念,放任自流或导致棍棒教育,增加孩子的逆反心理和敌视心情明显这样的沟通语言是失败的 8、要留有余地,不要把话说死 孩子们正在成长,可塑性很强,对他们的评价要留有余地,不能把话说死不要轻易说"你的孩子将来考上好高校肯定没有'问题,也不要轻易断言某个同学"确定不会升入高一级学校',更不能说"你的孩子已无法教育'要用进展的眼光看问题,学会讲"只要,你的孩子就会',要用热忱感人的语言,促使家长满怀信念地进一步协作班主任教育好孩子 总的来说,班主任在与家长联系时,要"多报喜,巧报忧',保持学校和家庭在教育问题上的全都性和协调性,这样就能很好地解决一些难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