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触摸屏公司法治理与战略决策规划【参考】.docx
49页泓域/触摸屏公司法治理与战略决策规划触摸屏公司法治理与战略决策规划xx集团有限公司目录一、 公司简介 3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 4公司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 4二、 企业风险承担 4三、 领导岗位需求 7四、 管理者心理契约的特点 10五、 中国企业中契约的特点 13六、 实证结果和分析 14七、 研究变量的界定 17八、 项目基本情况 20九、 项目风险分析 23十、 项目风险对策 25十一、 人力资源配置分析 26劳动定员一览表 27十二、 法人治理结构 28十三、 SWOT分析 42一、 公司简介(一)基本信息1、公司名称:xx集团有限公司2、法定代表人:陆xx3、注册资本:840万元4、统一社会信用代码:xxxxxxxxxxxxx5、登记机关:xxx市场监督管理局6、成立日期:2016-7-257、营业期限:2016-7-25至无固定期限8、注册地址:xx市xx区xx(二)公司简介公司在发展中始终坚持以创新为源动力,不断投入巨资引入先进研发设备,更新思想观念,依托优秀的人才、完善的信息、现代科技技术等优势,不断加大新产品的研发力度,以实现公司的永续经营和品牌发展公司秉承“诚实、信用、谨慎、有效”的信托理念,将“诚信为本、合规经营”作为企业的核心理念,不断提升公司资产管理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
三)公司主要财务数据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项目2020年12月2019年12月2018年12月资产总额4241.563393.253181.17负债总额1582.381265.901186.79股东权益合计2659.182127.341994.38公司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项目2020年度2019年度2018年度营业收入11867.679494.148900.75营业利润2710.142168.112032.61利润总额2472.921978.341854.69净利润1854.691446.661335.38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854.691446.661335.38二、 企业风险承担企业风险承担是指当某项风险无法避免或由于可能获利而需要冒险时,必须承担或保留的风险,与企业绩效、管理者的激励体系和企业的生存环境存在密切关系风险承担分为风险主动承担和风险被动承担,前者是事先知道某种风险的存在而选择主动承担风险及其后果;后者是事先并不知道风险的存在,或已知道,但由于预测不准确或忽视,自己不得不被动地承担后果风险承担的概念,最早是由Cantillon等人(1734)在探讨企业家精神时提出,他们认为企业家和员工的不同之处就是企业家要承担雇佣风险。
目前大多数研究认为,企业风险承担是一种决策行为取向,主要表现为管理者在投资决策过程中,对那些既可以带来预期收益或现金流,同时又充满不确定性因素的投资项目进行分析和选择,它是一项高风险行为Lumpkin&Dess(1996)指出,企业风险承担代表了企业追逐市场高额利润并愿意为之付出代价的倾向,可看作衡量企业未来增长前景的综合指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面临各种风险,其中最大的风险来自投资因为投资决策与当前资本投入以及未来现金流紧密相关,直接影响企业的长久发展甚至存亡因此,学者多从投资决策的角度定义企业风险承担企业在制定战略决策时,两类风险承担都可能存在,但被动风险承担可能发生得更多在全球竞争加剧,总体经济可能下滑的大环境下,中国企业的生存环境正在发生显著的变化:第一,当代中国企业可能面临少有的经济增长长期放缓的趋势;第二,中国企业的管理者在过去30年经济牛市下惯有的决策思维方式可能受到考验在上述的变化中,企业管理者制定企业战略决策的风险无疑将加剧,而企业风险承担与企业绩效密切相关所以,在未来企业经营风险可能进一步加剧的环境下,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机理对当今的企业决策者而言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
虽然经济周期、产业政策等大环境是影响企业风险承担和绩效的重要因素,但企业决策者的特征及能力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如果说在奶粉中添加三聚氧胺对三鹿而言是违背企业社会伦理与责任的极度冒风险的决策,那么该事件引发学者们对如下基本问题的关注: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机制是什么?三鹿集团的董事长在接受审判时表示,三鹿事件的根本原因是他们对欧洲检测标准过于自信,那么决策者过度自信与企业风险承担的关系是什么?高阶理论提出,企业决策者的心理特征和人口统计学特征对企业的决策和绩效有重要影响;行为决策理论也提出,过度自信的决策者往往因为低估风险而导致企业过多的实际风险承担Sanders&Hambrick(2007)提出,研究决策者的过度自信与企业风险承担关系中的传导机制和调节因素非常必要联想三鹿董事长田文华要在2010年实现功能性食品和酸牛奶产销量全国第一的管理目标,以及涌金集团董事长离职时留下的解释:外部环境给了我巨大的压力如果决策者感觉领导岗位需求很高,那么对高度自信的决策者而言,其选择高风险决策的可能性越大,从而导致企业承担更高的风险在企业内部的团队决策过程中,团队内部成员的权威分布也会影响决策的形成。
管理者的决策权威可以帮助管理者更顺利地制定符合自己意愿的决策,但决策制定后的实施和执行依然是影响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主要因素在做出承诺时,除了“说出”或者“书面写出”这种行为之外,所承诺的行为都是将来时的行为决策者对已经制定的决策的承诺水平是影响企业风险承担的重要机制三、 领导岗位需求领导岗位需求作为管理者管理决策过程中的必不可少的因素,进入学者的研究视野领导岗位需求是指管理者感受到的工作困难或挑战的程度,强调管理者对工作困难或挑战的主观感受领导岗位需求不是在一般员工岗位需求的基础上进行的简单推导,因为两者的产生来源和其对企业产生的影响存在很大的差异比如一般员工的岗位需求普遍被认为取决于组织内部的运营特点、任务设计等问题,很少考虑企业外部环境的影响,但管理者在为企业制定战略决策时是不可能忽略企业外部环境因素的领导岗位需求也不同于被大家熟知的领导压力,领导岗位需求是领导压力的一个来源,同时领导压力也会反作用于领导岗位需求如果管理者感受到的领导压力越大,那么管理者也将感受到更强的领导岗位需求按照Hambrick等人对领导岗位需求的定义,领导岗位需求受三个因素的影响:任务挑战、业绩挑战和管理者抱负。
1、任务挑战因素企业管理者所面临的岗位环境是不同的,有些领导岗位的任务难度很大,将直接导致这些管理者要实现企业的业绩目标变得非常困难环境和组织是影响任务挑战的两个重要因素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的宽松程度、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是影响管理者任务挑战的主要因素市场宽松性是指,企业面临的环境能够维持企业持续增长的能力一个宽松的市场可以让企业获得很多的机会和资源,这将导致企业管理者在进行战略决策时有很多的自由空间市场的复杂性是指企业的运营环境的竞争程度,比如企业所处的行业是完全竞争的行业,进入门槛很低,竞争者非常多,那么管理者制定决策时将面临很大的挑战市场的不确定性是指企业面临的环境是不稳定而且不可预测的,不确定性会导致信息的不稳定和不可靠,这将增加管理者实现任务挑战的难度组织特征也影响管理者的领导岗位需求,如组织的资源禀赋越多,管理者的岗位需求就相对越低;如果企业可以运用的资源很少那么管理者要实现高的企业绩效将感受到很多的压力组织战略和组织结构的复杂性也是领导岗位需求的重要来源,如大型企业中各个职能单位之间业务联系密切而且复杂,那么就要求企业的管理者有很强的资源整合与协调能力;小而简单的企业这方面的要求就低很多。
2、业绩挑战因素企业的所有者获得投资回报和财富增值的要求直接产生了管理者对企业业绩的要求,管理者对企业业绩要求的不同会导致其所面临的业绩挑战的程度不同当然,企业作为一个利益相关者的集合,除股东外的其他企业参与者出于不同的角度同样也会对企业有业绩要求,如员工希望有更好的报酬,客户希望获得更有价值的产品或服务等这些都将增加管理者的业绩挑战压力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现代企业中,管理者的业绩压力主要来源于股东,在一个有效的控制权市场的环境下尤为如此管理者面临的业绩挑战还依赖于管理者的历史和当前的管理业绩Hambrick等(1995)的研究发现近期业绩不好的管理者有更强的战略变革倾向,而业绩好的管理者往往更满足于现状但是,考虑到市场环境及企业内部资源禀赋,业绩好的管理者也可能将更多资源配置于研发部门,以期更加可持续地发展3、管理者抱负因素各种不同的动机促使管理者倾向于努力实现企业的业绩目标,其中管理者的个人抱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而且管理者间的抱负存在很多差异有些管理者的目标在于提高企业的业绩,他们将更多的焦点放在对自身能力的要求上,而不是对企业运营环境的要求上;相反,有些管理者的经营目标就是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转和业绩水平,那么他们就更多关注企业的运营环境而弱化对自身能力的要求。
上述观点说明管理者可以部分决定自己的岗位需求,那些志在提高企业绩效的管理者会承担更多的领导岗位需求,即使组织和环境对他们并没有那么高的需求管理者追求最大化企业业绩表现的个人抱负,可能来源于不同层面的因素第一,来源于个人层面的因素如对成就的渴望或者控制的需要,也可能来源于管理者的年龄和领导任期方面的因素Hambrick,Fink—elstein&Mooney(2005)的调查发现,年轻的、在职业生涯早期的管理者有更强的欲望来证明自己的能力,而年纪大的、职业生涯相对成功的管理者的业绩抱负则明显减弱第二,来源于企业对管理者设计的、与企业业绩相关的薪酬激励体系如股票期权、以业绩为基础的薪酬体系或管理层持股等总体来讲,在管理者面临的任务挑战和业绩挑战的基础上,管理者的个人抱负进一步增强了管理者的岗位需求四、 管理者心理契约的特点心理契约是由人们所持有的,对与交易另一方所达成的交换协议的本质信念所构成的,是典型的隐性契约这种契约并不需要相互的认同,只是存在于交易双方的心目中Davis(1997)基于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观点,认为高层管理者的心理契约对其行为有重要的影响管理者会基于心理契约对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行为进行预期,进而决定自己的行为选择。
尤其是在战略决策制定过程中,管理者的行为选择对最后决策质量的影响至关重要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逻辑,交易双方之所以能够结成各种关系,都是为了各自索取有价值的东西而心理契约是一系列与人的义务和权利有关的互惠期望的集合,是交易双方达成协议并能够守约的重要影响因素例如,雇佣就是一个心理契约,雇员(管理者或员工)在知道雇主(股东)会实现他们的期望的前提之下履行其责任麦克尼尔(1985)将管理者与组织之间的契约划分为以经济交换为基础的交易契约和以社会情感交换为基础的关系契约两种类型交易型契约有具体的期限,而且可以观察到结果,同时不受个人情感影响关系型契约有明显主观性,它涉及较长时间和更高水平的个人承诺双方行为选择都会受到个人情感因素的影响交易型契约主要集中于交换物品,或者一种商品或服务于另一种商品或服务的直接交换,而关系型契约则倾向于一般化的互惠原则管理者和企业之间的心理契约具有典型的关系型契约属性高层管理者要负责确定组织目标和战略规划,这需要高层管理者对企业忠诚和有归属感高层管理者要有解决复杂环境带来的各种问题的能力,这就需要他们具有复杂特殊的知识而这种特殊的知识是高层管理者通过专用性投资获得的,这就使得高层管理者和企业之间建立起一种互惠互利的依赖关系,而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