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348文博综合专业课.docx
10页考研348文博综合专业课之李晓东《文物学》真题及答案整理精选复习笔记考点归纳】一、文物学研究对象文化遗产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有形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无形文化遗 产)中国把物质文化遗产称为文物,它是我国的独特称谓"文物”概述(1 )渊源"文物”一词最早见于战国初期成书的《左传》2 )概念演变① 在古代,"文物”主要是指礼乐典章制度的礼器和祭器② 20世纪30年代,"文物” 一词已在使用文物不仅指古代的礼器和祭器,而且已包 括古代建筑等文化史迹同时开始成立机构,研究、整修古代建筑③ 20世纪40年代后期,在山东、哈尔滨等解放区,成立了文物管理委员会,把古代遗 存即文化遗迹和文化遗物统称为文物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用法律法规把“文物”一词及其所包含的广泛内容固定下来 了文物及其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发布了一系列文物方针、政策和法规,对文物的内 容或文物的范围做出了明确规定1)国内对文物的界定文物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遗迹和遗物其内容 大体相当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称的“文化财产"(可移动文物)和“文化遗产"(不 可移动文物)的结合。
2 )国际对文物的表述1995年6月24日,国际统一私法协会于罗马通过《关于被盗或者非法出口文物的公约》,第二条明确规定:"文物系指因宗教或者世俗的原因,具有考古、史前史、历史、 文学、艺术或者科学方面重要性,并属于本公约附件所列分类之一的物品"附件为联 合国教科文组织1970年公约所列文物文物特性表1-1文物的特性要点具体内容文物的 物质性① 文物杲有形的历史文化载体无论杲不可移动文物』还杲可移动文物』都是用 定的物 质材料建造、制作的离幵物质材料,文吻不可能存在② 文物的物底性以一定的形态【形制、形式)存在③ 文物形态是多种多样的社会发展、生产用途、文化科技等的不同,决定了文物形态、 凤格的不同■©文物杲表征中国历史文化的一种象征物和符号系统其物质性和形态(造型、形式)」 使文物具有形象性和直观性;而文优内涵则涤藏于文物载体之中文物的 时代性 (历史性)① 任何文牧〔不可移动文物或可移动文牧)都是一走时代〔或年代)的产物苴时代特点 基本上是时代性和时代内容在历史遗迹和遗物上的统一② 文韧〈历史遗迹和遗物〉是某个时代〔或年代)人们的社会活动遗存文物从不同侧面 反映了当时政洽 经济、军事、科学技札 文化艺机 宗教信仰、风情习俗等。
遠种时代 特点.(历史性1,杲文物最重慕的特点.文物的不可再生性① 文物的时代特点,决定了文物不能再生宀 制作、建设它在严生它的时代的地位是客 观存在的,小■以■石人的意志为转移② 文物复制品』只是复制品其只能反映制作复制品时代(或年代)的社会条件、技术水 平及■工艺,与文物所包含的产生它的那个时代(或年代)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信息仍有区刖文物的不 可替代性① 文物的不可替代性罡文物时代性和不可再生性逻辑岌展的结果文物是历史文化遗产, 是一定时代(或年代)的产物J无论是苴地位和作用,还是其文化内涵和历史信息,都不 能代替或真制② 文物不可昔代的特点,是与某些自然资源不可再生而可替代的根本区别所在文物价值 的容观性① 文物价倩是客观存在的文物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不断发展、变革的历史见证或标记② 文物价值是客观存在的,但对文物价值的认识则是不断洙化的③ 文物本身储存大量信息对其文化内涵和信息的揭示与对其价值的认识,不是一友(或 —时》可以完成的文牧作用 的永续性① 文韧是不同历史时期产生的物质文化遗存是研究不同历史时期政治、经济、军事、科 学技术、文化艺托等的实物史料,② 文物的內涵是取之不尽的精補文化财富。
人类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的发展、 进步,都需要借鉴4文物的作用(1)文物不仅作为一种教育手段、文化载体,也作为历史见证,真实性强,具有很强 的说服力它以具体、形象、生动的物质形态(造型、形式)展现在人们面前,具有极 强的感染力;(2)文物所展现的中华民族所具有的顽强生命力,是成为凝聚中华民族的重要因素, 以及团结各族人民的自聚力量二文物学的任【更多考研专业课资料可转识库学习网】1文物学概述(1 )研究对象文物,即历史遗留下来的文化遗存2 )研究领域研究文物本身以及研究其周围的人文和自然环境3 )总体任务① 调查、研究、保护和宣传文物通过对文物的研究,从不同侧面进而研究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艺术 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阐述人类社会发展的具体过程及其规律,向人民群众进行历史 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的教育,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② 批判地继承历史文化遗产,创造具有民族特色的新文化4 )学科属性文物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不仅有与之相关的学科,而且还有与之交叉的学科,文物学 可称为一门综合性学科考硏真题精选答:文物是指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遗迹和遗物。
也可以说,文物是历史上人们创造的或与创造活动有关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遗存, 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是重要的物质文化遗产答:文化景观是指在特定文化背景下和具体的自然环境基础上,在人的作用下形成的地 表文化形态的地理复合体它是历史时期以来人类活动所塑造并具有特殊文化价值的景 观文化景观是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景观,它反映文化体系的特征和一个地区的地理特征文化景观的形成是个长期过程,每一历史时代人类都按照其文化标准对自然环境施加影 响,并把它们改变成文化景观答:金石学是中国考古学的前身,是以传世或零星出土的铜器、石刻等为主要研究对象 的一门学问它偏重于著录和考证文字资料,用以证经补史金石学形成于北宋,至清 代兴盛,研究对象为古代的铜器、石刻、甲骨、简牍、封泥、印章、瓦当等其资料多 靠传世或未经科学发掘出土获得,局限于对器物的考证和考据考古学在中国确立后, 金石学为其有机组成部分 答:王国维(1877-1927 )是中国近、现代相交时期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学者,在哲 学、文学、史学、美学等方面都有突出的贡献他字静安,号观堂,1877年生于浙江 海宁,1927年于北京跳湖自尽他是清华国学“四大导师”之一,在历史研究方面, 将出土材料与传世文献结合,提出了著名的"二重证据法”。
他对甲骨文也有深入的研 究,观堂是“甲骨四堂”之一梁启超先生称其为"不独为中国所有而为世界所有之学 人”著作有:《人间词话》《观堂集林》《殷周制度论》《古史新证》等文物鉴定[中山大学2014年研]答:文物鉴定是指运用科学的方法来分析、辨识文物的年代、真伪、质地、用途、价值 等,为文物研究或其他学科利用文物研究某一问题(或专门史)打下基础同时,研究 文物鉴定又是一门专门学问,文物鉴定学是文物学的分支学科之一文物鉴定的主要对 象可分为:可移动文物与部分不可移动文物;文物鉴定的主要内容包括:辨别文物真伪, 判明文物年代,评定文物价值等它们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在鉴定过程中, 应辨证对待,不可将它们孤立起来;文物鉴定方法主要分为:传统与现代科学方法两种赝品[复旦大学2011年研]答:赝品本义指工艺精湛的仿真品,价值和价格可以紧随被仿品,现在通常指工艺拙劣 的仿冒品赝品是古董及书画市场的交易中以假乱真的行货由于这些物品并非原创, 是临摹、仿制或复制的,而持有者、贩卖者却诓称是原作,所以把这些物品成为赝品答:古钱币是中国古代使用的实物货币、铸造货币和纸币的统称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 用铸币的国家中国古代古钱币分为金属铸币和纸币两种。
金属币有铜币、铁币、铅币、 金币、银币距今三千年前殷商晚期墓葬出土了不少"无文铜贝”,为最原始的金属货 币中国古代钱币萌芽于夏代(最初以贝币作为交换单位),起源于殷商,发展于东周, 统一于秦,历经了四千多年的漫长历史,创造了七十多项世界之最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交子”出现在北宋古钱币是古代经济发展史的重要实物资料毛公鼎[浙江大学2014年研] 答:毛公鼎是西周晚期青铜器,因作器者毛公而得名,相传清道光年间出土于陕西岐山 县其通高53.8厘米、口径47.9厘米,腹内有铭文32行499字,为现存最长铭文的 青铜器铭文的内容可分成七段,是说:周宣王即位之初,亟思振兴朝政,乃请叔父毛 公为其治理国家内外的大小政务,并饬勤公无私,最后颁赠命服厚赐,毛公因而铸鼎传 示子孙永宝它是研究西周晚期政治的重要资料,现藏台湾省台北市芒口[南京大学2012年研] 答:芒口是一种烧造的工艺缺陷为了增加烧造产量,窑工发明了口对口烧造,即芒口 覆烧法,制作烧造过程中造成口沿无釉露出胎骨,称之芒口,见于北宋的定窑,景德镇 的湖田窑等后因芒口覆烧法易留下粗糙的芒口,影响瓷器的美观,南宋后期渐被淘汰10司母戊鼎[四川大学2011年研] 答:司母戊鼎(现今学术界将其纠正为"后母戊鼎”)是商代晚期铜器,1939年于河 南安阳殷墟商代晚期墓出土。
因腹内壁铸"司母戊”而得名该鼎造型庄严雄伟,长方形腹,每周四边及足上部饰有兽面纹双耳、夕卜侧则饰双虎噬人首纹四足中空,用陶 范铸做,鼎体混铸司母戊鼎是目前已发现的中国古代形体最大和最重的青铜器,也是 世界迄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11蠔蛎啄[西北大学2011年研] 答:蠔蛎啄是新石器时代的一种打制石器,常出现在滨海地区的贝丘遗址中,是一种用 于在海滩上挖蠔的典型工具这种器形的制作均采用两面交互打击法,两个在尖端相交 的刃缘修理的比较精细12文人画[复旦大学2011年研] 答:文人画是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着文人思想的绘画文人画的题材多为梅、 兰、竹、菊、高山、渔隐之类文人画由于在题材内容、思想情趣、笔墨技巧方面各有 追求,形成了不同的风格和流派文人画的特点是:学养深厚、言之有物、格调高雅 文人画是一种综合型艺术,在创作上强调个性表现和诗、书、画、印等多种艺术的结合13《历代名画记》[北京大学2011年研] 答:《历代名画记》是中国第一部绘画通史著作,唐代张彦远著全书共十卷,可分为 对绘画历史发展的评述与绘画理论的阐述、有关鉴识收藏方面的叙述、370余名画家传 记三部分,具有当时绘画"百科全书”的性质,在中国绘画史学的发展中,具有无可比 拟的承先启后的里程碑意义。
答:鹿石是指经过人工雕刻加工而成的一种碑状石刻,因雕刻有鹿的图案而得名一般 面东而立,反映了对太阳的崇拜它分布极其广泛,从内蒙古呼伦贝尔横跨蒙古高原、 俄罗斯图瓦和南西伯利亚、我国新疆的阿勒泰地区,经过吉尔吉斯、哈萨克斯坦、黑海, 直到欧洲的德国和保加利亚等地,几乎遍及整个欧亚草原它主要有三种类型:①具图 案化鹿形象的;②具写实性静态动物形象的;③上部仅刻圆圈及点线纹、下部有兵器图 案的15居延汉简[中山大学2013年研] 答:居延汉简是内蒙古和甘肃交界的居延峰燧遗址出土的汉代简牍汉代居延、肩水两 都尉府所辖城郭和烽燧遗址出土的简牍,统称居延汉简1930年西北科学考察团发现 1万余枚,现藏台湾省台北中央研究院1972 ~ 1976年甘肃居延考古队发现约2万枚, 藏甘肃省博物馆居廷简形制种类繁多,有简、牍、觚、楬、封检等内容主要是官私 文书,少量典籍、历谱等官文书中,一类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