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稀有宝石幻灯片.ppt
69页宝石,14.1 透辉石 (Diopside ),一、基本性质 1.成分:钙镁硅酸盐 CaMg(SiO3)2 为辉石族CaMg(SiO3)2 --Ca Fe(SiO3)2类质同象系列; CaMg--CaFe中间成员有次透辉石、 铁次透辉石,其中富含Cr的透辉石也称铬透辉石(变种) CaMg(SiO3)2 ----------------Ca Fe(SiO3)2 透辉石 次透辉石 铁次透辉石 钙铁辉石 成分中Mg与Fe成完全类质同象代替,随着铁的含量多而颜色由浅至深 还可含有Cr、V、Mn等元素,2.结晶特点:单斜晶系,晶体发育完好时呈柱状、粗短柱状,也有晶体碎块、水蚀卵石 3.颜色:无色、灰色、淡绿、深绿、褐色和黑色 4.品种: a 铬透辉石:为鲜艳的绿色,颜色由铬所致; b 星光透辉石:黑色,为四射不对称星光; c 青透辉石:晶体细小,颜色为深紫色、蓝色,极少见各种颜色的透辉石,,透明品种,,星光透辉石,,5.力学性质: 硬度: 5~6; 密度: 3.29(+0.11,-0.07)g/cm3 解理: 两组明显解理以近90o相交 6.光学性质: 光性:二轴(+) 折射率:1.675-1.701(+0.029,-0.010),点测法 1.68左右。
双折射率:0.024~0.030 色散:低色散(0.013) 多色性:弱到中等,铬透辉石具有明显黄色和绿色多色性 光泽及透明度:玻璃光泽,透明到不透明光谱:铬透辉石显示铬谱,红区有一双线(690nm)、635、655和670nm处有三条弱吸收带,蓝绿区508、505有吸收线,490nm有一吸收带其它品种光谱不典型铬透辉石的典型光谱,光学效应:猫眼和星光效应星光是由定向拉长状磁铁矿包体所造成,具有磁性; 发光性:SW紫外光下发出蓝或乳白色和橙黄色荧光;LW紫外光下有时发出浅紫色光 产状产地:产于富含Ca的变质岩中和金伯利岩中(铬透辉石);产地有巴西、意大利、缅甸、南非、西伯利亚、巴基斯坦、印度等地二、透辉石的主要鉴别特征 颜色:绿色、黄褐色、黑色 RI:1.67-1.70 ;DR0.025±; 二轴(+) SG:3.30± 多色性:明显 内含物:放大观察可见双影象,晶体包体,星光透辉石可见黑色的拉长状磁铁矿 光谱:铬透辉石显示铬谱,14.2 顽火辉石(Enstatite),一、基本性质 1. 成分:顽火辉石是斜方辉石族中的一个亚种斜方辉石族是一个复杂的铁镁硅酸盐固溶体系列由于铁的成分加大,矿物晶体颜色变深,无宝石意义,大多数作为很好的收藏品。
顽火辉石因含铁量低,为宝石中所用 Mg2[Si2O6]-----------------------------------------Fe2[Si2O6] 顽火辉石 古铜辉石 紫苏辉石 铁紫苏辉石 尤莱辉石 斜方铁辉石 顽火辉石成分MgO和SiO2为主,次要成分为Al、Ca、TiO2和MnO,含Fe量少于5%.,2. 结晶习性: 斜方晶系,晶体呈柱状,通常完好的晶体少见,双晶常见,大多数以水蚀卵石产出 3. 颜色:无色、灰色、绿色、褐色等 4. 力学性质:H5.5 SG3.30(3.20-3.40) 明显的柱面解理,两组交角近于90° 5. 光学性质:二轴(+)RI 1.65-1.68 DR0.010 低色散,多色性褐色强、绿色弱,玻璃光泽,透明至微透明,绿色和褐色的透明品种,,顽火辉石的典型光谱,6. 吸收光谱:具有典型光谱,各种颜色在蓝绿区506nm处有一强吸收线,铬致色的除此带外,红区还有一双线,,7. 特殊光学效应:星光和猫眼顽火辉石猫眼,,8. 产状产地:顽火辉石主要产于基性和超基性岩及层状侵入岩中、火成岩、变质岩等岩石中主要产地有澳大利亚、缅甸、印度和南非二、主要鉴别特征 1.吸收光谱:具有典型光谱,包括无色再内的各种颜色,在蓝绿区506nm处有一强吸收线,铬致色的除此带外,红区还有一双线。
506nm吸收线为顽火辉石的诊断线; 2.折射仪测定:二轴(+)RI 1.65-1.68 DR0.010 ; 3.二色镜下:多色性褐色强、绿色弱; 4.放大观察:由于硬度低,表面耐磨程度差,破口处可见阶梯状断口,14.3 锂辉石(Spodumene),一、基本性质 1.成分:锂铝硅酸盐 LiAl(SiO3)2 为一种辉石族矿物 2.结晶特点:单斜晶系,柱状晶体,扁平柱状晶体,常有熔蚀现象,并有明显的三角形表面印痕锂辉石的柱状晶体,,锂辉石颜色品种,3. 颜色:粉红色-紫红色、黄色、绿色、无色等紫锂辉石,4.品种: a 紫锂辉石:为粉红色变种,是锂辉石中的著名品种;,,绿色锂辉石,b 锂辉石:黄色(有深有浅),褐色,浅蓝绿色等;,,褐色锂辉石,,5.力学性质:H 7 ;SG 3.18 (±0.03)g/cm3;两组完全解理角于90o,由于角理发育,使得锂辉石的加工极其困难,断 口为阶梯状 6.光学性质:二轴(+);RI 1.660~1.676(±0.005); DR0.015;低色散0.017;多色性强,三色性较明显,紫锂辉石呈粉红色-紫色-无色,锂辉石为绿色-黄绿-蓝绿色,为获得最佳效果,琢磨宝石的顶面应垂直于晶体的长轴。
7.发光性: 紫锂辉石:粉红色至蓝紫红色:长波:中至强,粉红色至橙色;短波:弱至中,粉红色至橙色 黄绿色锂辉石:长波:弱橙黄色;短波:极弱,橙黄色 绿色锂辉石:无 8.产状产地:产于花岗伟晶岩中;产地有巴西、马达加斯加、美国、中国的新疆等地二、锂辉石的主要鉴别特征 颜色:粉红色、紫红色、黄色、绿色 多色性:三色性明显 RI:1.66-1.68 DR0.015 二轴(+) SG:3.18 ;在3.05重液中下沉 ,3.32重液中上浮 内含物:晶体包体,由于解理发育可见三角坑,破口处可见阶梯状,如有裂隙存在能见平行状排列14.4 坦 桑 石 (黝帘石Zoisite,Tanzanite),60年代在坦桑尼亚发现了蓝到紫色的黝帘石透明晶体,又称为坦桑石 1.化学成分 Ca2Al3(SiO4)(Si2O7)O(OH),可含有V、Cr、Mn等元素 2.晶系及结晶习性 斜方晶系,常沿c轴延长呈柱状或板柱状 ,有平行柱状条纹 3.紫外荧光: 无 4.颜色 常见带褐色调的绿蓝色,还有灰、褐、黄、绿色等热处理后,可去掉褐绿至灰黄色,而呈蓝色、蓝紫色蓝色坦桑石,,各种颜色的黝帘石,,5. 透明度及光泽 透明,玻璃光泽。
6. 光性 二轴晶,正光性 7. 折射率及双折射率 折射率:1.691~1.700(±0.005), 双折射率:0.008~0.013 8. 色散: 0.021 9. 多色性 三色性强 坦桑石:强,蓝色,紫红色和绿黄色 褐色黝帘石:强,绿色,紫色和浅蓝色 黄绿色黝帘石:强,暗蓝色,黄绿色和紫色10. 理解:一组完全解理,贝壳状到参差状断口 11. 硬度:摩氏硬度6~7 12.相对密度:3.35(+0.10,-0.25)g/cm3 坦桑石鉴定要点: 坦桑石易与紫色蓝宝石和堇青石混淆,但据其特征的多色性和与两者不同的折射率值和密度值易于将它区别出来14.5 硼铝镁石(Sinhalite),1. 化学成分 : 镁铝铁硼酸盐,Mg(Al, Fe)BO4,可含有Fe等元素 2. 晶系 : 斜方晶系 3. 习性 : 柱状晶形,宝石性常为水蚀卵石 4. 解理 : 不完全,断口呈贝壳状 5. 硬度: 6~7 6. 密度 : 3.48(±0.02)g/cm3 7.折 射 率:1.668~1.707(+0.005,-0.003) 8.双折射率:0.036~0.0399. 光性 : 二轴晶,负光性 10.光泽 : 玻璃光泽 11.透明度: 透明到半透明 12.色散 : 低(0.018) 13.颜色 : 绿褐色、褐色,硼铝镁石,,14.多色性 : 明显;褐色和绿褐色 15.吸收光谱 : 蓝和蓝绿区有4条吸收带, 493nm,475nm ,463nm,452nm吸收线。
该光谱与橄榄石的光谱相似,所不同的是橄榄石在这个区间内只有3条吸收带 鉴定要点:RI与DR、光谱、相对密度和多色性为区别相似宝石的关键特征硼铝镁石的典型光谱,,,,14.6 符山石(Idocrase),1. 化学成分 : 钙铝硅酸盐, Ca10(Mg, Fe)2Al4[Si2O7]2[SiO4]5(OH)4 可含有Cu、Fe等元素 2. 晶系 : 四方晶系 3. 习性 : 柱状晶体和块状,符山石晶体素描图,,4. 断口 : 半贝壳状 5. 硬度: 6.5 6. 比重 : 3.40(+0.10,-0.15)g/cm3 7. 折射率 : 1.713~1.718(+0.003,-0.013),点测常为1.71 8. 双折射率: 0.001~0.012 9. 光性: 一轴晶负或正光性 10.光泽 :明亮玻璃光泽,11.透明度: 透明、半透明、不透明 12.色散 :低(0.019) 13.颜色 : 黄到褐色、绿色 14.多色性 :无至弱,因颜色而异 15.吸收光谱 : 464nm吸收线,528.5nm弱吸收线可出现稀土元素线 16.品种 : 符山石玉(CALIFORNITE)为半透明至不透明的块状绿色多晶集合体。
符山石品种,,符山石透明品种,,符山石玉,,鉴定要点: 折射率及低双折射率、光谱、相对密度为关键区分依据14.7 蓝锥矿(Benitoite),一、基本性质 1.化学成分: 钡钛硅酸盐,BaTiSi3O9 2.晶系 : 六方晶系 3.习性 :板状或柱状晶体 4.解理 :无 5.断口 :贝壳状 6.硬度: 6~7 7.密度 :3.68(+0.01,-0.07)g/cm38.折射率 :1.757~1.804 9.双折射率: 0.047 10.光性: 一轴晶正光性 11.光泽: 明亮玻璃光泽 12.色散: 高,0.044;类似于金刚石的色散 火彩可部分地被体色所掩盖 13.透明度 :透明到半透明 14.颜色 :蓝到紫色,无色报导过有粉红色的宝石,紫蓝色蓝锥矿,,蓝锥矿,,15.多色性 : 强,蓝色:蓝色和无色;紫色:紫红,紫 16.紫外荧光: 长波:无;短波:强,蓝白二、主要鉴别特征 1.颜色:蓝色、蓝紫色 2.高RI及DR值:RI 1.757~1.804 DR 0.047 3.发光性特征的颜色:尤其是蓝色的蓝锥矿在短波紫外光下发明亮的蓝色荧光可作为诊断鉴定之一; 4.多色性:强;蓝色和无色,两个方向的颜色差别很大。
5.火彩:由于色散值高,0.046 成品的蓝锥矿中可出现“火彩“;,14.7 榍石(Sphene),一、基本性质 1. 化学成分: 钙钛硅酸盐,CaTiSiO5 2. 晶系 :单斜晶系 3. 习性:扁平信封状晶体,横截面呈楔形榍石晶体素描图,,4. 解理 :两组明显,可有双晶引起的裂理 5. 断口: 贝壳状 6. 硬度:5~5.5 7. 密度: 3.52(±0.02)g/cm3 8. 折射率 :1.900~2.034(±0.020) 9. 双折射率: 0.100~0.135 10×放大镜下可见到刻面棱双影现象10.光性: 二轴晶正光性 11.光泽 :油脂光泽至亚金刚光泽 12.透明度 :透明到半透明 13.色散 :高,约0.051,切磨优良的宝石会有明显的火彩 14.颜色 :黄色、绿色和褐色,深褐色宝石经热处理可变成橙色或红褐色 颜色品种,,15.多色性 :黄色至褐色榍石:中~强,浅黄色,褐橙色和褐黄色 16.吸收光谱 :有时见580nm双吸收线可显稀土元素线,二、主要鉴定要点: 1.强光泽,因折射率高RI1.89-2.02,表面的反射能力强;折射仪上表现为负读数; 2.高色散,色散值0.051,成品榍石中可见火彩。












