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国际贸易论文范文-对于我国双向FDI的贸易效应论文.docx
8页中国国际贸易论文范文:对于我国双向FDI的贸易效应论文我国双向FDI的贸易效应论文内容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双向FDI和对外贸易均取得了举世 瞩目的成就,其发展趋势和相互关系也备受学界关注本文突破以往 仅研究单向FDI贸易效应的局限,考察中国双向FDI对进出口贸易的 影响,基于VAR模烈的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技术的实证分析结果 表明,中国内向FDI对贸易的推动效应大于外向FDI对贸易的推动效 应,但外向FDI仍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对贸易的推动作用也亟待挖 掘关键词:双向FDI对外贸易贸易效应VAR模型引言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中国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弊端日益 凸显,一方面,通过外商直接投资推动出口增长的质量和效率不断下 降,另一方面,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滞后、规模有限,传统的国际直 接投资与对外贸易战略亟待转型为此,深入研究开放条件下中国双 向FDI的进出口贸易效应,对于进一步探索如何在“引进来”和“走 出去”战略相结合的基础上制定新型对外开放战略以推动贸易增长 和宏观经济持续发展,都具有鲜明的理论和现实作用研究综述关于中国FDI与进出口贸易关系的实证研究,是从东道国的角 度开始的王洪亮和徐霞(2003)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法对中国与FI 本双边贸易和投资的关系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日本对华投资和中日 贸易之间存在着长期的互补关系,但短期FDI和进口贸易存在替代效 应。
王剑(2005)以中国的经济数据对FDI与对外贸易的联系做了 实证检验,结论是在长期和短期内IFDI与中国的出口都是互补联系, 同时在短期外国直接投资与中国的进口也是互补从投资国的角度岀发,张春萍(2012)通过对中国0FDI国别贸 易效应的实证分析认为,中国对主要东道国的0FDI均有明显的出口 创造和进口创造效应,且有较为明显的国别差异陈元清、唐红(2010)利用天津1980-2007年的面板数据,运 用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法实证分析了 IFDI与出口贸易之间的 关系后认为,长期两者之间存在替代效应综上所述,现有的实证研究一般存在两个和互独立的视角,要 么从东道国的角度研究IFDI的贸易效应,要么从投资国的角度研究 0FDI的贸易效应随着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的深入,中国在国际贸易 和国际直接投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并以东道国和投资国双重身 份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孤立地从东道国或投资国角度 来研究国际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是片面的为此,本文将TFDT与OFDI 有机结合,尝试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技术,对中国双向FDI 的进出口贸易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倡议实证检验木文的研究对象是双向FDI的贸易效应,因此选取进口和出口 作为被解释变量分别建立模型,选取IFDI和OFDI为解释变量。
另外, 本文选择几个与出口有密切关系变量作为制约变量文章建立研究模 型如下:LnEX=a+a1LnIFDI+a2LnOFDI+a3LnPGDP+a4 LnER+a5 LnTD+uLnIM=b+blLnIFDI+b2LnOFDI+b3LnPGDP+b4LnER+b5LnTD+ u其中,EX表示的出口额;IM表示的进口额;IFDI表 示外商对中国的直接投资;OFD1表示中国对外国的直接投资;PGDP 表示中国的人均GDP; ER表示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TD表示中国的 对外贸易依存度为了统一口径,EX、IM、IFDI、OFDI 和 ER 数据来口 UNCTAD 数 据库,考虑到再投资存在的可能性,IFDI和OFDI取存量数据PGDP 数据来自世界银行数据库TD数据是根据UNCTAD数据库中的中国进 出口总额和中国GDP总额计算得出为了减少异常项对模型估计的影 响,对所有变量均取自然对数,使用软件为Eviews6.0o为了避开虚假回归的出现,先对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由表1 可知各变量一阶差分平稳在确定平稳性之后还有进行协整检验根据AIC和SC值确定最 优滞后期为3,则协整滞后期选择2,根据表2数据可知,出口和进 口与各变量都具有协整关系。
一)建立VAR模型1•出口与各变量建立VAR模型剔除不显著变量后,出口的VAR 方程为:LnEXt二-0・ 49LnEXt-l-0. 38LnEXt-2+0.64LnEXt-3+1. 36LnlFDlt-l-0. 75LnOFDIt-1+0. 32LnOFDIt-3+O. 82LnPGl 2 3 下一页我国双向FDI的贸易效应论文DPt-1-0. 59LnPGDPt-2+0.47LnPGDPt-3-l. 07LnERt-2-0. 48LnERt-3+0. 70LnTDt-1+1. 32LnTDt-2+0. 46LnTDt-3-3. 252•进口与各变量建立VAR模型经过试算,发现TD对IM的影 响不显著,因此在建立进口的VAR模型时予以剔除进口的VAR模型估计结果为:LnIMt=O. 88LnIMt-l+0. 32LnIMt-3+l. 34Ln IFDIt-1-2. 50LnIFDIt-2+0. 94Ln IFDIt-3-0. 48LnOFDIt-l+O. 34LnOFDIt-2+O. 98LnPGDPt-3+1.64LnERt-l-l. 14LnERt-2(二) 脉冲响应对进出口的VAR模型进行脉冲响应分析,结果如图1所示。
在当期给IFDI -个冲击,出口会产生正响应,并在第五期达到 最大正响应点,其后响应减弱,没有收敛趋势表明IFDI对出口有 持续的正向影响在当期给0FD1 -个冲击,出口会产生负响应,在 FJiJ两期负•响应增强,第五期增强并达到放大负响应点,其后负响应减 弱呈收敛趋势表明OFDI对出口有负向影响,但影响不持续在当 期给IFDI -个冲击,进口在第二期达到最大正响应点,到第八期有 微弱负响应,没有收敛趋势表明IFDI对进口的影响虽有波动,但 基本保持持续正向影响在当期给OFDT -个冲击,进口会产生负响 应,在第二期和第六期有两个最大负响应点,在第九期之后有收敛趋 势表明OFDI对进口有负向影响,但不持续三) 方差分解如表3所示,IFDI对出口的扰动不断增强,在第三期超过50%, 在第十期接近60%; 0FDI对出口的扰动在不断波动当中,从第二期到 第四期减弱,笫五期到笫八期增强,并稳定在19%的水平,笫九期第 十期减弱就目前来看,IFDI对出口的扰动耍比OFDI对出口的扰动 作用要强得多,出口扰动的约六成由IFDI资承担了而进口的扰动大部分由进口自身承担,IFDI对进口的扰动在逐 渐减弱的过程中,在第十期迅速降至1. 08%。
OFDI对进口的扰动作用 比同期的IFDI要强,并且随时间有一个不断增强的过程,在第十期 稳定在6. 34%水平结论及策略倡议(一) 结论从实证结果来看,IFDI对进出口有持续的正向影响,0FDI对进 出口有短期的负向影响;双向直接投资对出口扰动的贡献要远远大于 对进口扰动的贡献,其中1FD1对出口扰动的贡献超过50%, 0FD1对 进口扰动的贡献大于IFDIo就目前來看,IFDI的贸易效应还比较大, 0FDI的贸易效应还有很大发展空间,所以对待双向FDI的基本思路 应该是在充分保证IFDI持续发展,贸易效应持续发挥作用的基础上, 大力推进0FDI,推动0FDI贸易效应的发挥二) 政策倡议综合以上研究结论,木文主要从政府和各投资主体两方面提出 相应的策略倡议,供有关方面参考:从政府层面来看,首先要优化国内投资环境,加强对IFDI的管 理吸引外资进入的政策还应持续,政府要继续优化国内投资生产环 境,为外资进入提供良好保障,比如完备的基础设施和适当的税收优 惠等,鼓励外资再投资同吋,要加强对IFDI的管理,避开盲目和 过度引资,要有选择地有方向地吸引IFDE要在政策上引导外资从 劳动密集型转向高附加值的如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业,减少低附加值的 加工产业和高污染行业的引资,推动中国向全球产业链高端发展。
其 次,要注重国内创新能力的培养发展中国家能否转变自身在国际竞 争中所处的不利地位,其中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就在于能否很好地培育 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如果不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就难以掌握经济发展 主动权,即便外资带来技术溢出,国内也没有能力接受所以政府应 该制定政策鼓励企业自主创新,优化创新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坚定不移地执行人才强国战略,推动产学研融合从企业本身来说,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 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可以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引进高层次人才来实 现人力资源是一种高产出的生产要素,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充分发 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还可以通过与研发机构合作来实现冃前国家止在倡导产学研联动体 系,推动研究成果的市场3下一页我国双向FDI的贸易效应论文化转型企业与研发机构合作,专门负责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等市场 行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企业自行研发的成本参考文献:1•王洪亮,徐霞•日本对华贸易与直接投资的关系研究 (1983-2001) [J]•世界经济,2003 (8)2. 王剑.FDI与中国对外贸易的向量误差修正模型[J].数量统计 与管理,2005 (3)3. 张春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研究•数量经济研究, 2012 (6)4. 俞毅,万炼•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与对外直接投资的相关性研 究一基于VAR模型的分析框架[J]•国际贸易理由,2009 (6)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