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学而优则仕”并非为了做官.doc

2页
  • 卖家[上传人]:王哥
  • 文档编号:30217758
  • 上传时间:2018-01-2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2.50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学而优则仕”并非为了做官战国时期的士人们体现的是孔子所提出的“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的传统精神,这可以作为当时士政关系的历史依据和理论依据但孔子用实践向世人证明其“学而优则仕”之“仕”并非为了做官,而是另有追求孔子离开母国之前已经官至高位,他周游列??14 年,游说未果后归国整理典籍,这期间不乏政治邀请他具有谋取高官的能力和知识,却毅然拒绝孔子出仕为官是想要将自己的政治抱负和社会理想诉诸现实,通过手中的权力来影响社会公众,而不是为既得利益集团所左右 战国时期的士人纵横各国,希望国君能够按照自己的政治理念和治国蓝图来指导国家发展尽管这一时期的各学派思想不一,但都具有“托古言事”的特点,即借圣王之口明其主张战国诸子均欲出仕为官,其目的不完全是追求功名利禄,虽然诸学术流派的思想各有长短,但最高目标都是追求圣王之治,正如《易?大传》曰:“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 ”士人们为了这个目标,一方面尽最大的创造力设计出建设现实的蓝图,一方面尽最大努力游说人民他们分析现实,批评现实,殚精竭虑以期将理想转化为现实,视利禄为敝屣   然而,到秦统一前夕,士人在以圣王之道裁量现实时,开始转向对现实问题的分析及对策性解决,而非道义上的指导,从“仕而行其学”到“仕而行其事” 。

      换言之,为官的目的转为了解决现实中影响国家利益之事。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