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除法竖式的教学设计.doc
7页《除法竖式的教学设计》屏山县学苑街小学:罗萍【教学内容】教材70页例1、例2及课堂活动教学目的】1.在探索中初步学会除法竖式的书写,会列竖式计算表内除法2.能结合具体操作理解竖式中每一步的含义,能对除法算式作出合理的解释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认真书写的习惯教学重难点】1.学会除法竖式的写法,并能正确列竖式计算表内除法2.正确理解除法竖式中各部分的含义教学过程】一、 复习铺垫1.把口诀填完整(对口令)三( )十二 五( )四十五 ( )八二十四六( )四十二 ( )六二十四 ( )九三十六2.口算12÷3= 36÷4= 42÷6= 24÷8= 45÷9=二、 创设情境,探究新知孩子们,你们的表现非常出色,老师带来了12朵红花准备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你们能帮帮我吗?1. 实际操作,体会平均分的意义1)教师出示花,让学生数一数一共有多少朵花?(12朵)让学生取出小棒代替花分一分.(1人黑板上分)(2)每个小朋友分几朵?(3)花分完了吗?有剩余吗?(4)该怎样列式?12÷3=4(5)谁来说一说12÷3=4的意义。
6)说一说上面算式各部分的名称12是被除数,3是除数,4是商2. 自主探索除法竖式的写法(1)12÷3=4除了可以口算外,还可以像加减法一样列竖式计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除法竖式并板书课题:除法竖式你们会列竖式吗?请同学们自己先试一试2)学生独立尝试,教师巡视并与学生交流想法.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431212A: B:÷0(3)全班交流A:如果学生只列出第2种方法,①为什么这样写?像加减法一样,先写被除数,再写除数,除号写左边,商写下面12除以3等于4,有道理②教师再介绍除法竖式的书写步骤师:孩子们,我在学苑街小学也是教二年级,我的绝大部分学生也和你们列的竖式一样,可是有个孩子却与众不同,他列的竖式和其他的孩子都不一样,想知道他是怎样列除法竖式的吗?老师一边介绍,一边板书除法竖式先写被除数12,再写除号厂,接下来在除号的左边写除数3,然后在被除数的上面对着被除数的个位写商4猜猜看他的竖式写完了吗?(没有)接下来他又在被除数12的下面写了个12,画了一根横线,在横线的下面写了个0师:你为什么这样列竖式啊?(书上写着或者老师教的)也就是说是数学上的规定这个规定合理吗,(学生可能不会说)我们暂时把它放置在这儿一会儿研究好吗?B:如果两种都出现①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把除法竖式写成第2种情况。
②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把除法竖式写成第1种情况C:只出现第1种情况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列竖式?(老师教的)多听话的孩子,问过老师为什么要这样写吗?(没有)老师教的都正确是吧师:现在我们比较一下这两个除法竖式,你们更喜欢哪一个?为什么?(左边简单,右边复杂)师:左边这个除法竖式复杂在什么地方?引导学生说出12写了两遍,还多了一个0.(4)结合操作过程理解除法竖式每一步的意义师:他为什么这样写呢,可能和什么有关?启发学生说出除法竖式可能和除法有关师:谁再来说一说12÷3=4的意义?生:把12朵花平均分成3份,每份分4朵师: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们一块儿来回忆一下刚才平均分的过程师:刚才老师拿来了多少朵花?生:12朵花师:现在我还有花吗?生:没有了师:为什么没有了生:被××分掉了师:被××小朋友分掉了多少朵花?(12朵花)师:12出现了几次?(两次,一次是老师拿来分的12朵花,一次是被××小朋友分掉的12朵花)师:这两个12的形式一样吗?(不一样)师:我的12朵花是怎样放的?生:1堆或放在一起的师:被××小朋友分掉的12朵花呢?生:分成了3份师:每份是多少朵?(4朵)师:也就是被××小朋友分掉了3个4朵。
板书3×4师:我还有花吗?(没有,刚好分完,没有剩余用什么表示0,板书刚好分完师:现在你们认为这两个除法算式哪一个更能体现刚才平均分的过程?引导学生说出后一种方法记录了平均分的过程,更能体现除法的特点,更合理3.小结师:12为什么会出现两次?生:第1个12是被除数,是老师拿来分的,是老师的;第2个12是被小朋友分掉的12师:0表示什么?生:刚好分完,没有剩余师:3表示什么?4呢?生:把12朵花平均分成了3份,每份分了4朵小结:看来这样写除法竖式更能体现除法本身的意义,这个规定是合理的4.独立完成例1下面的试一试,然后全班交流5.教学例2,(1)表现不错,猴妈妈想请你们帮助她解决困难,猴妈妈上山摘了45个桃子,准备把它分平均分给他的9个孩子,你们能用今天学习的知识帮帮她吗?(2)学生口头列出横式,教师板书出来45÷9=(3)学生独立列出竖式(4)全班交流商5为什么写在个位?没有操作,你怎么知道分掉的是45个桃三、 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列除法竖式时应注意些什么?第 7 页 共 7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